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智能家居的通信過程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各種家電設備能通過網路互聯已經成為現實。強大的網路通信功能是智能家居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智能家庭網路已逐漸向分布式發展。
分布式網路結構能夠實現各個節點之間的信息共享,並且節點之間地位平等,可以任意通信。某一個節點出現了問題,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智能家庭網路不能只局限於將家中的各種電氣設備聯系起來,還應該能和Internet互聯、通信。具有通過Internet進行遠程訪問、控制和監控功能的家庭網路才能使人們真正的享受到「無處不在的網路」所帶來的驚喜和魅力。
智能家居網路通信系統使用現狀
國際上對於智能家居網路通信系統的主要分為有線和無線兩類。有線傳輸方式的優點在與其可靠性好、協議設計方便、低功耗,又因為帶寬想對較大,壓縮比可以降低,它包括電力線載波的X210 和CEBUS ,電話線方式的HomePNA ,乙太網方式的IEEE 802. 3 以及專用匯流排方式的LonWorks ,RS 485 , IEEE 1394 等;無線傳輸機制相對於有線傳輸機制更易於部署與拓展,包括紅外方式的IrDA ,無線區域網方式的IEEE 802.11系列,藍牙,ZigBee 等[5 ] 。這里主要介紹X-10,onWorks,BIuetooth和ZigBee。
Ⅱ 物聯網有線傳輸技術有哪些
物聯網傳輸層分為有線通信傳輸層和無線通信傳輸層。
有線通信技術包括中長距離的廣域網路和短距離的現場匯流排;無線通信層分為長距離的無線區域網、中短距離的無線區域網和超短距離的無線區域網。
Ⅲ 智能家居系統中,目前都有哪些無線技術應用其中分析一下優劣勢。
智能家居系統中是通過軟體與軟體,通過遠程連接的方式來控制智能家居。他的優勢是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即使不自己不在家,也可以直接控制你家裡面的電器。
而劣勢是只要是停電或者是沒有網路的情況下就不能夠控制。
1、顯示器整機無電
(1)電源故障: 這是一個應該說是非常簡單的故障,一般的液晶顯示器分機內電源和機外電源兩種,機外的常見一些。不論那種電源,它的結構比crt顯示器的電源簡單多了,易損的一般是一些小元件,象保險管、整流橋。電源板常用ic:6841203d06,這些常用的pmw晶元在我這樣的專業液晶配件店裡都能買到。(2)驅動板故障: 驅動板燒保險或者是穩壓晶元出現故障,有部分機器是把開關電源內置,輸出兩組電源,其中一組是5V,供信號處理用,另外一組是12V提供高壓板點背光用,如果開關電源部分電路出現了故障會有可能導致兩組電源均沒輸出。
先查12V電壓正常否,跟著查5V電壓正常否,因為A/D驅動板的MCU晶元的工作電壓是5V,所以查找開不了機的故障時,先用萬用表測量5V電壓,如果沒有5V電壓或者5V電壓變得很低,那麼一種可能是電源電路輸入級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說12V轉換到5V的電源部分出了問題,這種故障很常見,檢查5端穩壓塊(常見型號8050SD-LM2596-AIC15-01等)。
另一種可能就是5V的負載加重了,把5V電壓拉得很低,換一種說法就是說,後級的信號處理電路出了問題,有部分電路損壞,引起負載加重,把5V電壓拉得很低,逐一排查後級出現問題的元件,替換掉出現故障的元件後,5V能恢復正常,故障一般就此解決,也經常遇到5V電壓恢復正常後還不能正常開機的,這種情況也有多種原因,一方面是MCU的程序被沖掉可能會導致不開機,還有就是MCU本身損壞,比如說MCU的I/O口損壞,使MCU掃描不了按鍵,遇到這種由MCU引起的故障,找硬體的問題是沒有用的,就算你換了MCU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MCU是需要編程和寫碼的,在沒辦法找到原廠的AD驅動板替換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用通用A/D驅動板代換如:151D或161B等2、顯示屏亮一下就不亮了,但是電源指示燈綠燈常亮 這種問題一般是高壓異常造成的,是保護電路動作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液晶屏上是有顯示的,看的方法是"斜視"。
3、顯示屏黑屏,無背光,電源燈綠燈常亮 斜視液晶屏有顯示圖像,多屬於高壓板供電電路問題。重點檢查12V供電(保險絲F)和3V或5V的開關電壓是否正常。若是因為MCU問題造成沒有輸出開關控制電壓,可以直接提取3端穩壓塊的(AIC1084)3.3V代替。
修理高壓板的思路(電源保險絲-開關控制管-電源管理IC-推挽發大管-電源開關管-DA轉換電路(儲能電感,整流管)-LC升壓電路(升壓變壓器,升壓電容)-耦合電容-燈管。
4、屏幕亮線,亮帶或者是暗線 這種問題,一般是液晶屏的故障。亮線故障一般是連接液晶屏本體的排線出了問題或者某行和列的驅動IC損壞。 暗線一般是屏的本體有漏電,或者TAB柔性板連線開路。以上兩種問題基本上就是給機器判了死刑了,沒有維修價值的,因為一塊屏的價格太高了。
5、偏色故障 一般可以進入工廠調整模式進行調整。如沒有此模式,維修思路:更換屏線和轉接板-重寫驅動程序-驅動板壞(不常見)-屏背板的控制IC壞(不常見)-拔掉屏線觀察背光顏色(背光扁色為燈管老化)-換燈管。
6、字元虛或拖尾 檢查VGA信號線,重點看RGB三色線的地線是否連接正常-更換屏線或轉接板-重寫驅動程序-換驅動板-LCD屏背板信號介面IC壞-LCD屏背板對比度電位器調整-LCD屏導光板錯位-偏光片錯位。
7、LCD屏幕內部有污點 擦拭或更換換保護膜-拆開屏體清洗外層偏光片和有機玻璃(用棉球,純凈水處理)-風筒吹乾。
8、LCD屏亮點 一個或二個大的亮點,可以嘗試輕輕用指尖壓亮點,可消失,說明多為此象素的開關管和電極虛連。小的黑點和灰點有可能是內部導光板或偏光片有灰塵造成,可清洗處理。
9、LCD屏亮度低 檢查高壓板ADJ亮度調節電路-換燈管-換高壓板-調整或更換導光板。
10、錯誤提示"超出頻率范圍" 檢查信號線-重寫MCU驅動程序-更換EPROM-重寫EPROM程序-換驅動板。
11、通電後不按開關按鍵即白屏出現背光,按鍵後圖像可正常顯示 高壓板介面的開關信號和ADJ信號反接造成,部分屬於驅動板MCU的開關信號輸出不正常,可以重寫MCU程序修復——換MCU。
二、開關電源故障:
1.熔斷絲熔斷 對於熔斷絲熔斷故障,通常主要檢查主電源整流濾波電路中的濾波電容器、整流橋各個二極體等部件。當然,抗干擾電路有故障時,也會引起熔斷絲熔斷且發黑。必須注意的是由開關管擊穿引起的熔斷絲熔斷通常還伴隨著過流檢測電阻器與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的同時損壞。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也較容易與熔斷絲一起燒壞,檢修時也應注意對它們的檢查。
2.無電壓輸出,但熔斷絲未熔斷 出現無電壓輸出,但熔斷絲未熔斷故障,說明開關電源電路沒有工作,或者工作以後又進入了保護狀態。檢修時,先測量電源控制集成電路啟動引出腳是否有啟動電壓。
(1)若無啟動電壓或啟動電壓太低,則檢查啟動電阻器與該引腳外接的元器件是否有漏電現象存在。
(2)若有啟動電壓,再測量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出端在開機瞬間是否有高、低跳變的電平信號。 ·若無跳變,說明電源控制集成電路本身或其外圍振盪電路元器件或保護電路有故障,可以先採用代換電源控鍘集成電路,後檢查外圍元器件的方法查找故障。若有跳變,一般多為開關管本身不良或損壞,應重點對其進行檢查。
3.輸出端的電壓過低 引起開關電源輸出端的輸出電壓過低故障的原因,除了穩壓控制電路異常外,通常還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開關管性能下降。這種情況會導致開關管不能正常導通,使電源的內電阻值變大,帶負載的能力變差。
(2)輸出端整流二極體、濾波電容器失效。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代換的方法來判斷它們是否損壞。
(3)開關電源的負載有短路故障。尤其是DC/DC轉換器短路或性能不良。對此,可以採用斷開開關電源電路全部負載的方法,來區別是開關電源電路不良還是負載電路的故障。當斷開負載電路後,輸出端的電壓恢復正常,則就說明是負載過重;若仍不能恢復正常,說明開關電源電路有故障。
4.輸出端的電壓過高 出現輸出端的電壓過高現象,故障大多出在開關電源的穩壓取樣和穩壓控制電路。應對由取樣電阻器、誤差取樣放大器、光電耦合器、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等組成的反饋環路中的各個元器件進行檢查。通常取樣電阻器變質、精密穩壓放大器或光電耦合器損壞的發生率較高。 對於具有過壓保護電路的開關電源出現的電壓過高現象,可先斷開過壓保護電路,然後在開機瞬間迅速測量電源主輸出端上的電壓。
如測得的電壓仍比正常值高(一般只要高於1V以上,均屬電壓過高故障),就應該按上述的電壓過高故障進行檢修。
Ⅳ 做智能家居的現在那種傳輸方式較先進
Zigbee和Wifi技術!基本上現在都是這兩個技術!
Ⅳ 智能家居系統的感知層涉及哪些感知終端
摘要 你好哦,有人體紅外感測器人體紅外感測器是一種能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的新型高灱敂度 紅外探測元件。溫度感測器,光敏感測器
Ⅵ 智能家居涉及哪些無線傳輸技術
智能家居按應用方式分,主要可分為有線的和無線的兩種:
1、有線的,或稱匯流排型,這種方式所有的控制設備都必須通過有線方式與控制器相連接,控制器終端的信號線會多得嚇人,一旦遇到問題如果標識不清就會排查困難,而且布線成本高、維護不便、改造不便也是它的缺點。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有線的一無是處,如果在新房設計之初就預留好管線的話,很多問題也都可以避免,而且它超級穩定的性能也是無線型始終無法超越的優點。
所以說如果客戶喜歡性能超級穩定,又不介意有線方式,那麼有線型還是可以考慮的!而且就算是全無線的智能家居系統,也不是完全像他們廣告說的不須要布一根線,很多地方還是要布線的,比如電源線、音頻線等,沒有哪個智能家居品牌敢說它完全不需要布線。
2、另一種是無線型的,無線的傳輸方式無非就是紅外、藍牙、wifi、射頻、Zigbee、電力載波等,每一種傳輸方式都有它的優缺點。
Ⅶ 有線式智能家居該如何科學布線
現階段國內智能家居廠家的系統控制方式,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很多新入行的朋友會有疑慮。加盟智能家居到底是選擇有線廠家還是無線廠家,兩者到底有什麼利弊?譽誠科威帶領大家一起分析。
為什麼國內智能家居廠家會選擇無線技術?這跟使用者、開發商、代理銷售商等多方面需求有直接的關系。目前市面上智能家居無線通信技術有:HomeRF(無線射頻)、紅外、ZigBee、WiFi、藍牙等。
那麼是不是無線就一定比有線好,有線智能家居就沒有未來?其實答案也不是如此片面。國內廠商選擇無線技術的主要原因在於相比有線通信方式,無線智能家居的產品不用網路布線就能簡單安裝,並且智能主機操作靈活性高,設備可自動組網,擴展性強,功耗低,成本低,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理念,維修服務方便。
但有線智能家居同樣具有傳輸可靠性強、傳輸速率高、抗干擾性強、不受環境影響的優勢,因此功能穩定是匯流排技術的最大優點。而縱觀國內大多數別墅智能化系統,還是以有線控制為絕大多數。
但是「穩定」的另一面意味著不太方便改造。有線通信技術的產品採用集中另外布線的方式,通常造價較高,工期較長,售後維護復雜。在房屋裝修期間即預先走線安裝,若線路損壞,家居設備控制出現故障,維修成本頗高。這也是困擾智能家居普及的一大問題。
Ⅷ 智能家居有線和無線有哪些區別
智能家居有線和無線,有線的需要插網線與路由器連接,無線的可以通過WiFi連接家裡的無線路由器,手機安裝智能家居,可以通過網路遠程式控制制家電
Ⅸ 智能家居匯流排通訊跟無線通訊優缺點在哪裡該如何選擇方案
無線有線匯流排,我前面看的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通信控制策略選擇
當前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一個比較火的分支已經開始慢慢地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作為一個才接觸或者接觸不深的普通用戶如何在各種狂轟亂炸的智能家居廣告中,各種大公司渲染的智能家居生活場景中選擇自己合適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當前常用通信技術方案
從實現控制通信技術方案來講可以歸類為有線方案(通過有線介質傳遞控制信號) 、無線方案(通過無線電波傳遞無線信號)兩大類。
常用有線控制方案又分(RS485匯流排,CAN匯流排,KNX匯流排,IO直控(通過線路的干節點通斷傳遞信號))
常用無線控制方案又分(中短距離zgb,zwave,315/433/2.4G非組網雙向,315/433ASK,WIFI,遠距離Lora ,NBIOT(有通信收費))
兩分類方案可靠性分析
有線 >無線
由於有線信號傳遞是通過物理介質,電壓的震動變化傳遞信息,在線路布線規范的情況下受外界的干擾極小,在可靠性的大方向上無線則受制於傳輸距離,傳輸范圍內的電磁環境,通信組網延時等因素影響存在不能將控制信息傳遞到被控設備的情況。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大家用座機打電話給座機電話聲音是非常清晰地,但是用手機打電話給手機,或者座機打給手機則有時候會出現通信斷斷續續的情況。所以有線的可靠性要高於無線。
有線控制方案中: IO直控>匯流排
IO直控由於是通過通斷信號直接輸入給控制系統或者嵌入式單片機,中間不經過任何的數據調制,轉換,通就是通,斷就是斷,單片機能非常清晰和清楚的獲得通斷信號,從而做出執行反應,幾乎是沒有延時實時發生。
各類匯流排通信則是通過專用的通訊協議晶元將需要傳遞的信息調制轉換為標準的匯流排電平信號通過一定頻率的電平信號震動來傳遞信息,中間多了信息程序處理轉換和電平轉換兩個環節。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勢,現有有線控制方案中一般兩種被組合使用。IO直控穩定可靠,但是傳輸的指令數據有線,兩線只能傳遞0/1,通俗可以理解發電報,匯流排穩定可靠略低,但是匯流排兩線則可以傳輸各種控制指令,可以把它理解為可以傳輸任意信息的電話線。
無線控制方案中: NBIOT>Lora > wifi > zgb/ zwave > 315/433/2.4G非組網雙向 > 315/433ASK
NBIOT由於是基於運營商的手機網路,理論上有信號的地方就能連接控制,但是由於模塊價格偏貴和需要支付運營商通信費用,現在還不能大規模應用與家庭,但是在共享單車,智能電表,智能充電樁。。。等比較分散的商業項目應用非常廣泛。
Lora也是最近非常熱的一個無線通訊技術,集合了雙向通信,無線抗干擾能力強,自動調頻避開擁堵,通信距離遠,上電即可通信等優點,後續再智能家庭中的應用肯定會越來越多,現階段發展也是受制於模塊費用偏貴,體積偏大,組網加密通信體系還不夠完善等因素還沒有大規模應用。
Wifi由於各大晶元廠商的加入現在價格非常便宜可以堪稱廉價,由以前幾十元到現在的幾元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種智能單品。但是由於路由組網,網路延時等原因,在大房子大規模應用還是有其局限性,例如停電來電後,需要等待其連接網路才能受控,一個情景執行可能有不一致等情況。
zgb/ zwave 作為老牌的短距離自組網無線通訊協議在幾年前的無線通訊方案中可謂風光無限,現在由於wifi的沖擊已經慢慢的被邊緣化,從當時設計這套通信規則的人來講,自組網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也非常有遠見,但是短距離制約了其發展,對網路布點非常考驗經驗,你至少要做到在其通信范圍內有一個備用節點可以備用,否則一旦關鍵節點故障,通過這個關鍵節點的控制設備都會脫網不能控制。同時由於組網需要時間,也不能通電立即運行。適合於面積較小的房子控制,房子一旦大了延時就會非常明顯。
315/433/2.4G非組網雙向,這個相當於就是各大廠家自由發揮的比較多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協議,要點對點,還是多對點,還是點對多,還是多對多全靠廠家後台設置匹配,由於沒有標準的組網規則協議,這個的穩定可靠全靠廠家的基本功。通信距離短也不適合大房子應用。
315/433ASK,該方案現在主要傳輸2262和1527編碼無線信號,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用得比較廣的短距離無線通信協議,沒有組網的感念,信號直達,簡單,控制方便,模塊成熟,成本可控,被大規模應用,淘寶上有成千上萬種模塊可以選擇自由組合,擴展非常靈活,劣勢就是沒有反饋。
通信技術方案選擇總結
如果你房子比較大選擇有線控制是不二的選擇。
如果房子偏小對控制實時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可以選擇無線方案。
個人覺得作為家庭控制而言,畢竟這些都是高頻使用的設備,有線方案前期布線是多了一個環節但是後期會很省心推薦使用有線為主無線為輔的方案,布線有遺漏的地方用無線去彌補。
第二部分,聯網控制策略選擇
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網控制已經作為一個基礎的標配控制方式。現在大家應該被各種雲控制的廣告包圍著吧,各種大數據,智能AI的營銷是不是也有耳聞呢?是不是會覺得這些概念都很高端,很前衛。
那什麼是雲控制,什麼是大數據?
簡單通俗一點講就是,你家裡老婆什麼時候回家,小孩什麼時候回家,燃氣閥是否開啟,感測器探測到你上了幾次衛生間,現在家裡是否有人。。。這些信息通過家裡的智能設備先傳遞到商家的伺服器,然後你的手機通過賬號密碼連接到商家伺服器,商家的伺服器將相關的數據推送給你,讓你知道家裡的狀態,你通過手機控制操作家裡的設備幾點開,幾點關,通過商家的伺服器控制到你家裡的智能設備,這就是雲控。 手機<->商家伺服器 <-> 家裡智能設備。
你吃喝拉撒的這些控制數據累計多了就是大數據。
統計了幾個月你每天都是7點上廁所,AI有可能認為你每天都是7點鍾上廁所,然後突然又一天7點自動給你把廁所燈打開了,然而你今天想睡懶覺。。。。 這就是AI。
站在開放物聯網雲平台商角度:
現在有非常多的免費物流網雲平台,小米的生態,京東的生態,阿里的生態。。。。大家的思路都是想讓智能家居或者家電廠家把所有的設備掛上去,在雲端實現對所有設備的管理和控制,現在很多基礎服務都是免費的,就像當初的淘寶免費一樣,後續這個就說不清楚了。這個是雲商的非常精明的盈利模式,自己不用花很多精力去開發各種各樣的硬體設備,只需軟體平台就能整合各種硬體資源創造財富,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各種設備上傳的各種數據和用戶使用習慣來提煉更大的商業價值。
站在智能家居或者家電設備廠家的角度來看:
自己沒有精力或者技術搭建雲平台,有個免費的剛好省事,也能廣告宣傳自己雲了一把,感覺雲了就高級了。同時能收集用戶數據,一舉多得!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這裡面這個環節少了一個用戶的角度,上面兩種利益群體都是將用戶或者說用戶所購買的設備、在細一點是用戶所購買設備所產生的各種數據作為一種資源,為大數據分析或者更大的布局提供服務。犧牲了用戶的小我成就了平台商的大我。
站在用戶的角度出發:
1,我是否願意將我家裡的各種設備交給平台商管理?選擇平台之後你沒得選擇,趕緊打開你的手機控制app看看廠家給你預制的隱私協議吧,你可以選擇不用,用了我就要收集你的數據。
2,家裡所有的設備在雲端給人的感覺是否安全? 當家裡只是一兩個插座的時候可能覺得還無所謂,但是是你家裡所有的家用電器,各種探測器,電量數據,視頻數據都在雲端的時候呢,即使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是沒有安全感的。
3,平台商服務宕機,設備被黑怎麼辦?當所有設備有規律的連接到平台之後,在平台的後台是能對這些規律的數據進行分析的,對黑客或者有壞心眼的人也更有誘惑力,想想讓幾百萬個家庭同時電視關閉,水閥全部關閉,帶來的轟動效應和影響力絕對可以上頭條!
4,我的數據我只想我自己知道行么?現在各種渠道、軟體都充斥著用戶數據收集的手段,選擇雲端相當於把自己家庭運行狀況數據全部上傳。不管是平台商和其他商家都會保證不泄露用戶數據,都會說客戶第一,但是數據肯定會被平台商或者商家用來分析。這個就看自己感覺了。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的基本需求:
1,能安全控制自己家裡的設備。
2,不想自己的各種控制數據被上傳,泄露,保證自己的隱私。
有沒有好的方案供大家選擇?
作為一個技術愛好者回答是肯定的!動態域名埠轉發
埠數據轉發工作原理:只是作轉發,不做存儲。動態域名提供商服務的設備可以說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當然轉發的數據也就是各種各樣了,在動態域名提供商瞬間轉發的雜亂無章、毫無規律的數據大海中要去找沒有規律的規律可謂是毫無意義,對黑客的興趣大大降低,一個宕機也不會影響其他用戶。
比較基礎的方案是:在擁有公網的動態IP的前提下(南電信北網通的寬頻)通過設置動態域名和埠轉發自己來搭建一條通道不受各種平台的制約,直接和設備建立連接。
不是技術宅不懂設置,難道就沒有更好的方案了么?
這里要講一下國內比較出名的動態域名廠家就是花生殼了,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存在了。現在10多年過去了這個公司依然還在,同時不斷改進,同時期的科邁好像就要差一些了。花生棒硬體的出現給這個解決方案帶來了福音,拋開了動態域名申請和路由器端復雜的設置,同時內外穿透使用體驗和使用各種雲一樣,數據不被存儲,只轉發。也就是你可以不需要擁有公網的動態IP,隨便一根網線可以上網就可以,雲端填用戶名密碼,這里填入域名和埠。
最近蒲公英路由器的發布也帶來了第二種便捷的聯網方案,可以將手機和智能設備之間架起一個獨立的VPN網路。
從而實現 手機<->家裡智能設備的直接連接。
聯網控制方案選擇總結
1、家裡只是簡單的開關插座通斷電非核心設備,不在乎數據是否被收集,可以選擇雲服務方案。
2、家裡採用的是系統解決方案,涉及到各種功能系統,對隱私和安全比較在意,選擇本地網路+轉發控制方案
上面只是我從一個普通用戶角度出發所闡述的觀點,不是推銷花生殼的產品。
一直以為只有自己才想到這些,萬能的淘寶給了無數的技術達人以空間,讓技術宅的方案能和觸及到普通消費者。 具體的大家點擊推薦鏈接去細細的品味!
在完成了基礎的通信方案略選擇和聯網控制策略後,下一講我將給大家講解認識智能家居和現在的智能家居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原文來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有侵權聯系我刪除~~~原文鏈接
Ⅹ 智能家居 匯流排的和無線 電力載波他們有什麼區別呢
智能家居里概念中包含了很多系統,他們組成了一套物聯網智能體驗。總的來講通訊上面分為有線通訊和無線通訊。無線包括用藍牙,NB-LOT ,LoRa等。他們不用考慮拓撲方式,連接自由,施工方便。
有線方式一般用到匯流排,像RS485 或者CAN 通訊。其優勢是基礎通訊相對穩定。但是需要考慮綜合布線。
電力載波的優勢是不用單獨布通訊線了,在交流電上就可以載入通訊,但由於信號載入在公共電網,收到雜波影響會比較大。
還有一種有線方式,類似電力載波。可稱為POWERBUS二匯流排,在低壓直流環境中組網。在兩條低壓直流線上面載入信號,既為設備供電同時完成通訊。布線自由而且是自有網路不受公網影響。像這種家居調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