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網路化的世界中,計算機信息和資源很容易遭到各方面的攻擊。一方面,來源於Internet,Internet給企業網帶來成熟的應用技術的同時,也把固有的安全問題帶給了企業網;另一方面,來源於企業內部,因為是企業內部的網路,主要針對企業內部的人員和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源,因此,企業網同時又面臨自身所特有的安全問題。網路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們使用的同時,也使得網路很容易遭受到攻擊,而攻擊的後果是嚴重的,諸如數據被人竊取、伺服器不能提供服務等等。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路安全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推動了防火牆、人侵檢測、虛擬專用網、訪問控制等各種網路安全技術的蓬勃發展。 企業網路安全是系統結構本身的安全,所以必須利用結構化的觀點和方法來看待企業網安全系統。企業網安全保障體系分為4個層次,從高到低分別是企業安全策略層、企業用戶層、企業網路與信息資源層、安全服務層。按這些層次建立一套多層次的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常見的企業網安全技術有如下一些。
VLAN(虛擬區域網)技術 選擇VLAN技術可較好地從鏈路層實施網路安全保障。VLAN指通過交換設備在網路的物理拓撲結構基礎上建立一個邏輯網路,它依*用戶的邏輯設定將原來物理上互連的一個區域網劃分為多個虛擬子網,劃分的依據可以是設備所連埠、用戶節點的MAC地址等。該技術能有效地控制網路流量、防止廣播風暴,還可利用MAC層的數據包過濾技術,對安全性要求高的VLAN埠實施MAC幀過濾。而且,即使黑客攻破某一虛擬子網,也無法得到整個網路的信息。
網路分段 企業網大多採用以廣播為基礎的乙太網,任何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數據包,可以被處在同一乙太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的網卡所截取。因此,黑客只要接人乙太網上的任一節點進行偵聽,就可以捕獲發生在這個乙太網上的所有數據包,對其進行解包分析,從而竊取關鍵信息。網路分段就是將非法用戶與網路資源相互隔離,從而達到限制用戶非法訪問的目的。
硬體防火牆技術 任何企業安全策略的一個主要部分都是實現和維護防火牆,因此防火牆在網路安全的實現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防火牆通常位於企業網路的邊緣,這使得內部網路與Internet之間或者與其他外部網路互相隔離,並限制網路互訪從而保護企業內部網路。設置防火牆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設立唯一的通道,簡化網路的安全管理。
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方法較多,如基於專家系統入侵檢測方法、基於神經網路的入侵檢測方法等。目前一些入侵檢測系統在應用層入侵檢測中已有實現。
2. 如何做好網路安全防護
一、做好基礎性的防護工作,伺服器安裝干凈的操作系統,不需要的服務一律不裝,多一項就多一種被入侵的可能性,打齊所有補丁,微軟的操作系統當然推薦 WIN2K3,性能和安全性比WIN2K都有所增強,選擇一款優秀的殺毒軟體,至少能對付大多數木馬和病毒的,安裝好殺毒軟體,設置好時間段自動上網升級,設置好帳號和許可權,設置的用戶盡可能的少,對用戶的許可權盡可能的小,密碼設置要足夠強壯。對於 MSSQL,也要設置分配好許可權,按照最小原則分配。最好禁用xp_cmdshell。有的網路有硬體防火牆,當然好,但僅僅依靠硬體防火牆,並不能阻擋 hacker的攻擊,利用反向連接型的木馬和其他的辦法還是可以突破硬體防火牆的阻擋。WIN2K3系統自帶的防火牆功能還不夠強大,建議打開,但還需要安裝一款優秀的軟體防火牆保護系統,我一般習慣用ZA,論壇有很多教程了。對於對互聯網提供服務的伺服器,軟體防火牆的安全級別設置為最高,然後僅僅開放提供服務的埠,其他一律關閉,對於伺服器上所有要訪問網路的程序,現在防火牆都會給予提示是否允許訪問,根據情況對於系統升級,殺毒軟體自動升級等有必要訪問外網的程序加到防火牆允許訪問列表。那麼那些反向連接型的木馬就會被防火牆阻止,這樣至少系統多了一些安全性的保障,給hacker入侵就多一些阻礙。網路上有很多基礎型的防護資料,大家可以查查相關伺服器安全配置方面的資料。
二、修補所有已知的漏洞,未知的就沒法修補了,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要經常去關注。了解自己的系統,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所有補丁是否打齊,比如 mssql,server-U,論壇程序是否還有漏洞,每一個漏洞幾乎都是致命的,系統開了哪些服務,開了哪些埠,目前開的這些服務中有沒有漏洞可以被黑客應用,經常性的了解當前黑客攻擊的手法和可以被利用的漏洞,檢查自己的系統中是否存在這些漏洞。比如SQL注入漏洞,很多網站都是因為這個伺服器被入侵,如果我們作為網站或者伺服器的管理者,我們就應該經常去關注這些技術,自己經常可以用一些安全性掃描工具檢測檢測,比如X- scan,snamp, nbsi,PHP注入檢測工具等,或者是用當前比較流行的hacker入侵工具檢測自己的系統是否存在漏洞,這得針對自己的系統開的服務去檢測,發現漏洞及時修補。網路管理人員不可能對每一方面都很精通,可以請精通的人員幫助檢測,當然對於公司來說,如果系統非常重要,應該請專業的安全機構來檢測,畢竟他們比較專業。
三、伺服器的遠程管理,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用server自帶的遠程終端,我也喜歡,簡潔速度快。但對於外網開放的伺服器來說,就要謹慎了,要想到自己能用,那麼這個埠就對外開放了,黑客也可以用,所以也要做一些防護了。一就是用證書策略來限制訪問者,給 TS配置安全證書,客戶端訪問需要安全證書。二就是限制能夠訪問伺服器終端服務的IP地址。三是可以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再把默認的3389埠改一下。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的遠程管理軟體,pcanywhere也不錯。
四、另外一個容易忽視的環節是網路容易被薄弱的環節所攻破,伺服器配置安全了,但網路存在其他不安全的機器,還是容易被攻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利用被控制的網路中的一台機器做跳板,可以對整個網路進行滲透攻擊,所以安全的配置網路中的機器也很必要。說到跳板攻擊,水平稍高一點的hacker 攻擊一般都會隱藏其真實IP,所以說如果被入侵了,再去追查的話是很難成功的。Hacker利用控制的肉雞,肉雞一般都是有漏洞被完全控制的計算機,安裝了一些代理程序或者黑客軟體,比如DDOS攻擊軟體,跳板程序等,這些肉雞就成為黑客的跳板,從而隱藏了真實IP。
五、最後想說的是即使大家經過層層防護,系統也未必就絕對安全了,但已經可以抵擋一般的hacker的攻擊了。連老大微軟都不能說他的系統絕對安全。系統即使只開放80埠,如果服務方面存在漏洞的話,水平高的hacker還是可以鑽進去,所以最關鍵的一點我認為還是關注最新漏洞,發現就要及時修補。「攻就是防,防就是攻」 ,這個觀點我比較贊同,我說的意思並不是要去攻擊別人的網站,而是要了解別人的攻擊手法,更好的做好防護。比如不知道什麼叫克隆管理員賬號,也許你的機器已經被入侵並被克隆了賬號,可能你還不知道呢?如果知道有這種手法,也許就會更注意這方面。自己的網站如果真的做得無漏洞可鑽,hacker也就無可奈何了。
3. 網路安全怎麼保護呢
題主你好!
我一般都是用的騰訊電腦管家啊~~~他操作很靈活的,病毒庫更新也很快,最喜歡它的帳號寶功能了,可以保護qq的安全,檢測木馬啊環境啊啥的,還可以查詢q幣消費記錄,簡直是一把好手啊!
希望可以幫到你~~~
4. 黑客入門:常見的幾種網路攻擊形式
也許你還遇到過其他的攻擊方式,我們在這里不能一一列舉,總而言之一句話:網路之路,步步凶險。 竊取口令 就我們所知,被用來竊取口令的服務包括FTP、TFTP、郵件系統、Finger和Telnet等等。換句話說,如果系統管理員在選擇主機系統時不小心或不走運的話,攻擊者要竊取口令文件就將易如反掌,所以防範的手段包括對軟體的使用都要採取十分謹慎地態度,大家一定要記住:壞傢伙只用成功一次就夠了。 缺陷和後門 事實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代碼,也許系統的某處正潛伏著重大的缺陷或者後門等待人們的發現,區別只是在於誰先發現它。只有本著懷疑一切的態度,從各個方面檢查所輸入信息的正確性,還是可以迴避這些缺陷的。比如說,如果程序有固定尺寸的緩沖區,無論是什麼類型,一定要保證它不溢出;如果使用動態內存分配,一定要為內存或文件系統的耗盡做好准備,並且記住恢復策略可能也需要內存和磁碟空間。 鑒別失敗 即使是一個完善的機制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也會被攻破。例如:源地址的校驗可能正在某種條件下進行(如防火牆篩選偽造的數據包),但是黑客可以用程序Portmapper重傳某一請求。在這一情況下,伺服器最終受到欺騙,報文表面上源於本地,實際上卻源於其他地方。 協議失敗 尋找協議漏洞的游戲一直在黑客中長盛不衰,在密碼學的領域尤其如此。有時是由於密碼生成者犯了錯誤,過於明了和簡單。更多的情況是由於不同的假設造成的,而證明密碼交換的正確性是很困難的事。 信息泄漏 大多數的協議都會泄漏某些信息。高明的黑客並不需要知道你的區域網中有哪些計算機存在,他們只要通過地址空間和埠掃描,就能尋找到隱藏的主機和感興趣的服務。最好的防禦方法是高性能的防火牆,如果黑客們不能向每一台機器發送數據包,該機器就不容易被入侵。 拒絕服務 有的人喜歡刺破別人的車胎,有的人喜歡在牆上亂塗亂畫,也有人特別喜歡把別人的機器搞癱瘓。很多網路攻擊者對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樂此不疲真是令人費解。這種搗亂的行為多種多樣,但本質上都差不多,就是想將你的資源耗盡,從而讓你的計算機系統癱瘓。盡管主動的過濾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你,但是由於這種攻擊不容易識別,往往讓人防不勝防。 也許你還遇到過其他的攻擊方式,我們在這里不能一一列舉,總而言之一句話:網路之路,步步凶險。 閱讀關於 漏洞防範文件資源軟體攻擊 的全部文章
5. 黑客是怎樣通過網路入侵電腦的
黑客是入侵別人電腦的方法有9種。
1、獲取口令
這又有三種方法:
一是通過網路監聽非法得到用戶口令,這類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危害性極大,監聽者往往能夠獲得其所在網段的所有用戶賬號和口令,對區域網安全威脅巨大;二是在知道用戶的賬號後(如電子郵件@前面的部分)利用一些專門軟體強行破解用戶口令,這種方法不受網段限制,但黑客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三是在獲得一個伺服器上的用戶口令文件(此文件成為Shadow文件)後,用暴力破解程序破解用戶口令,該方法的使用前提是黑客獲得口令的Shadow文件。
此方法在所有方法中危害最大,因為它不需要像第二種方法那樣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登錄伺服器,而是在本地將加密後的口令與Shadow文件中的口令相比較就能非常容易地破獲用戶密碼,尤其對那些弱智用戶(指口令安全系數極低的用戶,如某用戶賬號為zys,其口令就是zys666、666666、或乾脆就是zys等)更是在短短的一兩分鍾內,甚至幾十秒內就可以將其幹掉。
2、放置特洛伊木馬程序
特洛伊木馬程序可以直接侵入用戶的電腦並進行破壞,它常被偽裝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戲等誘使用戶打開帶有特洛伊木馬程序的郵件附件或從網上直接下載,一旦用戶打開了這些郵件的附件或者執行了這些程序之後,它們就會象古特洛伊人在敵人城外留下的藏滿士兵的木馬一樣留在自己的電腦中,並在自己的計算機系統中隱藏一個可以在Windows啟動時悄悄執行的程序。
當您連接到網際網路上時,這個程序就會通知黑客,來報告您的IP地址以及預先設定的埠。黑客在收到這些信息後,再利用這個潛伏在其中的程序,就可以任意地修改您的計算機的參數設定、復制文件、窺視你整個硬碟中的內容等,從而達到控制你的計算機的目的。
3、WWW的欺騙技術
在網上用戶可以利用IE等瀏覽器進行各種各樣的WEB站點的訪問,如閱讀新聞組、咨詢產品價格、訂閱報紙、電子商務等。然而一般的用戶恐怕不會想到有這些問題存在:正在訪問的網頁已經被黑客篡改過,網頁上的信息是虛假的!例如黑客將用戶要瀏覽的網頁的URL改寫為指向黑客自己的伺服器,當用戶瀏覽目標網頁的時候,實際上是向黑客伺服器發出請求,那麼黑客就可以達到欺騙的目的了。
4、電子郵件攻擊
電子郵件攻擊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
一是電子郵件轟炸和電子郵件「滾雪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郵件炸彈,指的是用偽造的IP地址和電子郵件地址向同一信箱發送數以千計、萬計甚至無窮多次的內容相同的垃圾郵件,致使受害人郵箱被「炸」,嚴重者可能會給電子郵件伺服器操作系統帶來危險,甚至癱瘓;
二是電子郵件欺騙,攻擊者佯稱自己為系統管理員(郵件地址和系統管理員完全相同),給用戶發送郵件要求用戶修改口令(口令可能為指定字元串)或在貌似正常的附件中載入病毒或其他木馬程序(據筆者所知,某些單位的網路管理員有定期給用戶免費發送防火牆升級程序的義務,這為黑客成功地利用該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機),這類欺騙只要用戶提高警惕,一般危害性不是太大。
5、通過一個節點來攻擊其他節點
黑客在突破一台主機後,往往以此主機作為根據地,攻擊其他主機(以隱蔽其入侵路徑,避免留下蛛絲馬跡)。他們可以使用網路監聽方法,嘗試攻破同一網路內的其他主機;也可以通過IP欺騙和主機信任關系,攻擊其他主機。這類攻擊很狡猾,但由於某些技術很難掌握,如IP欺騙,因此較少被黑客使用。
6、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主機的一種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主機可以接受到本網段在同一條物理通道上傳輸的所有信息,而不管這些信息的發送方和接受方是誰。此時,如果兩台主機進行通信的信息沒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網路監聽工具,例如NetXray for windows 95/98/nt,sniffit for linux 、solaries等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截取包括口令和帳號在內的信息資料。雖然網路監聽獲得的用戶帳號和口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監聽者往往能夠獲得其所在網段的所有用戶帳號及口令。
7、尋找系統漏洞
許多系統都有這樣那樣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統或應用軟體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98中的共享目錄密碼驗證漏洞和IE5漏洞等,這些漏洞在補丁未被開發出來之前一般很難防禦黑客的破壞,除非你將網線拔掉;還有一些漏洞是由於系統管理員配置錯誤引起的,如在網路文件系統中,將目錄和文件以可寫的方式調出,將未加Shadow的用戶密碼文件以明碼方式存放在某一目錄下,這都會給黑客帶來可乘之機,應及時加以修正。
8、利用帳號進行攻擊
有的黑客會利用操作系統提供的預設賬戶和密碼進行攻擊,例如許多UNIX主機都有FTP和Guest等預設賬戶(其密碼和賬戶名同名),有的甚至沒有口令。黑客用Unix操作系統提供的命令如Finger和Ruser等收集信息,不斷提高自己的攻擊能力。這類攻擊只要系統管理員提高警惕,將系統提供的預設賬戶關掉或提醒無口令用戶增加口令一般都能克服。
9、偷取特權
利用各種特洛伊木馬程序、後門程序和黑客自己編寫的導致緩沖區溢出的程序進行攻擊,前者可使黑客非法獲得對用戶機器的完全控制權,後者可使黑客獲得超級用戶的許可權,從而擁有對整個網路的絕對控制權。這種攻擊手段,一旦奏效,危害性極大。
6. 網路安全事件為什麼頻繁發生
最近一段時間,網路安全事件接連「爆發」,現在進入21世紀第18個年頭,沒有誰可以輕易離開網路,盡管它以一種悄無聲息的狀態存在,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分量。但如今的的網路世界,危機四伏、暗流涌動,存在著很多危險,勒索病毒、網路詐騙肆意盛行,威脅著網路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海量信息,使得信息良莠不齊,而我們自己又沒有很好的識別能力,因此不要隨便打開一些不知名的網站,安裝一些未知來源的軟體。除了企業為公眾設計和研發的相關防護措施以外,公眾自身也需要加強網路安全防範意識,避免出現一些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用戶首先要確保網路使用環境的安全性,盡量避免隨意連接公共場合的WIFI,謹防落入不法分子架設的採集個人信息的假WIFI中,是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要及時更新手機木馬查殺等系統,不要使用一些萬年都不變的個人密碼。除了黑科技為網路安全加持以外,維護網路安全也離不開人才的培育。會玩電腦的都去做黑客了,那我們就要培養一些維護網路安全的高技術人才,才能對抗黑客的惡意攻擊。現在得時代是我們的時代,我們應該承擔起維護網路安全的重任,為維護網路環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7. 網路安全問題,請教專家
作為破壞力較強的黑客攻擊手段,DDoS是一種形式比較特殊的拒絕服務攻擊。作為一種分布、協作的大規模攻擊方式,它往往把受害目標鎖定在大型Internet站點,例如商業公司、搜索引擎或政府部門網站。由於DDoS攻擊的惡劣性(往往通過利用一批受控制的網路終端向某一個公共埠發起沖擊,來勢迅猛又令人難以防備,具有極大破壞力)難以被偵測和控制,因此也廣泛受到網路安全業界的關注。從最初的入侵檢測系統(IDS)到目前新興的全局安全網路體系,在防範DDoS攻擊的過程中先進的網路安全措施發揮作用,使對抗黑客攻擊的手段日益提升,向著智能化、全局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知己知彼:全面解剖DDoS攻擊
分布式攻擊系統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客戶機/伺服器模式非常相象,但是DDoS系統的日趨復雜性和隱蔽性使人難以發現。入侵者控制了一些節點,將它們設計成控制點,這些控制點控制了Internet大量的主機,將它們設計成攻擊點,攻擊點中裝載了攻擊程序,正是由這些攻擊點計算機對攻擊目標發動的攻擊。DDoS攻擊的前奏是率先攻破一些安全性較差的電腦作為控制點主機。因為這些電腦在標准網路服務程序中存在眾所周知的缺陷,它們還沒有來得及打補丁或進行系統升級,還有可能是操作系統本身有Bug,這樣的系統使入侵者很容易闖入。
典型的DDoS攻擊包括帶寬攻擊和應用攻擊。在帶寬攻擊中,網路資源或網路設備被高流量數據包所消耗。在應用攻擊時,TCP或HTTP資源無法被用來處理交易或請求。發動攻擊時,入侵者只需運行一個簡單的命令,一層一層發送命令到所有控制的攻擊點上,讓這些攻擊點一齊「開炮」——向目標傳送大量的無用的數據包,就在這樣的「炮火」下,攻擊目標的網路帶寬被占滿,路由器處理能力被耗盡。而較之一般的黑客攻擊手段來說,DDoS的可怕之處有二:一是DDoS利用Internet的開放性和從任意源地址向任意目標地址提交數據包;二是人們很難將非法的數據包與合法的數據包區分開。
屢戰屢敗:防範手段失效溯源
既然了解DDoS攻擊的起源結果,為什麼還會讓它如此肆虐呢?平心而論,以往所採用的幾種防禦形式的被動和片面,是DDoS攻擊難以被遏止的真正原因。
在遭遇DDoS攻擊時,一些用戶會選擇直接丟棄數據包的過濾手段。通過改變數據流的傳送方向,將其丟棄在一個數據「黑洞」中,以阻止所有的數據流。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所有的數據流(不管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都被丟棄,業務應用被中止。數據包過濾和速率限制等措施同樣能夠關閉所有應用,拒絕為合法用戶提供接入。這樣做的結果很明顯,就是「因噎廢食」,可以說是恰恰滿足了黑客的心願。
既然「因噎廢食」不可取,那麼路由器、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IDS)的功效又怎樣呢?從應用情況來看,通過配置路由器過濾不必要的協議可以阻止簡單的ping攻擊以及無效的IP地址,但是通常不能有效阻止更復雜的嗅探攻擊和使用有效IP地址發起的應用級攻擊。而防火牆可以阻擋與攻擊相關的特定數據流,不過與路由器一樣,防火牆不具備反嗅探功能,所以防範手段仍舊是被動和不可靠的。目前常見的IDS能夠進行異常狀況檢測,但它不能自動配置,需要技術水平較高的安全專家進行手工調整,因此對新型攻擊的反應速度較慢,終究不是解決之道。
全局安全:充分遏制DDoS魔爪
深究各種防範措施對DDoS攻擊束手無策的原因,變幻莫測的攻擊來源和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段是症結所在。為了徹底打破這種被動局面,目前業界領先的網路安全技術廠商已然趨於共識:那就是在網路中配置整體聯動的安全體系,通過軟體與硬體技術結合、深入網路終端的全局防範措施,以加強實施網路安全管理的能力。
以銳捷網路2004年底推出的GSN??全局安全網路解決方案為例,它在解決DDoS方面給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首先,GSN??在網路中針對所有要求進行網路訪問的行為進行統一的注冊,沒有經過注冊的網路訪問行為將不被允許訪問網路。通過GSN??安全策略平台的幫助,管理員可以有效的了解整個網路的運行情況,進而對網路中存在的危及安全行為進行控制。在具體防範DDoS攻擊的過程中,每一個在網路中發生的訪問行為都會被系統檢測並判斷其合法性,一旦發覺這一行為存在安全威脅,系統將自動調用安全策略,採取直接阻止訪問、限制該終端訪問網路區域(例如避開網路內的核心數據或關鍵服務區,以及限制訪問許可權等)和限制該終端享用網路帶寬速率的方式,將DDoS攻擊發作的危害降到最低。
在終端用戶的安全控制方面,GSN ??能對所有進入網路的用戶系統安全性進行評估,杜絕網路內終端用戶成為DDoS攻擊來源的威脅。從當用戶終端接入網路時,安全客戶端會自動檢測終端用戶的安全狀態。一旦檢測到用戶系統存在安全漏洞(未及時安裝補丁等),用戶會從網路正常區域中隔離開,並自動置於系統修復區域內加以修復,直到完成系統規定的安全策略,才能進入正常的網路環境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杜絕網路內部各個終端產生安全隱患的威脅,也使網路內各個終端用戶的訪問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通過在接入網路時進行自動「健康檢查」,DDoS再也不能潛藏在網路中,並利用網路內的終端設備發動攻擊了。
對於用戶來說,正常業務的開展是最根本的利益所在。隨著人們對Internet的依賴性不斷增加,DDoS攻擊的危害性也在不斷加劇。不少安全專家都曾撰文指出:及早發現系統存在的攻擊漏洞、及時安裝系統補丁程序,以及不斷提升網路安全策略,都是防範DDoS攻擊的有效辦法。而先進的全局安全網路體系的出現,實現了將系統層面和網路層面相結合來有效的進行安全解決方案的自動部署,進一步提高了對於DDoS這類「行蹤飄渺」的惡性網路攻擊的自動防範能力。盡管目前以DDoS為代表的黑客攻擊仍舊氣焰囂張,但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廣大用戶手中握緊的安全利刃必定可以斬斷DDoS的魔爪
8. 網路安全防範的重點是什麼
在當今網路化的世界中,計算機信息和資源很容易遭到各方面的攻擊。一方面,來源於Internet,Internet給企業網帶來成熟的應用技術的同時,也把固有的安全問題帶給了企業網;另一方面,來源於企業內部,因為是企業內部的網路,主要針對企業內部的人員和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源,因此,企業網同時又面臨自身所特有的安全問題。網路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在方便了人們使用的同時,也使得網路很容易遭受到攻擊,而攻擊的後果是嚴重的,諸如數據被人竊取、伺服器不能提供服務等等。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路安全技術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推動了防火牆、人侵檢測、虛擬專用網、訪問控制等各種網路安全技術的蓬勃發展。 企業網路安全是系統結構本身的安全,所以必須利用結構化的觀點和方法來看待企業網安全系統。企業網安全保障體系分為4個層次,從高到低分別是企業安全策略層、企業用戶層、企業網路與信息資源層、安全服務層。按這些層次建立一套多層次的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常見的企業網安全技術有如下一些。
VLAN(虛擬區域網)技術 選擇VLAN技術可較好地從鏈路層實施網路安全保障。VLAN指通過交換設備在網路的物理拓撲結構基礎上建立一個邏輯網路,它依*用戶的邏輯設定將原來物理上互連的一個區域網劃分為多個虛擬子網,劃分的依據可以是設備所連埠、用戶節點的MAC地址等。該技術能有效地控制網路流量、防止廣播風暴,還可利用MAC層的數據包過濾技術,對安全性要求高的VLAN埠實施MAC幀過濾。而且,即使黑客攻破某一虛擬子網,也無法得到整個網路的信息。
網路分段 企業網大多採用以廣播為基礎的乙太網,任何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數據包,可以被處在同一乙太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的網卡所截取。因此,黑客只要接人乙太網上的任一節點進行偵聽,就可以捕獲發生在這個乙太網上的所有數據包,對其進行解包分析,從而竊取關鍵信息。網路分段就是將非法用戶與網路資源相互隔離,從而達到限制用戶非法訪問的目的。
硬體防火牆技術 任何企業安全策略的一個主要部分都是實現和維護防火牆,因此防火牆在網路安全的實現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防火牆通常位於企業網路的邊緣,這使得內部網路與Internet之間或者與其他外部網路互相隔離,並限制網路互訪從而保護企業內部網路。設置防火牆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設立唯一的通道,簡化網路的安全管理。
9. 網路安全中網路易受攻擊的幾個主要原因
受攻擊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他要竊取資料,第二,他要讓你的網路堵塞,無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