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沉迷手機網路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孩子沉迷手游如何科學矯正
沉迷手機網路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包括生理危害、心理危害、家庭危害和社會危害。
生理危害:長時間玩手機游戲會影響新陳代謝、生物鍾和飲食習慣,導致內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影響身體發育。同時,過度盯著手機屏幕會導致視力受損,手指和手腕操作過度可能引發肌鞘損傷。熬夜玩游戲還可能引發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等症狀。
心理危害:沉迷手機游戲會讓孩子在游戲中尋求興奮感和多巴胺分泌,導致上癮。回歸現實時,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煩躁,甚至出現自我認同混亂。長期沉迷還容易形成自私、怯懦、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家庭危害:游戲成癮者通常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容易與家人產生矛盾,不尊重他人,性格孤僻、偏激。這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情感交流,家庭關系緊張甚至破裂。
社會危害:游戲中的氪金充值可能引導孩子追求金錢,助長懶惰心理。游戲中的暴力情節可能使孩子漠視法律,輕視生命。為維持游戲費用,部分游戲成癮者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針對孩子沉迷手游的問題,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科學矯正方法:
科學規范治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幫助孩子認識游戲成癮的危害,糾正不良行為,緩解焦慮、抑鬱等情緒。
家庭正確引導:採用民主尊重的教養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時,積極引導孩子科學玩手游,設定合理的游戲時間,避免沉迷。
培養興趣愛好: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利用課余時間帶孩子參與體育活動、遊玩或興趣班。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減少對手機游戲的依賴。
❷ 網路成癮怎麼辦
幫助孩子從網路成癮中走出來。以下是1些干預的計謀。
1.表師您的關心。找1個安靜的、沒有壓力的時機和孩子交談。在開始談話前告訴孩子您愛他、並關心他,這有助於您們的談話。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要感情投入地傾聽孩子的回答。告訴孩子您很關心所看到的1些變化,並且具體指出那些發生的變化,如疲勞、成績下降、社交活動減少及忘記了原先的興趣愛好等。
6.需要時利用外界力量。假如您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並且孩子和您之間存在著敵意,此時最好尋求外界的幫助。以向心理治療機構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
❸ 青少年如何戒掉網癮
鄭州晨楓教育介紹以下幾種消除網癮辦法:1、認知行為療法:要讓有網癮的人知道網癮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2、系統脫敏法: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周減為6小時,第二周4小時,第三周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周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3、代替療法:人在現實中是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上網就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登山、旅遊等。4、厭惡療法: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要培養自己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❹ 對網路沉迷者我們應該怎麼辦
戒除網癮的心理療法 (一)加強心理疏導,創造學生人際溝通的條件。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少與人溝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於網路游戲,就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並有可能埋下悲劇的種子。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如何處理學業壓力和人際關系,如何面對挫折和困難,如何尋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與同學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助於防止游戲成癮的產生,避免迷上網路游戲。為此,班主任、輔導員要多和學生接觸、交流,主動了解其學習、生活情況,與學生交朋友,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班級氣氛。另外,盡可能多地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接觸、交往,建立健康人際關系。學校除了開展好正常的各項活動、工作外,應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站及各種刊物進行網路知識和道德教育,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提高學生對網路的認知,通過學習、培訓等,全面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道德觀念,正確面對各種現實問題,正確對待不良網路的誘惑,培養學生心理自主性與主體發展性,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差距,正確處理網上、網下的人際關系,正確對待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的區別,能在發生心理沖突時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並採取理智的應對方式,能在網上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學會自我心理調適,並塑造健康、健全的網路心理人格。 (二)激發主觀意識,促進自主戒癮 怎樣救助已患上「網路成癮症」的學生,建議要加強「心理健康咨詢與指導中心」工作,使其與學校心理指導教師組成針對網路成癮問題的救助志願組織,幫助患有不同程度「網路成癮症」的學生盡快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與學習中來。對已經沉迷上網路游戲不可自拔有網路游戲成癮症的學生,可採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手段來矯正。 1、從主觀上克制上網的沖動要與有成癮行為的學生加強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意圖或動機,通過自我的努力來戒除網癮。可以讓網路成癮者將上網的好處和壞處分別列在一張對稱的紙上,按程度輕重排好順序,每天做思想斗爭10-20次,每次3-5分鍾,尤其是在癮發時;也可以將好處和壞處分別貼在顯眼的地方,如電腦上、卧室里、門上;每天多時段內默念或大聲對自己念上網的壞處:戰勝自己關於上網不合理的觀念。 也可以網路成癮者想像自己上網成癮後的種種極端後果,如:成績下降、被大家看不起、被別人羞辱、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在癮發時讓「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進行辯論,讓內心的道德感、責任感與罪惡感、失敗感斗爭:從感情上戰勝自己,痛下戒除網癮之決心,增強自己的戒網動機。 還可以讓網路成癮者在有了想上網的念頭時反復自我暗示,如「不行,現在應該學習,等周末再說」,「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每當抵制住了誘惑,認真學習,度過了充實的一天後,就進行自我鼓勵,如「今天我又贏得了一次勝利,繼續堅持,加油」。這樣不斷強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強自己的意志,使上網的慾望得到抑制。語言暗示既可通過自言自語,也可將提示語寫在日記本上,或貼在牆壁上、床頭上,以便經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專心去做。 2、從行為上堅定戒癮的毅力 首先是自我獎勵、自我懲罰,即視當天的進展情況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或懲罰,但應注意其使用的內容應最好與上網無關.獎勵和懲罰既可以由成癮者自己執行,也可以請老師、同學、家長協助執行。如,當目標執行無誤,就獎勵自己吃一樣喜歡的零食或買一件喜歡的東西,否則長跑1000米或做清潔等. 其次是放鬆訓練法。為應對戒網中癮發時出現的緊張、焦慮、不安、氣憤、等不良情緒,採用肌肉放鬆法、想像放鬆法、深呼吸放鬆法以穩定情緒,振作精神。 再次是想像滿灌法。想像自己上網成痛後的種種極端後果,如成績下降、被大家看不起、被別人羞辱、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人等,想像自己長時間上網後萎靡不振的頹廢樣子;讓其厭惡「現實自我」的形象,並用「理想自我」激勵自己。 最後是行為契約法。成癮者與家長共同商定戒網的行為契約,成癮者簽定契約並成為契約的遵守者,家長則擔任契約的執行者,通過連續不斷地鼓勵,使其逐步達到目標。根據目標行為的性質,有兩種循序漸進的方式:第一,行為頻率的循序漸進。如,讓其將每周上網次數由七八次逐漸減為六次、五次、四次、三次……每次上網時間由五小時逐漸減為四小時、三小時、二小時,達到盡量在周末上網,每次不超過二小時的目標。第二,行為准確性的循序漸進。每個目標都應是其力所能及的,家長等要熱情鼓勵其做好朝目標漸進的每一步,確保其能通過不斷取得進步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其自我效能感,也易據此來衡量其上網行為糾正的程序,制定好下一步的目標。但要謹慎地計劃步子的大小:若步子太大,實現不了:步子太小,浪費寶貴的時間。 (三)家校聯動,共建戒癮網家長要適時監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網或去網吧的質、量、度,孩子自製力差,綜合判斷能力較弱,父母要適時提醒,適當督促孩子上網有度,並鄭重告訴孩子不要光顧色情網站。 家長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治療知識。並用適當方法去改變孩子,轉移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們走出網路成癮這個迷陣。 學校教師與家長要加強聯系,不讓他們的活動脫離教師、家長的監護;禁止與染上「網路游戲成癮」的人群來往;對該個體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網路游戲的危害;向有關部門舉報違規經營的電子游戲機場所,使之及時得到查處;讓積極向上的優秀學生與該青少年結對;培養、支持健康的業余愛好活動;設法使該成癮者與同齡人有良好的關系,使其不脫離正常人群。
記得採納啊
❺ 矯正大學生不良網路心理有哪些對策()
矯正大學生不良網路心理有哪些對策()
A.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優化網路環境
B.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網路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
C.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讓學生感受現實社會和真實的生活狀態
D.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E.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正確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