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路由器網路層協議

路由器網路層協議

發布時間:2025-08-20 22:05:57

計算機網路中五層協議它們分別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它們具體分別是在哪裡(從硬體層面上談)實現的

1,物理層;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負責在物理線路上傳輸原始的二進制數據。

2、數據鏈路層;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負責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連接。

3、網路層;其主要功能是:要負責創建邏輯鏈路,以及實現數據包的分片和重組,實現擁塞控制、網路互連等功能。

4、傳輸層;其主要功能是:負責向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務,實現流量控制以及差錯控制。

5、應用層;其主要功能是:為應用程序提供了網路服務。

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是由計算機硬體(如網卡)實現的,網路層和傳輸層由操作系統軟體實現,而應用層由應用程序或用戶創建實現。

(1)路由器網路層協議擴展閱讀:

應用層是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這里的進程就是指正在運行的程序。

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
和遠地操作,而且還要作為互相作用的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來完成一些為進行語義上有意義的信息交換所必須的功能。應用層直接為用戶的應用進程提供服務。

傳輸層的任務就是負責主機中兩個進程之間的通信。網際網路的傳輸層可使用兩種不同協議:即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無連接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面向連接的服務能夠提供可靠的交付,但無連接服務則不保證提供可靠的交付,它只是「盡最大努力交付」。這兩種服務方式都很有用,備有其優缺點。在分組交換網內的各個交換結點機都沒有傳輸層。

網路層負責為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在發送數據時,網路層將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或包進行傳送。

在TCP/IP體系中,分組也叫作IP數據報,或簡稱為數據報。網路層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選擇合適的路由,使源主
機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交付到目的主機。

Ⅱ ARP和RARP是哪層協議

ARP和RARP是網路層的協議,但是它所工作的內容是鏈路層的,具體來說應該是在網路層。

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在僅知道主機的IP地址時確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種協議。因IPv4和乙太網的廣泛應用,其主要用作將IP地址翻譯為乙太網的MAC地址,但其也能在ATM和FDDIIP網路中使用。

(2)路由器網路層協議擴展閱讀:

ARP協議注意到的問題:

ARP 是解決同一個區域網上的主機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體地址的映射問題。

如果所要找的主機和源主機不在同一個區域網上,那麼就要通過 ARP 找到一個位於本區域網上的某個路由器的硬體地址,然後把分組發送給這個路由器,讓這個路由器把分組轉發給下一個網路。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個網路來做。

Ⅲ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路由選擇協議

互聯網採用的 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自適應的(即動態的)、分布式路由選擇協議 。由於以下兩個原因,互聯網採用分層次的路由選擇協議:

把整個互聯網劃分為許多較小的 自治系統 (autonomous system),一般都記為AS。自治系統AS是在單一技術管理下的一組路由器,而這些路由器使用一種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選擇協議和共同的度量。一個AS對其他AS表現出的是 一個單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選擇策路 。

在目前的互聯網中,一個大的ISP就是一個自治系統。這樣,互聯網就把路由選擇協議劃分為兩大類,即:

(I) 內部網關協議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即在一個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而這與在互聯網中的其他自治系統選用什麼路由選擇協議無關。目前這類路由選擇協議使用得最多,如RIP和OSPF協議。

(2) 外部網關協議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若源主機和目的主機處在不同的自治系統中(這兩個自治系統可能使用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當數據報傳到一個自治系統的邊界時,就需要使用一種協議將路由選擇信息傳遞到另一個自治系統中。這樣的協議就是外部網關協議EGP。目前使用最多的外部網關協議是BGP的版本4(BGP4)。

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選擇也叫做域間路由選擇(interdomain routing),而在自治系統內部路由選擇叫做域內路由選擇(intradomain routing)。

圖4-31是兩個自治系統互連在一起的示意圖。每個自治系統自己決定在本自治系統內部運行哪一個內部路由選擇協議(例如,可以是RIP,也可以是OSP℉)。但每個自治系統都有一個或多個路由器(圖中的路由器R1和R2)除運行本系統的內部路由選擇協議外,還要運行自治系統間的路由選擇協議(BGP4)。

Ⅳ 常用的路由協議分為哪幾類並簡述這些路由協議的特點及主要工作原理

常用的路由協議分為RIP、IGRP(Cisco私有協議)、EIGRP(Cisco私有協議)、OSPF、IS-IS、BGP等。

1、RIP

特點:是動態路由協議,基於距離矢量演算法,利用跳數來作為計量標准。在帶寬、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較低,主要適合於規模較小的網路中。

原理:路由器運行RIP後,會首先發送路由更新請求,收到請求的路由器會發送自己的RIP路由進行響應;網路穩定後,路由器會周期性發送路由更新信息。當一個RIP更新報文到達時,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項進行比較,並按照距離矢量路由演算法對自己的RIP路由表進行修正。

2、EIGRP

特點:能實現快速收斂。運行EIGRP的路由器存儲了鄰居的路由表,能夠快速適應網路中的變化;EIGRP發送部分更新而不是定期更新,且僅在路由路徑或者度量值發生變化時才發送;支持多種網路層協議;使用多播和單播;支持變長子網掩碼;無縫連接數據鏈路層協議和拓撲結構。

原理:結合了鏈路狀態和距離矢量型路由選擇協議的Cisco專用協議,採用彌散修正演算法(DUAL)來實現快速收斂,可以不發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減少帶寬的佔用。

3、OSPF

特點:OSPF 適合在大范圍的網路;組播觸發式更新;收斂速度快;以開銷作為度量值;OSPF協議的設計是為了避免路由環路。在使用最短路徑的演算法下,收到路由中的鏈路狀態,然後生成路徑,這樣不會產生環路。

原理:OSPF是兩個相鄰的路由器通過發報文的形式成為鄰居關系,鄰居再相互發送鏈路狀態信息形成鄰接關系,之後各自根據最短路徑演算法算出路由,放在OSPF路由表,OSPF路由與其他路由比較後優的加入全局路由表。

(4)路由器網路層協議擴展閱讀:

路由協議的作用

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運行在路由器上的協議,主要用來進行路徑選擇。它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工作在網路層。

路由協議作為TCP/IP協議族中重要成員之一,其選路過程實現的好壞會影響整個Internet網路的效率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網路層協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有用的網路密碼 瀏覽:632
誇克網路圖片保存在哪裡 瀏覽:257
中國移動網路菜單 瀏覽:689
華為暢玩怎樣設置網路不卡 瀏覽:163
海康威視攝像頭網路密碼是多少 瀏覽:664
手機網路不斷電 瀏覽:176
電腦突然找不到wifi網路該怎麼辦 瀏覽:492
怎麼多開網路游戲 瀏覽:468
網路黨校怎麼設置後台運行 瀏覽:222
好的電腦網路安全軟體 瀏覽:192
繼續教育網路學習多少分能過 瀏覽:775
路由器網路層協議 瀏覽:259
宿遷網路安全審計系統咨詢公司 瀏覽:380
買一個域名用家裡的網路如何建站 瀏覽:280
小米手機開啟本地網路訪問許可權 瀏覽:417
幼兒教育網路歌曲如何運用 瀏覽:366
輝幻網路有什麼游戲 瀏覽:1003
手機連接wifi怎麼會斷開網路 瀏覽:253
無信號有網路能收簡訊驗證的軟體 瀏覽:289
網路營銷在哪個平台 瀏覽:2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