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新農村合作醫療是什麼意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❷ 新農合是什麼意思,報多少
「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新農合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農合報銷范圍,大致包括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補償三部分。
報銷標准
門診補償
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住院補償
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補償
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合作醫療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報銷支付特殊病種有:惡性腫瘤化療、放療;重症尿毒症的血透和腹透;組織或器官移植後的抗排異反應治療;精神分裂症伴精神衰退;系統性紅斑狼瘡(有心、肺、腎、肝及神經系統並發症之一者);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臟手術後抗凝治療。其餘可報銷的特殊病種,以當地具體政策為准。
特殊病種的特定門診治療包括治療期間必須的支持療法和全身、局部反應對症處理,一般輔助治療不列入報銷范圍。
❸ 新農合是什麼意思是醫保嗎
新農合的全稱叫做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也是醫保的一種。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❹ 新農合是什麼意思呢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農合作為針對農村的合作醫療保險,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政府支持力度大
政府加大了的支持力度,新農合進一步完善了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
2、與當地經濟水平相適應
新農合突出了以大病統籌為主,兼顧受益面,與各地經濟水平和群眾心理承受能力相適應,將重點放在解決農民因患大病而導致的貧困問題上,保障水平明顯提高。
3、統籌層次高
新農合提高了統籌層次,以縣為單位統籌,增強了抗風險和監管能力;
4、自願原則
明確了農民自願參加的原則,賦予農民知情、監管的權力,提高了制度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
5、監管完善
新農合由政府負責和指導建立組織協調機構、經辦機構和監督管理機構,加強領導、管理和監督,克服了管理鬆散、粗放的不足;
6、照顧弱勢人群
新農合建立醫療救助制度,照顧到了弱勢人群的特殊情況。
❺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什麼意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
(5)網路詞新農合什麼梗擴展閱讀
住院補償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❻ 新農合是什麼意思
新農合的意思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再由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新農合採取的是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是我國農業戶口人群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主要可以保障農民們能夠獲得基本的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返貧。
新農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一種惠及萬千農民的一種好政策。讓許多農村人對生病的支出減少了許多,少了許多後顧之憂,是一項老百姓都欣喜萬分的好政策。自從新農合政策實施以來,讓一些得了大病的農民能夠看得起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正是應農民對醫療保障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為農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這一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大病實現統籌解決了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增強了農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使得絕大多數農民願意為自己的健康投保。
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舊合作醫療制度相比,統籌層次高,管理體制健全,各級財政補貼到位,並逐漸形成了一體化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❼ 新農合是什麼梗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❽ 新農合具體是什麼意思
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農民自願參加,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的醫療費用,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❾ 新農合 是什麼意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
❿ 新農合是什麼
新農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
2015年1月29日,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
2017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450元。
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
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原則上全國平均達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可持續籌資機制。
(10)網路詞新農合什麼梗擴展閱讀: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制度問題:
(1)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程序繁瑣。 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程序繁瑣。城鎮居民的醫保都是可以拿來抵押一部分醫葯費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醫療費的,事後再來結算。繁瑣的登記、理賠程序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降低了的滿意度。
(2)新型合作醫療,各地方交費數額不統一、交費時間不統一、收費人員不統一、收費時是否告知不統一、收費時是否簽合同不統一、報銷起付線不統一、封頂線不統一、報銷比例不統一、報銷項目不統一、不予報銷的項目不統一、報銷所需證據不統一、轉院制度不統一等。
(3)就技術設計而言,雖然我們國家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大,但可以實行等額的交費數額的交費,至於統籌的部分,國家可通過對各省的補助資金的比例的不同來進行宏觀調控,各省可以通過對各市的補助資金的比例的不同來進行平衡。
(4)異地結算可以通過與新農合基金委託銀行進行,報銷款直接進入醫保卡中,存取自便,也便於交合作醫療費,即增強了現金的流動性,又增強了資金的安全性。
(5)就制度設計而言,而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頂層只有一般文件,沒有規范性文件,農民查找地方文件很困難,就連工作人員對政策也是模糊的。避免各自為政、條塊分割,避免同樣的人,卻有若干種對待,需要盡快進行頂層設計.
(6)最低限度也應該有一部行政法規作出對交費數額、交費時間、收費人員、收費前告知、簽約後收費、報銷起付線數額、封頂線數額、報銷比例、報銷項目、不予報銷的項目、報銷所需證據的種類、轉院制度、維權程序的規定。
(7)對於全國統一規定影響公平的部分,也應由省級立法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最好是地方法規,便於農民對自己的行為有預見性,少走彎路。
2、供給問題:
(1)供方誘導需求突出。就是在醫患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一部分定點醫院對病人診治時,並不是按照最有利的方案去開展,普遍存在開大葯方,多開葯,開貴葯,過度消費醫療服務的現象。
(20長期以來,農村衛生基礎設施滯後,鄉鎮衛生院房屋破舊,一些貧困地方的衛生站甚至存在危房,醫務人員短缺,且整體素質不高,長期得不到培訓,技術骨幹嚴重流失,很難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醫療需求。
(3)甚至在農村出現到縣,鄉鎮醫院看錯病,導致死亡的案例發生。
(4)如果農民不去這些縣,鄉鎮醫院,而去省或者市一級的好醫院,他們面臨的又是天價的醫療費用,使得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望而止步。所以從這點來看,也嚴重製約了新型合作醫療的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