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辦法不見得好用,但是會有一定效果。
首先免費的網路營銷,前提是需要引流,說到引流 方式就有以下幾種。
、微博基礎營銷:
微博從誕生開始,營銷價值就被無限放大,三天兩頭還總有微博將死論出來。我們先不管微博有多神、什麼時候會死、阿里化後的微博究竟對大淘寶的賣家是免費到底還是會收費,先踏踏實實的體驗微博獨有的基本方法。
養號:常玩微博的人會注意到,經常會有一些段子小號之類的加你關注,你若不關注他,過幾天他就從你的粉絲里消失了。這就是微博最基本的養號方法。
每天按條件搜索,可以加200個以上關注,達到關注數量上限之前,用關注管理工具取消沒有回粉的。一般回粉率大概是5%,這樣下來至少可以把粉絲養到2000以上。如果用官微,就等於有了40000左右的展現。
搜索:即使沒有專門的微博運營,也可以號召整個團隊來做一件事,就是每天定量搜索相關的關鍵詞轉評。譬如搜索「面膜」這個關鍵詞,評論轉發(不要直接發廣告),如果是用官微,能隨機互動最好,如若不能,直接贊美就好。如果是用矩陣,那就用其他號評論之後@官微。人群精準,展現達到,基礎營銷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其他方法,若非強創意、強執行,即是強投入,所以先堅持這兩個免費的方法,用熟微博之後再考慮其他。
2、QQ空間病毒傳播
免費營銷媒體介的鼻祖是QQ家族。
QQ本身即是非常強大的營銷工具,也可以做為CRM管理介質,但是執行人員的變數很大,海量賬號資料植入廣告、QQ群、QQ郵箱群發這些都是特種行業喜歡的,但弊端很多,暫不贅述。始稷更為推薦的是QQ空間。
必備收藏:QQ空間的用戶主要是兩頭,即學生和中老年人,常用QQ空間的人都必然看過一些生孩子必備、學車必備等等各類人群、各種用途的必備,這類帖子的病毒傳播率極高,寫作難度也不大:有內幕、有證言、有數字、有情感,會講故事,文字夠白話。其他方法也大抵如此,切記垃圾信息和病毒傳播之間的尺度:價值、興趣、性感。
3、微信剩餘價值
微信營銷比微博營銷的悖論還多,並且騰訊和路數似乎對微信也過於謹慎。這些依然對於我們沒有大影響。淘寶封了微信入口,很多人認為是壞事,有人認為對電商其實是個好事,因為所有淘寶系都用不了微信了,也不用騰出精力來運營了。
微信的免費營銷通道,剩下的方法就和QQ空間是一樣的了,把握垃圾信息和病毒傳播之間的尺度。稍帶手的執行了,不必再費周折。重復品牌的展現是一種積累,早晚會有果報。
如果非要挖掘微信5.0的剩餘營銷價值,首先是有一個好名字(沒有好名字的見本系列:9種品牌命名方法)、一個好文案、一個獨立網站。
4、QQ漂流瓶
QQ家族一個被忽視的重量極的免費營銷介質:QQ郵箱的漂流瓶。
漂流瓶的打開率不會很高,人群比較符合「屌絲」這個詞。對於有些品類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
漂流瓶有幾種類型,除了定向瓶(適合所謂O2O,同樣也適合市場集中的),其他類型區別都不大。
漂流瓶可以同時投遞給多人,可以添加圖片和音頻,針對用戶極度無聊的心態,引發其好奇心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不要直接發廣告,更要嘗試不添加鏈接,直接是一句幽默的、賣萌的、挑逗的、溝通的,能點明產品核心價值廣告語即可。
5、網路、搜搜網路
網路在免費營銷媒介上也是留有門路的,首當其沖的就是網路。自然也少不了騰訊的搜搜網路。兩種除了不同搜索引擎下的不同權重,人群也有差異。其他網路類也是如此,沒有精力,可以放棄其他網路。
網路的最大意義在於搜索引擎優(SEO),也就是關鍵詞的佔位。針對大眾,起到的是一個自己操作的第三方話語作用。但不要熱衷於吹噓和誇大。
網路是人工審核的,所以通過難度比較大。有效方法就是參考資料要引用的合適,參考資料也是唯一可以實現網路站外鏈接的路徑。如果全網是一整個策略體系,那麼網路作用則會放大。
曾經有一篇文章:「把爆款寫入歷史」,提到了做「經典款」的策略,網路就是一環。網路最關鍵的三點:關鍵詞、名片、參考資料。其中關鍵詞分類繁多,暫不贅述。
6、網路文庫、豆丁
網路的免費媒介最重要的是針對網路搜索的SEO,文庫也是一個有效路徑。
網路文庫、豆丁之類為了避免廣告,也都有審核,所以內容上要注意。
文庫的形式和內容有很多個方向,以服裝為例:
譬如直接的:品牌起源、產品畫冊等;
再譬如間接的:服裝面料知識大全等;
再譬如發散的:可以把模特圖以人像攝影的角度發出去等等。
7、知乎、網路知道、搜搜問問
對於問答類媒介,一直有一個誤會:讓人問答=口碑,自己就使勁發、用力吹。其實不然。口碑是做出來的,不是編出來的。
問答類媒體有兩種:權威性、權重高。綜合類的,前者譬如知乎,後者譬如網路知道。不同的屬性應用不同的策略。
相對於假裝真實的自問自答,老老實實的去回答具有特定關鍵詞的專業性問題更好。永遠也不要把消費者當傻子,而要把自己當傻子。
8、QQ群郵件、群共享
郵件群發的方法有專業公司和軟體兩種付費方法,當然也有免費的手工發送。
手工發送的到達率不是問題,使用群發單顯功能,效果也不是問題。
QQ郵箱是最好的選擇,不用到處收集郵箱、可以為QQ帳號所在的群組群發郵件、會跳出QQ消費提醒、執行比較省事。
關於內容,還是老問題:不要直接發廣告,否則一方面開信率會降低,另一方面容易被踢。譬如定期發送節日、節氣的問候等等,堅持下來,就是所謂的大數法則。
群共享內,把文庫類媒介的文件順便上傳即可。
9、原創軟文
這個所謂新媒體時代,在內容營銷、社會化營銷、互動營銷、體驗營銷被提及越來越多,當賣萌成為都在研究的詞彙,實質上就是在網路這個本來虛假不靠譜的真人空間,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產生「道若極三境」中的品牌信任。所以在這個時代,軟文的作用又被放大,正在向數年前我們做報紙硬廣軟做的效果發展。
更重要的是,各類垂直互聯網媒體崛起,軟文發布的平台越來越多,易於落地。
軟文的基本方法,初期也遵循:有內幕、有證言、有數字、有情感,會講故事,文字夠白話的原則即可。具體標題及內容方法,以後有機會再整理出來單獨分享!
最後再友情提示:免費的媒體必然付出腦力和體力的代價,不同的方法對不同的行業(類目)效果不一樣,多嘗試可以,試出效果之後,集中在一個地方會更有效果。
『貳』 網路營銷的成功案例
支付寶
案例名稱:支付寶錦鯉營銷
時間:2018年10月
簡介:支付寶在微博發起了一個抽獎活動 ,要抽取一位幸運兒,獲得全球免單大禮包,禮包里包括海內海外數百名商家的禮品。
這些定位於目標消費群體的營銷方式,極大地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體驗,此外,還強化了品牌形象,讓顧客聽到「主人」這兩個字,就想到三隻松鼠。
『叄』 汽車網路營銷利用什麼渠道發布廣告
在如今不僅僅是汽車,好多行業都把更多比重的投放資金轉移到網路上了。跟傳統媒體相比,網路媒體確實有更多優勢,比如參與感,趣味性,互動性,連接性等等。對於汽車來講,還是要看投放目的。其實現在的行情,大家投放的目的當然是客戶線索,當然是成交。順著這個思路,去找能幫你成交,幫你帶來線索的媒體就好了。這點就個明顯突出了網路信息時代和傳統媒體時代的不同,過去投放,我們先是希望廣而告之,比如投個廣播,投個報紙,讓大家知道,然後可能會有部分人到店,然後可能有部分高意向客戶,然後可能達成部分成交。但今天不一樣,我能通過網路投放,可能希望直接就鎖定一批高意向客戶,甚至通過投放成交。所以現在有很多汽車網站會直接承諾你一定客戶線索。當然客戶口碑,品牌調性還是要做的,這就可以投一些論壇,大號,節目植入等等,加強品牌親和力。
個人感覺,現在除了大眾化的傳播方式外。短視頻平台傳播的方式是個不錯的形式。比如抖音平台。可以去看看,不少汽車商家都開通了短視頻賬號。有的利用自己的人拍攝短視頻情景小短劇,突出自己的汽車產品優勢,搞笑的段子、幽默風趣的表現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還有的是委託給第三方公司,利用短視頻網紅來打造傳播自己的產品。有的網紅乾脆就利用簡單的小情節,把汽車產品的優勢方面直接說出來,或者演示出來,相比傳統的廣告方式,這樣的傳播手段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肆』 無敵的考拉追著你打是什麼梗
這個梗源自於網路上網友無聊的選擇題,有一個按鈕按一下少活一天,但是如果有一個無敵的考拉會追著你打一天,你是否會按。
在抖音上出了一個無敵的考拉這樣的網路梗,看似毫無關聯,但是卻被中國網民廣泛傳播,傳播的同時,有很多網友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何為無敵的考拉。其實這是來自於網路上一個相對比較有知名度的網友向廣大網民拋出的選擇題,假如有一個按鈕按下你就會少活一天,這是第一個選擇,第二個選擇,按一下就會有一隻無敵的考拉追著你打一天,這兩個選項你會選擇哪一個?而面對這種問題,大多數選擇按下按鈕,畢竟擁有一隻考拉還是比較有誘惑性的。
網路世界是大多數人社交的最根本,可是我們在網路上獲取信息和娛樂的同時,盡可能的要求自己發布的所有言論和視頻都是正能量有營養的,像以上的這種選擇題毫無意義,只能浪費別人的時間3~5秒,爭取與社交平台的廣告語一樣,在網上沖浪是為了記錄美好生活,也是為了分享別人的美好生活。
『伍』 直播營銷的形式如何
無論直播營銷的形式如何,方法就是很粉絲經濟的路線:吸粉、贊助。而不是看廣告。
在2014年的光景,其實直播營銷就已經取得了「拯救者」的名頭。就在當時,電競圈流行著一個調侃的段子:「肉鬆餅(淘寶店)拯救電競圈的主播們!」
甚至可以說,就是靠著直播營銷,大量窮了許久的電競運動員,通過在直播平台上做解說、聊大天,然後時不時插播一下自己淘寶店的廣告,有可能年收入會達到變態的千萬級。一個被人忽略了許久的行業,就這樣滿血復活了,依靠直播營銷。
這只是直播營銷的初段水準,現在的直播營銷層面顯然上升到了企業級。百雀羚這樣的老牌子進來了,各種球星賣自有品牌的鞋子也開始直播了。然後呢?一個直播營銷的神話就開始如過去微博、微信營銷那樣流傳起來……
然後呢?這其實只是又一個新的營銷渠道而已,又一個通過互聯網方式,縮短了產品到目標受眾之間距離的工具。就和微博剛剛出現時,很多企業拿它當企業新聞發布的工具,而省去了召開新聞發布會的麻煩;微信後來居上後,既能發布新聞,又能變成客服平台,顯得比老舊的電話客服和前台客服要「高大上」了許多。
一言以蔽之,對於企業來說,過去需要和電視台合辦的直播晚會可以自己播出了,不需要藉助電視台的渠道。至於各種廣告、各種宣傳、各種活動,統統直播,不在話下。
但這已經是一個分水嶺了,和過去互聯網出現的傳播渠道一樣。作為新一代傳播工具的直播出現後,大多數品牌殺了進來,然後只是對過去在電視台上做的電視購物重現了一番,除了因為尺度更寬而有點迎合「三俗」外,就是各種赤裸裸的在直播平台上銷售大力丸式的吆喝了。
這是直播營銷的瓶頸,也是之前在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網路營銷渠道上重復上演過的戲碼。可所有將直播當作一個縮短和目標受眾距離的工具來揮舞的企業,依然還是用一個舊的觀點來左右自己的營銷思維——我向你推薦我的產品。
可問題在於,網民無論使用何種互聯網工具來接收信息,第一訴求都是泛娛樂化,而不是來看廣告的。可泛濫的品牌冠名節目和插播廣告能帶來真正直播營銷的繁榮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這個看下那些把微博當企業網站式的信息公告欄,把微信當企業新聞和產品簡介小傳單的發散地的網路營銷過往就很明白了。
回到文章開頭「肉鬆餅拯救電競業」這個最初始階段的直播營銷上來看看,不難發現這個所謂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媒介的要義——粉絲經濟。
電競愛好者們通過購買喜歡的電競選手淘寶店內的商品,作為自己的「贊助費」。或許商品是他們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粉絲。直播觀眾因為電競主播的解讀而對電子競技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路人轉粉」,然後慢慢成為鐵桿粉絲,成為「購物者」。
無論直播營銷的形式如何,方法就是很粉絲經濟的路線:吸粉、贊助。而不是看廣告。至於品牌企業如何做,冠名和插播肯定不足取,還是像杜蕾斯在微博上干過的那樣,把自己變成「人」,然後去交朋友。讓目標受眾更近更清楚地看見你,而不是只看你精心編輯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