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中間件有哪些

網路中間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0 09:09:55

什麼是中間件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虛的概念。廣義的中間件范圍很廣。起溝通作用的都可以認為是中間件。甚至ODBC這樣的東西你也可以認為是中間件。
現在用的比較多的中間件應該是BEA公司的tuxedo和IBM公司的weblogic?(好象是這個東西),我接觸過一點tuxedo。oracle、sun和ms好象也有類似產品,不過用的人很少。tuxedo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不過IBM正在追趕並有可能超過,畢竟,IBM就是IBM。
tuxedo這東西我們用來做資料庫和前台應用之間的中間件。
使用了中間件之後,以前直接連接的前台應用程序和資料庫之前就多了個tuxedo,現在前台程序把請求發給tuxedo,tuxedo再把請求發給資料庫,資料庫處理結束之後把結果返回tuxedo,tuxedo再把結果送回給前台。這樣一搞,表面看復雜了很多。不過帶來一些好處,比如:
安全。tuxedo的服務是定製的,這就有點象是存貯過程,因為應用程序無法直接接到資料庫而只能通過tuxedo,所以應用程序無法做tuxedo服務之外的事情。你把你的應用邏輯寫在tuxedo中,你就可以保證你的數據是安全的。
性能。有些資料庫性能不好,比如oracle一個連接就是好多M,連接數一多,機器內存就沒了,有了tuxedo之後,tuxedo負責連接資料庫,連接數比較少,tuxedo可以用排隊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資料庫請求,這樣提高了性能。中間件的高級應用好象還可以把資料庫分布在不同的機器上,由tuxedo動態分配前、後台的請求和處理,把它們搞在不同的機器上,所以你用了中間件之後如果後台資料庫處理來不及,可以加一台機器,前台請求太多(比如網站)可以加多前台機器。你可以靈活的調整性能。
方便移植。業務邏輯做到了中間件里之後,你更換後台資料庫、改變前台的開發工具什麼的移植工作較小,因為中間件的工作改動不大。

應用伺服器做的人好象就更多了。而且應用伺服器這東西和中間件類似(邏輯上)我覺得它應用也是中間件的一種,不過大家一般說中間件都是指的狹義的中間件,就是tuxedo這些。

中間件應用領域很廣的。簡直大一點的應用都可以用到中間件。國內也有一些開發商自己寫中間件,不過好象是自己用,沒形成市場。

⑵ 常見的中間件有哪些

  1. 一般本地開發的話,小項目,或者是個人開發建議使用tomcat。

  2. linux系統建議使用jetty或apache hpptd

  3. 大型的項目就用JBOSS或webloigc

  4. 大項目或者商業項目一般採用:weblgoic/webshere,其他的還有jboss、glasshfish等

  5. 一些示例項目或者小項目常採用jetty

  6. tomcat , jboss, weblogic, websphere 一般項目tomcat就可以了

⑶ 什麼是物聯網的中間件

中間件,首先你要知道它是一種計算機軟體。再看它的名字“中間”件,簡單粗暴的彰顯了它的位置——在中間。直白地說,中間件是一種軟體產品,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介於操作系統與應用軟體之間,另一種是介於硬體和應用軟體中間,發揮支撐和信息傳遞的作用。
第一種模式中,中間件能管理計算機資源和網路通訊,將操作系統與應用軟體連接起來,實現信息傳遞和交互。另一種模式中,中間件將管理集成硬體設備,將硬體數據信息集成並上傳給應用軟體,實現溝通交互。兩種模式中,中間件都可以向下集成處理,向上直接為系統軟體提供數據等資源。

在實際應用中,中間件還是比較神秘滴,它專業性很強,技術門檻高,而且它不是大眾能直接使用的軟體產品,這就直接導致除了專業人士,大眾能與中間件打交道的地方很少。

中間件的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不僅涉及網路應用的各個層面,涵蓋從基礎通訊、數據訪問到應用集成等眾多的環節,還有工業硬體集成上的應用。現在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涌現出多種各具特色的中間件產品,常用的有交易中間件、消息中間件、集成中間件等等。

Noah 物聯網平台,屬於第二種模式的中間件技術,向下連接工業物聯網硬體,向上對接業務軟體,提供標准數據介面,是系統集成的利器,能幫助企業智能設備管理、數據管理和運維分析,提高系統運行效率、降低集成成本。

⑷ 什麼是中間件

中間件是提供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之間連接的軟體

⑸ 中間件的分類

主要中間件的分類

中間件所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涌現出多種各具特色的中間件產品。但至今中間件還沒有一個比較精確的定義,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層次上,對中間件的分類也會有所不同。由於中間件需要屏蔽分布環境中異構的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它必須能夠提供分布環境下的通訊服務,我們將這種通訊服務稱之為平台。基於目的和實現機制的不同,我們將平台分為以下主要幾類:

遠程過程調用(Remote Procere Call)
面向消息的中間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對象請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

它們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訊服務,包括同步、排隊、訂閱發布、廣播等等,在這些基本的通訊平台之上,可構築各種框架,為應用程序提供不同領域內的服務,如事務處理監控器、分布數據訪問、對象事務管理器OTM等。平台為上層應用屏蔽了異構平台的差異,而其上的框架又定義了相應領域內的應用的系統結構、標準的服務組件等,用戶只需告訴框架所關心的事件,然後提供處理這些事件的代碼。當事件發生時,框架則會調用用戶的代碼。用戶代碼不用調用框架,用戶程序也不必關心框架結構、執行流程、對系統級API的調用等,所有這些由框架負責完成。因此,基於中間件開發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易管理性、高可用性和可移植性。 答案補充 不詳細的可以去這個網址看看,http://tech.ccidnet.com/art/322/20050116/204629_1.html

⑹ 中間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有哪些

1、通信支持

中間件為其所支持的應用軟體提供平台化的運行環境,該環境屏蔽底層通信之間的介面差異,實現互操作,所以通信支持是中間件一個最基本的功能。早期應用與分布式的中間件交互主要的通信方式為遠程調用和消息兩種方式。

通信模塊中,遠程調用通過網路進行通信,通過支持數據的轉換和通信服務,從而屏蔽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遠程調用是提供給予過程的服務訪問,為上層系統只提供非常簡單的編程介面或過程調用模型。消息提供非同步交互的機制。

2、應用支持

中間件的目的就是服務上層應用,提供應用層不同服務之間的互操作機制。它為上層應用開發提供統一的平台和運行環境,並封裝不同操作系統提供API介面,向應用提供統一的標准介面,使應用的開發和運行與操作系統無關,實現其獨立性。

中間件松耦合的結構,標準的封裝服務和介面,有效的互操作機制,從而給應用結構化和開發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對應用軟體中共性功能或約束的提取。將這些共性的功能或者約束分類實現,並支持復用,作為公共服務,提供給應用程序使用。通過提供標准、統一的公共服務,可減少上層應用的開發工作量,縮短應用的開發時間,並有助於提高應用軟體的質量。

中間件的特點

1、中間件是軟體,而且是一大類具有不同功能的軟體,而不是一種具備某具體功能的軟體;

2、中間件是伴隨著網路而應運而生的;

3、中間件是應用軟體與系統軟體之間的「中介件」「介中軟體」,起到支撐與連接作用;

4、中間件不是開發工具,但它具有開發、管理和部署的功能;

5、中間件是為應用軟體服務的,應用軟體是為最終用戶服務的,最終用戶並不直接使用中間件;

6、中間件不是大眾消費類軟體產品,除非是一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普通消費者是不會接觸中間件的;

7、在基礎軟體(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中,中間件是最不為人所了解的;

8、中間件名稱存在被誤用、濫用的現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間件

⑺ 什麼是中間件

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系統軟體或服務程序,分布式應用軟體藉助這種軟體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中間件位於客戶機/ 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機資源和網路通訊。是連接兩個獨立應用程序或獨立系統的軟體。相連接的系統,即使它們具有不同的介面,但通過中間件相互之間仍能交換信息。

執行中間件的一個關鍵途徑是信息傳遞。通過中間件,應用程序可以工作於多平台或OS環境。

中間件是基礎軟體的一大類,屬於可復用軟體的范疇。顧名思義,中間件處於操作系統軟體與用戶的應用軟體的中間。

(7)網路中間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間件在操作系統、網路和資料庫之上,應用軟體的下層,總的作用是為處於自己上層的應用軟體提供運行與開發的環境,幫助用戶靈活、高效地開發和集成復雜的應用軟體。

在眾多關於中間件的定義中,比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表述的: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系統軟體或服務程序,分布式應用軟體藉助這種軟體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中間件位於客戶機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資源和網路通信。

由於標准介面對於可移植性、標准協議對於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間件已成為許多標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對於應用軟體開發,中間件遠比操作系統和網路服務更為重要,中間件提供的程序介面定義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高層應用環境,不管底層的計算機硬體和系統軟體怎樣更新換代,只要將中間件升級更新,並保持中間件對外的介面定義不變,應用軟體就幾乎不需任何修改,從而保護了企業在應用軟體開發和維護中的重大投資。

⑻ 中間件的分類

中間件分類(IDC的分類):大致可分為六類:終端模擬/屏幕轉換中間件、數據訪問中間件、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消息中間件、交易中間件、對象中間件。
中間件所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涌現出多種各具特色的中間件產品。但至今中間件還沒有一個比較精確的定義,因此,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層次上,對中間件的分類也會有所不同。由於中間件需要屏蔽分布環境中異構的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它必須能夠提供分布環境下的通訊服務,我們將這種通訊服務稱之為平台。基於目的和實現機制的不同,我們將平台分為以下主要幾類:
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Remote Procere Call)
面向消息的中間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對象請求代理中間件(object RequeST Brokers)
它們可向上提供不同形式的通訊服務,包括同步、排隊、訂閱發布、廣播等等,在這些基本的通訊平台之上,可構築各種框架,為應用程序提供不同領域內的服務,如事務處理監控器、分布數據訪問、對象事務管理器OTM等。平台為上層應用屏蔽了異構平台的差異,而其上的框架又定義了相應領域內的應用的系統結構、標準的服務組件等,用戶只需告訴框架所關心的事件,然後提供處理這些事件的代碼。當事件發生時,框架則會調用用戶的代碼。用戶代碼不用調用框架,用戶程序也不必關心框架結構、執行流程、對系統級API的調用等,所有這些由框架負責完成。因此,基於中間件開發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易管理性、高可用性和可移植性。
遠程過程調用
遠程過程調用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分布式應用程序處理方法。一個應用程序使用RPC來「遠程」執行一個位於不同地址空間里的過程,並且從效果上看和執行本地調用相同。事實上,一個RPC應用分為兩個部分:server和Client。server提供一個或多個遠程過程;client向server發出遠程調用。server和client可以位於同一台計算機,也可以位於不同的計算機,甚至運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之上。它們通過網路進行通訊。相應的stub和運行支持提供數據轉換和通訊服務,從而屏蔽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在這里RPC通訊是同步的。採用線程可以進行非同步調用。
在RPC模型中,client和server只要具備了相應的RPC介面,並且具有RPC運行支持,就可以完成相應的互操作,而不必限制於特定的server。因此,RPC為client/server分布式計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遠程過程調用RPC所提供的是基於過程的服務訪問,client與server進行直接連接,沒有中間機構來處理請求,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RPC通常需要一些網路細節以定位server;在client發出請求的同時,要求server必須是活動的等等。
面向消息的中間件
MOM指的是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傳遞機制進行平台無關的數據交流,並基於數據通信來進行分布式系統的集成。通過提供消息傳遞和消息排隊模型,它可在分布環境下擴展進程間的通信,並支持多通訊協議、語言、應用程序、硬體和軟體平台。流行的MOM中間件產品有IBM的MQSeries、BEA的MessageQ等。消息傳遞和排隊技術有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1、通訊程序可在不同的時間運行
程序不在網路上直接相互通話,而是間接地將消息放入消息隊列,因為程序間沒有直接的聯系。所以它們不必同時運行。消息放入適當的隊列時,目標程序甚至根本不需要正在運行;即使目標程序在運行,也不意味著要立即處理該消息。
2、對應用程序的結構沒有約束
在復雜的應用場合中,通訊程序之間不僅可以是一對一的關系,還可以進行一對多和多對一方式,甚至是上述多種方式的組合。多種通訊方式的構造並沒有增加應用程序的復雜性。
3、程序與網路復雜性相隔離
程序將消息放入消息隊列或從消息隊列中取出消息來進行通訊,與此關聯的全部活動,比如維護消息隊列、維護程序和隊列之間的關系、處理網路的重新啟動和在網路中移動消息等是MOM的任務,程序不直接與其它程序通話,並且它們不涉及網路通訊的復雜性。
對象請求代理
隨著對象技術與分布式計算技術的發展,兩者相互結合形成了分布對象計算,並發展為當今軟體技術的主流方向。1990年底,對象管理集團OMG首次推出對象管理結構OMA(ObjEC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對象請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是這個模型的核心組件。它的作用在於提供一個通信框架,透明地在異構的分布計算環境中傳遞對象請求。CORBA規范包括了ORB的所有標准介面。1991年推出的CORBA 1.1 定義了介面描述語言OMG IDL和支持Client/Server對象在具體的ORB上進行互操作的API。CORBA 2.0 規范描述的是不同廠商提供的ORB之間的互操作。
對象請求代理(ORB)是對象匯流排,它在CORBA規范中處於核心地位,定義異構環境下對象透明地發送請求和接收響應的基本機制,是建立對象之間client/server關系的中間件。ORB使得對象可以透明地向其他對象發出請求或接受其他對象的響應,這些對象可以位於本地也可以位於遠程機器。ORB攔截請求調用,並負責找到可以實現請求的對象、傳送參數、調用相應的方法、返回結果等。client對象並不知道同server對象通訊、激活或存儲server對象的機制,也不必知道server對象位於何處、它是用何種語言實現的、使用什麼操作系統或其他不屬於對象介面的系統成分。
值得指出的是client和server角色只是用來協調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根據相應的場合,ORB上的對象可以是client,也可以是server,甚至兼有兩者。當對象發出一個請求時,它是處於client角色;當它在接收請求時,它就處於server角色。大部分的對象都是既扮演client角色又扮演server角色。另外由於ORB負責對象請求的傳送和server的管理,client和server之間並不直接連接,因此,與RPC所支持的單純的Client/Server結構相比,ORB可以支持更加復雜的結構。
事務處理監控
事務處理監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s)最早出現在大型機上,為其提供支持大規模事務處理的可靠運行環境。隨著分布計算技術的發展,分布應用系統對大規模的事務處理提出了需求,比如商業活動中大量的關鍵事務處理。事務處理監控界於client和server之間,進行事務管理與協調、負載平衡、失敗恢復等,以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它可以被看作是事務處理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總體上來說,事務處理監控有以下功能:
進程管理,包括啟動server進程、為其分配任務、監控其執行並對負載進行平衡。
事務管理,即保證在其監控下的事務處理的原子性、一致性、獨立性和持久性。
通訊管理,為client和server之間提供了多種通訊機制,包括請求響應、會話、排隊、訂閱發布和廣播等。
事務處理監控能夠為大量的client提供服務,比如飛機定票系統。如果server為每一個client都分配其所需要的資源的話,那server將不堪重負(如圖2所示)。但實際上,在同一時刻並不是所有的client都需要請求服務,而一旦某個client請求了服務,它希望得到快速的響應。事務處理監控在操作系統之上提供一組服務,對client請求進行管理並為其分配相應的服務進程,使server在有限的系統資源下能夠高效地為大規模的客戶提供服務。

閱讀全文

與網路中間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有卡的三星手機怎麼分享網路 瀏覽:283
塑料瓶廠家如何推廣網路 瀏覽:911
蘋果無法使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連接 瀏覽:842
網卡換路由器網路用不了什麼原因 瀏覽:905
6s突然沒有網路連接 瀏覽:607
wifi萬能連接的網路怎麼看密碼 瀏覽:285
a級網路語言是什麼意思 瀏覽:520
wifi網路編程的函數有哪些 瀏覽:669
家庭網路故障如何設置連接 瀏覽:781
有信號沒網路用什麼設備 瀏覽:862
如何成為網路帥哥男生 瀏覽:160
魅族無線網路助手可以去掉嗎 瀏覽:865
c類地址最多有多少網路 瀏覽:881
同一網路中的路由器設置 瀏覽:997
寬頻連接網路屬性 瀏覽:147
鴻蒙系統手機怎麼設置網路接入點 瀏覽:236
虛擬專用網路連接器 瀏覽:772
電腦訪問網路機頂盒 瀏覽:689
閃電網路和什麼虛擬幣相關 瀏覽:809
網路麻將哪個牌最好 瀏覽:1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