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媒體受眾有哪些

網路媒體受眾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7 00:54:34

㈠ 網路媒體廣告受眾的特點

網路廣告擁有最有活力的消費群體
互聯網用戶70.54%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地區,64%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1000元,85.8%年齡在18歲到35歲之間,83%受過大學以上教育。因此,網路廣告的目標群體是目前社會上層次最高、收入最高、消費能力最高的最具活力的消費群體。這一群體的消費總額往往大於其他消費層次之和。

電視並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電視觀眾40%的人同時在閱讀,21%的人同時在做家務,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賞它物,10%在烹飪,9%在寫作,8%在打電話。而網上用戶55%在使用計算機時不做任何它事,只有6%同時在打電話,只有5%在吃喝,只有4%在寫作。

㈡ 網民與傳統媒體受眾的區別

區別:
一,大眾是傳統媒體的受眾,網民是新媒體的受眾(即渠道方面)
1、從范圍上看,傳統媒體受眾是寬泛的受眾群體,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的受眾;而網民是新生的受眾群體,僅僅是網路媒體的受眾。
2,從總量上看,傳統媒體受眾遠遠大於網民。(不詳細解釋了)
3,從互動交流上看,傳統媒體受眾處於被接收的地位,較為被動,且很多反饋這一環節;網民通過網路固有的特點,可以進行更多的交流和表達。
4,政治導向性上看,網民所接受的政治宣導遠遠弱於傳統媒體受眾。畢竟,傳統的四大媒體是政府的正在的喉舌。
5,受眾特點上看,傳統媒體受眾包含了各個年齡,收入,性別,行業等階層的幾乎所有的人群;而網民具有其自己的特點(不展開說了)
6,受眾心態上看,傳統媒體受眾容易受到群體壓力、趨同心理等的影響而選擇某一媒體產品;而網民比較沒有這些壓力,較多地忠於本身的意願。

二、網民和傳統媒體受眾本身是可以轉換的。比如,越來越多的大眾,同時成了網民。網民也同時接收著大眾媒體的信息。

㈢ 網路廣告的定義、特點、受眾人群、分類及形式

定義:通俗的講,網路廣告是指廣告主利用一些受眾密集或有特徵的網站擺放商業信息,並設置鏈接到某目的網頁的過程。
特點
特點:
(1)傳播范圍廣:網路廣告的傳播范圍極其廣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路把廣告信息24小時不間斷地傳播到世界各地。如今,互聯網已經連通了160多個國家,全球網民已超過1億多,中國也超過了800萬,並且這些用戶群正不斷加速發展壯大。作為網路廣告的受眾,只要具備上網條件,任何人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隨時隨意瀏覽廣告信息。

(2)交互性強:在網路上,受眾是廣告的主人,在當其對某一產品發生興趣時,可以通過鍵擊進入該產品的主頁,詳細了解產品的信息。 而廠商也可以隨時得到寶貴的用戶反饋信息。

(3)針對性明確:網路廣告目標群確定,由於點閱訊息者即為有興趣者,所以可以直接命中有可能用戶,並可以為不同的受眾推出不同的廣告內容。尤其是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瀏覽用戶大都是企業界人士,網上廣告就更具針對性了。

(4)受眾數量可准確統計:利用傳統媒體做廣告,很難准確地知道有多少人接受到廣告信息,而在Internet上可通過權威公正的訪客流量統計系統精確統計出每個客戶的廣告被多少個用戶看過,以及這些用戶查閱的時間分布和地域分布。這樣,藉助分析工具,成效易體現,客戶群體清晰易辨,廣告行為收益也能准確計量,有助於客商正確評估廣告效果,制定廣告投放策略,對廣告目標更有把握。

(5)靈活、成本低:在傳統媒體上做廣告,發布後很難更改,即使可改動往往也須付出很大的經濟代價。而在Internet上做廣告能按照需要及時變更廣告內容,當然包括改正錯誤。這就使經營決策的變化可以及時地實施和推廣。作為新興的媒體,網路媒體的收費也遠低於傳統媒體,若能直接利用網路廣告進行產品銷售,則可節省更多銷售成本。

(6)感官性強:網路廣告的載體基本上是多媒體、超文本格式文件,可以使消費者能親身體驗產品、服務與品牌。這種以圖、文、聲、像的形式,傳送多感官的信息,讓顧客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務。
受眾人群:現在網路已經不能用年齡劃分了 需要看你的產品投遞的欄目才能決定
分類
網路廣告的主要形式
以下廣告的具體形式,請參見互動營銷部分
網路廣告的主要形式有:
網幅廣告(包含Banner、Button、通欄、豎邊、巨幅等)
網幅廣告是以GIF、JPG、Flash等格式建立的圖象文件,定位在網頁中大多用來表現廣告內容,同時還可使用Java等語言使其產生交互性,用Shockwave等插件工具增強表現力。
文本鏈接廣告
文本鏈接廣告是以一排文字作為一個廣告,點擊都可以進入相應的廣告頁面。這是一種對瀏覽者干擾最少,但卻較為有效果的網路廣告形式。有時候,最簡單的廣告形式效果卻最好。
電子郵件廣告
電子郵件廣告具有針對性強(除非你肆意濫發)、費用低廉的特點,且廣告內容不受限制。特別是針對性強的特點,它可以針對具體某一個人發送特定的廣告,為其他網上廣告方式所不及。
贊助
贊助式廣告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傳統的網路廣告之外,給予廣告主更多的選擇。如TCL贊助搜狐世界盃頻道。
與內容相結合
廣告與內容的結合可以說是贊助式廣告的一種,從表面上看起來它們更像網頁上的內容而並非廣告。在傳統的印刷媒體上,這類廣告都會有明顯的標示,指出這是廣告,而在網頁上通常沒有清楚的界限。
插播式廣告(彈出式廣告)
訪客在請求登錄網頁時強制插入一個廣告頁面或彈出廣告窗口。它們有點類似電視廣告,都是打斷正常節目的播放,強迫觀看。插播式廣告有各種尺寸,有全屏的也有小窗口的,而且互動的程度也不同,從靜態的到全部動態的都有。瀏覽者可以通過關閉窗口不看廣告(電視廣告是無法做到的),但是它們的出現沒有任何徵兆。們肯定會被瀏覽者看到。
Rich Media
一般指使用瀏覽器插件或其他腳本語言、Java語言等編寫的具有復雜視覺效果和交互功能的網路廣告,這些效果的使用是否有效一方面取決於站點的伺服器端設置,另一方面取決與訪問者的瀏覽器是否能順利查看。一般來說,Rich Media能表現更多、更精彩的廣告內容。
其它新型廣告
視頻廣告
路演廣告
巨幅連播廣告
翻頁廣告
祝賀廣告
等等
詳細情況,請訪問互動營銷部分
網路廣告效果評估
說起網路廣告的效果評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告的網上點擊率。的確直接可以從廣告播發系統中可以即時查到的網上點擊率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廣告效果評估指標,但這並不是全部。廣告效果,即廣告作品發布後所產生的經濟作用、心理作用和社會作用。所以廣告效果可以分為廣告的經濟效果、廣告的心理效果和廣告的社會效果。同樣,網路廣告效果,即廣告通過網路媒體發布後所產生的作用。網路廣告效果測定主要是測量上網者對網路廣告所產生的反應。比如對於通欄廣告來說,上網者有如下三種選擇:沒注意,瀏覽但不點擊,點擊。網路廣告效果監測在收集以上數據的基礎上,再綜合上網者的其他變數,從而得出一系列指標,作為衡量網路廣告效果好壞的標准。
網路廣告效果測定的標准
被動瀏覽
主要是以瀏覽者進入廣告頁面的次數為標准
主動點擊
這種效果評估標準是指網路廣告效果的好壞關鍵要看瀏覽者是否點擊了該廣告,點擊的次數有多少。
交互
交互是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又一重要區別,網路廣告很好的體現了交互這一特點,瀏覽者在瀏覽廣告的同時還要與廣告贊助商形成信息的交流,這樣的網路廣告才是有效的。該指標評價廣告的效果的好壞就主要看目標受眾主動與廣告贊助商聯系的次數的多少。
銷售收入
廣告能引起銷售收入,那麼廣告當然是有效的。問題在於銷售收入在多大程度上要依賴於網路廣告。因為引起銷售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促銷、公關、產品、價格、銷售渠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特性等。所以,用銷售效果為標准來衡量網路廣告效果是困難的。
一般來說,達到四種衡量的標準的難易程度與廣告衡量的准確程度是正相關的。即衡量廣告效果的標准越易達到,這種衡量的准確程度就越低。 所謂衡量效果的准確與否都是相對的概念,對於不同類型、不同目的的廣告要選擇不同的測量方法,如衡量企業形象廣告效果,就應該用瀏覽率或點擊率作為標准,採用銷售效果為標准就不太適合。 每種效果測定的標准都要通過具體的試驗以及實踐的經驗來最終確定。試驗是尤其重要的手段。比如,對於BANNER廣告來說,研究點擊率和廣告的面積、文件類型、廣告與頁面內容的相關性的關系是非常有意義的。
網路廣告效果測定的方法
點擊率=看到廣告並點擊的數量/pageviews
交互率=點擊該廣告並進一步與廣告贊助商聯系的數量/pageviews
網路廣告的計價模式
CPM
其含義是:廣告顯示1000次所應付的費用。它所反映的定價原則是:按顯示次數給廣告定價,這種定價思路與傳統廣告中定價思路源出一脈。
CPC
CPC是「Cost Per Click」的英文縮寫。在這種模式下廣告主僅為用戶點擊廣告的行為付費,而不再為廣告的顯示次數付費。
CPA
CPA(每行動成本,Cost Per Action)的含義是按照用戶的每一交互行為收費。
按位置、時段和廣告形式的綜合計費
目前中國互聯網廣告的主要計價模式。它以廣告在網站中出現的位置、時間段和廣告形式為基礎對廣告主徵收固定費用。這種計費模式是與廣告發布位置、時間和廣告形式掛鉤的,而不是與顯示次數和訪客行為掛鉤。在這一模式下,發布商是按照自己所需來制定廣告收費標準的。
術語解釋
Pageview: 頁瀏覽,是指一個網頁被顯示的過程
Session: 一個人在網站上一次活動的過程
Unique Visitor: 唯一訪客,就是在一段時間內訪問網站的「人數」,而不是「人次」
Impressions:廣告被完全下載的次數

㈣ 互聯網的主要受眾是哪些

一. 網路媒體市場分析--細分市場:
1.網路受眾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瀏覽新聞,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是電子郵箱和搜索引擎,受眾注意力馬太效應日漸明顯.
2.門戶網站仍是主要網路廣告媒介,且市場集中度大

二.受眾個人情況分析:網路受眾具有大眾化(「平民」化) 趨勢
1.性別分布------網路受眾的性別比例趨向平衡,可適當增加符合女性偏好產品品牌廣告投放量.
2.婚姻狀況———未婚者與已婚者的比例保持基本平衡
3.年齡分布:年齡結構仍呈現低齡化的態勢,廣告投放應保持以年輕人為目標人群
4.文化程度分布---受眾趨於大眾化
5.個人收入分布---日趨平衡,收入不為制約網民上網的主要因素
6.職業分布--行業分布趨向平衡

三.受眾使用網路情況和上網習慣:
1.受眾使用網路時間分布:此類分析能掌握上網高峰,對廣告的時間投放有知道意義。
2.受眾地域分布:網路受眾的地域分布趨向平衡
3.受眾使用網路地點:家中上網人數保持增勢

總結:網路廣告目標群體:受眾仍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這指導我們在以後的網路廣告投放中因在原來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繼續發揮優良經驗。
受眾雖仍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但影響在逐年減小,已經逐漸走向大眾的道路。這指導我們在以後的網路廣告投放中,多關注受眾的各種心理主觀因素,針對不同的廣告受眾製作多樣的網路廣告。
總之,網路廣告受眾在維持以前特點的基礎上,呈現了新的特點: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職業等減少了對其上網行為的制約。
值得注意的是,受眾注意力的馬太效應進一步明顯化,這對網民以後的網路廣告的投放方式提供了很多的啟示。

㈤ 網路媒體有哪些

基於互聯網的網路媒體集三大傳統媒體的諸多優勢為一體,是跨媒體的數字化媒體。網路媒體新聞傳播除具有三大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共性」特點之外,還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主要有一、即時性二、海量性三、全球性四、互動性五、多媒體性 網路媒體既具有大眾傳播的優勢,又兼具小(窄)眾化、分眾化傳播的特點,通過強大的信息技術正把不同的媒體形態融合,體現了媒體變革最明顯的特徵。近年來,互聯網融合報紙運作模式產生了網路報紙。隨著網路流媒體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融合電台技術產生了網路電台,融合電視技術產生了網路電視台,融合移動通訊技術產生了網路/手機簡訊、手機網站,變革編輯理念和模式產生了博客,基於互聯網的新媒體層出不窮,異彩紛呈。根據香港互聯網交易中心的紀錄顯示,2006年世界盃賽事期間,網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約凌晨五點流量便急劇下降,粗略估計,每晚約有三、四萬部計算機上網看世界盃。

㈥ 新媒體的主要受眾是什麼

大學生、藍領、白領等各種人群,網路化時代,主要受眾為使用電腦和手機的人。

㈦ 新媒體主要包括哪些

新媒體(New Media)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㈧ 中國主流媒體有哪些

如下所示:

㈨ 什麼是網路媒體

「網路媒體」又稱「互聯網媒體」,就是藉助國際互聯網這個信息傳播平台,以電腦、電視機以及行動電話等為終端,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來傳播新聞信息的一種數字化、多媒體的傳播媒介。

其特點為:

1、迅捷性

互聯網媒體傳播速度快捷,信息來源廣泛,製作發布信息簡便。網路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如中國大使館被炸、中美就中國加入WTO問題簽訂協議等。還如新浪網對悉尼奧運會的報道等。因此,網路媒體在新聞傳播上,又表現出一種實時傳播的特徵。

2、多媒體化

互聯網媒體整合了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介的優勢,實現了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傳播符號和手段的有機結合。

3、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互聯網媒體帶來了傳受雙方的雙向互動傳播。這是一個劇烈的變化,因為我們以往媒體的整個概念是,通過層層的過濾之後,把信息和娛樂簡化為一套『要聞』或『暢銷書』,再拋給不同的『受眾』。

」由「推」到「拉」不僅僅是一個動作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它把網上信息變成一個世界范圍的「信息超級市場」,網民在其中可按自己意願各取所需。

(9)網路媒體受眾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媒體的優勢:

1、傳播范圍最廣:全球性

任何信息一旦進入Internet,分布在近200個國家的近2億Internet用戶都可以在他們的計算機上看到。

2、保留時間長: 全天候(常年)

Internet上發布的商業信息一般是以月或年為單位。一旦信息進入Internet,這些信息就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間斷地展現在網上,以供人們隨時隨地查詢。

3、信息數據龐大:全面性

影象、動畫、聲音、文字;涉及政府、企業、教育等各行各業;寫文章、搞研究、查資料,找客戶、建市場、信息流、物流等等。

4、開放性強: 全方位

5、操作方便簡單:傻瓜化

僅滑鼠點點,瀏覽、搜索、查詢、記錄、下單、購物、聊天、談判、交易、娛樂,報關、報稅等,輕松實現,跟發傳真、打電話一樣簡單。

㈩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特徵有哪些轉變

在信息傳播中,媒體環境發生改變,相對應地在媒體環境中彼此有聯系的人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海量的用戶使信息的製作、傳播、接受變得異常簡單。筆者非常贊同美國《Online》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新媒體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由單純的「接受者」轉變成「傳播者接受者」的雙重身份,身份發生論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理論探討巨大改變。

「受」眾不「受」。在新媒體環境下,這種傳播模式被改變。早期在網路出現之前以廣播、電視、報紙這類大眾傳播媒介為主的傳播方式,這種模式下「傳播者」是整個傳播鏈的第一環,處於第一中心位置,他決定著傳播活動後屬四大環節,而受眾對於信息的接受處於被動的位置。而在新媒體環境下,早期的信息傳播模式被完全打破。「傳播者」和「受眾」的界限被模糊,媒介中心喪失。「去中心化」成為現今信息傳播的一大特點,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傳播,每一個個體都成為信息傳播的中心。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並發揮自己的能量。

這個時代不再會依靠某一個類媒介的強勢覆蓋而「號令天下」、「唯我獨尊」。新興媒體的勃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和個性的表達,每個人都掌握著話語權。新媒體環境中,「受眾」已經不是被動的、單純的「受」眾,筆者傾向於將「受眾」更名為「用戶」。

在新媒體發展下,受眾成為用戶,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隨意地發布信息,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一支「麥克風」,傳播和接受的地位平等。互動性加強。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特徵明顯,即時性、互動性、開發性、個性化、精準性、信息的海量、低成本的無界限傳播、搜索便捷等。而其中信息處理技術的數字化、傳播方式的互動性是它最本質的特徵。

丹吉爾默提出了「新聞媒體3.0」的概念,而受眾與媒介的關系也從0經歷到3.0形態。0時代的交互性弱基本沒有,傳播形式單一,媒介是中心,它決定受眾選擇的信息。2.0時代媒介中心的理念開始淡化,受眾與媒介之間開始了互動,受眾的聲音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上,而媒體也開始重視這樣的聲音,並根據受眾意見隨時調整信息的傳送。如今的3.0時代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模糊,媒介不過是聚合受眾注意力和需求的平台。信息的發布不再局限在原來的少數特權階層,每一個人都可以發布信息,參與任何一個新聞事件,影響事件的進程。受眾的主動性及互動性是新媒體環境下的鮮明特徵。
(參考資料:財識網)

閱讀全文

與網路媒體受眾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算號怎麼反算回去 瀏覽:645
網路軟體毀了你的愛情 瀏覽:253
網路輿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183
kkds什麼意思網路語言 瀏覽:353
電視無法連接網路嗎 瀏覽:8
網路安全事件案例及原因分析 瀏覽:402
明明有網卻說網路異常快手 瀏覽:12
華為手機網路變為2g怎麼辦 瀏覽:467
魚叉的網路安全術語 瀏覽:254
無線網路符號旁有感嘆號 瀏覽:791
疫情期間移動網路優秀事跡 瀏覽:768
教師網路培訓的研討交流怎麼完成 瀏覽:482
沈陽廣電屬於哪個網路 瀏覽:688
wsn接入網路有哪些方式 瀏覽:570
電腦谷歌用不了網路 瀏覽:348
杭州5g網路機櫃多少錢 瀏覽:847
自己家的wifi器怎樣把網路加強 瀏覽:897
廣東黃埔區哪個網路最好 瀏覽:475
網路司法變賣期限最少為多少天 瀏覽:605
nat如何訪問內部網路 瀏覽:77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