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協議主要由哪三個要素組成
1、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1)網路協議由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網路七層協議好處:
1、使人們容易探討和理解協議的許多細節。
2、在各層間標准化介面,允許不同的產品只提供各層功能的一部分,(如路由器在一到三層),或者只提供協議功能的一部分。(如Win95中的Microsoft TCP/IP)
3、創建更好集成的環境。
4、減少復雜性,允許更容易編程改變或快速評估。
5、用各層的headers和trailers排錯。
6、較低的層為較高的層提供服務。
7、把復雜的網路劃分成為更容易管理的層。
Ⅱ 網路協議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
網路協議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下面一起來看看網路協議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
1、 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 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 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於網路協議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全部內容了。
Ⅲ 網路協議的組成要素是什麼試舉出自然語言中的相對應的要素.
答:網路協議主要由三個要素組成:1)語義協議的語義是指對構成協議的協議元素含義的解釋,也即「講什麼」.2)語法語法是用於規定將若干個協議元素和數據組合在一起來表達一個更完整的內容時所應遵循的格式,即對所表...
Ⅳ 什麼是網路協議,網路協議三要素
網路協議的三要素是:語法,語義,同步 。
(1)語法,即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的響應;
(3)時序,即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時序就是同步,一樣的!
Ⅳ 網路協議的三要素是什麼 各有什麼含義
網路協議是由三個要素組成:
(1) 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 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 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5)網路協議由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應用層:
與作為應用程序通信服務的其他計算機通信的應用程序。例如,不具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器不能執行用於通信的代碼,並且從事字處理的程序員不關心OSI的第7層。
但是,如果添加傳輸文件的選項,則字處理程序的程序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表示層:
該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和加密。例如,FTP允許您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則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會更改文件的內容。
如果選擇了ASCII格式,發件人將在將文本從發件人的字元集轉換為標准ASCII後發送文本。標准ASCII轉換為接收端接收計算機的字元集。
它們之間連接有中繼設備。此時,將存在不僅與單個設備通信而且與多個終端通信的終端請求,其將鏈接任何兩個數據終端設備的數據。問題,即路由或路由。
另外,當一對用戶建立並使用物理信道時,通常會浪費大量的空閑時間。人們自然希望讓多個用戶共享鏈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邏輯信道技術和虛擬化。電路技術。
Ⅵ 網路協議的三要素是什麼
一個網路協議至少包括三要素:
語法 用來規定信息格式;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語義 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麼做;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定時 (時序)定義了何時進行通信,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講話的速度等.比如是採用同步傳輸還是非同步傳輸!
Ⅶ 網路協議主要由哪三個要素組成
網路協議是由三個要素組成:
(1) 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 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 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7)網路協議由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Physics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其中第四層完成數據傳送服務,上面三層面向用戶。對於每一層,至少制定兩項標准:服務定義和協議規范。前者給出了該層所提供的服務的准確定義,後者詳細描述了該協議的動作和各種有關規程,以保證服務的提供。
Ⅷ 計算機網路協議由哪些因素組成
網路中的計算機與計算機間要想正確的傳送信息和數據,必須在數據傳輸的順序、數據的格式及內容等方面有一個約定或規則,這種約定或規則稱做協議。網路協議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
1、語義:
是對協議元素的含義進行解釋,不同類型的協議元素所規定的語義是不同的。例如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及得到的響應等。
2、語法:
將若干個協議元素和數據組合在一起用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所應遵循的格式,也就是對信息的數據結構做一種規定。例如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等。
3、時序:
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例如在雙方進行通信時,發送點發出一個數據報文,如果目標點正確收到,則回答源點接收正確;若接收到錯誤的信息,則要求源點重發一次。
Ⅸ 計算機網路協議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計算機網路協議由三個要素組成:
(1)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計算機網路協議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還需轉換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Ⅹ 一個網路協議主要由哪幾個要素組成
一個網路協議主要3個要素組成: ⑴ 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定義了怎樣進行通信,解決了通信雙方"如何講"的問題。 ⑵ 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應答。定義了通信雙方要"講什麼",如規定通信雙方要發出什麼控制信息、執行的動作、返回的應答。 ⑶ 同步(定時):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定義何時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