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熟人網路遵循哪些原理

熟人網路遵循哪些原理

發布時間:2022-05-03 10:44:58

❶ 社交網的發展簡史

理論基礎: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創立了六度分割理論,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為一個大型網路。這是社會性網路(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後來有人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來進行網路社交拓展,比如ArtComb,Friendster,Wallop,adoreme 等。
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種方式,而並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現在一般所謂的SNS,則其含義已經遠不止「熟人的熟人」這個層面。比如根據相同話題進行凝聚(如貼吧)、根據學習經歷進行凝聚(如Facebook)、根據周末出遊的相同地點進行凝聚等,都被納入「SNS」的范疇。

❷ 簡述以熟人為主體形成的關系網路對傳統民眾生活的功能

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悅乎」是描寫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說,社會和個人在這里通了家。「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並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西洋的商人到現在還時常說中國人的信用是天生的,類於神話的故事真多:說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還是他祖父在中國時訂的貨,一文不要的交了來,還說著許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話。——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

❸ 社交網路的起源,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越詳細越好啊,多謝了各位

  1. 社交網路的起源
    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網路的興起與發展
    有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Degreesof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虛擬雖然是網路世界的一種優勢,但是和商業社會所要求的實名、信用隔著一條鴻溝。通過熟人之間,通過「六度分割」產生的聚合,將產生一個可信任的網路,這其中的商業潛能的確是無可估量的。社會、網路、地域、商業、Blog、SNS,這些詞彙你也許都聽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預見先機的人找到聚合它們的商業價值,被改變的絕不僅僅是網路世界。
    「社交網路」是近些年最受關注的互聯網名詞,它的英文縮寫是SNS,第一個S是Social社會化,第二個N代表Networking網路,第三個S是Services服務。SNS的概念起源於社會網路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論」,即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SNS將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搬到了互聯網上,讓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能聯絡彼此。

總體來看,社交網路不僅僅是一些新潮的商業模式,從歷史維度來看,它更是一個推動互聯網向現實世界無限靠近的關鍵力量。目前,社交網路含蓋以人類社交為核心的所有網路服務形式,互聯網是一個能夠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參與的互動平台,社交網路使得互聯網從研究部門、學校、政府、商業應用平台擴展成一個人類社會交流的工具。現在社交網路更是把其范圍拓展到移動手機平台領域,藉助手機的普遍性和無線網路的應用,利用各種交友/即時通訊/郵件收發器等軟體,使手機成為新的社交網路的載體。

2.國內社交網路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中國社交網路的從無到有
隨著國外社交網站的日漸盛行,社交網路也開始踏入中國的互聯網世界。2003年,Uuzone在南京成立,又名優友地帶。優友是一個Web2.0公司,社交網路,你可以在優友寫Blog,使用網路IP電話,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它是一個面向18到25歲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的網路社交平台。UU地帶致力於以網路溝通人與人,倡導通過網路拓展人際關系圈,讓用戶盡情享受社交和溝通的樂趣。UU地帶以提高網路誠信、建立信任溝通為己任,為互聯網應用帶來清新健康的新風尚。同時,Uuzone也定位在滿足用戶在網路「非約會、非商務」的廣泛性網路交往。
越來越多的用戶帶來社交新樂趣用戶使用UU地帶的服務,可以通過自己的朋友結識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從而獲得更多高質量的、可信任的朋友,即為優友,並創建誠信安全的個人社交圈,從結交朋友、休閑娛樂、商務投資、學習探討等等一系列的交流活動中獲得樂趣。
作為中國早期的社交網站,在中國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期,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其用戶數量超過300萬。然而,盈利模式的不清晰,導致其後來的發展一直差強人意,同時,優友地帶有據可查的融資紀錄,除了晨興創投的100萬美元外再無其他資金注入。而目前SNS網站的廣告收入與成本支出有極大差距,盈利遙遙無期。因此,優友地帶最終於2009年停止了所有的服務,成為SNS社區洗牌中的第一個犧牲者。(二)各類社交網站層出不窮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各種社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世人面前,諸如校內網(現人人網)、開心網、51.com、騰訊朋友、新浪微博等。
51.com成立於2005年8月。51.com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穩定安全的數據存儲空間和便捷的交流平台。51.com是由美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CapitalChina)、巨人網路集團(GiantInteractiveGroup)、海納亞洲創投(SusquehannaInternationalGroup)、英特爾資本(IntelCapital)、紅點創投(RedpointVentures)等國際著名的企業和風險基金聯合投資而成。2006年07月,入圍全球著名風險投資業媒體RedHerring2006年亞洲最具發展潛力百強排行榜。2006年09月,位於IWebChoice排名之全球華語網站21名。2006年11月,注冊用戶破5000萬。2007年05月,成功並購虛擬形象平台「Pixoart」。2007年06月,注冊用戶突破7000萬。2007年07月,與英特爾資本、紅點創投、美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海納亞洲創投完成第二輪超過1500萬美元投資協議。2008年01月,注冊用戶突破1億,月獨立用戶超過2500萬。2008年01月,網路發布《2007中國空間社區(博客)研究報告》顯示,總體流量次於騰訊位居第二,用戶活躍度(以獨立IP平均頁面瀏覽量為標准)居國內首位。2008年05月,上海總部遷居至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2008年07月,與巨人網路集團、上海浦東科委等投資者完成第三輪超過5000萬美元投資協議。2008年07月,與巨人網路集團、上海浦東科委等投資者完成第三輪超過5000萬美元投資協議。2008年12月,合作廣告品牌客戶累計超過200家。2009年04月,第一款游戲產品「51游戲」上線運營,進軍網遊行業。2009年07月,推出聊天軟體「彩虹」(51掛掛升級版),形成完整的網站、游戲、IM三大產品線。2009年12月,即時交友軟體「彩虹」正式上線。2009年12月,注冊用戶突破1.78億,月獨立用戶超過4000萬。
開心網由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辦於2008年3月,是國內第一家以辦公室白領用戶群體為主的社交網站。開心網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日記、相冊、動態記錄、轉帖、社交遊戲在內的豐富易用的社交工具,使其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在輕松互動中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系。自創辦以來,開心網以發掘和滿足用戶需求、完善用戶體驗為導向,以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創新為動力,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真實、輕松的社交互動平台。在產品方面,開心網組件主要分為基礎工具、社交遊戲和其他應用三大類,其中社交遊戲類別包括「開心城市」、「開心庄園」、「開心餐廳」等眾多熱門游戲;其他應用類別包括「天氣預報」、「在線購票」、「模擬炒股」等眾多實用工具。開心網提供的優質產品和服務深受用戶的歡迎,先後獲得「網民最喜歡的SNS類社區」、「2009年度最有價值網站(社交類)」等多項獎勵。在技術領域,開心網團隊始終致力於自主技術研發,採用國際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包括先進的共享交互網路、數據傳輸方案、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等,以滿足大規模用戶的各種復雜應用與海量數據交互,引領新一代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並且通過技術創新滿足了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
人人網是由千橡集團將旗下著名的校內網更名而來。2009年8月4日,將旗下著名的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社會上所有人都可以來到這里,從而跨出了校園內部這個范圍。人人網為整個中國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的SNS社交網站,給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平台,提高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通過提供發布日誌、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個功能豐富高效的用戶交流互動平台。
朋友網原名QQ校友,是騰訊公司打造的真實社交平台,為用戶提供行業、公司、學校、班級、熟人等真實的社交場景。2011年7月5日,騰訊公司正式宣布旗下社區騰訊朋友更名為朋友網。
新浪微博是一個由新浪網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類Twitter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簡訊、彩信發布消息或上傳圖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話博客」。您可以將您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寫成一句話,或發一張圖片,通過電腦或者手機隨時隨地分享給朋友,一起分享、討論。您還可以關注您的朋友,即時看到朋友們發布的信息(字數140字以內)。
總體來說,中國社交網站在此階段經歷了爆炸式的發展,至今形成了多家並立的局面

3.對國內社交網路的未來發展的展望
社交網路將繼續促進信息的自由流動,促進社會的進步,在和用戶交互的過程中促進人影響人。
社交網站正在成為以人際關系為聯接的互聯網互動應用的集成平台。在不久的將來,由於社交網站學生和青年白領這兩部分數量占優的網民用戶群體的特殊需求的滿足及社交網路的病毒式營銷、口碑相傳的推廣方式,將推動中國社交網站用戶的爆發式增長。由於添加了互動游戲,娛樂類社交網站的高頻次游戲應用將直接影響網站的使用頻率,將使用戶具備更高的用戶黏度。最終實現網站和用戶雙方的可延續價值更大化。
而商務社交網站出發點是商務人脈拓展,目的性較強,用戶傾向於在有特定需求時使用網站,使用頻次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務社交網站也紛紛開始在平台上構建更多的互動,有利於商務人脈的深層次培養,商務社交網站使用頻率低的情況正在得到改善。社交網站是基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應用,親友之間口碑相傳的推廣是最有效的渠道。有近八成用戶獲知正在使用的社交網站是來自朋友、同學、同事的推薦,佔到74.6%,其他渠道獲知的均少於20%。
由於社交網站的流行,它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也是各大商家的必爭利益,因此社交網站的熱行亦將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目前數據顯示,中國Top50位的SNS站點中,其中36個SNS站點部署了頁面廣告。廣告是目前SNS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在未來,除了第三方個人和公司聯合平台開發商繼續開發插件並聯合運營外,SNS站點還有可能聯合專業的網頁游戲開發商聯合開發並運營,實現更大的盈利。
社交網路在於人的現實生活中有更多的融合點,隱私問題短期內將無法解。
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有75.8%的用戶表示,在社交網站上的好友是現實中的朋友。因此隨著網路滲透率的提升和網民對於網路應用的深入,社交網站用戶規模將會得到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用戶會將更多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延伸到網路。社交網路將與人的現實生活有更多的融合點。
由於社交網路基於對用戶真實身份的營銷,SNS網站的精準完全基於網站用戶的真實性,作為真實關系網路延伸的SNS網站會員的信息真實度較高,同時我們也可以依據用戶信息和朋友圈子去判斷一個用戶的真實程度。因此,任何網友都可以輕易地了解到每一個用戶的基本用戶屬性,也可以從用戶的使用行為中分析得出興趣、經歷、偏好、朋友圈、購物記錄,從而用戶的隱私就被暴露無遺。隨之出現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些掌握的用戶人口統計和行為信息進行不法活動。
雲服務、移動計算和社交網路等技術將走向成熟並相互交融,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主流平台
過去幾年來,轉型一直是IDC(國際數據公司)年度預測的主題。這一次,迫於全球經濟衰退的壓力,一波顛覆性技術的浪潮已經形成,並在逐漸發展壯大。IDC預計,在2011年及以後的時間里,雲服務、移動計算和社交網路等技術將走向成熟並相互交融,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主流平台,無論對IT業還是其所服務的其它行業均是如此。
「2011年,我們預計這些轉型技術會發生重大轉變,即從初步接納狀態演變為初步主流態勢。」IDC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FrankGens說。「因此,我們將會看到,IT行業的活動會越來越多地圍繞著這個下一代主力平台的構建和採用來展開,其主要特點為移動、基於雲的應用和服務交付,以及社交業務和林林總總分析手段的價值發掘。這種平台的變遷將會在另一個IT支出得以強勢回升的年份飛速發展。全球IT行業的支出也將得益於新興市場的加速恢復,它將佔到2011年全球所有新增IT凈支出的一半以上。
社交網路具備更加實用的功能,富媒體化、多元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網路社交不僅僅是一些新潮的商業模式,從歷史維度來看,它更是一個推動互聯網向現實世界無限靠近的關鍵力量。
隨著社交網路的發展,越來越模糊的組織邊界、越來越細分的人群以及越來越強大的個體出現在中國的主流社交網站中,所以更多媒體的嵌入,更多元化元素的滲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去促成社交網路的不斷更新與完善。

參考資料
六度空間理論
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社交網路統計數據中國的社交媒體騰訊社交網路分析
2011社交共享發展趨勢
2010-2011年中國社交網路市場研究報告中國社交網路走向何方

❹ 彼此不是QQ好友,怎麼會出現在朋友網里說是什麼網路熟人或在同一個地方上網,是怎麼回事呀

不對呀!問題是那個人我確實認識!!!

❺ 怎樣成為網路熟人

網路熟人就是QQ上經常聊天或曾經經常聊天後來被黑了(或刪除)的好友加在校友欄里 就成來網路熟人.

❻ 社交電商有哪些模式和特點

社交化電子商務,是把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帶有社交屬性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它具備三個核心特徵:1.具備導購的作用。2.用戶和用戶之間或者用戶和企業之間存在互動和分享,即具有社交化元素。3.最為關鍵,具備「社交化傳播多級返利」的機制,即「SNS」傳播,即可獲益。

❼ 女子被「老闆」指示轉賬被騙,如何預防被網路「熟人」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類似的新聞新聞呢?

新聞的大概內容就是騙子們會冒充公司的老闆,然後讓找借口讓其公司的員工給其他的賬戶轉賬。

如果遇到了這類情況,第一時間要保存相關的聊天記錄和各種憑證到警察局進行報案,把損失降到最低。

所以在我們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就會落入騙子的圈套,從而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

畢竟騙子為了實現他們的目的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切勿掉以輕心,認為騙子離自己很遠。

❽ 移動社交的方向

Facebook之所以成功很大的關系來源於實名的好友關系鏈,從Facebook的招股書中看到,2011年其實名用戶達8.45億,同時Facebook也一度被估值1000億美元,無疑成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交網路平台。同傳統社交網路不同,手機比PC有著天然的聯系人屬性、實名屬性和位置屬性,可以大大的減少信任成本,同時又具有很強的便利性,滿足了人們時時社交、永不離線的需求,加上智能設備的快速普及,移動實名社交在發展規模和發展遠景上都比互聯網社交更具有想像力。
同時移動實名社交也會延續互聯網實名社交的用戶規模優勢,以Facebook為例,盡管其在移動社交上起步較晚,但憑借本身在互聯網社交上絕對壟斷的地位,在移動社交領域依然毫無對手,在AppStore免費下載榜和全部下載榜中都穩坐第一,這其實就是馬太效應的延伸 開放社交
移動互聯時代的無界限交流,使得人們有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交流平台。更具哈弗心裡學家斯坦利米創立的六度空間理論「你與陌生人之間的間隔不會超過六個人」,每個個體的社交圈子不斷放大形成一個大型網路,通過熟人的圈子認識陌生人這是早期社交網路的雛形,也是Facebook依託的藍圖,而隨著移動化與社交化概念的融合,不在限定以人為中心的轉播模式,與傳統病毒式傳播不同移動社交的開放模式在界定陌生人與熟人之間加入多元化因素,比如基於LBS的簽到、隨機發送、興趣等多種因素。
從AppStore下載數據分析很多移動社交應用正在涉足LBS+陌生交友領域,尤其是在垂直細分的陌生交友領域。對於這些應用而言,陌生交友將會逐步轉變為熟人關系。這樣形成的熟人關系,因信任感而適合於品牌傳播和電商的口碑傳播。而基於手機為載體的移動社交憑借著天熱的身份與地域屬性,讓虛擬化的社交途徑轉化為更為真實的交流平台,而扎克伯格讓世界更透明的理想似乎正在實現,在這個隱私無處不被追蹤和記錄的年代,伴隨著開放社交生態的逐漸蔓延,每個人都成了「透明人」。
私密社交
私密社交的原理基於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研究成果,即在任何時候,人們最多能與大約150人維持穩定的社交關系,其中50個是你值得信任的朋友,15個好朋友,5個最好的朋友。只允許150個私密好友,正是打造高質量社交網路的一個基礎。不是廣播,不是自我推銷,私密社交是將生活瞬間和真正認識你的人分享。
「私密社交」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滿足了「隱私」這個日益被越發關注的需求,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還在於這個切入點正好契合了SNS發展路徑的潛在規律。而說到私密社交我們就不得不談到Path的成功之道,Path所構建的更為親密私人化的社交圖譜,以更加註重增進私人關系的方式進行對Facebook模式的顛覆和革新。Path創始人表示「私密社交的價值在於能夠給用戶提供一種家庭般的溫暖,而不是宛若Facebook那般的喧囂塵世。」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在十厘米內)交換數據。而在最新的規范中顯示,新的交換協議允許兩台NFC設備之間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受,未來隨著NFC的應用面更廣,分享和交友只需碰一碰這么簡單,相信NFC交友也會成為一種趨勢。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憤怒的小鳥》和諾基亞合作。用戶可以通過與NFC標簽以及支持NFC的手機進行交互,對《憤怒的小鳥》的大多數隱形關卡進行解鎖,或許NFC將是未來移動社交遊戲的爆發點。

❾ 什麼是網路熟人

經常聊的,而且聊得投機的

❿ 社會化網路的基本概念

在社會化網路概念逐漸清晰後,出現了其最具代表性的變現形式SNS。
SNS源自英文縮寫(互聯網領域有三層含義:服務 Social Network Service,軟體 Social Network Software,網站 Social Network Site;醫學領域含義: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解】交感神經系統)的翻譯,中文直譯為社會性網路服務或社交網路服務,意譯為社交網路服務。中文的網路含義包括硬體、軟體、服務及網站應用,加上四字構成的片語更符合中國人的構詞習慣,因此人們習慣上用社交網路來代指SNS(包括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三層含義),用社交軟體代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用社交網站代指Social Network Site。SNS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創立了六度分割理論,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為一個大型網路。這是社會性網路(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後來有人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來進行網路社交拓展,比如ArtComb,Friendster,Wallop,adoreme 等。
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種方式,而並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現在一般所謂的SNS,則其含義已經遠不止「熟人的熟人」這個層面。比如根據用戶經歷進行凝聚(如Facebook、校內)、根據空間主題進行凝聚(如Qzone、網路空間)、根據社交遊戲進行凝聚(如開心網、社交遊戲)等,都被納入「SNS」的范疇。
SNS進入中國最重要的是形態是社交化。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ing)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網路,這種基於社會網路關系系統思想的網站在國內被稱為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現在許多WEB2.0網站都屬於SNS網站,如網路聊天(IM)、交友、視頻分享、博客、播客、網路社區、音樂共享等。社會性網路的理論基礎源於六度理論(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則(Rule Of 150)。

閱讀全文

與熟人網路遵循哪些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原網路信息推廣報價多少錢 瀏覽:384
電腦上無線網路連接顯示不出來 瀏覽:89
沃爾瑪移動網路 瀏覽:187
紅河州國家網路安全宣傳 瀏覽:667
聯通網路家裡沒信號怎麼辦 瀏覽:260
電腦怎麼看網路卡號 瀏覽:393
怎麼添加網路聯系人 瀏覽:554
計算機技術與什麼組成計算機網路 瀏覽:263
手機wifi已連接網路不佳 瀏覽:638
首選網路類型怎樣設置 瀏覽:916
筆記本怎麼安移動網路 瀏覽:642
常見網路教學支撐平台一般由哪些子系統構成 瀏覽:839
連接無線網路的電話 瀏覽:572
打王者榮耀移動網路不穩定怎麼解決 瀏覽:872
如何關閉全家網路 瀏覽:117
希沃白板設置網路共享 瀏覽:648
為何無法訪問到移動網路 瀏覽:770
oppo如何查看網路連接了多少個 瀏覽:457
手機網路數據信號為黃色 瀏覽:931
網路安全身邊事小漫畫 瀏覽:77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