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上通緝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1、是刑事犯罪。2、犯罪事實清楚。3、案犯在逃。符合這三個條件就能上網通緝。並不是說大家都可以從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所有通緝犯的資料。一般只有部分a、b級通緝犯。網上通緝令是公安內部使用,不對整個互聯網開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Ⅱ 派出所要網上通緝一個人要具備什麼條件
首先,有刑事犯罪發生,然後可以確定犯罪嫌疑人,最後上網追捕不是派出所所能辦理的,而是需要其進行上報,由分局以上公安機關審批同意後才可以。
對重大在逃人員實行"A、B級通緝"將《公安部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公安部A級通緝令》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該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
《公安部B級通緝令》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各省級公安機關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公安部通緝令》。
(2)網路通緝需要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嚴格執行"犯罪嫌疑人已經抓獲"的破案標准。
各級公安機關要認真貫徹《公安部關於修改刑事案件破案標準的通知》(公通字〔1998〕1號)精神,在破案統計、偵查部門破案成績考核、刑警中隊等級評定等工作中都要嚴格執行這個破案標准:一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必須抓獲。
二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須抓獲;犯罪集團作案的,首要分子和主要實施犯罪的嫌疑人必須抓獲。要把緝捕在逃人員作為偵查辦案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Ⅲ 網上追逃的條件
法律分析:一般符合犯罪事實清楚、案犯在逃以及刑事犯罪這三個條件就能網上追逃。網上追逃的范圍一般包括刑事拘留、司法機關決定逮捕或已批准、和有證據證明自己已經構成犯罪而必須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逃離作案地,經辦案機關抓捕未歸案的,以及從勞教場所脫逃的勞教人員、犯罪嫌疑人以及罪犯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三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Ⅳ 網上追逃需要什麼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才能網上追逃:犯罪嫌疑人構成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且犯罪事實清楚、在逃的。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Ⅳ 網上通緝需要什麼條件
網上通緝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
需要滿足:1、被通緝人是犯罪嫌疑人;2、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3、該犯罪嫌疑人在逃避。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Ⅵ 網上通緝的條件是什麼
網上通緝的條件包括:1、被通緝的人必須是犯罪嫌疑人;2、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3、該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逃避法律責任而下落不明;4、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有權發布通緝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Ⅶ 網上通緝的條件
三個條件1、是刑事犯罪,2、犯罪事實清楚,3、案犯在逃,符合這三個條件就能上網通緝。並不是說大家都可以從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所有通緝犯的資料。一般只有部分A、B級通緝犯。網上通緝令是公安內部使用,不對整個互聯網開放。兩種類別一種是由公安部定期下發追逃光碟,光碟上有被追逃人員的相關資料,各地公安機關等根據光碟上的資料進行追逃;另一種是在公安內部的專網「公安網」上進行上網公布。因為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公安機關派出所等還沒有加入「公安網」,所以,如今是兩種網上追逃形式共存。
Ⅷ 構成網路通緝的條件是什麼
三個條件:是刑事犯罪,犯罪事實清楚,案犯在逃,符合這三個條件就能上網通緝。並不是說大家都可以從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所有通緝犯的資料。只有部分A、B級通緝犯。網上通緝令是公安內部使用,不對整個互聯網開放。
兩種類別:一種由公安部定期下發追逃光碟,光碟上有被追逃人員的相關資料,各地公安機關等根據光碟上的資料進行追逃;另一種在公安內部的專網「公安網」上進行上網公布。因為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公安機關派出所等還沒有加入「公安網」,所以,如今是兩種網上追逃形式共存。
(8)網路通緝需要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通緝令中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別名、曾用名、綽號、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身份證號碼、衣著和體貌特徵並附被通緝人照片,可以附指紋及其他物證的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
通緝令發出後,如果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必須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和日期。
有關公安機關接到通緝令後,應當及時布置查緝。抓獲犯罪嫌疑人後,應當迅速通知通緝令發布機關,並報經抓獲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後,憑通緝令羈押。原通緝令發布機關應當立即進行核實,依法處理。
Ⅸ 怎樣才能構成網上通緝的條件
法律分析:1、符合逮捕條件;
2、在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第一百五十五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