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天上網多久算是網癮
看你的工作性質了,如果你工作中需要上網,超過8個小時也不算網癮。如果你工作中不需要上網,超過5個小時就是網癮了。此外,還要看你不上網是有沒有坐立不安等症狀,如果沒有,你可以安心做別的事,超過5個小時也不算。
⑵ 上網有哪些危害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為您查詢到上網有哪些危害
如果長期有網癮,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對於健康方面的危害有如下幾點,
1、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在網癮的時候會經常上網而忘記了吃飯,會對營養物質吸收和消化不利。在上網的時候一邊玩電腦一邊吃飯,對於食物的吸收也起到不好的作用。因此網癮最大的危害有消化系統的副作用。
2、對於心血管也具有很不好的作用效果和很大的危害,經常上網有網癮的人會造成心血管的過度疲勞,會造成心血管的供血不足。尤其在精神緊張的時候,還會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全和冠狀動脈系統的痙攣、攣縮,都屬於網癮的危害,對神經系統有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為上網過度時會造成休息和休息、睡眠不好,會造成神經系統的過度疲勞,會出現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妄想增強等情況,都屬於網癮的危害。
祝您生活愉快天天開心哦
⑶ 上網不良現象或違法行為有哪些
1、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
2、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
3、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3)網路上癮預警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的壞處:
1、在校生成績下降
在校生因迷戀網路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的現象日益普遍。調查數據顯示:認為容易上癮,很難控制自己的佔65%;玩起來就沒完,自己控制不了的佔18.1%;總想玩游戲,不想上學也不願做作業的佔5%;認為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玩游戲會使學習成績受影響的佔73.4%。
2、社會難題
電子游戲一般以"攻擊、戰斗、競爭"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長期玩飛車、砍殺、爆破、槍戰等游戲,會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為玩電子游戲而引發的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認為因玩游戲性情變暴躁的佔27%;認為玩游戲與校園暴力相關的達29%。
⑷ 網路輿情預警的方法有哪些
網路輿情預警的方法
1.實時關注全網輿情
及時地關注當下最新輿情發展動態,是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工作的前提,它能夠全方位、第一時間把握輿情態勢,了解網路上「與你相關」的各種聲音。具體的實現方式包括人工利用搜索引擎、相關新聞平台或網站的導航搜索功能進行手動檢索以及采購類似於識微商情這樣的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自動收集全網動態。
2.設置關鍵詞預警
不論是人工監測輿情,還是藉助智能化的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自動監測輿情,都少不了設置監測關鍵詞,一般來說可設置的關鍵詞可分兩大類:
①企業輿情預警監測關鍵詞:行業(領域)相關類關鍵詞包括金融、地產、汽車、醫美、物業、影視、旅遊、教育、互聯網等輿情關鍵詞;企業本身相關類關鍵詞包括公司名稱、產品/服務名稱、高管名稱、代言人名稱、競爭對手名稱等;具體某個平台類關鍵詞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美團、大眾點評、汽車之家等輿情關鍵詞。
②政務輿情預警監測關鍵詞:地域(轄區)相關類關鍵詞包括北京、四川、遼寧、河北、新疆、境外等輿情關鍵詞;職能類相關關鍵詞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輿情關鍵詞;社會熱點類相關關鍵詞包括教育、法治、貪腐、涉外、公安、食品、環保等輿情關鍵詞。
以上所列關鍵詞僅供參考,具體可以結合自身需求,自由組合、靈活設置。
3.設置重點監測目標預警
包括具體的某個平台、某個賬號、意見領袖、地域以及時間段等。
在此以藉助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識微商情為例,通過監測目標設置後,不論是在哪個平台發現了輿情,還是哪個賬號發布了與己相關的輿情,或哪塊地域的輿情比較活躍,參與度高亦或當下哪個時間段、歷史的某個時間段出現了相關輿情,以及負面等,皆可實現自動識別告警,微信、簡訊、郵件、客戶端以及人工可自定義選擇,並就事件負面情緒爆發原因、話題傾向特點、源頭、傳播路徑、輿論焦點、情緒變化、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為輿情工作的解決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⑸ 上網 壞處 30條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學沉溺網中,不能自拔,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網路良莠並存,容易接觸不良網頁,如色情、暴力等。又因為中學生常常容易受人影響、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們常常會因為網上不良內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長時間上網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從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造成近視。
4.一些長期長時間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症,整天沉溺於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像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正常與人溝通。
5.許多中學生因為打一些暴力游戲使自己模糊了真人與游戲對象的區別,常常無意識地模仿游戲來對待身邊的人。
6.長期上網需要大量金錢,沒有錢的時候,自控能力弱的人會採取違法的方式,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7.網吧這些上網的地方往往是無業遊民、癮君子、罪犯的藏匿地點,在這些地方逗留時間太久往往會出意外,或受人引誘。
8、同看電視一樣,上網多了,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以下幾種病是長期上網的人最容易得的病:
A、眼部疾病:電腦屏幕亮度較高,畫面又經常跳動,如果用戶長時間目不轉睛盯著屏幕,會使眼睛過度疲勞,輕者引起近視,重者導致視網膜脫離甚至失明。
B、頸椎病、腰椎勞損、肩周炎等病變:通宵不離網,肩膀要下崗。長時間伏案工作或埋頭於電腦的人,特別在夏季易發肩周炎。
C、導致精神疾病患:專家指出,過度使用網路常常會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在行為方面,會出現品行障礙,產生攻擊性行為,即上網成癮症。
D、如果在通風狀況與衛生條件均不好的環境里或是空調房裡長期上網,熱傷風、腸胃性疾病、接觸性皮炎、頭暈頭脹頭痛都是常發病症。
9、某些網路程序有讓人上癮的可能。
比如:網路游戲,孩子的自製能力較差,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吸引,再加上平時學業壓力大,溝通少,使孩子比較容易染上網癮。
另外,長時間的網路聊天、網上瀏覽圖片或文章,都會讓人失去目的,變得機械,不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從而浪費掉寶貴的時間。
10、網路存在著安全隱患,不僅是針對電腦,還關繫到孩子自身的安全。
網路使得別人有機會攻擊你的機器,使你的機器感染病毒;一些犯罪分子也會利用網路作案,竊取你的個人資料和財產(如竊取你的網上銀行密碼),或者利用孩子的分辨能力弱,社會經驗缺乏騙他們做一些別的事情。如果孩子私自去網吧上網的話,也可能會在網吧遇到不良人員,從而有不安全因素。
11、網上的信息中可能含有暴力、色情的東西,使青少年思想上受到侵害,從而滋生各種不良習性。
接觸色情信息過多的青少年會沉迷於幻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中學就開始玩暴力游戲的學生比起別的學生,更有可能因為攻擊行為而犯罪。
⑹ 網路成癮 有沒有具體的行為表現
每天如果不上網總感覺少點什麼,心裡不自在,上網了就要上一天,不間斷的上,一旦離開網路就會很不舒服。網路成癮綜合征的主要表現:(1)耐受性增強: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也就是網癮越來越大。(2)戒斷症狀:如果有一段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不上網,病人就會變得明顯坐立不安、焦慮、無所適從,上網的願望特別強烈,時刻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甚至做夢都與網路有關。(3)上網頻率總是比事先計劃的要高,上網時間總是比事先計劃的要長。(4)企圖縮短上網時間的努力,總是以失敗告終。(5)在有關互聯網的活動上花費大量時間,比如參與網路游戲、網上聊天、安裝新軟體、整理和下載大量文件等。(6)因為上網,嚴重影響了患者在現實世界中的工作、學習、社交和家庭生活。(7)雖然能夠意識到上網帶來的嚴重危害,患者仍然繼續花大量時間上網。
⑺ 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有哪些
互聯網已經滲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網路時代的大學生影響尤為突出。那麼你對大學生 網路 安全知識 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上網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上網聊天交友:
1.盡量避免使用真實的姓名,不輕易告訴對方自己的電話號碼、住址等有關個人真實的信息
2.不輕易與網友見面
3.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網址鏈接或來歷不明的文件
二、瀏覽網頁
1.盡量選擇合法網站
2.不要瀏覽色情網站
三、網路購物
1.選擇合法的、信譽度較高的網站交易
2.避免與未提供足以辨識和確認身份資料(缺少登記名稱、負責人名稱、地址、電話)之電子商店進行交易
大學生網路安全預防 措施
一、自律遵守計算機網路管理規定,不玩網路游戲、不看色情信息
二、網上聊天要以自己熟悉的朋友和同學為主,最好少聊天或不聊天,更不能與網友談及低級話題。
三、加強體育鍛煉,合理安排時間,講究科學用腦
檢查自己是否可能發生中樞神經功能損害
1. 保存一個圖文後,可以在“我的圖文”那裡看到,可以有一個預覽的鏈接,可以將來打開重新編輯,並且另存為另外一個圖文。
2. 收藏 當前編輯區域,可以在編輯任意圖文的時候,把收藏的部分快速加入編輯區域,特別適合常用的模板例如關注,簽名,引導原文閱讀這些部分。
檢查自己是否可能發生中樞神經功能損害
1、是否覺得需要長時間使用網路才感到滿足?
2、沒有上網時身體是否會有顫抖跡象?
3、是否有幻想或夢到互聯網?
4、手指頭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鍵盤的動作?
5、是否看到任何名字時都萌發加上電子郵件“@”字元的沖動?
⑻ 網路輿情預警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大部分的輿情系統都能夠自動預警,部分截圖如下:
圖片來源:知於大數據
網路輿情預警一般都用輿情系統來監測,知於大數據分析平台免費注冊,免費試用,一個關鍵詞200元一年,數據全,覆蓋廣,真正解決大家問題!
⑼ 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機上癮
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機上癮?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近日,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了一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中國用戶每天玩手機花費了3小時,全球排名第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少人開始正視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機上癮?
以下編譯自 Young, Kimberly S. 的手機成癮評量表
1. 你會發現使用手機時間超過原先預計的時間嗎?
2. 你會放下該完成或正在執行的事而將時間用來使用手機嗎?
3. 你對手機訊息的興奮感或期待遠勝於其他人際互動嗎?
4. 你會在手機上結交新朋友嗎?
5. 你會因為使用手機而被家人朋友抱怨或指責嗎?
6. 你會因為使用手機而上學或上班遲到早退或缺勤嗎?
7. 你會每幾個小時就不自主的檢查臉書或line電子郵件信箱等社群軟體嗎?
8. 你會因為使用手機而使工作表現失常或成績退步嗎?
9. 當有人問你使用手機做些什麼時,會有所防衛或隱瞞嗎?
10. 你會使用手機尋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藉嗎?
11. 你會迫不及待的一早起床便提前使用手機或上床前才將手機關機嗎?
12. 你會覺得少了使用手機,人生是黑白的嗎?
13. 若有人在你使用手機時打擾你,或建議你縮短使用次數你會憤怒嗎?
14. 你會因為使用手機而犧牲或縮短晚上的睡眠嗎?
15. 你會在離線時仍然對使用手機的內容念念不忘嗎?
16. 當你使用手機時會一再延長自己的使用時間和次數頻率嗎?
17. 你曾嘗試縮減使用手機時間或不使用手機卻失敗的經驗嗎?
18. 你會試著隱瞞自己使用手機時數或傳訊內容嗎?
19. 你會選擇把時間花在使用手機而不想出門嗎?
20. 你會因為在一天當中沒使用手機而心情郁悶、易怒或心神不寧嗎?
根據上述評量表,將每題分數相加(幾乎不會1分、偶爾2分、常常3分、大部分4 分、總是如此5分),所得的總分就是「手機偏好指數」。分數結果分析如下:
1.正常級(20-49 分):屬於正常的行為,雖然有時候會花了些時間在使用手機上消磨,但還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2.預警級(50-79 分):正遭遇到因使用手機而引起的問題,雖然並非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還是應該正視網路帶來的人生沖擊。要有警覺,並開始改變習慣!
3.危險級(80-100 分):網路使用情形已成為嚴重的生活問題,應該評估使用手機帶來的影響,並且找出病態性成癮的根源。或許已經成為成癮者,恐怕需要很強的自製力才能回復常態。建議趕快找專家協助。
手機上癮症狀:
1、手機一旦不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就開始煩躁不安。
2、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床頭櫃甚至是枕邊。
3、到處找手機,最後發現就在自己的手裡。
4、產生幻覺,總感覺手機鈴聲一直在耳邊響。
5、莫名地喜歡上「滑動解鎖」的動作,感覺很過癮。
6、走路時也不忘玩手機。
7、還沒到月末,手機流量就莫名其妙的沒了。
8、聚會時低頭玩手機。
9、一個人從不覺得無聊,反正可以玩手機。
10、只有在乘飛機的時候才會手機關機,否則絕不關機。
11、聽到別人手機震動或者手機鈴響,就下意識的看看是不是自己的。
手機上癮危害:
視力模糊。沒有安全感。頭痛。不喜歡眼神交流。與親朋聚會減少,越來越內向孤獨。彎腰駝背。大人常顧著玩手機,顧不上孩子,導致對孩子關心變少,有的甚至因為玩手機沒留意孩子,導致孩子走丟。因為走路等不注意路面而致命。
1.如果智能手機不能隨時瀏覽信息,我會感到不舒服。
2.如果無法通過智能手機搜索信息,我會感到氣惱
3.如果智能手機無法查看新聞(比如事件、天氣等),我會感到焦慮。
4.如果智能手機的某些功能出現問題,我會感到氣惱
5.如果手機沒電了會很可怕。
6.如果手機余額即將不足或數據流量將耗光,我會抓狂
7.到了一個地方後,首先會查看是否能連上WiFi。
8.如果智能手機無法使用,我會擔心被困在某地。
9.如果有一段時間無法翻看手機,我就會產生更強烈的看手機慾望
「手機上癮症」是指人們依賴手機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手機不在身邊就覺得沒著沒落的;擔心手機沒信號,時不時掏出來看一下;上廁所也要帶著手機等。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的恰拉爾·耶爾德勒姆等人的問卷調查發現,女性出現「手機上癮症」的幾率比男性高3.6倍,當「手機上癮症」開始干擾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時,就不得不注意了。
為此,科學家總結出了20道題,大家不妨自測是否有「手機上癮症」。每道題的評分范圍為1~7分,其中1分為非常不認同,7分為非常同意。
1.如果智能手機不能隨時瀏覽信息,我會感到不舒服。
2.如果無法通過智能手機搜索信息,我會感到氣惱。
3.如果智能手機無法查看新聞(比如事件、天氣等),我會感到焦慮。
4.如果智能手機的某些功能出現問題,我會感到氣惱。
5.如果手機沒電了會很可怕。
6.如果手機余額即將不足或數據流量將耗光,我會抓狂。
7.到了一個地方後,首先會查看是否能連上WiFi。
8.如果智能手機無法使用,我會擔心被困在某地。
9.如果有一段時間無法翻看手機,我就會產生更強烈的看手機慾望。
以下測試題是假設你沒有帶手機時,是否會出現的狀況。
10.我無法隨時打電話給家人或朋友,因此會感到焦慮。
11.家人或朋友無法找到我,我會感到擔心。
12.我不能接收簡訊或電話,所以會感到緊張。
13.無法同家人或朋友一直保持聯系,我會焦慮。
14.無法確定是否有人找我,所以我會感到緊張。
15.同家人和朋友的聯系將中斷,所以我會感到焦慮。
16.無法隨時與網友聯系,我會感到緊張。
17.無法從社交媒體和網路世界獲取最新資訊,我就會感到緊張。
18.不能及時收到通知或提醒,我就會感覺不方便。
19.不能接收查看郵件信息,我會感到焦慮。
20.不知道去做什麼,所以感覺很別扭。
評分標准:20~60分,有輕度「手機上癮症」。60~100分,中度「手機上癮症」。100分以上,則患有嚴重「手機上癮症」。建議有輕度或中度「手機上癮症」的人,每天規定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不使用手機,而是用固定電話,或盡量把手機轉接到固定電話上,盡量增加一些與朋友或家人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擺脫「手機上癮症」了。如果對手機嚴重依賴,最好請醫生協助解決。
你是否沉迷於手機?讓專家告訴你一些手機成癮的早期標志:
1. 沒有原因,卻一直查看手機消息
2. 一想到沒有手機,就心情焦慮、坐立不安
3. 躲避人際交往,卻願意將大把的時間用在手機上
4. 半夜醒來看手機
5. 因過長時間使用手機,導致學習或工作表現退步
6. 易因郵件和手機app而分心
像毒品得戒,還是現代人的過度誇大?
有少數國家開始就手機使用頒布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