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物理層次劃分,5G承載網被分為那幾個部分
5G承載網被分為前、中、回傳三種承載方法。
承載網是基礎資源,必須先於無線網部署到位,5G的主要優點:1Gbps的用戶體驗速率:eMBB;毫秒級的延遲:uRLLC;百萬級/k㎡的終端接入:mMTC。
5G想要滿足以上應用場景的要求,承載網是必須要進行升級改造的;在5G網路中,之所以要功能劃分、網元下沉,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滿足不同場景的需要。前面再談接入網的時候,我們提到了前傳、回傳等概念說的就是承載網。因為承載網的作用就是把網元的數據傳到另外一個網元上。
Ⅱ 5G的國際標准有哪些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
5G 目前的達成一致的國際標準是,5G NR信道編碼標准,即eMBB場景標准,高通主導的LDPC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數據信道,華為主導的Polar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控制信道。
其他兩大場景的信道編碼標准尚未制定。
電信標准制定組織3GPP定義的5G 3大應用場景
1. 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又分用於傳輸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 用於傳輸數據信息的數據信道;
2.海量物聯網通信(mMTC):大規模物聯網業務;
3.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如無人車等。
Ⅲ 5GWiFi選哪個信道最好5.2Ghz還是5.8Ghz
一般周圍5ghz用得人少的話149、153、157、161、165這5個都可以。
其實路由器可支撐的信道不止這些,比如刷其他固件也可支持36到64、100到144之間的信道,這樣能使用和信道就更多且不容易和其他人的互相干擾。
信道哪個最好,要取決於目前環境中各信道的使用情況,使用最少的信道干擾最小,使用最好。
但是環境中信道的佔用情況是變化的,家用路由器一般都是自動選擇信道的模式。
信道的劃分:
雖然物理世界中無線電信道很多,但能夠被Wi-Fi協議所用的信道卻是寥寥無幾,並主要集中在2.4GHz和5GHz頻段。
此外,由於各國對於無線電信道的用途不同,因此即使是在2.4GHz和5GHz這兩個公共頻段,信道的開放程度也是不同的,這其中既有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也有被其他應用佔用的情況。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國或地區的信道開放程度。
信道的編號是按20MHz帶寬來劃分的,每個信道的中心頻點間隔5M。
在5G頻段,會發現信道的編號是不連續的,不同於2.4G的1到13的連續13個編號,而是36,40,44,46,48,以及149,153,157,161,165。這些5G的信道彼此之間的間隔相比2.4G更大。因為中間的信道比如37,38等並未開放。
Ⅳ 現在國內開放的5gWiFi有多少個信道分別是哪些
5.8G可用信道為:149、153、157、161、165,若支持11ac,則還有5.2G的可用信道:36、40、44、48、52、56、60、64。(由於國家使用雷達環境中會與52、56、60、64信道沖突,因此常規模式下建議避開這些雷達信道,以免出現無線終端接入問題)
特別的:當設備固定設置為52-64與雷達相同信道時,當設備檢測到雷達波是,會自動調頻,無法鎖定。( 根據國家無線委員會的規定 任何室內外的無線AP設備都需要具備DFS跳頻技術;Avoid Radar就是說之前使用的是radar信道 52~64;然後AP一旦在工作中檢查到了雷達信號掃描比如軍事單位的工作,就會自動切換。)
Ⅳ 5G網路中,被叫用戶應答網路尋呼時,首先使用哪個物理信道。
5G網路中,被叫用戶應答網路尋呼時,首先使用觸發物理信道。
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成為5G核心網關鍵技術.在這些關鍵技術與新型服務化網路架構、新設計理念,如控制面與用戶面分離、網路能力開發。
Ⅵ 5g頻段中國可以使用的信道有幾個
36信道到165 信道,中間還有很多不能用的,看企業用的5G信道選項來說,有36,40,44,48,52,56,60,64,149,153,157,161,165
Ⅶ 5gnr物理信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