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問政是對公民哪一民主權利的尊重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推進網路問政 既是保障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益的需要,也是踐行人民民主最廣 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客觀要求。
②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相應的政治權利與義務,推進網路問政有助於保障人民對相關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促進決策民主、科學,有助於拓寬人民群眾的監督渠道,不斷改 進國家機關的工作。
③有助於調動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 熱情和信心,推動決策的實施和理解。
⑵ 堅持網路問政的措施有哪些
在互聯網時代,網路問政正在逐步變為各級政府治國理政的一種常態,也成為政府獲取民意,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如何使網路問政規范化、制度化,使之不是一種隨意的行為,而變成一種切實可行的制度?按照筆者看法,在把網路問政制度化方面,我們至少需要從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一定要把上網進行到底。無論是胡錦濤在人民網與網友的在線聊天,還是溫家寶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誠自己經常上網了解民意;無論是一些省、市級政府利用網路讓網民對本地的發展獻計獻策,通過網路進行幹部評議和政績評估,還是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或實名登錄論壇或實名開設博客,諸多頻繁成為熱點時政新聞的信息顯示:互聯網不僅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同時也開始逐漸改變我國的政治生態環境。
第二,真正重視網路問政。在相對虛擬、隱秘的互聯網上,很多人平時在現實社會中不敢說、不方便說的話與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現在各級政府公務員面前。這些海量、及時、真實的網路原生態信息,不僅使我國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與擴展,同時也對各級政府的執政方式與智慧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因為能不能獲得真實、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積極參與、影響並引導網路民意,並與之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不僅直接關繫到政府公務員能不能打贏信息戰,更是直接考驗著一個黨與政府的執政能力。正因為如此,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機關開始日益重視互聯網的作用。
第三,要切實解決黨政機構和官員對互聯網本身的認識,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偏見和誤解。作為一種新型媒體,互聯網有自身的三個顯著特徵:即信息的快速傳遞、排山倒海式的響應、瞬間被放大。互聯網的上述特徵,可能使一個小小的事件,只要引起網路、公眾的關注,就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放大,掀起軒然大波。這些年發生了一系列網路事件,幾乎都具有這樣的特徵,也確實對我們的公共治理、政府管理提出嚴峻挑戰。如果我們所有的黨政機構、公職人員能夠認識到互聯網的這些屬性和特徵,也許就會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偏見,增加對利用網路的信心和主動權,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四,要把需要進行網路問政的議題、形式、時間等,通過制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對於不同層級的政府機構而言,也許選擇網路問政的內容會有一定差異,如中央層面的政府及其部門更多的是有關國家層面的宏觀政策,而對於基層政府來說,除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之外,對於那些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需要納入網路問政的范圍。當然,網路問政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網上直接對話的,也可以有直接進行民意調研的,關鍵要將其納入網路問政的制度框架之中。
第五,要通過網路問政這樣的形式,培植和引導網路輿論的健康發展,並及時向社會反饋政府改進、吸納的情況。對於那些熱心參與、提出有重要價值的政策建議、並被政府採納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網民,要給予重獎,並在社會上進行廣泛宣傳,這樣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網路參與和網路表達的氛圍,形成政民互動、官民互動的網路參與環境,這種氛圍和環境,無論對政府還是對網民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六,官員上網不能葉公好龍。雖然如今我國網民數量正在日益增多,但經常能上網的其實還是少數,很多農民、工人等弱勢群體,依然不能經常上網表達。雖然網路上不乏真實的原生態民意,但網路本身的虛擬性既是其先天優勢,也是其內在缺陷所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確實存在這樣一些政府官員,雖然在網上名氣很大,搞出來的動靜也很大,但其上網更多地是在展示其個人魅力,展示一種所謂的親民態度。
第七,網路優勢應化為執政生產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樣,虛擬網路世界再為美好的東西,只有最終在現實世界中得到對接,才能更多地展現其內在優勢與魅力。
在如今這樣一個日益網路化生存的時代,各級政府官員不僅要積極順應這個時代潮流,更多利用互聯網去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更要逐漸將這種科學、優秀的運作模式明確化、制度化、縱深化,使網路民意最終在現實的公共決策和政策執行過程中有效展現出來。
⑶ 運用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談談公民應該怎樣參與網路問政
公民參與網路問政,做到合法有序,遵守法定程序與規則
將權利與義務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
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⑷ 公民應該怎樣參與網路問政
各級政府信訪部門都在網路上開通了網上徵求民意的信箱,你可以將好的意見和建議提交上去。另外,政府在做出重大決策時,廣泛聽取民意,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⑸ 「公民的政治生活」有關知識分析網民參與「網路問政」的依據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公民參與「網路問政」,是人民群眾享有民主權利、當家做主的重要體現。②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公民參與「網路問政」,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③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 斗目標的新要求。公民參與「網路問政」,可以促進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有利於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有利於維護社會安定和諧。
⑹ 政治:微博問政表明公民在行使什麼權利微博問政應注意什麼
建議權、監督權(1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每個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2分)網民參與"微博問政",積極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權利,同時還要依法履行義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2分)
⑺ 請從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網路問政」有何積極意義
意義類題目
范圍必修二
可從不同主體答題。
網路問政的積極意義:
①對政府:大體就是有利於廉政建設、樹立政府威信、保證政府依法行政、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之類的。
②對公民:有利於保障公民的權利,行使監督權、拓寬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之類的。
③對社會: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類的。
應該沒有硬性要求,范圍在必修二即可。主要是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有材料記得聯系材料選取知識點。
⑻ 網路問政有何積極意義
①「網路問政」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利民土監督的渠道,有利於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的落實。推動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3分)
②政府通過「網路」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利於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樹立政府權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⑼ 網路問政是對公民哪一民主權利的尊重
(1)監督權.
(2)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規范,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實誣陷他人;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3)推行網路問政,有利於公民行使監督權,網路問政逐漸成為人們參政議政(參與政治生活)的方式之一,有利於拓寬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有利於公民更好的行使政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