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吳江震澤在什麼地方
長江下游另一有名的古澤藪震澤,又名具區、笠澤。它位於長江、錢塘江下游三角洲上,面積二千四百二十平方公里,是僅次於鄱陽湖和洞庭湖的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來隨著湖面縮減已退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鄱陽湖由原來的第二上升為第一,太湖由原來的第三上升為第二)。 震澤與洞庭、彭蠡同是在燕山運動時形成的。古震澤地區在近萬年前遭遇隕石大撞擊,四周地層發生強烈的褶皺,中間斷落下沉降為凹地,初步形成了震澤的原始湖盆,以後被海水浸淹成為一個大海灣。到第四紀冰後期,氣候轉暖,水量增多,河流搬運泥沙的作用日漸顯著,長江和錢塘江所挾帶的大量泥沙不斷地在河口地段堆積,逐漸形成了兩大古河口沙嘴。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沙嘴相對伸展,終於使其間開曠的海岸封閉起來。從此,震澤開始與大海隔開,封淤成一個碟形的古瀉湖。因此,古震澤是由構造運動和瀉湖封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古震澤初形成時范圍很大。根據歷史及地質調查資料分析,它的北岸大致在常州經江陰至常熟一線,南達杭州灣北岸,東至崑山、金山一帶,西臨溧陽、宜興、長興的丘陵地區。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不斷東伸,大量泥沙沉積下來,使原來相連的古瀉湖逐漸淤積,形成介於長江與錢塘江之間的太湖平原,也就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後來隨著陸地的不斷沉降,而沉降中心即在太湖及其周圍地區,形成四面略高而中部低窪的盆地,接納發源於茅山、天目山荊、苕二溪的來水,瀦水成湖,並在與外海隔絕以後,轉入湖水淡化過程,慢慢地形成為內陸淡水湖泊。
2.太湖的入海水道——三江
《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雖未明確三江所指,但其意已說明三江為震澤尾閭排泄 震澤地圖
入海之道,這三條水道暢通了,震澤就不致有壅塞之害。後世學者如晉庾闡、顧夷及唐代張守節等,咸認為三江即指太湖下游入海的三條水道婁江、松江及東江。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即今吳淞江,近代又稱蘇州河,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至於南支東江,早已淤塞,究在何處,成為千年來註疏家爭論所在。近年來通過微地貌的調查和沉積物的分析,在今蘇州東南三十里古三江口處發現太湖尾閭地帶存在著三個顯著的線型低砂地帶向著太湖輻集,其中兩個與吳淞江、瀏河符合,另一個則由澄湖、白蜆湖及淀泖地區向著東南至海鹽附近有一個低窪地帶,比附近地面約低數十厘米至一米,根據這一地貌上的表現,顯示了太湖尾閭東江的所在,系由淀泖湖區南流至海鹽的蘆瀝浦(今平湖廣陳以東)附近入海。 三江古代均為水量浩瀚的大江,尤以中支松江為最寬。據《松江舊志》稱,唐時河口處寬二十里。宋時青浦縣河段尚「面闊九里」②。當時太湖接受西部山區的來水,足以通過三江排入大海,故古代太湖平原很少泛濫。湖區面積遠較目前為小,今太湖以東,以北諸湖盪大都不存在。據成書於戰國至東漢時期的《越絕書·吳地傳》記載:「太湖周三萬六千頃」,漢制每頃當今七十畝,共折含二百五十二萬畝,一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今日太湖面積的百分之七十。
3.三江的阻滯與太湖的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也在海潮的倒灌下「向之欲東導於海者反西流,欲北導於江者反南下」。東江和婁江相繼淤塞,吳淞江也日趨束狹,堵塞了太湖水的入海去路。於是發生泛濫,使太湖中部平原窪地沼澤化。不僅太湖本身水體面積擴大,並在其東、北部先後形成了大小零星的湖泊,今太湖以東的澄湖(舊作陳湖),傳說為唐天寶六年(747年)陸地下陷而成,故一作沉湖⑤。澱山湖(又名薛淀湖)最早的記載見於北宋郟僑的《水利書》,都是在東江湮沒以後形成的。蘇州與崑山之間的陽澄湖則與婁江的湮塞有關。這就是說,三江的淤塞與阻滯,使太湖的面積擴大,並在其尾閭一帶出現了湖泊廣布的局面。 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蘇州、平望間吳江長堤的修建,使吳淞江源受阻,流水不暢,以致下游日益淤塞①,水勢「轉於東北,迤邐流入崑山塘」。經過不斷沖蝕,使北支婁江至十三世紀末形成瀏河。明永樂初(1403年),夏原吉「掣淞入瀏」,以增加瀏河水勢,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的「入海大道」③,鄭和下西洋即多由瀏河口入海。中支吳淞江淤塞更加嚴重了,到明天順二年(1458年)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自被封塞後,最初其水經淀泖湖區改向東流,經今閔行以東,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一部分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了吳淞江的支流。以後隨著吳淞江故道的淤廢而日益擴大,成為黃浦早期的雛形。明永樂元年(1403年),夏元吉疏浚范家浜,上接黃浦引淀泖之水,自今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東的古南蹌口入吳淞口,而成今日黃浦江入海的河道。入清以來,瀏河日益束狹淤淺,黃浦江不斷擴大,成了太湖入海的主要泄水道。 《史記·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對於五湖,歷來各家解釋不一。有以五湖即指太湖,如張勃《吳錄》:「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餘里,故以五湖為名」;有以五湖乃指以太湖為主的湖群,如韋昭即以為:太湖邊有游湖、莫湖、胥湖、貢湖,就太湖為五湖」,他所指的這幾個湖都在太湖東岸的灣口;另一說:「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為五」。其中除太湖東岸灣口的胥湖外,蠡湖(一名漕湖)在今無錫市南;洮湖即今金壇縣南長盪湖;滆湖即今太湖西北、常州市西南的滆湖。酈道元《水經注》的五湖還包括射貴湖,又名芙蓉湖,在今常州、無錫、江陰之間,已於明宣德(1426—1435年)年間湮廢。由此可見,古代所謂五湖最初可能系指太湖,後來泛指太湖湖群而言。 太湖自唐、宋三江日漸淤塞以後,每當洪水季節,常因排泄不暢而釀成洪澇災害。據統計,從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開始,有關「太湖溢」的記載即達三十一次,其間十一、十四、十五、十七世紀都在五次以上。1931年7月的一次大水,受淹農田達五百九十二萬畝,損失極為嚴重。 解放以來,對太湖流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綜合治理,興建塘壩水庫,增闢新的入湖水道,並在平原圩區拓浚河道,建設閘壩,發展機電排灌等,基本上做到了排、引、航運相結合,從而根本改變了過去水系紊亂、宣洩不暢的狀況。太湖地區一千四百三十多萬畝農田,糧食畝產一千二百多斤,總產量比解放前增加三倍多,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達七十億斤,美麗富饒的太湖獲得了新生。
『貳』 吳江震澤電信寬頻2M一個月多少錢 是一月一繳費 還是一下子交一年的費用
現在一般是96/月,138/月也有,一般是按月跟電話費一起交的。
『叄』 吳江震澤在什麼地方
位於江蘇省南部,與浙江省毗鄰,東依上海,南靠杭州,西接湖州,北近蘇州。318國道在建滬湖皖高速公路穿越鎮北,大運河支流頔塘河橫貫鎮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肆』 震澤古鎮的介紹
震澤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的「西大門」。318國道和滬湖高速公路穿越震澤古鎮北,處於大運河支流-塘河,1水路交通便利。震澤古鎮是一個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也是中國著名的蠶絲之鄉,主要景點有師儉堂、慈雲寺塔、王錫闡墓等,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1年已列入國家級省重點保護古跡。
『伍』 吳江區震澤郵政編碼是多少!
215231 江蘇省 蘇州市 吳江市 震澤鎮橫街
215231 江蘇省 蘇州市 吳江市 震澤鎮梅新路
215231 江蘇省 蘇州市 吳江市 震澤鎮新樂村
215231 江蘇省 蘇州市 吳江市 震澤鎮鳳凰街
215231 江蘇省 蘇市 吳江市 震澤鎮公園路
『陸』 江蘇 吳江市震澤鎮的詳細情況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有個吳江,震澤就是吳江市的西大門,與浙江南潯接壤,古有「吳頭越尾」之稱。318國道、在建滬湖高速公路和大運河支流頔塘河橫貫東西13公里,水陸交通便利,距上海90公里、蘇州54公里,總面積96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人,轄23個行政村,2個街道辦事處,4個社區居委會。震澤,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設鎮,因瀕臨太湖而得名於太湖別稱「震澤」。清雍正四年曾被設縣,夏禹治水留下過足跡,萬代陶宋事業發祥地,清代「學究天人」王錫闡、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施則敬和「兩彈一星」功勛楊嘉墀的家鄉,國際籃壇巨星姚明的祖籍,盛產輯里絲,清光緒年間產量佔全國十五分之一,慈雲塔、禹跡橋、師儉堂等勝跡23處。 經濟發展 震澤總人口5萬,全鎮基礎設施完善、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農副產業發達。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震澤鎮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經濟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大鎮、旅遊名鎮、中心城鎮的目標,著力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鎮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工業經濟形成亞麻絹紡、光電纜、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屬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以及電梯、電機、電器等新興產業。其中,全鎮亞麻絹紡產品在國內市場覆蓋率16%,2005年被命名為「江蘇亞麻絹紡名鎮」。擁有新申集團、通鼎集團等50家龍頭型規模企業,產業集聚發展,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農業上依託蘇州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神州第一甲魚場,糧經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產業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業提檔加速,房地產、餐飲業、旅遊業、專業市場建設日趨興旺。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5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收入超2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工業銷售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7億元,同比增長28%;批准民資投資額20億元,實際完成工作量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和30%;完成批准注冊外資5015萬美元,完成到帳外資1171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7%和63%;全社會用電量3億千瓦時。近年來,震澤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日益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的"四大產業",即"絹紡、亞麻、絲綢產業;通訊光電纜產業;有色金屬和鑄造產業;彩鋼板(活動房)建材產業"。此外,震澤的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基本形成佔地面積2000畝的民營經濟開發區1個,大量外商來震澤投資辦廠,現有外資企業12家,外商投資開發區一個。
『柒』 震澤古鎮在什麼地方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么
震澤古鎮江南水鄉,想必大多數人都是了解的,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北方的遊客們外出旅行的時候首先要選擇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區,從北方的粗狂美來到這里找尋一下南方的細膩之美,因為南方的地理環境位置相對比較特殊,所以在我國是有著相當龐大的水鄉古鎮的范圍的,但是因為旅遊資源的豐富,一些水鄉古鎮開始了無休無止的改變,變得商業氣息相當厚重,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能夠保持自己的秉性的古鎮。
這個古鎮的名字叫做震澤古鎮,位置也是我們相當熟悉的蘇州,坐落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吳江區西南部,和浙江省屬於鄰居,在古代的時候被稱之為“吳頭越尾”,來到這里真的是能夠看到江南水鄉的全部特徵,震澤古鎮依水而建,可以說是完全的依水而興旺,有了這條河,橫穿震澤古鎮,可以看到岸邊的白牆黑瓦,這也是典型的江南特色,來到這里,彷彿置身於古代,感受到那一份獨特的歷史美。
白牆黑瓦,典型的南方水鄉特色,抬眼望去,慈雲寺倒映在河中,街邊的老人三五聚集,聊著家常說著笑語,走到老人身邊聽一聽,感覺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都變得慢了起來,自己也不受控制的走進了江南水鄉的世界,變得慢了起來,一剎那回到古時候的繁華,真讓人感到震撼啊!
『捌』 蘇州太湖驛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蘇州太湖驛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11-27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吳越村。
蘇州太湖驛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09323945199R,企業法人殷明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蘇州太湖驛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網路技術服務、網站設計建設;軟體設計、開發、銷售;設計、製作、發布廣告;企業營銷策劃;商務咨詢服務;會展服務;攝影服務;文化教育信息咨詢;旅遊產品開發、銷售;景區游覽服務;食品、茶葉、水產品、農副產品、花卉、日用百貨、針紡織品、服裝鞋帽、裝飾品、工藝禮品、玉器、玩具、文體用品、電腦軟硬體及配件、辦公用品、紙製品、化妝品、傢具、木材、裝潢材料、建築材料、化工原料及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衛生潔具、陶瓷製品、皮革製品、橡塑製品、汽摩配件、電線電纜、電動工具、儀器儀表、健身器材、照相器材、電訊器材、音響器材、電子產品、五金交電、醫療器械、珠寶首飾、汽車、機械設備、金屬材料銷售及網上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93051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和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4592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蘇州太湖驛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玖』 吳江市震澤鎮哪有網通網吧
在震澤醫院旁邊有一家網通網吧。不過好像關了, 你去看一下。另外,震澤的網吧,美佳樂酒店對面有一家,國際酒店旁邊有一家,這2家算是不錯的了,你何必要找網通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