㈠ 請問什麼是網路覆蓋
1、網路覆蓋是指的WIFI的信號源發射范圍,在該區域內可以接收WIFI熱點信號,實現上網。
2、WIFI網路覆蓋受限制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牆體過厚
通常我們聽說的某某品牌的無線路由器覆蓋范圍是多少多少,實際上是在沒有障礙的理想狀態下測試出來的。實際上,WiFi信號的頻率頻率比較高,因此衍射能力較差,在穿越承重牆體、玻璃或者水的時候會造成信號的大幅度衰減,並且理論和事實均已正面5GHz的wifi信號穿牆能力更弱。因此如果室內有多個房間並且實牆較多較厚,無線信號降低一半甚至超過三分之二也是正常的現象。
2)無線路由器的擺放位置
我們見到的無線路由器都是採用內置或者外置全線天線的產品。全向天線的特點是沒有指向性,在天線直立的時候會形成以天線為中心的信號覆蓋面,四周信號最強,天線上下效果最弱。因此為了實現更大更好的無線覆蓋,擺放無線路由器的時候保證讓信號覆蓋的面積達到最大即可。但是樓上或者樓下的無線覆蓋註定是個杯具,即使所謂的「別墅級」無線路由器效果也不明顯。
鄉村方圓一公里左右,需要通過Wi-Fi蜂窩基站構成無線覆蓋網路覆蓋全村,為村內所有用戶提供寬頻網路接入,用戶可通過各類PC終端連接寬頻網路,可以便捷、流暢的上網。無線網路系統不僅能夠滿足村內用戶現在的通信需要,同時考慮到用戶接入和應用的未來發展,無線網路系統要具備良好的兼容性和容量冗餘,滿足無線網路系統長期穩定使用的目的。
㈡ 計算機網路按其覆蓋范圍分為哪三種
計算機網路按其覆蓋范圍分為廣域網、區域網、城域網。
㈢ 1、 計算機網路按照覆蓋的范圍可以分為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一)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廣域網的覆蓋范圍很大、幾個城市,一個國家,幾個國家甚至全球都屬於廣域網的范疇,從幾十公里到幾千或幾萬公里。特點是傳輸距離遠,速率低。
(二)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網是介於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一種大范圍的高速網路,它的覆蓋范圍通常為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城域網設計的目標是要滿足幾十公里范圍內的大量企業、機關、公司與社會服務部門的計算機連網需求,實現大量用戶、多種信息傳輸的綜合信息網路。
(三)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的分布於一個間房、每個樓層、整棟樓及樓群之間等,范圍一般在2km以內,最大距離不超過10km。一方面,它容易管理與配置;另一方面,容易構成簡潔整齊的拓樸結構。區域網速率高,延遲小,傳輸速率通常為10Mpbs-2Gbps。特點是成本低、應用廣、組網方便、使用靈活等,是目前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中最活躍進的一個分支。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網路
㈣ 按照網路覆蓋范圍分類,校園網和網際網路分別屬於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三種。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所謂區域網,那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較小。在網路所涉及的地理距離上一般來說可以是幾米至10公里以內。
(4)哪些網路屬於覆蓋型網路擴展閱讀:
1、誕生的階段:19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在線系統是基於一個計算機中心,典型的應用程序是由一台電腦和全國2000飛機訂票系統由多個終端,終端是一個計算機外圍設備,包括一個顯示器和鍵盤,沒有CPU和內存。
2、形成階段: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第二代計算機網路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多台主機,為用戶提供服務。它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其典型代表是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協助下開發的阿帕網。
3、互聯階段: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開放和標准化的網路,具有統一的網路架構,並符合國際標准。自ARPANET興起以來,計算機網路發展迅速,各大計算機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網路架構和實現這些架構的軟硬體產品。
4、階段的高速網路技術:從1990年代到現在,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由於成熟的區域網絡技術的發展,光纖和高速網路技術,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大的透明的電腦系統用戶,並已發展成為互聯網所代表的互聯網。
㈤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三種。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1、區域網
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所謂區域網,那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較小。在網路所涉及的地理距離上一般來說可以是幾米至10公里以內。
2、城域網
城域網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3、廣域網
它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
(5)哪些網路屬於覆蓋型網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1、誕生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訂票系統,終端是一台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包括顯示器和鍵盤,無CPU和內存。
2、形成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
3、互聯互通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守國際標準的開放式和標准化的網路。ARPANET興起後,計算機網路發展迅猛,各大計算機公司相繼推出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及實現這些結構的軟硬體產品。
4、高速網路技術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由於區域網技術發展成熟,出現光纖及高速網路技術,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對用戶透明的大的計算機系統,發展為以網際網路( 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㈥ 按覆蓋范圍劃分,網路可以分為那幾種
按照覆蓋范圍劃分,網路可以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三類。
1、區域網。區域網是一種在小區域內使用的,由多台計算機組成的網路,覆蓋范圍通常局限在10 千米范圍之內,屬於一個單位或部門組建的小范圍網。
2、城域網。城域網是作用范圍在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網路,其網路覆蓋范圍通常可以延伸到整個城市,藉助通信光纖將多個區域網聯通公用城市網路形成大型網路,使得不僅區域網內的資源可以共享,區域網之間的資源也可以共享。
3、廣域網。廣城網是一種遠程網,涉及長距離的通信,覆蓋范圍可以是個國家或多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由於廣域網地理上的距離可以超過幾千千米,所以信息衰減非常嚴重,這種網路一般要租用專線,通過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尋徑問題。
㈦ 按照網路覆蓋的范圍和規模分類,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哪幾種主要類型
1、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2、廣域網特點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1)覆蓋的地理區域大,通常在幾公里至幾千、幾萬公里,網路可跨越市、地區、省、國家、洲洋乃至全球。 2)廣域網連接常借用公用網路。 3)傳輸速率比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達到45Mbps,但隨著廣域網技術的發展,廣域網的傳輸速率正在不斷地提高,目前通過光纖介質,採用POS(光纖通過SDH)技術,使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甚至更高。 4)網路拓撲結構復雜。
3、城域網特點 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1)傳輸速率高。 2)用戶投入少,接入簡單。 3)技術先進、安全。
4、區域網特點 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一般為 10 m~10 km(如一幢辦公樓,一個企業內等),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2)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通常為1~20Mbps,高速區域網可達100Mbps)。 3)具有較低的誤碼率,一般在10-8到10-11之間。
㈧ 計算機網路按其覆蓋的范圍分類,可分為區域網和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范圍可以分為局城網和區域網。
㈨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哪三類,各有什麼特點
1、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2、廣域網特點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1)覆蓋的地理區域大,通常在幾公里至幾千、幾萬公里,網路可跨越市、地區、省、國家、洲洋乃至全球。
2)廣域網連接常借用公用網路。
3)傳輸速率比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達到45Mbps,但隨著廣域網技術的發展,廣域網的傳輸速率正在不斷地提高,目前通過光纖介質,採用POS(光纖通過SDH)技術,使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甚至更高。
4)網路拓撲結構復雜。
3、城域網特點
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1)傳輸速率高。
2)用戶投入少,接入簡單。
3)技術先進、安全。
4、區域網特點
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一般為 10 m~10 km(如一幢辦公樓,一個企業內等),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2)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通常為1~20Mbps,高速區域網可達100Mbps)。
3)具有較低的誤碼率,一般在10-8到10-11之間。
4)具有較低的時延。
5)通常多個站共享一個傳輸媒體(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6)通常使用分組交換技術。
7)通常使用的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環型或樹型。
8)可支持的工作站數可達幾千個,各工作站間地位平等而非主從關系。
9)支持多種媒體訪問協議(令牌環、令牌匯流排和 CSMA/CD)。
10)能進行廣播(一站發所有站收)或組播(一站發一組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