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堆疊,什麼是硬堆疊,什麼是軟堆疊
您好!
以下是關於堆疊的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堆疊
部分集線器具有堆疊功能。集線器堆疊是通過廠家提供的一條專用連接電纜,從一台集線器的"UP"堆疊埠直接連接到另一台集線器的"DOWN"堆疊埠。以實現單台集線器埠數的擴充。如果是為了以後擴充方便,建議在購買集線器時考慮是否支持堆疊。
為了使集線器滿足大型網路對埠的數量要求,一般在較大型網路中都採用集線器的堆疊方式來解決。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疊集線器才具備這種埠,所謂可堆疊集線器,就是指一個集線器(HUB)中一般同時具有"UP"和"DOWN"堆疊埠(如圖1)。當多個HUB連接在一起時,其作用就像一個模塊化集線器一樣,堆疊在一起集線器可以當作一個單元設備來進行管理。一般情況下,當有多個HUB堆疊時,其中存在一個可管理HUB,利用可管理HUB可對此可堆疊式HUB中的其他「獨立型HUB」進行管理。可堆疊式HUB可非常方便地實現對網路的擴充,是新建網路時最為理想的選擇。
堆疊中的所有集線器可視為一個整體的集線器來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堆疊中所有的集線器從拓撲結構上可視為一個集線器。堆疊在一起的集線器在邏輯上作為一個集線器,不受5-4-3規則(即一個網段最多隻能分5個子網段;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4個中繼器;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三個子網段含有PC)的限制。如圖2圖3是兩款堆疊集線器堆疊連接示意圖。這種集線器間的連接通常不會佔用集線器上原有的普通埠,而且在這種堆棧埠中具有智能識別性能,所以堆棧在一起的集線器可以當作一台集線器來統一管理。集線器堆疊技術採用了專門的管理模塊和堆棧連接電纜,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戶埠,能夠在集線器之間建立一條較寬的寬頻鏈路,這樣每個實際使用的用戶帶寬就有可能更寬(只有在並不是所有埠都在使用情況下)。另一方面多個集線器能夠作為一個大的集線器,便於統一管理。
2. 請問交換機的堆疊是怎麼回事,具體是怎麽堆疊的以及原理謝謝
其實 就是 UP口出 DOWN口進入 一般的交換機能連接4-9台 變成一個來用網路擴展
=========================================
從網上復制的
交換機_堆疊
交換機堆疊是通過廠家提供的一條專用連接電纜,從一台交換機的"UP"堆疊埠直接連接到另一台交換機的"DOWN"堆疊埠。以實現單台交換機埠數的擴充。一般交換機能夠堆疊4~9台。
為了使交換機滿足大型網路對埠的數量要求,一般在較大型網路中都採用交換機的堆疊方式來解決。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疊交換機才具備這種埠,所謂可堆疊交換機,就是指一個交換機中一般同時具有"UP"和"DOWN"堆疊埠(如圖)。當多個交換機連接在一起時,其作用就像一個模塊化交換機一樣,堆疊在一起交換機可以當作一個單元設備來進行管理。一般情況下,當有多個交換機堆疊時,其中存在一個可管理交換機,利用可管理交換機可對此可堆疊式交換機中的其他「獨立型交換機」進行管理。可堆疊式交換機可非常方便地實現對網路的擴充,是新建網路時最為理想的選擇。
堆疊中的所有交換機可視為一個整體的交換機來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堆疊中所有的交換機從拓撲結構上可視為一個交換機。堆棧在一起的交換機可以當作一台交換機來統一管理。交換機堆疊技術採用了專門的管理模塊和堆棧連接電纜,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戶埠,能夠在交換機之間建立一條較寬的寬頻鏈路,這樣每個實際使用的用戶帶寬就有可能更寬(只有在並不是所有埠都在使用情況下)。另一方面多個交換機能夠作為一個大的交換機,便於統一管理。
-----------------------------------------------
3. 什麼是千兆堆疊怎麼實現千兆堆疊技術
堆疊只有在自己廠家的設備之間,且此設備必須具有堆疊功能才可實現。級聯只需單做一根雙絞線(或其他媒介),堆疊需要專用的堆疊模塊和堆疊線纜,而這些設備可能需要單獨購買.。
堆疊GBIC模塊用於實現交換機之間的廉價千兆連接。適用於Cisco
Catalyst
2950/3550的GigaStack
GBIC堆疊模塊。需要注意的是,GigaStack
GBIC專門用於交換機之間的千兆位堆疊,GigaStack
GBIC之間的連接採用專門的堆疊電纜。
提供堆疊介面的交換機之間可以通過專用的堆疊線連接起來。通常,堆疊的帶寬是交換機埠速率的幾十倍,例如,一台100Mbps交換機,堆疊後兩台交換機之間的帶寬可以達到幾百兆甚至上千兆。多台交換機的堆疊是靠一個提供背板匯流排帶寬的多口堆疊母模塊與單口的堆疊子模塊相聯實現的,並插入不同的交換機實現交換機的堆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交換機都支持堆疊的,這取決於交換機的品牌、甚至是型號是否支持堆疊。
堆疊不僅通常需要使用專門的堆疊電纜,而且甚至需要專門的堆疊模塊,如Cisco
GigaStack
GBIC。另外,同一疊堆中的交換機必須是同一品牌,否則,根本沒有辦法堆疊。因此,如果准備使用堆疊的方式擴充埠,就必須事先做好購置計劃。
交換機的堆疊是擴展埠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堆疊的優點實在多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高密度埠
不同品牌的交換機支持堆疊的層數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最少可堆疊2層,而最多可堆疊至8層,因此,可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為密集的計算機網路提供上百個埠。
●
便於管理
一個疊堆的若乾颱交換機可視為一台交換機進行管理,只需賦予其1個IP地址,即可通過該IP地址對所有的交換機進行管理,從而大大減少了管理的強度和難度,極大地節約了管理成本。
相關鏈接:
交換機的堆疊與級聯基礎(上)
交換機的堆疊與級聯基礎(下)
4. 簡述集線器堆疊和級聯的方法
集線器堆疊和級聯
級連擴展
級連擴展模式是最常規,最直接的一種擴展方式,一些構建較早的網路,都使用了集線器(HUB)作為級連的設備。因為當時集線器已經相當昂貴了,多數企業不可能選擇交換機作為級連設備。那是因為大多數工作組用戶接入的要求,一般就是從集線器上一個埠級連到集線架上。在這種方式下,接入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於一些干擾和人為因素,使得整體性能十分低下,只單純地滿足了多埠的需要,根本無暇考慮轉發交換功能。現在的級連擴展模式綜合考慮到不同交換機的轉發性能和埠屬性,通過一定的拓撲結構設計,可以方便地實現多用戶接入。級連模式的典型結構
級連模式是組建大型LAN最理想的方式,可以綜合利用各種拓撲設計技術和冗餘技術,實現層次化網路結構,如通過雙歸等拓撲結構設計冗餘,通過Link Aggregation技術實現冗餘和Up Link的帶寬擴展,這些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廣泛使用在各種區域網和城域網中。
級連模式使用通用的乙太網埠進行層次間互聯,如100M FE埠、GE埠以及新興的10GE埠。
級連模式是乙太網擴展埠應用中的主流技術。它通過使用統一的網管平台實現對全網設備的統一管理,如拓撲管理和故障管理等等。級連模式也面臨著挑戰,當級連層數較多,同時層與層之間存在較大的收斂比時,邊緣節點之間由於經歷了較多的交換和緩存,將出現一定的時延。解決方法是匯聚上行埠來減小收斂比,提高上端設備性能或者減少級連的層次。在級連模式下,為了保證網路的效率,一般建議層數不要超過四層。如果網路邊緣節點存在通過廣播式乙太網設備如HUB擴展的埠,由於其為直通工作模式,不存在交換,不納入層次結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HUB工作的CSMA/CD機制中,因沖突而產生的回送可能導致的網路性能影響將遠遠大於交換機級連所產生的影響。
級連模式是組建結構化網路的必然選擇,級連使用通用電纜(光纖),各個組件可以放在任意位置,非常有利於綜合布線。
堆疊技術擴展
堆疊技術是目前在乙太網交換機上擴展埠使用較多的另一類技術,是一種非標准化技術。各個廠商之間不支持混合堆疊,堆疊模式為各廠商制定,不支持拓撲結構。目前流行的堆疊模式主要有兩種:菊花鏈模式和星型模式。堆疊技術的最大的優點就是提供簡化的本地管理,將一組交換機作為一個對象來管理。
菊花鏈式堆疊
菊花鏈式堆疊是一種基於級連結構的堆疊技術,對交換機硬體上沒有特殊的要求,通過相對高速的埠串接和軟體的支持,最終實現構建一個多交換機的層疊結構,通過環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冗餘。但是,就交換效率來說,同級連模式處於同一層次。菊花鏈式堆疊通常有使用一個高速埠和兩個高速埠的模式,兩者的結構見圖二所示。使用一個高速埠(GE)的模式下,在同一個埠收發分別上行和下行,最終形成一個環形結構,任何兩台成員交換機之間的數據交換都需繞環一周,經過所有交換機的交換埠,效率較低,尤其是在堆疊層數較多時,堆疊埠會成為嚴重的系統瓶頸。使用兩個高速埠實施菊花鏈式堆疊,由於佔用更多的高速埠,可以選擇實現環形的冗餘。菊花鏈式堆疊模式與級連模式相比,不存在拓撲管理,一般不能進行分布式布置,適用於高密度埠需求的單節點機構,可以使用在網路的邊緣。
菊花鏈式結構由於需要排除環路所帶來的廣播風暴,在正常情況下,任何時刻,環路中的某一從交換機到達主交換機只能通過一個高速埠進行(即一個高速埠不能分擔本交換機的上行數據壓力),需要通過所有上游交換機來進行交換
菊花鏈式堆疊是一類簡化的堆疊技術,主要是一種提供集中管理的擴展埠技術,對於多交換機之間的轉發效率並沒有提升(單埠方式下效率將遠低於級連模式),需要硬體提供更多的高速埠,同時軟體實現UP LINK的冗餘。菊花鏈式堆疊的層數一般不應超過四層,要求所有的堆疊組成員擺放的位置足夠近(一般在同一個機架之上)。
星型堆疊技術是一種高級堆疊技術,對交換機而言,需要提供一個獨立的或者集成的高速交換中心(堆疊中心),所有的堆疊主機通過專用的(也可以是通用的高速埠)高速堆疊埠上行到統一的堆疊中心,堆疊中心一般是一個基於專用ASIC的硬體交換單元,根據其交換容量,帶寬一般在10-32G之間,其ASIC交換容量限制了堆疊的層數
5. 什麼是vlan堆疊
實際上是一種交換機的連接技術,VLAN堆疊通過引入層次化VLAN空間結構,擴展VLAN欄位,從而保證每個用戶採用單獨 VLAN接入BRAS,採用類似ATM VP/VC機制,實現用戶標識的唯一性。同時為每個用戶建立到BRAS的單獨虛通道,實現虛通道層面上的用戶區分和隔離。VLAN堆疊作為IETF標准,設備支持程度高,與控制層面無關,尤其是在實現用戶定位和識別的同時,完成了用戶隔離,是較為理想的選擇。但在應用部署上,還面臨VLAN規劃的復雜性等挑戰。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交換機可以細分為可堆疊型和非堆疊型兩大類。而號稱可以堆疊的交換機中,又有虛擬堆疊和真正堆疊之分。所謂的虛擬堆疊,實際就是交換機之間的級聯。交換機並不是通過專用堆疊模塊和堆疊電纜,而是通過Fast Ethernet埠或Giga Ethernet埠進行堆疊,實際上這是一種變相的級聯。即便如此,虛擬堆疊的多台交換機在網路中已經可以作為一個邏輯設備進行管理,從而使網路管理變得簡單起來。
真正意義上的堆疊應該滿足:採用專用堆疊模塊和堆疊匯流排進行堆疊,不佔用網路埠;多台交換機堆疊後,具有足夠的系統帶寬,從而保證堆疊後每個埠仍能達到線速交換;多台交換機堆疊後,VLAN等功能不受影響。
目前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可堆疊的交換機屬於虛擬堆疊類型而非真正堆疊類型。很顯然,真正意義上的堆疊比虛擬堆疊在性能上要高出許多,但採用虛擬堆疊至少有兩個好處:虛擬堆疊往往採用標准Fast Ethernet或Giga Ethernet作為堆疊匯流排,易於實現,成本較低;堆疊埠可以作為普通埠使用,有利於保護用戶投資。採用標准Fast Ethernet或Giga Ethernet埠實現虛擬堆疊,可以大大延伸堆疊的范圍,使得堆疊不再局限於一個機櫃之內。
堆疊可以大大提高交換機埠密度和性能。堆疊單元具有足以匹敵大型機架式交換機的埠密度和性能,而投資卻比機架式交換機便宜得多,實現起來也靈活得多。這就是堆疊得優勢所在。
機架式交換機可以說是堆疊發展到更高階段得產物。機架式交換機一般屬於部門以上級別得交換機,它有多個插槽,埠密度大,支持多種網路類型,擴展性較好,處理能力強,但價格昂貴。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拓撲堆疊是什麼意思
交換機堆疊是通過廠家提供的一條專用連接電纜,從一台交換機的"UP"堆疊埠直接連接到另一台交換機的"DOWN"堆疊埠。以實現單台交換機埠數的擴充。作用是擴充埠數量。好處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戶埠,能夠在交換機之間建立一條較寬的寬頻鏈路,這樣每個實際使用的用戶帶寬就有可能更寬。另一方面多個交換機能夠作為一個大的交換機,便於統一管理。
7. 交換機級聯我知道,但是堆疊是什麼意思啊~
其實堆疊就是將多個交換當作一個來使用,下面是詳細解釋。。。
交換機堆疊是通過廠家提供的一條專用連接電纜,從一台交換機的"UP"堆疊埠直接連接到另一台交換機的"DOWN"堆疊埠。以實現單台交換機埠數的擴充。一般交換機能夠堆疊4~9台。
為了使交換機滿足大型網路對埠的數量要求,一般在較大型網路中都採用交換機的堆疊方式來解決。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疊交換機才具備這種埠,所謂可堆疊交換機,就是指一個交換機中一般同時具有"UP"和"DOWN"堆疊埠(如圖)。當多個交換機連接在一起時,其作用就像一個模塊化交換機一樣,堆疊在一起交換機可以當作一個單元設備來進行管理。一般情況下,當有多個交換機堆疊時,其中存在一個可管理交換機,利用可管理交換機可對此可堆疊式交換機中的其他「獨立型交換機」進行管理。可堆疊式交換機可非常方便地實現對網路的擴充,是新建網路時最為理想的選擇。
堆疊中的所有交換機可視為一個整體的交換機來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堆疊中所有的交換機從拓撲結構上可視為一個交換機。堆棧在一起的交換機可以當作一台交換機來統一管理。交換機堆疊技術採用了專門的管理模塊和堆棧連接電纜,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戶埠,能夠在交換機之間建立一條較寬的寬頻鏈路,這樣每個實際使用的用戶帶寬就有可能更寬(只有在並不是所有埠都在使用情況下)。另一方面多個交換機能夠作為一個大的交換機,便於統一管理。
8. 誰能幫我詳細解釋下交換機的堆疊技術。謝謝了
堆疊與級聯的區別
1 對設備要求不同。級聯可通過一根雙絞線在任何網路設備廠家的交換機之間,或者交換機與集線器之間完成。而堆疊只有在自己廠家的設備之間,並且該交換機必須具有堆疊功能才可實現。 2 對連接介質要求不同。級聯時只需一根跳線,而堆疊則需要專用的堆疊模塊和堆疊線纜,當然堆疊模塊是需要另外訂購的。 3 最大連接數不同。交換機間的級聯,在理論上沒有級聯數的限制。但是,疊堆內可容納的交換機數量,各廠商都會明確地進行限制。 4 管理方式不同。堆疊後的數台交換機在邏輯上是一個被網管的設備,可以對所有交換機進行統一的配置與管理。而相互級聯的交換機在邏輯上是各自獨立的,必須依次對其進行配置和管理每台交換機。 5 設備間連接帶寬不同。多台交換機級聯時會產生級聯瓶頸,並將導致較大的轉發延遲。例如,4台百兆位交換機通過跳線級聯時,彼此之間的連接帶寬也是100Mbps。當連接至不同交換機上的計算機之間通信時,也只能通過這條百兆位連接,從而成為傳輸的瓶頸。同是,隨著轉發次數的增加,網路延遲也將變得很大。而4台交換機通過堆疊連接在一起時,堆疊線纜將能提供高於1Gbps的背板帶寬,從而可以實現所有交換機之間的高速連接。盡管級聯時交換機之間可以藉助鏈路匯聚技術來增加帶寬,但是,這是以犧牲可用埠為代價的。 6 網路覆蓋范圍不同。交換機可以通過級聯成倍地擴展網路覆蓋范圍。例如,以雙絞線網路為例,一台交換機所覆蓋的網路直徑為100m,2台交換機級聯所覆蓋的網路直徑就是300m,而3台交換機級聯時的直徑就可達400m。而堆疊線纜通常只有0.5~1m,僅僅能夠滿足交換機之間互聯的需要,不會對網路覆蓋范圍產生影響。
9. 什麼是可堆疊
好幾個連在一起用
10. 交換機虛擬化技術VRRP、堆疊、M-LAG分別是是什麼,並說說區別
交換機虛擬化技術VRRP就是把幾台設備組成一台虛擬路由設備,將虛擬路由的地址作為用戶的默認網關來實現與外部網路通信;堆疊就是幾台交換機組合成一齊,組合成整體設備;M-LAG就是跨設備的鏈路聚合組。VVRP解決網路冗餘,堆疊增加埠的密度和帶寬,充分發揮交換機的性能,M-LAG的網路可信度非常高,設備控制層面獨立,能單獨獨立升級且不影響其他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