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發現,廣場上都在播放「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隨著5月29日7時歌曲《小蘋果》MV在網路首發,它便以燎原之勢霸佔各大音樂、話題、視頻排行榜榜首,原版風靡全國,各路網友也將其推向娛樂巔峰。
很多人聽了這支歌曲一遍會哼,兩遍會唱,三遍就已自動單曲循環,無論吃飯睡覺,它都成了揮之不去的旋律。
數據顯示,被《小蘋果》「洗腦」的受眾中78.27%居然為90後。《小蘋果》先在年輕人之中流行起來;隨後,不少明星也開始模仿,並把視頻傳到網上;最後,才被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接受。
「點亮我生命的火 火火火火」——《小蘋果》為何如此火爆?人們究竟是怎樣被《小蘋果》「洗腦」的?
心理學家認為是「耳朵蟲」。「耳朵蟲」指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復在某人腦子里出現的情況。「耳朵蟲」並不是蟲,而是一種純粹地來源於大腦的神經活動,一旦被激活,便會引發「認知搔癢」:某些音樂片段能激發腦部的不正常反應,這些不正常的反應就像皮膚上的瘙癢,讓腦子不斷地注意這些音樂,結果只能是越癢越撓、越撓越癢,讓人忍不住回想這縈繞在心頭的旋律。
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對復雜,但《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節奏的律動感更強,也相對簡單,特別容易帶動情緒。《小蘋果》乍一問世,就有不少網友發現,單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這一句的旋律,就像極了另一首「神曲」《最炫民族風》里的「你是我天邊最美的雲彩」。很多人聽上一遍就能跟著唱,而且旋律還一直在腦海里縈繞不散,這種類似「洗腦」一般的效果,是不少「神曲」的共同特徵。
「耳朵蟲」另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樂想像」,統計發現,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 「耳朵蟲」的騷擾,音樂家也比普通人更常聽到耳邊徘徊的旋律。但「耳朵蟲」也不是那麼恐怖的傢伙,它是人類正常的身心反應。所以,對於那些竭力抵抗「洗腦」的朋友們,不妨放棄抵抗,好好享受《小蘋果》之類的音樂帶給你的樂趣。
❷ 小蘋果為什麼那麼火爆的原因
小蘋果火爆的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拚命跟風」,就像蘋果手機,真正把功能有效使用在實處的並沒有多少但就是願花那個錢,借錢他都買。你讓所有人都說說小蘋果好聽嗎,肯定很多人回答不好聽,但就是聽,因為別人聽自己不喜歡也聽。原因最終只有一個,全世界100年就只有一個人放了一個屁,肯定有人出很多錢、就是傾家盪產也想聞聞這個屁是什麼味,一個字「賤」!
❸ 網路熱詞小蘋果什麼意思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這樣解釋行不
❹ 小蘋果為什麼!這么火。
近幾年每年都有神曲出爐,有些神曲徒有其名,傳唱度其實沒那麼廣,像《小蘋果》這樣短短時間風頭蓋過當年《江南style》和《最炫民族風》的,還真是少見。為什麼這首歌會這么火?是偶然還是事件營銷?
廣場舞者說:
節奏百搭,動作簡單易學
金陵晚報上個月曾報道過「學霸翁鵬教宿管阿姨跳廣場舞」的新聞,翁鵬告訴記者,廣場舞選歌旋律越簡單越好,關鍵節奏要百搭,「《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都符合這樣的要求。《小蘋果》的舞蹈動作簡單易學,少部分不易掌握的動作,可以稍作改良,大媽們上手很快。」
電台DJ說:
鳳凰傳奇「啞火」令其上位
南京電台知名DJ小崔認為:「是鳳凰傳奇近期『啞火』,給了筷子兄弟上位的機會吧!鳳凰傳奇主唱玲花不是回家生孩子去了嗎,《最炫民族風》後有段時間沒神曲了,《小蘋果》剛好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專業人士說:
「病毒式營銷」功不可沒
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對復雜,但《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的節奏感更強,特別容易帶動情緒。很明顯,《小蘋果》創作時就是沖著「神曲」去的。因此,著名樂評人「耳帝」認為,《小蘋果》的火爆是一次成功的事件營銷。
記者從《老男孩之猛龍過江》製片方樂視影業了解到,影片宣傳方確實為《小蘋果》做了有計劃的推廣,前期的各種「刷屏」,實際上就屬於「病毒式營銷」,之後的地面推廣中,各地廣場舞大媽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影片投資方,電影插曲這么火,影片本身已經不用再砸大錢宣傳了。
❺ 小蘋果為什麼那麼火
真實、純粹吧筷子兄弟新作迅速在互聯網上引起高潮!成為了近期的熱點!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小蘋果】,說明你OUT了!小蘋果現在各種翻版,金克垃翻版的小蘋垃也極具觀賞性!其實小蘋果為什會火的原因還是因為另一個吸引點就是獵奇!
歌曲《小蘋果》作為「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屈菁菁主演的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的宣傳曲。2014年5月29日發布。
整首《小蘋果》音樂清新明亮,歌詞朗朗上口,頗有
復古神曲的風范。「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就像天邊最美的雲朵。」
歌曲《小蘋果》用直抒胸臆的比擬,極具特色的節奏,瞬間把我們帶回那個所有年輕人都會去舞廳跳迪斯科的年代。
❻ 小蘋果怎麼火起來的
這個世界墮落的標志之一是,在幾年前,人們說起神曲的時候,指的還是義大利詩人但丁的作品。現在,指的則是各種讓人眼前一黑的流行歌曲。
盡管它們被嘲諷、被取笑,甚至被嚴肅批判,但是依然以星火燎原之勢,佔領了網路視頻、廣場音響、手機曲庫甚至晚會舞台,你不想聽都不行。
從《愛情買賣》、《最炫民族風》、《狐狸叫》到《小蘋果》,神曲為什麼能那麼神?這裡面的道理,且聽壹讀君聊一聊。
關於神曲,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
按照一般的解釋,「神曲」通常指的是一些歌詞非常押韻,曲調能夠配上任何舞蹈的歌曲,令人神情振奮,男女老少皆宜,每次聽都給人一種轟炸的感覺。曲風或上口或雷人。褒貶不一。以令人中毒的旋律風靡各地。
如果總結近年流行的神曲,你會發現它們差不多都有共同的特點:通俗、簡單、節奏感強。
所謂通俗,用專業樂評人的話說,是歌詞「扁平化」、「快餐化」,用普通人的話說,就是……通俗,或者說,俗。圍繞的主題基本不離男女之愛,要麼是表白,要麼是哭訴,比如「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最炫民族風》才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歌頌,可是表現的形式,依然是「我的愛」「你是我天邊最美的雲彩」。
所謂簡單,就是它們的歌詞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修辭水平不超過初中一年級語文教學大綱。這個例子俯拾皆是,壹讀君覺得就不用舉了。
節奏感強,是的,就是動次打次,動次打次,基本上都是在走迪斯科路線。而且歌曲的高潮部分非常明確、重復。
好了,這些都是表面的現象,不要急著說「切,這些我都知道」,因為這些只是壹讀君掰開了揉碎了說的基礎。
為什麼神曲會突然崛起?
不得不說,神曲的出現,跟網路時代分不開。想一想,在互聯網普及之前,有什麼神曲?NO。那個時候,能夠編寫、演唱和傳播歌曲的,都是國家認證機構,以歌唱美好時代、美好生活為主,唱點情情愛愛,就要被寫進《怎樣鑒別黃色歌曲》,所以,神曲的土壤,其實是網路帶來的草根時代,讓很多體制之外的人有了創作、傳播音樂作品的能力。
既然神曲面對的就是普羅大眾,那麼品味自然可想而知。能夠流行的,一定是仔細琢磨了大眾的愛好品味,換個流行的詞說,得屌絲者得天下。
比如鳳凰傳奇,這個組合在2005年開始走紅,2006年撈到第一桶金,走紅的渠道是哪裡呢?不是音樂電台,不是電視台,而是flash和手機彩鈴。當年,《月亮之上》創下了彩鈴下載7900萬次的驚人數字。隨後,《自由飛翔》、《等愛的玫瑰》、《最炫民族風》等歌曲也成為最火爆的彩鈴音樂,《荷塘月色》2010年的手機應用數量超過一億人次。
相比固定的互聯網,手機移動網路覆蓋面廣闊得多。2012年,城市的寬頻接入家庭才徘徊在50%到60%,而手機用戶已經超10億。成為神曲,當然要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博得大多數人的喜愛。
神曲洗腦是怎麼回事
由於神曲「動次打次」的節奏太過鮮明、內容太過簡單,很多人雖然很鄙視神曲,但依然被洗腦,腦子里經常不自覺地出現某首神曲的旋律,一發而不可收拾。
神曲洗腦就是俗稱的「Earworm」,翻譯成漢語叫「耳朵蟲」。這是一種大腦神經運動。
神曲幾乎就是針對這種耳朵蟲現象量身定製的,這也是它們能夠席捲大江南北的原因之一。
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提出過一個理論,叫「不自主記憶提取現象」。這個術語的意思是,在人類的大腦中,有部分信息記憶被相關線索提取,輕微的感官刺激都可以提取這些信息,導致它成為一種不自主或者說是一種無法控制的人體現象。
神曲通過簡單粗暴的旋律,能夠不斷刺激人的大腦,讓大腦不斷注意它,並留下深刻印象。然後,一旦提取線索出現,比如回憶到你聽神曲的場景,甚至僅僅是感到無聊時,大腦就會觸發相關信息,你的腦子里就開始拚命單曲循環某個神曲的片段,越是想停,就越停不下來。比如說壹讀君現在腦子里就全是「Oba
江南style」……
好了,壹讀君還是會咬牙堅持讓自己思維清晰地寫完這篇文章的。
最後壹讀君要抬出來的,是哲學家、社會學家西奧多·阿多諾。這位老先生還是一位高冷的音樂理論家,他對流行音樂很看不上眼,認為聽流行音樂的時候,不需要專注領會音樂的震撼和洗禮,只需要漫不經心地當做背景音來欣賞、消遣。於是,大眾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就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品味始終不高。
阿多諾老爺子的理論一直因為太高冷而受到批評,但是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中國古人說「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意思是好音樂沒人聽了,到處都是超難聽的神曲啊。
註:轉載自壹讀君的答復:「從小蘋果說起,神曲憑什麼那麼火?」
❼ 請教大家,最近網路流行的「小蘋果」是什麼意思
是一首歌名叫《小蘋果》,筷子兄弟的,快趕上 江南style了
❽ 《小蘋果》為啥那麼火
關鍵因素一:筷子兄弟《老男孩》奠定流行基礎
《小蘋果》的走紅,首先最不能忽視的因素應該是筷子兄弟《老男孩》的流行基礎。作為筷子兄弟的代表作,那一首廣為流傳紅遍大江南北的《老男孩》及微電影,使得筷子兄弟有了廣泛的粉絲基礎,這也是《小蘋果》一經推出就能得到廣泛傳播的客觀原因。
不容置疑的是,在社交化媒體時代,一個擁有眾多粉絲或擁躉的明星名人,其言論或作品更容易被傳播,這就是在社交化媒體傳播當中意見領袖的作用。
關鍵因素二:筷子兄弟對網路流行歌曲規律的鑽研
《小蘋果》的走紅除了有電影宣傳帶動和老男孩的粉絲基礎等客觀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筷子兄弟對網路流行歌曲走紅規律的鑽研。這其中,我們可以對《老男孩》和《小蘋果》來找找這個規律到底是什麼?首先是朗朗上口的歌詞,其次是簡單明快的曲風。事實上東樓甚至懷疑筷子兄弟對鳳凰傳奇的歌曲研究甚多,這從小蘋果的歌曲里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如這首歌的歌詞里隱約可以看到鳳凰傳奇歌曲的影子,如「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就像天邊最美的雲朵」,跟「你是那天邊最美的雲彩「詞義類似等。
如果將這個關鍵因素解讀的更為專業一些,就是附著力因素。一些網路流行歌手的很多歌曲能夠長久霸佔排行榜,靠的具有強附著力的接地氣,親民的歌詞內容才能達到最大的傳播,像大張偉、老貓等網路歌手基本上都是熟稔網路流行歌曲走紅規律的高手。
關鍵因素三:90後是傳播鏈中最關鍵的人群
另一方面,我們參考近來走紅的影視節目或流行歌曲,再觀察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和筷子兄弟歌曲《小蘋果》的走紅,這背後都有共同的力量在推動,那就是90後人群。
80後已經「老去」,都已經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忙於面對工作和生活都諸多現實難題,對社交媒體的依賴在降低。而90後作為在校學生和剛出校門的年輕一代,伴隨著微博、微信、QQ空間、人人網等社交化媒體成長起來,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在社交媒體上投入熱情,這使得他們對社交化媒體的使用更加頻繁,甚至社交化媒體已經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微博上分享吃喝玩樂,刷朋友圈和朋友們點贊互動,在人人上跟校友聯絡感情。毫無疑問,無論是郭敬明的《小時代》,還是筷子兄弟的《小蘋果》,做社交化媒體傳播時,瞄準的都是這一主力人群。
事實上,幾乎所有事件走紅的背後都能找到規律,偶然走紅的概率小之又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個網路紅人其流行走紅都有客觀規律可循,而社交化媒體傳播當中,對傳播當中承當最重要的群體的定位相當重要,一旦定位準確,再加上內外部環境的有效配合,在社交化媒體上走紅就變的順理成章。
❾ 你覺得《小蘋果》是網路神曲嗎
我覺得《小蘋果》堪稱網路第一洗腦神曲。
《小蘋果》已經火遍大街小巷了。這首由草根組合「筷子兄弟」創作的奇葩新歌,迅速攻陷各大音樂網站和社交平台。《小蘋果》取代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成為新一代廣場舞「洗腦神曲」。
盡管《小蘋果》看上去很「土」,但從創作技巧上來講,這首歌所用的套路堪稱製造「神曲」的教科書式打法。知名樂評人耳東曾以《最炫民族風》、《忐忑》、《江南Style》、《明天不上班》等神曲為例,概括出量產網路「神曲」的四個關鍵要素:接地氣、朗朗上口、安排記憶點、用好社交網路。以此對照最早從微博和朋友圈颳起的「小蘋果旋風」,《小蘋果》在以上四個方面,全都做到了極致。
❿ 為什麼小蘋果會這么火兩三歲小孩子都被吸引了,天天喊跳舞跳舞
旋律輕快 聽起來愜意 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