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IA/TIA568A和EIA/TIA568B區別
實際上標准接法EIA/TIA568A和EIA/TIA568B二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顏色上的區別 ,用戶需要注意的只是在連接兩個水晶頭時必須保證:1,2 線對是一個繞對;3,6 線對是一個繞對;4,5 線對是一個繞對; 7,8 線對是一個繞對。
❷ 何謂TIA
TIA可為電信工業協會(Telecommunications Instry Association),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轉移阻抗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er)和提前感謝(thanks in advance)的縮寫。另有歌手名也為TIA。你問的如果是TAT的話,這是哭的表情
❸ EIA/TIA是什麼
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創建於1924年,當時名為無線電製造商協會(Radio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RMA),只有17名成員,代表不過200萬美元產值的無線電製造業,而今,EIA成員已超過500名,代表美國2000億美元產值電子工業製造商成為純服務性的全國貿易組織,總部設在弗吉尼亞的阿靈頓。EIA廣泛代表了設計生產電子元件、部件、通信系統和設備的製造商以及工業界、政府和用戶的利益,在提高美國製造商的競爭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綜合布線ANSI/TIA/EIA568-B——6類電纜標准
更新時間:2006-3-16
薛頌石 北京鋼鐵設計院研究總院
摘 要 綜合布線6類標准已經正式出台,ANSI/TIA/EIA568-A 與 ANSI/TIA/EIA568-B主要區別點是什麼,國際標准ISO/IEC11801《信息技術-用戶綜合布線》國際標準的新版也將正式出台,要加緊國內綜合布線標準的修訂工作。
關鍵詞 標准 綜合布線
1 綜合布線銅纜雙絞線6類線標准
綜合布線銅纜雙絞線6類線標准已經正式出台。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躍發展,人們對快速通信的需求,對寬頻帶傳輸高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作為網路的通信平台——綜合布線系統的帶寬也在不斷的增加。綜合布線系統銅纜雙絞線由5類發展為超5類,目前6類雙絞線也逐漸為用戶所接受。2001年相繼編制經過10個多版本的修改,2002年6月ANSI/TIA/EIA568-B銅纜雙絞線6類線標准已經正式出台。國際標准ISO/IECJTC/SC 25/WG3 N 598工作組編寫的銅纜6類線標准也將正式出台。到時超5類產品將替代原標准5類產品。
ANSI/TIA/EIA568-B標准由ANSI/TIA/EIA568-A標准演變而來,ANSI/TIA/EIA 標准屬於北美標准系列,在全世界一直起著綜合布線產品的導向工作。新的568-B標准從結構上分為三部分:568-B1 綜合布線系統總體要求,568-B2平衡雙絞線布線組件和568-B3光纖布線組件。
(1)568-B1綜合布線系統總體要求
在新標準的這一部分中,包含了電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原理,安裝准則以及與現場測試相關的內容。
(2) 568-B2平衡雙絞線布線組件
在新標準的這一部分中,包含了組件規范,傳輸性能,系統模型以及用戶驗證電信布線系統的測量程序相關的內容。
(3)568-B3光纖布線組件
在新標準的這一部分中,包含了與光纖電信布線系統的組件規范和傳輸相關要求內容。
2 ANSI/TIA/EIA568-A與ANSI/TIA/EIA568-B主要區別點
2.1 新術語
(1)術語「衰減」 改為「插入損耗」,用於表示鏈路與信道上的信號損失量。
(2)電信間(TC)改為電信量(TR)。
(3)「基本鏈路」改為「永久鏈路」
2.2 介質類型
(1)水平電纜 4對100Ω3類UTP或SCTP 4對100Ω超5類UTP或SCTP 2條或多條62.5/12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纖
(2)主幹電纜 100Ω雙絞線,3類或更高;62.5/12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纖;單模光纖。
(3)568-B標准不認可4對4類雙絞線和5類雙絞線電纜
(4)150Ω屏蔽雙絞線是認可的介質類型,然而,不建議在安裝新設備時使用。
(5)混合與多股電纜允許用於水平布線,但每條電纜都必須符合相應等級要求,並符合混合與多股電纜的特殊要求。
2.3 接插設備線與跳線
(1)對於24AWG(0.51mm)多股導線組成的UTP跳接線與設備線的額定衰減率為20%。採用26AWG(0.4mm)導線的SCTP線纜的衰減率為50%。
(2)超5類模塊化線纜需要在出廠前端接與測試。
(3)多股線纜由於具有更大的柔韌性,建議用於跳接線裝置。
2.4 距離變化
(1)現在,對於UTP跳接線與設備線,水平永久鏈路的兩端最長為5m(16英尺),以達到100m(328英尺)的總信道距離。
(2)對於二級干線,中間跳接到水平跳接(1C到HC)的距離減為300m(984英尺)。從主跳接到水平跳接(MC到HC)的干線總距離仍遵循568-A標準的規定。
(3)中間跳接中與其它干線布線類型相連接的設備線和跳接線從「不應」超過20m(66英尺)改為「不得」超過20m(66英尺)。
2.5 安裝規則
(1)4對SCTP電纜在非重壓條件下的彎曲半徑規定為電纜直徑的8倍。
(2)2股或4股光纖的彎曲半徑在非重壓條件下是25mm(1英寸),在拉伸過程中為50mm(2英寸)。
(3)電纜生產商應確定光纖主幹線的彎曲半徑要求。如果無法從生產商獲得彎曲半徑信息,則建築物內部電纜在非重壓條件下的彎曲半徑是電纜直徑的10倍,在重壓條件下是15倍。在非重壓/重壓條件下,建築物間電纜的彎曲半徑應與建築物內電纜的彎曲半徑相同。
(4)電纜生產商應確定對多對光纖主幹線的牽拉力。
(5)2芯或4芯光纖的牽拉力是222N(501bf)。
(6)超5類雙絞線開絞距離距端接點應保持在13mm(0.5英寸)以內, 5類雙絞線應保持在75mm(3英寸)以內。
2.6 ANSI/TIA/EIA568-B 有些附錄應有待調整或等待通過
(1)568-B 1-1附錄1-4。對UTP與4對SCTP接插線最小彎曲半徑。4對UTP接插線在非重壓條件下的最小內部彎曲半徑應為6mm(0.25英寸)。4對SCTP接插線在非重壓條件下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為50mm(2英寸)。
(2)568-B 1-2附錄2。屏蔽水平布線的接地與連接。(待定)編制本附錄的目的是規定安裝的屏蔽線纜與連接硬體的額外接地與連接要求。
(3)568-B 2-1附錄1。4對100Ω6類布線的傳輸性能規范。(待定)編制本附錄的目的是解決不同生產商各種產品的互操作性問題。
(4)568-B 3-1附錄1。50/125μm光纖的附加傳輸性能規范。(待定)編制本附錄的目的是提供在850μm激光光源條件下多模光纖布線附加規范,以支持在300m(984英尺)距離時達到10Gbit/s的串列傳輸速率。
3 抓緊國內綜合布線標準的修訂工作
綜合布線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在AT&T佔80~90% 時(1997年前)朗訊佔40~50%時(其它麗特、西蒙、AMP佔20~30% 2000年前)AVAYA佔30~40%(其它麗特、西蒙、AMP佔30~40% 2002年前)均是國外產品佔主導地位。國內產品在2001~2002年已達到10%左右,生產廠家已有70~80個。使用產品是這樣的情況,以往主要用的國外產品。綜合布線標准主要也是使用國外標准。我們國家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在1995年出台了第一本CECS72:95《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在此規范中參考了ANSI/TIA/EIA568標准,確定以非屏蔽雙絞線(UTP)作為綜合布線的雙絞線。以後參考ANSI/TIA/EIA568-A標准,同時針對市場上出現遵循歐洲標准推行屏蔽雙絞線的情況,對CECS72:95進行了修改。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出台了CECS72:97《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如何選用UTP與FTP是修改的要點之一。之後國家又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GB/T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2-2000《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4-2000《智能建築設計標准》(第8章是綜合系統的內容)與上面講到的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CECS72∶97成為中國現行的綜合布線標准規范,與國際上綜合布線標准進行了接軌。但是中國現行的這四本綜合布線規范都是以北美ANSI/EIA/TIA568A標准為參考本,以國際標准ISO/IEC11801《信息技術——用戶綜合布線》1995年版本為參考本,銅線雙絞線只寫到5類而現在市場上大量使用的是5e及6類。而標准情況北美ANSI/EIA/TIA/568B已替代了ANSI/EIA/TIA/568A。國際標准ISO/IEC 11801新版本也將替代國際標准ISO/IEC 11801 1995年版本。時代在前進,技術在發展,綜合布線新的產品適應網路的通信平台的需要。標准規范要隨之進行修改。而中國綜合布線標準的主要編制單位,無論是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都是原郵電部北京郵電設計院(現中京郵電通信設計院)為主進行編制的,現在建議應繼續擔當重任, 將這項工作進行下去。
❹ TIA的介紹
為《野良神》《T寶的悲慘日常》演唱片尾曲的網路歌手Tia(Tia_ct),TIA可為電信工業協會(Telecommunications Instry Association),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轉移阻抗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er)和提前感謝(thanks in advance)的縮寫。另有歌手名也為TIA。
❺ 數據中心標准中的 tia什麼意思
TIA就是Telecommunications Instry Association的簡稱,TIA-942就是我們常見的IDC標准,它是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同時是美國國家標准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NS)。它定義明確了數據中心通信和建設(硬體設施)基礎的標准
❻ 什麼是TIA-942 數據中心等級認證體系
首先要了解TIA 是什麼: TIA 全稱是Telecommunication Instry Association , 即通訊行業協會,這是一家美國的非盈利組織,從屬於ANSI(美國國家標准協會)。TIA-942是由ANSI(美國國家標准協會,該協會是美國在ISO的代表) 授權TIA (通訊行業協會)會同60多個單位一起制定的數據中心電信基礎設施標准。在2000年初,TIA的TR42委員會決定為數據中心制定電信標准。 UTI和TIA相互聯系,UTI賦予TIA合法權利,使用其開發的Tier理念,最終成為ANSI / TIA-942(TIA-942)標准。但是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例如TIA-942不僅解決了TST中高水平定義的電氣和機械問題,還包括建築和電信兩個附加部分中的許多其他因素。 UTI和TIA都使用術語Tier來表示四種不同級別的設計原則。 UTI過去和現在仍然使用羅馬數字(I,II,III,IV),而TIA則使用阿拉伯語 - 印度數字(1,2,3,4)。TIA於2005年發布了ANSI / TIA-942標准。在2014年以後則採用了Rated/Rating 1, 2,3,4 來驗證數據中心的設計和設施等級。
UTI Tier I-II-III-IV與ANSI / TIA-942 Rated 1-2-3-4描述的額定值完全相同。例如,UTI:TST將Tier-III定義為可並發維護(CM)數據中心,類似於ANSI / TIA-942,將Rated-3定義為可同時維護的數據中心。但是TST僅涵蓋電氣和機械(冷卻),而ANSI / TIA-942還包括滿足CM要求的電信要求。一個關鍵的區別是ANSI / TIA-942提供了更加透明和指導如何實現這一點,通過明確指出應該/可以做些什麼來實現這一目標。
Rated/Rating 1: 基礎型;
Rated/Rating 2: 組件冗餘;
Rated/Rating 3:並發可維護;
Rated/Rating 4: 容錯
TIA 授權第三方認證機構對數據中心的設計和設施進行等級認證。
在數據中心設計方面,ANSI/TIA-942是目前最流行的標准。獨立研究顯示,78%的數據中心運營商/業主都使用ANSI/TIA-942標准作為其數據中心設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