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的早期,點子大王很有用,一個點子就足以使企業在市場上起死回生,但是,當市場變得成熟、競爭升級的時候,一些耍小聰明的點子和套路就不起作用了,企業需要的是更加系統的網路營銷解決方案。
在講系統的解決方案之前,鏢獅網先來聊聊什麼是營銷?
營銷大神葉茂中說過:廣告沒有專業可言,只有成功可言。
營銷就是:從各個角度支持你的市場推廣,以提高銷量、提升品牌。
人們總是崇尚一些「刷爆朋友圈」的案例,不肯按部就班成體系的去做。
獨孤求敗可以「飛花沾葉皆可傷人」,達到無劍勝有劍的境界,然而他也是紫薇軟劍、玄鐵重劍一路用過來,終其一生才達到了這個境界的。
孔子講的從心所欲,後面還加了一句不逾矩。像大衛·奧格威那樣的大神,就是想怎麼來怎麼來,天馬行空,因為他脫離了形式,劍尖直指問題的根本。
我們還達不到那個境界還是乖乖的系統的解決吧,我們要學習的是大神看問題的方式,不要為了做而做,每走一步都要看看能否為了達成結果起到支撐。
所以今天鏢獅網主要想聊一下「道」的問題,什麼是體系,應該怎麼去思考,怎麼去搭建。而「術」的問題,咱們以後再聊。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聊聊成體系的營銷吧
市場調查
這是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你要調查的內容包括:用戶的需求、產品的整體市場狀況、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
用戶需求:分為顯性需求與隱性需求。
顯性需求就是客戶明確自己的需求的,而隱性需求是客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需求的。
例如想吃麥當勞就是一個顯性的需求,但是客戶並沒有想買一杯二十多的現磨咖啡。麥當勞通過在各種營銷手段,使進入了麥當勞的客戶意識到了這個需求(或許是喜歡咖啡、或許是並不了解但是「被推銷」了、或許只是因為促銷活動)進而買了一杯,這就是激發了顧客的隱性需求(包括為客戶創造需求)。
一個營銷人,能發現客戶的顯性需求,才能及格。
能准確的發現客戶的顯性需求,並能模糊的發掘客戶的隱性需求,就是一個優秀的營銷人了。
能夠精準的發現客戶所有顯性隱形需求,那就是大神級的了。
在做營銷策略前,你應該知道:
顧客需要什麼產品?心理能承受的價格是多少?顧客希望在什麼地方接觸或購買我們的產品?
顧客是什麼樣的人?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結構、性格、價值觀都是什麼?
顧客的真正關注點在哪裡?他在哪裡、什麼時間、何種場合使用該類產品?
顧客對產品是什麼感覺?會如何去表達?可能產生什麼影響?包括未使用前受使用者的影響,及使用後對其他顧客的影響。
市場狀況:要了解市場有多大,熱度有多高,有沒有地域、渠道等方面的限制,相關的政策等。
商場如戰場,進入戰場之前,一定要打探好地形,畢竟地利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注意,對於市場的認知,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你要開一家拉麵店,那你面臨的市場是你店面所在街區,如過做出了品牌或者要開連鎖店,那你面臨的市場就是你所在的整個城市。當你確定好你的戰場,才能夠准確的制定策略。
競爭對手:誰是你的主要競爭對手,誰是你的次要競爭對手,誰是你的潛在競爭對手,你與你的競爭對手相比優勢在哪?
像葉茂中當初給「真功夫」做營銷策劃時候,就為其糾正,主要競爭對手並不是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快餐,而是永和大王、馬蘭拉麵等中式快餐。
確定好競爭對手之後,對競爭對手做詳細的調查,這對公司整體都具有很大的意義,現在僅從營銷層面來聊一下。一個產品在營銷時候,要在客戶心中建立一個簡單生動的形象。這個時候要麼避開競爭對手的宣傳點,另闢蹊徑搶佔用戶心智。
葉茂中在給真功夫制定宣傳語時候,就避開了傳統快餐宣傳點快捷、程序化、品質保證等,而是「營養還是蒸的好」。
如果實在避不開,也可以依附於龍頭,快速建立認知,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例如:中國的臉書、中國的可樂、蘋果的替代品等等。這樣可以用很小的代價在用戶心中建立認知。
策略
對於策略我會分為內容策略、渠道策略兩方面分別展開來講。
內容策略:
對於內容,包含的范圍特別的廣泛,一篇文案、一部廣告、一個創意、一次活動等等,都屬於內容範圍。
但是不論何種形式,目的只有兩個:
1、建立認知
2、打動顧客
不論何種形式的內容、目的都是一樣的,只是隨著時代變化、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形式而已。從前在廣播、報紙投放廣告,後來電視廣告、電視劇電影植入,現在的SEO、SEM、信息流廣告等,只要找到最符合你的產品和時代潮流的形式即可。
在這里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一篇葉茂中大神的案例:
南亞風情·第壹城是一個昆明的過百萬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的大盤。城中村給人的印象一向都是混亂、廉價,所以開發商原本的營銷方向是中、低端的宣傳。
但是葉茂中提出,要打破人們的固有印象。根據市場調查,昆明的市民都對東部一線城市的生活氛圍極為嚮往。
所以提出對產品提價,用更高的價值,支持更高的居住理念和設計理念,讓「南亞」變「國際」,讓「風情」變「高檔」。
商業比附曼哈頓,用曼哈頓高度發到的商業體系映射未來的無限商機。
休閑比附巴黎,用享譽全球的休閑之都巴黎襯托未來舒適從容的生活。
購物比附香港,用世人皆知的消費天堂詮釋其購物環境。
這里是昆明的巴黎!
這里是昆明的曼哈頓!
這里是昆明的香港!
這不是夢,這是即將到來的日子!
之後的結果,開盤當天第一批房,6小時售罄,20多天後,第二批房源2小時售罄。三個月後寫字樓開盤,當天全部銷售完畢。
這件事發生在2009年!
或許現在這些已經被抄襲到爛大街了,但最開始打出這種營銷方式的,就是葉茂中。
渠道策略:
渠道有很多,大致可分為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
但是渠道的選擇首先由你的內容選擇,你要是做嚴肅的內容就不能選擇娛樂化的渠道,你要是做視頻就不能去文字論壇。
其次就是考慮傳播量與垂直度了,想推廣高科技就不能去文學論壇,但是隨便一個小社群又傳播量太小,兩者都要有一個考量。
而且渠道也是在不斷變化,核心人群也在不斷變化,就用知乎舉例,曾經的知乎就是高端、專業、精英聚集地的代名詞,哪怕只是一個熱門話題,也有社會學、心理學、法律等領域的專家出來從各個角度做一番解讀。現在的知乎最熱點的問題都是明星八卦、情緒煽動,明星們布置水軍、引導輿論往往也把知乎作為一個重要的陣地了。
線上渠道: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所有人都在網里,所以線上渠道適合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
但是現在已經過了最開始混亂無序的狀態,根據人群、內容都分成了不同的渠道,每個渠道也有自己比較復雜的游戲規則。但是互聯網的精神就是連接、共享,所以不同渠道之間也是有聯系的。
除了人力物力充足的大公司之外,一般建議中小企業只需要經營幾個主要渠道即可。作為陣地,一般選擇公眾號矩陣,畢竟微信的量級之大約等於整個互聯網了。其他作為主引流渠道,用來傳播以及拉新。
總體要形成漏斗轉化,轉化路徑盡量減少,能三步轉化的絕不走四步。
點贊分享啊!
更多資訊歡迎到鏢獅網查看!如果你對線上推廣還有別的疑問,歡迎加我微信 biaoshi555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