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營銷的價值
四天三夜就可以打造出網路營銷「強力精英講師團」,
我猜
這個講師團的培訓對象是幼兒園的小夥伴,或是剛步入社會的年青人吧;
網路營銷的價值,說到底是營銷的價值;
營:經營,管理,
銷:銷售,賣貨;
營銷,說到底就是設計產品,挖掘產品賣點,並讓產品有自主的銷售能力;
你要會分析:4P和4C;
我們來說一下
4P理論
吧,;
4p是指:產品(pro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
promotion
)
,忘記4P吧,了解一下4C;
4C是指:即消費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
你賣什麼產品不重要,重要的是
消費者需要
什麼產品;
你賣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要花多少錢買;
你的銷售渠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給消費者提供什麼便利;
你怎麼促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與消費者溝通;
會懂得定位,你要找出客戶的需求,並且客戶的需求中,找到客戶腦袋裡的一小塊空檔處,把你的產品和客戶的空白需求結合,
比如,寶潔把
海飛絲
定位為去屑,他們找到了客戶心中的對完美的需求,並把找到一個腦子里的空白,在客戶腦袋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去屑,並讓屑等於海飛絲;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趨勢;
移動支付
是網路
大仙
們玩的,如微信的嘀嘀打車和支付寶的快的打車,都為了打通支付;
而微信微博,是企業的,
我就不在這里說教了,做人講良心,我從來不相信四天三夜就能培訓出講師,會網路營銷高手,也許這會
培訓講師
的講師是天才;
麻煩教教我吧,
② 網路營銷公司哪個好
互聯網發展不斷,而網路營銷這一種營銷模式成為了主流,企業了抓住這個機遇,將網路營銷這一種推廣手段當成最為重要的事,而企業想把品牌做起來,增加品牌的認可度,又覺得自已去建立一個團隊難度太大,就想到了網路營銷外包這一回事。這樣就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網路營銷公司成立,一個好的網路營銷公司對企業營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麼,網路營銷公司哪家好?網路營銷公司哪家靠譜?選擇一家好的網路營銷公司,需要從以下幾點開始分析:
在營銷圈打拚了近10年,見過幾百個創業者、傳統企業老闆,也見識過上百家形形色色的推廣公司、整合營銷公司,總結了其中最不靠譜的幾類推廣公司,大家見到可以繞著走:
用各種新名詞、新概念忽悠人的廣告公司。諸如「構建大數據營銷閉環的引領者」、「SCMR社交媒體服務平台「,通篇講下來,都是空洞的概念,至於具體能給公司帶來怎樣的效果絕口不提,它的目標是講的企業老闆兩眼暈眩、乖乖把錢掏出來。
活在方案里的廣告公司。這種公司非常高大上,至少裝的高大上,公司員工人人都叫英文名,什麼「Amanda、Marry、Jennifer,講方案的人穿的有模有樣,有時候為了彰顯自己的國際化,夾雜著英文單詞,PPT做的非常炫酷。但這種公司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寫PPT上,我們業內都叫他們「賣方案的!」付錢之後執行上就弱了很多,甚至付了錢之後對你愛答不理,和付錢之前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
靠刷假數據為生的公司。包括曝光量、點擊量、網站流量都可以作假。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廣告公司靠刷假數據為生,在營銷圈如果你不作假已經是業界良心了,就像鏢獅網這樣的。如果是做微信代運營的,刷閱讀量、粉絲量、點贊、留言非常常見,之前我寫過一篇如何甄別一個公眾號是否刷量,大家可以點擊看看。
如果是廣告投放,展現量、點擊量、UV、PV、IP,甚至訂單量都是可以刷的。大家一方面要甄選好服務商,一方面要做好數據監測。
那回過頭來,什麼樣的廣告公司/推廣公司是靠譜的?
1.對效果負責,這個對效果負責並不是指按CPS(cost per sale,也就是按照銷售業績付費)結算,也許有企業會覺得按照效果結算風險是最小的,但其實這種想法非常不靠譜,為什麼?凡事正規的大媒體不會把流量CPS賣給你。如果你能買到CPS流量,也就是意味著媒體或服務商能全程式控制制付費交易環節,控製成本保證自己能賺錢。那在目前的行業形勢下,只能選擇作弊,又或者媒體、服務商、甲方之間的內部人員相互勾結,損傷企業利益。
我說的對效果負責,是指服務商站在企業的立場,盡可能的優化廣告的每一個細節,用心寫好每一篇文章、設計好每一張圖片,讓效果盡可能的最大化。
2.有過相關成功案例。企業肯定不想做服務商的小白鼠,所以選擇好有經驗的服務商是關鍵。案例既要考慮按照類目來選,也要考慮行業因素。比如某一個教育機構要做微信營銷,那麼找服務商的時候,要找給教育行業做過微信營銷的公司。隔行如隔山,雖然有人說營銷大同小異,但當你做精做細,其中大有乾坤。行業相差挺大的。
3.口碑一流。有些服務商就是靠忽悠賺錢的,你去找營銷業內的人或同行打聽一下,就知道它之前的黑歷史,沒准你的同行還受過他的騙。所以在付款之前,一定要多方面搜集信息了解服務商,既要去網路搜,也要聽聽周邊朋友的看法。有些服務商事前承諾的挺好,付完錢之後就找不到人或愛答不理了
③ 網路營銷裡面的故事一到十毛的故事
話說有個農夫有十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大毛,二毛,三毛、、、、、、一直到十毛。有一天農夫對他的十個兒子說你們也長大了,該自己出去好好的鍛煉一下自己。
【大毛的故事】
大毛出去後,來得了一座木材場,看到了別人在那裡伐木,於是他就上去對他們說希望他能跟他學伐木,那人同意了。
大毛看到別人左一刀,右一刀。於是他就想太簡單了,這個我也會,於是他連別人最後一刀看都沒有看,就跑去對老闆說我學會了,能不能讓我給你伐木。老闆答應了。於是大毛就照著那個人左一刀,右一刀,但是他連這最後一刀看都沒有看,他想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話,未免太讓人看不起了。於是壯起膽子砍了這最後一刀,但是樹倒是倒了,結果是把他自己給壓死了。其實最後一刀是最關鍵的,要觀察風向,讓樹如何倒下!
故事告訴我們:從事網路營銷工作要系統全面、認真踏實,循序漸進及謙虛。沒有事情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步往下進行。干一行,學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投入充分的時間,不可圖速度,全程學到了,踏踏實實方為上策。
【二毛的故事】
二毛出去後,找了個樵夫,跟著老樵夫出去,在路上二毛拾到一把嶄新的斧子,這時老樵夫說:「太好了二毛,我們有新斧子用了」。二毛說:「不是我們有新斧子用了,而是我有新斧子用」。老樵夫聽後沒有說什麼。回家走到半路上時有一群人追了上來抓住二毛說二毛偷了他們的斧子,要興師問罪。這時二毛對樵夫說我們有麻煩了!
這時樵夫說二毛呀二毛不是我們有麻煩了,而是你有麻煩了。後來追上來的那一群人把二毛活活的打死了。
故事告訴我們:網路營銷是個合作型團隊,進行合作,應當有原則,功勞歸大家,才能凝聚人心,戰勝競爭對手,這是領導力和管理素質。自私就等於變相的自殺。有功勞是大家的,有麻煩大家共同面對,有責任自己主動來承擔,是不是更合適呢!
【三毛的故事】
三毛出去後,後來找到了個木匠師傅學做木匠,學了個一年半載,自己也小有有成就,感覺自己也學得差不多了!日子長了就感覺自己在師傅這就是給師傅幹活,就是給師傅的木匠店賺錢,自己就發那麼點工錢,心裡很不痛快!後來三毛就撒謊說家裡有事,借故回家,就拜別了師傅!然後就在他師傅的木匠店旁邊不遠處也開了一家木匠店,做同樣的木工活,價格比他師傅的便宜,剛開始幾天生意還挺不錯的,後來生意越來越不好了,一打聽顧客都去他原來師傅店裡了!三毛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就都跑到師傅那裡去了呢,師傅一個人,不可能做得出那麼多東西啊!三毛就半夜悄悄跑到他師傅的木匠店裡,驚奇的發現原來有個木頭人在那裡幹活,原來師傅生意好,是這個木頭人搞的!然後他一棒把木頭人敲倒,就用尺子量了這木頭人的頭,量了他的身子,量了他的手,量了他的腿、腳。。。三毛回家以後也做了同樣的木頭人,心想老頭子現在你完了,結果這木頭人就是不幹活。。。!
後來生意實在不行了,沒有辦法三毛只有厚著臉皮跑到師傅家,問他師傅:「師傅,為什麼你做得木頭人幹活,我做得一模一樣的就是不幹活呢」這時他師傅就問:「三毛啊,真的是一樣的」?三毛說絕對一樣的。他師傅又問,你量了他的頭沒有,三毛說量了!那你量了他的身子沒有,三毛說也量了!那你量了他的手沒有,三毛說也量了!那你量他的腳沒有,三毛說我也量了!那你量他的腳沒有,三毛說我肯定量了!這時他師傅又問:「那你量心沒有」?三毛說:「我沒<良心>」!
故事告訴我們說:網路營銷行業做人也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講良心,懂得感恩,才會走得長遠踏實~!正是這種做法,讓師父們寒了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誰還敢把本領傳授出去呢。。。。。想進步就更難了。
【四毛的故事】
四毛出去後,入贅到了女家,他的岳父有個手腳發抖的毛病,每天吃飯都要打壞碗和盤。四毛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一天,四毛出去幹完活回來,頭被一個東西砸了一下,一看原來是個椰子,那椰子非常的堅硬。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這個椰子給他的老岳父做一個碗,這樣就不怕他打壞了。於是他也這么做了,把餘下的那一半椰子殼給仍了。他的岳父也沒有說什麼,他高興的不得了。直到有一天,他看見自己的兒子也在把椰子拿來做一個碗,他不解問他的兒子做來干什麼?他的兒子回答:等你老了後,我也拿這個來給你做碗,那樣我也不怕你把碗給打壞了。」
故事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括生活和工作中!
【五毛的故事】
五毛出去後來到了少林寺,他求方丈教他功夫,方丈對他說:「你想學功夫也可以,但是你必須給我挑一年的水才可以。
五毛聽後二話沒有說,就給方丈挑了一年的水。第二年他有跑去問方丈什麼時候教他功夫?方丈說還要挑一年的水,並且還要在每隻腳上綁一個重二十斤的沙包,但是每天就要綁在腳上,不能把它給拿下來才行。五毛聽後也沒有說什麼。又挑了一年。第三年五毛又跑去問什麼時候才能教他功夫?方丈說還要挑一年的說,不過除了每隻腳上的沙包不能拿下來外,還要在挑水的同時把一頭小豬抱到山下去給小豬洗澡,洗干凈後再抱回來。五毛也沒有說什麼。就這么日復一日,小豬也慢慢的長大了,而他也在無形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只是他還不知道而已。又一年過去了,他有跑去問方丈什麼時候才肯答應教他功夫?這時方丈告訴他:「五毛,你家中出事了,有幾個強盜跑去搶你們家了,你趕快回去吧。」這時五毛聽後,趕快往家跑,一路飛馳。等到家看見真有幾個強盜在搶他們家。於是他一拳一個,一腳一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早就已經學到了功夫了,只是在無形中他不知道而已。
故事告訴我們:網路營銷的提高是在過程中無形完成的,不知不覺中自己成長了不少!萬不可獲得了一點成績就膨脹發飄,甚至做不下去了。溫故而知新,做久了會發現更多。
【六毛與七毛的故事】
六毛和七毛兩人經常打架,六毛是個胖子,而七毛是個瘦子,七毛嘴刁老是欺負六毛。有一天晚上,六毛夢到一個白鬍子老翁,白鬍子老翁告訴六毛:「如果不想七毛老是經常欺負你的話,你明天就把七毛帶到後山去,那裡有兩座山,中間只有一條寬不過一尺的橋,而且下面是萬丈深淵,記住想安全的過去的話,就必須一直看到對面的一棵大樹才能過去而不被掉下萬丈深淵,記住你必須要叫他和你比。」六毛第二天醒後想起了夢中白鬍子老翁的話,於是叫著七毛:「今天你敢和我比一比嗎?」七毛說:「比就比,比什麼?」六毛就把七毛帶到了後山,同樣他們也看到了夢中老翁說的那樣。六毛說:「今天就比看誰能從這里走過去,要是你過去了,我今後就讓你欺負,要是我過去了,今後你就再也不能欺負我了,明白嗎?」
七毛說:「好,那你先過去吧。」六毛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先過去。待他走到半路時,非常的害怕,看自己的左面,由於自己太胖看見的是自己的肩膀,看右面也是一樣,看到的是自己的肩膀。但是他一想到七毛老是欺負他和夢中的老翁告訴他的,害怕就看著對面的那棵樹一直對著那棵樹就可以安全的過去。他也這么做了,很快也就安全的過去了。這時七毛沒有辦法,看六毛都過去了,自己肯定不能輸哦,自己也要過去,他也走在半路就害怕了,他一害怕就看左面是萬丈深淵,右面也是,左看右看,腳一軟掉下了萬丈深淵。
故事告訴我們:日常做網路營銷工作要搞好團結,欺負人的事要不得。否則早晚吃虧的是自己!客戶也一樣,如果欺負客戶,生意就沒有啦。
【八毛、九毛和十毛的故事】
八毛,九毛和十毛同時娶了一財主的三個女兒,有一年,財主做壽,三女婿帶著妻子和兒女去為老丈人祝壽。這一年老丈人有一個奇思妙想,要三女婿分別以「圓又圓」,「少半邊」,「亂糟糟」和「靜悄悄」為詩,把以上的四個詞語加在裡面。
這時八毛(後成了秀才)就說:「天上的月亮圓又圓,烏雲出來就少半邊,滿天繁星是亂糟糟,夜深人靜是靜悄悄。」
丈人聽後高高興興的說好、好,讓八毛進去了。
九毛(後以買燒餅為生)突然想到:「我的燒餅是圓又圓,咬了一口就少半邊,咬在嘴裡是亂糟糟,吃進肚子就靜悄悄。」
丈人聽後也高高興興的說好,打油詩不錯,也讓九毛進去了。
十毛做了地地道道的農民,心想這做詩不是成心讓我出醜嘛,突然看到岳父岳母長的肥肥胖胖的,突然就說:「岳父岳母是圓又圓,死了一個就少半邊,全家哭的是亂糟糟,全家死完就靜悄悄。」岳父和岳母聽後非常生氣的用木棒把十毛給轟走了。
十毛故事告訴我們:話是不能亂說,一旦亂說了話或者說錯了話,我們就會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要少說多看,管理好嘴巴,要經過大腦。有時說錯話得罪了人家自己還不知道。人家不是說「禍從口出」嗎?說話要圓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傷害了別人!做人要內方外圓!十毛那麼想是缺乏經驗的表現,有意讓十毛出醜,十毛做不出好詩,可做首滑稽的詩。未必要反擊,讓其落空就贏la。
④ 網路軟文營銷怎麼做
一、尋找軟文的新聞由頭
所謂新聞由頭,指客觀事實作為新聞傳播的依據或契機,是一個事實所以成為新聞的根據。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指新聞被編輯採用和發布的原因。如果州明想將軟文寫得像新聞,首先就要為你寫的內容找到新聞由頭。比如,你所宣傳的產品、服務、公司有特別重大的事件或突破性進展,這就構成了媒體報道你的原因,你也就有了新聞由頭。
二、寫具有時效性的軟文
新聞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時效性,要拆鋒想將軟文寫得像新聞,就要賦予軟文時效性。一個軟文具有時效性,不僅會像新聞,而且還會對編輯產生一種不用或晚用就過時了的壓力,增加編輯採用的概率。然而一般的產品宣傳都是關於產品功能和利益的平淡介紹,怎樣才能將其具有時效性?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將軟文事件化,設置一個剛剛發生的事件或故事,通過人物描寫、事件描述或事件的評述賦予軟文時效性。在其中,將你所要宣傳的內容結合進去,就可以到達想要的傳播效果。
三、為軟文添加新聞要素
你可以通過編寫事件或編寫故事,讓軟文更像新聞。比如你可以編寫一則浪漫的愛情故事或一個美容事件,讓裡面的主人公和化妝品發生聯系。編寫事件或故事,要運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新聞六大要素,使軟文更加像新聞。你還要讓故事或事件吸引人,可以從兩個方面下功夫,一個是事件的新奇性和曲折性,平鋪直敘的故事是沒有人願意看的;二是故事要感染人,要有適當的情感描述。在這里要注意,盡管你的故事是編的,但一定要合理而善意,不要胡說八道,更不能說一些昧良心的話。
四、注重軟文的文章架構
運用新聞的結構來寫軟文是又一種方法。在格式上可以按照新聞一般的結構來寫,即按照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個部分來寫。這樣的寫法不僅新聞編輯願意接受,而且也容易被讀者接受。如果你的寫作技巧不是很高,一般要採取倒金字塔的形式來寫,即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標題和導語上寫,其他部分放在主體和背景、結語中,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少人都有隻看標題和導語再決定是否往下讀的習慣,你可以首先保證將最重要的信息傳遞給讀者。
五、商業內容植入要巧妙
除了為獲取鏈接而寫的軟文,大部分軟文都要做商業宣傳,那麼如何將商業內容有機地融合在軟文中,不露聲色地進行宣傳呢?這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在新聞的標題和導語中,只出現品牌或最重要的宣傳語,切忌大肆將產品功能、特性羅列其中。而在標題或導語中應該設置一定的懸念,吸引讀者往下讀。
二是要將最重要的關鍵詞放置標題或導語中,因為你所寫的軟文還希望被搜索引擎收錄並被讀者搜索到的,而冊御告搜索引擎收錄就是文章標題和導語這一部分文字,把關鍵詞放在這里,讀者一旦搜索就會找到它。
三是將產品帶個客戶的利益簡明扼要地寫在主題和結語中,這一部分也很重要。
四是將產品功效性能等次要的宣傳內容放在背景材料裡面,所謂新聞的背景資料就是和正文相關、輔助閱讀的,但即使是在這里你也不要用廣告的口吻寫,編輯和讀者一看就會煩的。你要用寫科普文章的口吻客觀而適當地介紹產品特別之處,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編輯會將這一段給你保留下來的。
⑤ 事件營銷事例
5·12汶川川大地震無情地奪走了數萬同胞的生命,給13億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傷痛,同時也對企業進行了一次大考:什麼社會責任,什麼以人為本、顧客至上,在災難面前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評判。與萬科老總王石的拙劣應試相比,王老吉可以說是最優秀的考生。網民們發出的「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的網上留言,就是王老吉事件營銷的得分。
要捐就捐一個億
5月18日,央視賑災晚會。老百姓都守候在電視機前,不亞於看春晚,只不過,這是一個悲情的「春晚」,從節目一開始,感動、眼淚就一直伴隨著全國觀眾,從5月12日地震以來,大家心中一直苦苦壓抑的情感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宣洩,群情激昂下,就需要一種方式來表達,然而當下又無馬上能實現的途徑。這時,在晚會上捐款的個人和企業自然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時候,老百姓的感性遠遠大於理性,誰捐得多,誰就得到大家的追捧,誰就是大難面前的英雄。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利用重大事件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絕佳時刻,對品牌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
隨著捐款的企業陸續走上台,排名順序是捐得少的排在前面,捐得多的排在後面,開始的100萬、200萬都沒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大家心裡有個標准,對一個企業來說,這也太少了點,念在你至少還捐了的份上,姑且不去追究。當一個億出現的時候,每個人的情緒被調到了最高點,一個億是高標准,老百姓認為一個企業捐這么多那就是「好」的企業,所以都在密切關注是哪些企業捐了一個億。「希望他們能早日離苦得樂。」幾乎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過面的公司老闆陽愛星,手持一張碩大的紅色億元支票,在節目將近結束前短暫出現在央視直播畫面上。一直隱身於公眾媒體的加多寶頓時引起電視機前網友的極大關注。10分鍾後,一網友在天涯社區上貼帖子:廣東加多寶集團官網,由於網友擁擠「癱了」。當網友查清楚廣東加多寶集團是罐裝王老吉的生產商,更為公司預制今年的新廣告語:「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患難見真情,真愛王老吉」等。有網友還為該筆1億元捐款算了一筆賬:「假如一罐王老吉出廠價是2元的話,要賣掉5000萬罐王老吉!」很多人表示,馬上就去買王老吉,而且以後就喝王老吉!也有人發帖子認為這是炒作,馬上就被群起而攻之。網友回復,捐了一個億,我們歡迎這樣的炒作。有人剛發帖子說王老吉口感不好,馬上就被拍磚,被認為是王老吉的競爭對手嫉妒。網友回復,口感再不好,俺也喝,就是苦死,俺也喝,你管得著嗎?
要喝就喝王老吉
拋開企業的社會責任話題和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實際上王老吉是藉助公益活動進行的事件營銷。同其他類型的事件相比,利用公益活動進行事件營銷的效果要好得多。
企業參與公益活動,如王老吉的賑災捐款,不同於一般的廣告傳播。廣告是一種買賣關系,企業花錢向廣告主購買廣告傳播權是為了企業的私利,是一種純粹的交換關系。而公益活動在一般人看來完全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活動,在提供人類福利和增進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財物或無形的勞務,對他人表達善意,對社會做有意義的貢獻等等。企業資助公益活動是以企業名義,用提供金錢、實物或實務等方式,主辦、參與或協辦上述的公益活動,所以更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共鳴。而企業藉助公益活動與消費者溝通,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並藉助良好的企業形象影響消費者,使其對該企業的產品產生偏好,在做購買決策時優先選擇該產品。公益行為效果親切自然、易於被接受,而它實質上是一種軟廣告,只不過其商業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廣告那麼明顯。其次,公益活動的溝通對象面廣量大、有針對性。公益行為雖然不能直接帶來產品的銷售,但長遠地看,它會改變人們對企業的看法,間接地促進品牌的聲譽、形象以及銷售等。
贊助災區活動。王老吉捐助災區,為災區人民排憂解難,是社會公益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國人素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當災情到來之際,企業能夠適時地組織此項公關活動,就會極大地觸動社會公眾的情感心弦,使社會公眾產生共鳴。就在王老吉捐款後不久,一則「封殺」王老吉的帖子在網路熱傳,幾乎各大網站和社區都能看見《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封殺他!》等帖子。「王老吉,你夠狠」。網友稱,生產罐裝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這是迄今國內民營企業單筆捐款的最高紀錄,「為了『整治』這個囂張的企業,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封殺」王老吉。這顯然是正話反說,目的是鼓勵大家都去購買王老吉,支持王老吉。王老吉現象。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愛人者,人恆愛之。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的突出表現以及隨後網友們的反應,客觀上讓國貨重新以醒目、高昂的姿態進入了國人的視野,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國貨與國人的距離。
而通過王老吉在地震之前公布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得出,他們2007年在王老吉涼茶業務方面的總利潤也就是1億元左右。也就是說,本次汶川地震捐款,等於是捐出了企業2007年的全部利潤。這才是讓廣大網友感動不已,並號召「封殺」王老吉的主要原因。在感性的網友號召「封殺」王老吉的同時,也有理性的聲音說王老吉此舉從主觀上或許存在營銷策略的考量。即使王老吉方面主觀上確實有這種考量,客觀上也確實取得了這樣的效果,但這種做法不但無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
很多企業和商家在平時總喊著要回報社會,回報消費者,而在災難面前站出來,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就是對社會和消費者最好的回報。企業通過回報社會贏得贊譽和樹立形象,這種贊譽和正面的形象又幫助企業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選擇,促使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的後續發展才會更有力量,才能更好地回報社會,這樣的一種良性循環顯然是企業和社會都需要的。
營銷要學王老吉
從王老吉這一事例來看,進行事件營銷不但要求營銷人員有全面的攻關技巧,更要有深刻的洞察能力,從而發現「事件」的價值、事件的影響及事件的後果。此外,企業策劃人員還要有敢為天下先的膽略,如果是東施效顰、人雲亦雲,不可能製造出有轟動效應的亮點。企業進行事件營銷,一方面可以通過密謀策略來親自製造,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熱點事件」這個便車開展營銷活動。比如,近年來的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申奧成功、非典流行都是世人關注的熱點,尤其是此次大地震更是億萬人關注的焦點。萬眾注目之下,也正是營銷人員可資利用的事件營銷資源。
為達到預期的效果,事件營銷必須策略先行。對於企業而言,公益贊助可能視為一項企業營銷行為,所以在執行公益贊助時必須視同企業其他營銷行為一樣,策略先前,預先將整個過程的每個步驟考慮周到,包括何時贊助、贊助多少、何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是否邀請政府官員見證、媒體宣傳計劃如何執行等等。只有考慮充分,把握得當,才能使企業避免成為「無名英雄」,使結果朝著企業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雖說不可能預測事件的發生,但企業也應有整體的預案,做到有備而來。
事件營銷及公益捐助與營銷戰略相一致。擅長於公益營銷的公司在選擇公益項目時其實是非常謹慎的,他們注重項目和時機的選擇,往往選擇能夠促進本身目標的社會公益事業,絕大多數的公益項目針對公司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客戶、員工、社區、政府官員或供應商,以有意義的方式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重要的一條是公益活動的受眾面,應與自己的消費者群有相關性。王老吉此次的大規模捐助就是看準了事件對消費者的影響力。事實上,從收到的效果來看,也確實如此。
公益性事件營銷要把握時機: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地贊助。當社會出現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時,社會、媒體、民眾對事件的關注度是最高,如果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主動表態,必須可以引來更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體的報道。與市場營銷一樣,最重要的並不在於投入的數量,而是能夠預先抓住最適合的時機,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比如,同樣捐1億元,王老吉與萬科的結局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王老吉在愛國熱情高漲的敏感時期,樹立了愛國品牌正確而良好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好感,其次,王老吉在網路營銷中,起用「封殺」王老吉的口號,直接拉動了銷售的增長。當前,網路媒體的傳播力已經絲毫不遜於傳統媒體,而中國現在有2億多的網民。可以說,王老吉利用為災區捐款的企業行為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超級情感營銷。而萬科卻由於捐款而陷入一場危機之中,原因是萬科先捐出區區200萬,迫於輿論壓力,數日之後又做出回應,將撥出1億元在未來的3到5年用於災後重建。誰料,此公告一出,還是難以平息網友們的「憤怒」,甚至有網友大罵萬科為「奸商」,認為萬科做出的捐款1億元毫無誠意,而是在玩弄人們的感情。
長期堅持的原則:公益贊助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性的營銷策略。持續投入與持續回報,才能使企業積累起深厚的品牌美譽度,也獲得媒體持續的報道與關注。事實上,作為飲料行業的翹楚,王老吉一貫將商業運營與企業公民責任進行了很好的平衡,始終把有益社會、關注民生作為企業發展的理念。持續八年的「學子情」活動,將自助和助人的信念貫徹始終,為企業、貧困學生、熱心公益的個體建立了互助學習平台,讓關愛和幫助始終延續和傳遞下去。王老吉的種種善舉,同時也展現了「中國飲料第一罐」企業所應有的大家風范。所以,在實力允許情況下,企業應將公益贊助納入企業戰略的一部分,通過對某一公益項目持續性的贊助,最終獲得政府、媒體的高度認可與持續關注。
在事件營銷的具體運作中,企業在展現愛心、責任、業績過程中,都應該盡量淡化商業痕跡,引導第三方進行評價,增加大眾對企業價值的認可。任何企業的成功都與社會良性生存和發展緊密相連,我們只有遠離經濟效益的短視行為,倡導和諧和發展,才能與社會、政府產生良好的互動,為長遠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