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同軸電纜常用的網路技術有哪些

同軸電纜常用的網路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08 15:01:26

❶ 網路使用的有線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什麼

網路有線傳輸介質: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同軸電纜和雙絞線傳輸電信號,光纖傳輸光信號。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三種有線傳輸媒體是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雙絞線是一種綜合布線工程中最常用的傳輸介質;同軸電纜是指有兩個同心導體,而導體和屏蔽層又共用同一軸心的電纜;光纖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

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三種有線傳輸媒體

1、雙絞線

雙絞線(twisted pair,TP)是一種綜合布線工程中最常用的傳輸介質,是由兩根具有絕緣保護層的銅導線組成的。把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每一根導線在傳輸中輻射出來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有效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

雙絞線一般由兩根22~26號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而成,「雙絞線」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實際使用時,雙絞線是由多對雙絞線一起包在一個絕緣電纜套管里的。如果把一對或多對雙絞線放在一個絕緣套管中便成了雙絞線電纜 [1] ,但日常生活中一般把「雙絞線電纜」直接稱為「雙絞線」。

與其他傳輸介質相比,雙絞線在傳輸距離,信道寬度和數據傳輸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價格較為低廉。

2、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是指有兩個同心導體,而導體和屏蔽層又共用同一軸心的電纜。最常見的同軸電纜由絕緣材料隔離的銅線導體組成,在里層絕緣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層環形導體及其絕緣體,然後整個電纜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綸材料的護套包住。

同軸電纜可用於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傳輸,適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有電視傳播、長途電話傳輸、計算機系統之間的短距離連接以及區域網等。

同軸電纜作為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千家萬戶的一種手段發展迅速,這就是有線電視。一個有線電視系統可以負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視頻道,其傳播范圍可以達幾十千米。長期以來同軸電纜都是長途電話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它面臨著來自光纖、地面微波和衛星的日益激烈的競爭。

3、光纖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傳輸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❷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哪些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❸ 區域網技術的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CoaxiaI Cable)是網路中最常用的傳輸介質,共有四層,最內層是中心導體,從里往外,依次分為絕緣 層、導體網和保護套,按帶寬和用途來劃分,同軸電纜可以分為基帶(Baseband)和寬頻(Broadband)。基帶同軸電纜傳輸的是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信號將佔用整個信道,數字信號包括由0到該基帶同軸電纜所能傳輸的最高頻率,因此,在同一時間內,基帶同軸電纜僅能傳送一種信號。寬頻同軸電纜傳送的是不同頻率的信號,這些信號需要通過調制技術調制到各自不同的正弦載波頻率上。傳送時應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分成多個頻道傳送,使數據、聲音和圖像等信號,在同一時間內,在不同的頻道中被傳送。寬頻同軸電纜的性能比基帶同軸電纜好,但需要附加信號處理設備,安裝比較困難,適用於長途電話網、電纜電視系統及寬頻計算機網路。

❹ 常用的區域網傳輸技術有(給出任意三種)

在區域網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等。

一、雙絞線

雙絞線是由兩條外面被覆塑膠類絕緣材料、內含銅纜線,互相絕緣的雙線互相纏繞,絞合成螺旋狀的一種電纜線。雙絞線可減少發送中信號的衰減、減少串擾及雜訊、並改善了對外部電磁干擾的抑制能力。 它是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發明的。一百多年來,一直用於電話網。

二、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是一種電線及信號傳輸線,一般是由四層物料造成:最內里是一條導電銅線,線的外面有一層塑膠圍攏,絕緣體外面又有一層薄的網狀導電體,然後導電體外面是最外層的絕緣物料作為外皮。根據尺寸來分同軸電纜則有不同標准規格,從1/8英寸到9英寸直徑不等。

三、光纖維電纜

光導纖維電纜簡稱光纖電纜或光纜。隨著對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光纜的使用日益普遍。對於計算機網路來說,光纜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光纜由纖芯。包層和護套層組成。其中纖芯由玻璃或塑料製成,包層由玻璃製成,護套由塑料製成。

(4)同軸電纜常用的網路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機理

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又稱內網。指覆蓋局部區域(如辦公室或樓層)的計算機網路。按照網路覆蓋的區域(距離)不同,其他的網路類型還包括個人網、城域網、廣域網等。

早期的區域網網路技術都是各不同廠家所專有,互不兼容。後來,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推動了區域網技術的標准化,由此產生了IEEE 802系列標准。這使得在建設區域網時可以選用不同廠家的設備,並能保證其兼容性。

這一系列標准覆蓋了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和無線等多種傳輸介質和組網方式,並包括網路測試和管理的內容。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這一系列標准仍在不斷的更新變化之中。

乙太網(IEEE 802.3標准)是最常用的區域網組網方式。乙太網使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在沒有中繼的情況下,最遠可以覆蓋200米的范圍。最普及的乙太網類型數據傳輸速率為100Mb/s,更新的標准則支持1000Mb/s和10Gb/s的速率。

其他主要的區域網類型有令牌環和FDDI(光纖分布數字介面,IEEE 802.8)。令牌環網路採用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具有更好的抗干擾性;但是網路結構不能很容易的改變。FDDI採用光纖傳輸,網路帶寬大,適於用作連接多個區域網的骨幹網。

近兩年來,隨著802.11標準的制定,無線區域網的應用大為普及。這一標准採用2.4GHz 和5.8GHz 的頻段,數據傳輸速度最高可以達到300Mbps和866Mbps。

區域網標準定義了傳輸介質、編碼和介質訪問等底層(一二層)功能。要使數據通過復雜的網路結構傳輸到達目的地,還需要具有定址、路由和流量控制等功能的網路協議的支持。

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是最普遍使用的區域網網路協議。它也是互聯網所使用的網路協議。其他常用的區域網協議包括,IPX、AppleTalk等。

❺ 同軸電纜有什麼用途

一、概述

1、基帶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以硬銅線為芯,外包一層絕緣材料。這層絕緣材料用密織的網狀導體環繞,網外又覆蓋一層保護性材料。有兩種廣泛使用的同軸電纜。一種是50歐姆電纜,用於數字傳輸,由於多用於基帶傳輸,也叫基帶同軸電纜;另一種是75歐姆電纜,用於模擬傳輸,即下一節要講的寬頻同軸電纜。這種區別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於技術原因或生產廠家。

同軸電纜的這種結構,使它具有高帶寬和極好的雜訊抑制特性。同軸電纜的帶寬取決於電纜長度。1km的電纜可以達到1Gb/s~2Gb/s的數據傳輸速率。還可以使用更長的電纜,但是傳輸率要降低或使用中間放大器。目前,同軸電纜大量被光纖取代,但仍廣泛應用於有線電視和某些區域網。

2、寬頻同軸電纜

使用有限電視電纜進行模擬信號傳輸的同軸電纜系統被稱為寬頻同軸電纜。「寬頻」這個詞來源於電話業,指比4kHz寬的頻帶。然而在計算機網路中,「寬頻電纜」卻指任何使用模擬信號進行傳輸的電纜網。

由於寬頻網使用標準的有線電視技術,可使用的頻帶高達300MHz(常常到450MHz);由於使用模擬信號,需要在介面處安放一個電子設備,用以把進入網路的比特流轉換為模擬信號,並把網路輸出的信號再轉換成比特流。

寬頻系統又分為多個信道,電視廣播通常佔用6MHz信道。每個信道可用於模擬電視、CD質量聲音(1.4Mb/s)或3Mb/s的數字比特流。電視和數據可在一條電纜上混合傳輸。

寬頻系統和基帶系統的一個主要區別是:寬頻系統由於覆蓋的區域廣,因此,需要模擬放大器周期性地加強信號。這些放大器僅能單向傳輸信號,因此,如果計算機間有放大器,則報文分組就不能在計算機間逆向傳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已經開發了兩種類型的寬頻系統:雙纜系統和單纜系統。

1)雙纜系統

雙纜系統有兩條並排鋪設的完全相同的電纜。為了傳輸數據,計算機通過電纜1將數據傳輸到電纜數根部的設備,即頂端器(head-end),隨後頂端器通過電纜2將信號沿電纜數往下傳輸。所有的計算機都通過電纜1發送,通過電纜2接收。

2)單纜系統

另一種方案是在每根電纜上為內、外通信分配不同的頻段。低頻段用於計算機到頂端器的通信,頂端器收到的信號移到高頻段,向計算機廣播。在子分段(subsplit)系統中,5MHz~30MHz頻段用於內向通信,40MHz~300MHz頻段用於外向通信。在中分(midsplit)系統中,內向頻段是5MHz~116MHz,而外向頻段為168MHz~300MHz。這一選擇是由歷史的原因造成的。

3)寬頻系統有很多種使用方式。在一對計算機間可以分配專用的永久性信道;另一些計算機可以通過控制信道,申請建立一個臨時信道,然後切換到申請到的信道頻率;還可以讓所有的計算機共用一條或一組信道。從技術上講,寬頻電纜在發送數字數據上比基帶(即單一信道)電纜差,但它的優點是已被廣泛安裝。

3、同軸電纜網路

同軸電纜網路一般可分為三類:

·主幹網。主幹線路在直徑和衰減方面與其他線路不同,前者通常由有防護層的電纜構成。
·次主幹網。次主幹電纜的直徑比主幹電纜小。當在不同建築物的層次上使用次主幹電纜時,要採用高增益的分布式放大器,並要考慮電纜與用戶出口的介面。
·線纜。

同軸電纜不可絞接,各部分是通過低損耗的連接器連接的。連結器在物理性能上與電纜相匹配。中間接頭和耦合器用線管包住,以防不慎接地。若希望電纜埋在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麼最好把電纜埋在冰點以下的地層里。如果不想把電纜埋在地下,則最好採用電桿來架設。同軸電纜每隔100米設一個標記,以便於維修。必要時每隔20米要對電纜進行支撐。在建築物內部安裝時,要考慮便於維修和擴展,在必要的地方還需提供管道,保護電纜。

同軸電纜一般安裝在設備與設備之間。在每一個用戶位置上都裝備有一個連接器,為用戶提供介面。介面的安裝方法如下:

(1)細纜 將細纜切斷,兩頭裝上BNC頭,然後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
(2)粗纜 粗纜一般採用一種類似夾板的Tap裝置進行安裝,它利用Tap上的引導針穿透電纜的絕緣層,直接與導體相連。電纜兩端頭設有終端器,以削弱信號的反射作用。

二、參數指標

1、主要電氣參數

(1)同軸電纜的特性阻抗 同軸電纜的平均特性阻抗為50±2Ω,沿單根同軸電纜的阻抗的周期性變化為正弦波,中心平均值±3Ω,其長度小於2米。

(2)同軸電纜的衰減 一般指500米長的電纜段的衰減值。當用10MHz的正弦波進行測量時,它的值不超過8.5db(17db/公里);而用5MHz的正弦波進行測量時,它的值不超過6.0db(12db/公里)。

(3)同軸電纜的傳播速度 需要的最低傳播速度為0.77C(C為光速)。

(4)同軸電纜直流迴路電阻 電纜的中心導體的電阻與屏蔽層的電阻之和不超過10毫歐/米(在20℃下測量)。

2、同軸電纜的物理參數

同軸電纜是由中心導體、絕緣材料層、網狀織物構成的屏蔽層以及外部隔離材料層組成.

同軸電纜具有足夠的可柔性,能支持254mm(10英寸)的彎曲半徑。中心導體是直徑為2.17mm±0.013mm的實芯銅線。絕緣材料必須滿足同軸電纜電氣參數。屏蔽層是由滿足傳輸阻抗和ECM規范說明的金屬帶或薄片組成,屏蔽層的內徑為6.15mm,外徑為8.28mm。外部隔離材料一般選用聚氯乙烯(如PVC)或類似材料。

3、對電纜進行測試的主要參數有:

(1)導體或屏蔽層的開路情況。

(2)導體和屏蔽層之間的短路情況。

(3)導體接地情況。

(4)在各屏蔽接頭之間的短路情況。

三、規格型號

同軸電纜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目前基帶常用的電纜,其屏蔽線是用銅做成的網狀的,特徵阻抗為50(如RG-8、RG-58等);寬頻同軸電纜常用的電纜的屏蔽層通常是用鋁沖壓成的,特徵阻抗為75(如RG-59等)。

粗同軸電纜與細同軸電纜是指同軸電纜的直徑大還是小。粗纜適用於比較大型的局部網路,它的標准距離長、可靠性高。由於安裝時不需要切斷電纜,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計算機的入網位置。但粗纜網路必須安裝收發器和收發器電纜,安裝難度大,所以總體造價高。相反,細纜安裝則比較簡單,造價低,但由於安裝過程要切斷電纜,兩頭須裝上基本網路連接頭(BNC),然後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所以當接頭多時容易產生接觸不良的隱患,這是目前運行中的乙太網所發生的最常見故障之一。

為了保持同軸電纜的正確電氣特性,電纜屏蔽層必須接地。同時兩頭要有終端器來削弱信號反射作用。

無論是粗纜還是細纜均為匯流排拓撲結構,即一根纜上接多部機器,這種拓撲適用於機器密集的環境。但是當一觸點發生故障時,故障會串聯影響到整根纜上的所有機器,故障的診斷和修復都很麻煩,因此,將逐步被非屏蔽雙絞線或光纜取代。

最常用的同軸電纜有下列幾種:

·RG-8或RG-11
50Ω
·RG-58
50Ω
·RG-59
75Ω
·RG-62
93Ω

計算機網路一般選用RG-8乙太網粗纜和RG-58乙太網細纜。RG-59 用於電視系統。RG-62 用於ARCnet網路和IBM3270網路。

四、布線結構

在計算機網路布線系統中,對同軸電纜的粗纜和細纜有三種不同的構造方式,即細纜結構、粗纜結構和粗/細纜混合結構。

1、細纜結構

1)硬體配置

(1)網路介面適配器:網路中每個結點需要一塊提供BNC介面的乙太網卡、便協式適配器或PCMCIA卡。

(2)BNC-T型連接器:細纜Ethernet上的每個結點通過T型連接器與網路進行連接,它水平方向的兩個插頭用於連接兩段細纜,與之垂直的插口與網路介面適配器上的BNC連接器相連。

(3)電纜系統:用於連接細纜乙太網的電纜系統包括:

·細纜(RG-58 A/U):直徑為5毫米,特徵阻抗為50歐姆的細同軸電纜。

·BNC連接器插頭:安裝在細纜段的兩端。

·BNC桶型連接器:用於連接兩段細纜。

·BNC 終端匹配器:BNC 50歐姆的終端匹配器安裝在干線段的兩端,用於防止電子信號的反射。干線段電纜兩端的終端匹配器必須有一個接地。

(4)中繼器:對於使用細纜的乙太網,每個干線段的長度不能超過185米,可以用中繼器連接兩個干線段,以擴充主幹電纜的長度。每個乙太網中最多可以使用四個中繼器,連接五個干線段電纜。

2)技術參數

·最大的干線段長度:185米。

·最大網路干線電纜長度:925米。

·每條干線段支持的最大結點數:30。

·BNC-T型連接器之間的最小距離:0.5米。

3)特點

·容易安裝。

·造價較低。

·網路抗干擾能力強。

·網路維護和擴展比較困難。

·電纜系統的斷點較多,影響網路系統的可靠性。

2、粗纜結構

1)硬體配置

建立一個粗纜乙太網需要一系列硬體設備,包括:

(1)網路介面適配器:網路中每個結點需要一塊提供AUI介面的乙太網卡、便提式適配器或PCMCIA卡。

(2)收發器(Transceiver):粗纜乙太網上的每個結點通過安裝在干線電纜上的外部收發器與網路進行連接。在連接粗纜乙太網時,用戶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的乙太網(IEEE802.3)類型的外部收發器。

(3)收發器電纜:用於連接結點和外部收發器,通常稱為AUI電纜。

(4)電纜系統:連接粗纜乙太網的電纜系統包括:

·粗纜(RG-11 A/U):直徑為10毫米,特徵阻抗為50歐姆的粗同軸電纜,每隔2.5米有一個標記。

·N-系列連接器插頭:安裝在粗纜段的兩端。

·N-系列桶型連接器:用於連接兩段粗纜。

·N-系列終端匹配器:N-系列50歐姆的終端匹配器安裝在干線電纜段的兩端,用於防止電子信號的反射。干線電纜段兩端的終端匹配器必須有一個接地。

(5)中繼器:對於使用粗纜的乙太網,每個干線段的長度不超過500米,可以用中繼器連接兩個干線段,以擴充主幹電纜的長度。每個乙太網中最多可以使用四個中繼器,連接五段干線段電纜。

2)技術參數

·最大幹線段長度:500米。

·最大網路干線電纜長度:2500米。

·每條干線段支持的最大結點數:100。

·收發器之間最小距離:2.5米。

·收發器電纜的最大長度:50米。

3)特點

·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網路抗干擾能力強。

·具有較大的地理覆蓋范圍,最長距離可達2500米。

·網路安裝、維護和擴展比較困難。

·造價高。

3、粗/細纜混合結構

1)硬體配置

在建立一個粗/細混合纜乙太網時,除需要使用與粗纜乙太網和細纜乙太網相同的硬體外,還必須提供粗纜和細纜之間的連接硬體。連接硬體包括:

·N-系列插口到BNC插口連接器。

·N-系列插頭到BNC插口連接器。

2)技術參數

·最大的干線長度:大於185米,小於500米。

·最大網路干線電纜長度:大於925米,小於2500米。

為了降低系統的造價,在保證一條混合干線段所能達到的最大長度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使用細纜。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計算在一條混合的干線段中能夠使用的細纜的最大長度t= ( 500 - L ) / 3.28,其中:L為要構造的干線段長度,t為可以使用的細纜最大長度。例如,若要構造一條400米的干線段,能夠使用的細纜的最大長度為:(500 - 400 ) / 3.28 = 30(米)。

3)特點

·造價合理。

·網路抗干擾能力強。

·系統復雜。

·網路維護和擴展比較困難。

·增加了電纜系統的斷點數,影響網路的可靠性。

SWYV: 75-5-1 查看 SWYV:75-5-2 查看 SWYV:75-7 查看 SWYV:75-9 查看
http://www.ie700.cn/ViewInfo.asp?id=583

❻ 信號在同軸電纜中的傳輸方式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計算機網路中傳輸介質有四種。 1、雙絞線:屏蔽雙絞線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無屏蔽雙絞線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特點:容易受到外部高頻電磁波的干擾,誤碼率高,但因為其價格便宜,且安裝方便,既適於點到點連接,又可用於多點連接,故仍被廣泛應用。 2、同軸電纜:50 W 同軸電纜 75 W 同軸電纜 特點:高帶寬(高達300~400Hz)、低誤碼率、性能價格比高,所以用在LAN中 3、光纜 特點:直徑小、重量輕;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抗雷電和電磁干擾性能好,無串音干擾,保密性好,誤碼率低。但光電介面的價格較昂貴。
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性傳輸介質。 一、有線傳輸介質: 1、雙絞線優缺點:成本低,密度高,節省空間,安裝容易,高速率,抗干擾性一般,連接距離較短。 2、同軸電纜 優缺點:抗干擾性好,接入復雜。 3、光纖 優缺點:通信容量大,傳輸損耗小,抗干擾性好,保密性好,體積小重量輕,需要專用設備連接。 二、非無線傳輸介質: 1、短波通信 優缺點:通信質量較差,速率低。 2、微波通信又分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衛星通信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優缺點:信道容量大,傳輸質量高,投資少,相鄰站點間直視,易受天氣影響,保密性差。 衛星通信 優缺點: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傳播時延大270m。
三種: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特點和特性: 雙絞線: l)最常用的傳輸介質 2)由規則螺旋結構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絕緣導線組成 3)傳輸距離為100m 4)區域網中所使用的雙絞線分為二類:屏蔽雙絞線(STP )與非屏蔽雙絞線;根據傳輸特性可分為三類線、五類線等 同軸電纜: l )由內導體、絕緣層、外屏蔽層及外部保護層組成 2 )根據同軸電纜的帶寬不同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 3 )安裝復雜,成本低 光纖: 1 )傳輸介質中性能最好、應用前途最廣泛的一種 2 )光纖傳輸的類型可分為單模和多模兩種 3 )低損耗、寬頻帶、高數據傳輸速率、低誤碼率、安全保密性好。

❼ 常用的同軸電纜有哪幾種並舉例說明它們的應用場合

同軸電纜主要有兩種,粗同軸電纜和細同軸電纜,粗同軸電纜是銅介質中傳輸距離最長的,在10base5的標准當中,可以達到500米的傳輸距離。細同軸纜在10base2的標准當中可以傳輸185米。
目前同軸電纜在計算機網路中的應用已經很少了,與之配套連接設備也越來越少,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其製作工藝比雙絞線復雜很多,且匯流排型拓樸結構的計算機網路中,所有的計算機器都被串連在一根介質上,任一點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全網的癱瘓。所以銅軸電纜現在基本上都是只被用在有線電視網路當中了,我們通常見到的有線電視線纜就是細同軸電纜。

❽ 在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有線通信介質中包括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有線通信介質中包括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1、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的中央是銅芯,鈾芯外包著一層絕緣層,絕緣層外再是一層屏蔽層,屏蔽層氫電線很好地包起來,再往外就是外包皮了。由於同軸電纜的這種結構,它對外界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同軸電纜是區域網最普遍使用的傳輸媒體。

2、雙絞線

在區域網中,雙絞線用的非常廣泛,這主要是因為它們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可靠性。雙絞線有兩種基本類型: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它們都是由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來形成傳輸電路。兩根導線絞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防止干擾(線對上的差分信號具有共模抑制干擾的作用)。

3、光纖

有些網路應用要求很高,它要求可靠、高速地長距離傳送數據,這種情況下,光纖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光纖具有園柱形的形狀,由三部分組成:纖芯、包層和護套。纖芯是最內層部分,它由一根或多根非常細的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絞合線或纖維組成。

每一根纖維都由各自的包層包著,包層是玻璃或塑料塗層,它具有與纖芯不同的光學特性。最外層是護套,它包著一根或一束已加包層的纖維。護套是由塑料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用它來防止潮氣、擦傷、壓傷或其它外界帶來的危害。

(8)同軸電纜常用的網路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1、雙絞線

雙絞線可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適合於短距離通信。

非屏蔽雙絞線價格便宜,傳輸速度偏低,抗干擾能力較差。屏蔽雙絞線抗干擾能力較好,具有更高的傳輸速度,但價格相對較貴。雙絞線需用RJ-45或RJ-11連接頭插接。

2、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由繞在同一軸線上的兩個導體組成。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連接簡單等特點,信息傳輸速度可達每秒幾百兆位,是中、高檔區域網的首選傳輸介質。

3、光纖

應用光學原理,由光發送機產生光束,將電信號變為光信號,再把光信號導入光纖,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機接收光纖上傳來的光信號,並把它變為電信號,經解碼後再處理。與其它傳輸介質比較,光纖的電磁絕緣性能好、信號衰小、頻帶寬、傳輸速度快、傳輸距離大。

主要用於要求傳輸距離較長、布線條件特殊的主幹網連接。具有不受外界電磁場的影響,無限制的帶寬等特點,可以實現每秒萬兆位的數據傳送,尺寸小、重量輕,數據可傳送幾百千米,但價格昂貴。

❾ 同軸電纜有什麼用途

同軸電纜根據其直徑大小可以分為:粗同軸電纜與細同軸電纜。粗纜適用於比較大型的局部網路,它的標准距離長,可靠性高,由於安裝時不需要切斷電纜。

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計算機的入網位置,但粗纜網路必須安裝收發器電纜,安裝難度大,所以總體造價高。

相反,細纜安裝則比較簡單,造價低,但由於安裝過程要切斷電纜,兩頭須裝上基本網路連接頭(BNC),然後接在T型連接器兩端,所以當接頭多時容易產生不良的隱患,這是運行中的乙太網所發生的最常見故障之一。

同軸電纜傳導

同軸電纜傳導交流電而非直流電,也就是說每秒鍾會有好幾次的電流方向發生逆轉。

如果使用一般電線傳輸高頻率電流,這種電線就會相當於一根向外發射無線電的天線,這種效應損耗了信號的功率,使得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減小。

同軸電纜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心電線發射出來的無線電被網狀導電層所隔離,網狀導電層可以通過接地的方式來控制發射出來的無線電。

❿ 計算機網路常用的傳輸介質包括哪些其傳輸特性如何

三種: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特點和特性:
雙絞線:
l)最常用的傳輸介質
2)由規則螺旋結構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絕緣導線組成
3)傳輸距離為100m
4)區域網中所使用的雙絞線分為二類:屏蔽雙絞線(STP
)與非屏蔽雙絞線;根據傳輸特性可分為三類線、五類線等
同軸電纜:
l
)由內導體、絕緣層、外屏蔽層及外部保護層組成
2
)根據同軸電纜的帶寬不同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
3
)安裝復雜,成本低
光纖:
1
)傳輸介質中性能最好、應用前途最廣泛的一種
2
)光纖傳輸的類型可分為單模和多模兩種
3
)低損耗、寬頻帶、高數據傳輸速率、低誤碼率、安全保密性好

閱讀全文

與同軸電纜常用的網路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忘記網路密碼怎麼連接華為 瀏覽:184
無線網路機頂盒設計 瀏覽:756
三層無線網路實驗 瀏覽:324
家庭網路總是斷開怎麼回事 瀏覽:854
圓形網路線怎麼畫 瀏覽:164
共享電視網路錯誤怎麼辦 瀏覽:170
網路電話手錶哪個牌子最好 瀏覽:771
有移動硬碟如何變成網路服務端 瀏覽:783
周邊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721
移動網路和電信聯通有什麼區別 瀏覽:450
統帥無線網路電視怎麼升級 瀏覽:227
用過路由器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601
美團商家版輸入名稱網路請求異常 瀏覽:890
網路咋騙屬於什麼案件 瀏覽:777
公共網路金股有哪些 瀏覽:599
在網路安全中中斷是指 瀏覽:297
網路補課一對一哪裡性價比更高 瀏覽:900
華為wifi網路分享不了 瀏覽:925
安裝了小米路由器怎麼沒有網路 瀏覽:143
網路安全已成為 瀏覽:44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