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網路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發布時間:2022-04-02 02:05:07

『壹』 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以下9項權利: 1.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 3.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由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5.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獲得知識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監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貳』 消費者的權利有哪些

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2.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要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3.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4.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因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5.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8.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消費者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叄』 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有:知悉真實情況權;自主選擇權,即消費者選擇自己的商品或服務的權利;人身和財產擔保權;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證、價格公平合理、計量准確等公平交易條件,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依法求償權,請求權,是指個人或者集體在權利和資源受到侵害或者損失時請求賠償的權利;獲得知識權;監督批評權;受尊重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九條
【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肆』 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消費者有以下九項權利:
1、安全權;
2、知情權;
3、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5、求償權;
6、結社權;
7、獲取知識權;
8、受尊重權;
9、監督權。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伍』 網路消費者有哪些類型

網路消費者主要分為以下4種類型:

(1)務實型。務實型的消費者需要的是方便、快捷的網上購物服務。他們往往已經對商品有了大致的了解,對自己的購買行為和需求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和目標。這類消費者在網上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交易上而不是瀏覽和商品比對上,即更加註重商品的質量和服務,因此,信任度高以及物美價廉的物品和服務是這類人最熱衷的。他們在網路視覺的沖擊下,對商品的需求波動幅度較小,購買彈性較小,甚至可能不受視覺沖擊的影響,屬於理性的消費群體。

(2)瀏覽型。據權威調查顯示,瀏覽型的消費者占常用網民總數的8%左右,他們將32%的時間花在對商品和服務的瀏覽上,訪問的網頁是其他網民的4倍。他們在享受點擊滑鼠樂趣的同時,也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精確的比對上。這類消費者大多都是休閑時間充裕的人,並享受著形形色色的購物網站對他們產生的視覺沖擊和購買慾望心理下的需求波動,他們對經常更新、視覺元素豐富、具有創新設計的網站有較大的興趣,對產品本身的興趣沒有瀏覽本身所帶來的興趣濃烈,因此,這類群體的消費觀及其消費行為其實是難以准確預測的,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以消費為目的而進行瀏覽的,只是消磨閑暇,享受瀏覽的樂趣。

(3)經驗型。經驗型的消費者將生活中討價還價的能力應用到網路的議價過程中,該類消費者可能是市場行情的熟知者,可能是對價格的不滿意者,也有可能是追求議價勝利心理並以此得到滿足感的消費者,著名的eBay網上過半數的消費者都屬於該類型。由此,該類消費者還衍生出了「談價師」這一前景被非常看好的網路職業。他們成為消費者網路購物的中間人,這類消費群體也屬於理性消費者,因此在探討需求沖擊程度時,特將這類群體歸結到務實型群體當中。

(4)沖動型。沖動型的消費者比較容易受網路視覺營銷的影響,他們在形形色色的網路購物平台中,被品種繁多的商品吸引住了眼球,並強烈地受網路視覺的沖擊,容易做出購買行為。這類消費者一般都是年齡處於青少年或者學生時代的非理性購物群體。他們的消費需求波動曲線在網路視覺沖擊下的波動幅度非常明顯,強烈地受到價格和視覺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網路視覺沖擊對他們的購買行為有著非常顯著且直觀的影響。

『陸』 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消費者主要有以下權利:人身、財產不受損害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受尊重權、監督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柒』 網路消費者的權益

一、網路服務經營者和商家的信用度。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前可查看賣方的信用度和交易量,選擇信用度高、交易量大的進行交易就比較安全,還可參考其他買家購物後的評價。尤其對聲稱是境外的網站更要提高警惕,有條件的可以查詢該網站的經營資質.

二、商品信息詳細了解,行使自己的知情權。 消費者要了解商品或者服務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商品的名稱、產地、生產者名稱、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消費者要了解商品的技術指標情況,主要包括用途、性能、等級、使用方法、使用說明書、檢驗合格證明等。例如,消費者在網上買手提電腦,或者家用電器,或酒類等食品,都必須了解商品的技術指標情況。 [3]

三、商品的質量保障及售後服務情況。最好採取貨到付款方式進行。

四、低價行為。不要輕易購買低於市場價特別多的商品,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賣家以低價吸引消費者購買,提供的商品往往與宣傳不符,甚至只收錢不發貨。最好選擇自己居住所在地的網站,對比較生疏的網站要有充分防範措施。

在提高警惕之時,如果網路交易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得到解決? 筆者同時提醒消費者,在安全問題上可以通過實施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是EC採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認證技術(比如數字簽名、數字證書),反病毒軟體即時升級。在產品問題上, 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後,立即向侵權者提示並警告其違法行為,可以進一步向法律專家比如律師進行咨詢,也可以向有關部門比如消費者協會及時投訴。如果對方涉嫌詐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以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網路購物過程中,主要還得靠消費者自身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由於我國至今還沒有專門的關於規范網路交易以及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目前只能依照使用於傳統交易方式的那些法律法規來規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以,當務之急只有先提醒網路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注意識別網站是否符合有合法備案的紅盾標志,這樣才能識別網上經營者的真實身份,不要依靠網頁上經營者名稱判斷其真實性;
2、不與未提供足以辨識和辨認身份資料(登記名稱、負責人姓名、地址、電話)的網站進行交易;
3、進行網路交易後妥善保存交易相關記錄,以備受到侵害時有據可查;
4、 對於網路上或通過電子郵件以朋友身份招攬投資賺錢計劃或快速致富方案等信息要格外小心,不要輕信免費贈品或抽中大獎的通知而支付任何費用;
5、父母應關心並陪同孩童進行網路交易購物活動,防止兒童受騙或作出超出其能力以外之交易,並避免兒童接觸到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商品;
6、網站或網路廣告的商品價格如果與市場差距過於懸殊或明顯不合理,應先了解網站退貨與換貨原則和所支付費用總額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四、加強對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立法
信息網路化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與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電子信息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消費也必將迅猛發展,消費者作為網路消費的重要組成部份,其權益的保護就顯得極為重要。我國現有法律沒有專門對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保護散見於《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內容簡單、散亂,漏洞不少,可操作性不強,遠遠不能適應網路消費迅速發展所要求的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強對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研究和立法已迫在眉睫,盡快建立有效的網上購物消費者保護體系已屬當務之急。只有運用立法的、司法的、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以及行業自律的手段,建立有力的網上購物消費者保護體系,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各項合法權益,才能樹立消費者對數字化消費的信心並促進數字市場規則的形成,從而最終實現消費者從網路消費中受益,電子商務從消費者得到切實有力的支持的良性循環。

『捌』 1、網路消費者與實體店消費者相比較有哪些特殊權利

網路消費者能夠更方便的瀏覽網路商店內的各種物品,他們現在同樣可以和客服人員進行砍價。他們與實體店消費者最主要的區別者就是可以實現七天免費退換貨。

閱讀全文

與網路消費者有哪些權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連接好就是不可上網為什麼 瀏覽:52
咋直接看網路密碼 瀏覽:600
網路信號放大器怎麼使 瀏覽:684
智能無線網路寬頻路由器 瀏覽:475
網路版記帳軟體 瀏覽:967
網路主播用哪個象棋 瀏覽:947
最好的手機網路測速 瀏覽:254
四川廣電網路有多少m 瀏覽:287
逢良網路是什麼 瀏覽:166
網路電視不通過wifi可以用嗎 瀏覽:997
軟體本地驗證和網路驗證哪個好 瀏覽:924
極佳是什麼等級網路信號 瀏覽:457
如何投訴網路不良現象 瀏覽:952
網路安全視頻正能量 瀏覽:71
手機網路不好怎麼設置寬頻密碼 瀏覽:335
蘋果手機連接網路為什麼沒辦法用 瀏覽:232
網路安全動圖講解 瀏覽:589
小米手機如何添加自己的網路 瀏覽:659
上海網路研發軟體 瀏覽:586
蘋果6網路信號跟wf天線有關么 瀏覽:98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