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人可以查公安網
公安民警都能上公安網,但是其中的資料是根據你個人的職權范圍按照規定查閱。其他人不得使用查閱公安內部網路。
如果免於處罰的話,基本上就只有辦案單位知道,其他的人除非到辦案單位去查原始辦案材料,否則查不到.
2. 公安局天網信息公民可申請查看嗎
如果與案件有關的話,可以通過公安部門協助查詢。如果與案件沒有關系,公安以外的其他公民是沒有權利查詢的,因為公安局內部網路對外不公開,一般人不能夠隨便登入。
天網是公安機關通過監控平台,普通的人無法查看的,是為滿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GIS地圖、圖像採集、傳輸、控制、控制軟體等設備組成,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記錄的視頻監控系統。天網工程整體按照部級-省廳級-市縣級平台架構部署實施,具有良好的拓展性與融合性。
(2)哪些單位有權查驗公安的內部網路擴展閱讀:
天網工程通過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利用視頻專網、互聯網、移動等網路通網閘把一定區域內所有視頻監控點圖像傳播到監控中心,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違章、城管違章等圖像信息分類,為強化城市綜合管理、預防打擊犯罪和突發性治安災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資料。
天網的終端設備都在公安局裡,普通百姓未經許可是進不去的,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看不到天網。如果正好是某案件的目擊證人,為了確認天網里的犯罪嫌疑人,有時候會請您去辨認,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看到天網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網工程
3. 公安局的全國聯網系統,查普通的案底,就盜竊之類的,一般的工作人員都能看么什麼級別以上的才能看到
公安局的全國聯網系統是公安內部網路,並不和互聯網相連,然後嚴格一點的地方還需要數字證書,級別不同,許可權也就不同。
如果上全國追逃系統了,就大家都能看到。
各地市的網上辦案程序不同,沒法一一解釋。
4. 公安內網哪些人能查
法律分析:1、個人身份信息: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出生地(籍貫)、居住地、家庭成員等2、如果個人涉嫌犯罪時:可以查駕駛證件、賓館登記記錄等與辦理具體案件相關的信息。
但是,公安網路管理很嚴格,要上網查資料都需要特定的數字證書。所以,個人的信息是非常安全的,並不會泄露自己的相關信息;
公安機關辦事人員若需要在系統上查詢信息時,首先需要經過領導同意,而且要遵守對公民個人隱私信息進行保密的責任與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五條 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採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5. 誰知道公安局那個部門負責網路安全這方面的叫什麼部門
根據公安機關機構設置的規定,縣區級公安機關應在其內部設置網監科或者網監大隊;地級公安機關為支隊或網監科;省級公安機關為網監總隊或者網監科。
6. 律師是否有許可權查詢公安局內部網路
沒有這個許可權。
7. 檢查院的人能進入公安內部網嗎
可以。
這是檢察院的權力,公安內部網是對重點人口管理控制網路,這是公安機關內部的事情,外人無權干涉。
8. 派出所有許可權查天網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居民查看視頻可能需要經過批准。如果所長同意查看,應該能看得到。
如果與案件有關的話,可以通過公安部門協助查詢。如果與案件沒有關系,公安以外的其他公民是沒有權利查詢的,因為公安局內部網路對外不公開,一般人不能夠隨便登入。
天網是公安機關通過監控平台,普通的人無法查看的,是為滿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GIS地圖、圖像採集、傳輸、控制、控制軟體等設備組成,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記錄的視頻監控系統。天網工程整體按照部級-省廳級-市縣級平台架構部署實施,具有良好的拓展性與融合性。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一條?對接受的案件,或者發現的犯罪線索,公安機關應當迅速進行審查。
對於在審查中發現案件事實或者線索不明的,必要時,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進行初查。
初查過程中,公安機關可以依照有關法律和規定採取詢問、查詢、勘驗、鑒定和調取證據材料等不限制被調查對象人身、財產權利的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9. 公安局負責 網路安全的部門叫什麼
根據公安機關機構設置的規定,不同級別的公安局設置如下:
一、公安部負責網路安全的部門為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2010年後改為「網路安全保衛部門」 。
二、省級公安機關為網監總隊或者網監科;
三、地級公安機關為支隊或網監科;
四、縣區級公安機關應在其內部設置網監科或者網監大隊。
10. 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預防網路違法犯罪,維護網路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公安機關依法對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網路安全義務情況進行的安全監督檢查。第三條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網路安全保衛部門組織實施。
上級公安機關應當對下級公安機關開展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第四條公安機關開展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應當遵循依法科學管理、保障和促進發展的方針,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程序,不斷改進執法方式,全面落實執法責任。第五條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履行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職責中知悉的個人信息、隱私、商業秘密和國家秘密,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職責中獲取的信息,只能用於維護網路安全的需要,不得用於其他用途。第六條公安機關對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秩序的網路安全風險,應當及時通報有關主管部門和單位。第七條公安機關應當建立並落實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制度,自覺接受檢查對象和人民群眾的監督。第二章監督檢查對象和內容第八條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由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網路服務運營機構和聯網使用單位的網路管理機構所在地公安機關實施。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為個人的,可以由其經常居住地公安機關實施。第九條公安機關應當根據網路安全防範需要和網路安全風險隱患的具體情況,對下列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開展監督檢查:
(一)提供互聯網接入、互聯網數據中心、內容分發、域名服務的;
(二)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
(三)提供公共上網服務的;
(四)提供其他互聯網服務的;
對開展前款規定的服務未滿一年的,兩年內曾發生過網路安全事件、違法犯罪案件的,或者因未履行法定網路安全義務被公安機關予以行政處罰的,應當開展重點監督檢查。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根據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履行法定網路安全義務的實際情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准,對下列內容進行監督檢查:
(一)是否辦理聯網單位備案手續,並報送接入單位和用戶基本信息及其變更情況;
(二)是否制定並落實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
(三)是否依法採取記錄並留存用戶注冊信息和上網日誌信息的技術措施;
(四)是否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技術措施;
(五)是否在公共信息服務中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依法採取相關防範措施;
(六)是否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為公安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防範調查恐怖活動、偵查犯罪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
(七)是否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等義務。第十一條除本規定第十條所列內容外,公安機關還應當根據提供互聯網服務的類型,對下列內容進行監督檢查:
(一)對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記錄並留存網路地址及分配使用情況;
(二)對提供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記錄所提供的主機託管、主機租用和虛擬空間租用的用戶信息;
(三)對提供互聯網域名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記錄網路域名申請、變動信息,是否對違法域名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四)對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依法採取用戶發布信息管理措施,是否對已發布或者傳輸的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依法採取處置措施,並保存相關記錄;
(五)對提供互聯網內容分發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記錄內容分發網路與內容源網路鏈接對應情況;
(六)對提供互聯網公共上網服務的,監督檢查是否採取符合國家標準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第十二條在國家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期間,對與國家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相關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公安機關可以對下列內容開展專項安全監督檢查:
(一)是否制定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所要求的工作方案、明確網路安全責任分工並確定網路安全管理人員;
(二)是否組織開展網路安全風險評估,並採取相應風險管控措施堵塞網路安全漏洞隱患;
(三)是否制定網路安全應急處置預案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應急處置相關設施是否完備有效;
(四)是否依法採取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所需要的其他網路安全防範措施;
(五)是否按照要求向公安機關報告網路安全防範措施及落實情況。
對防範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的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按照前款規定的內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