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發現,廣場上都在播放「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隨著5月29日7時歌曲《小蘋果》MV在網路首發,它便以燎原之勢霸佔各大音樂、話題、視頻排行榜榜首,原版風靡全國,各路網友也將其推向娛樂巔峰。
很多人聽了這支歌曲一遍會哼,兩遍會唱,三遍就已自動單曲循環,無論吃飯睡覺,它都成了揮之不去的旋律。
數據顯示,被《小蘋果》「洗腦」的受眾中78.27%居然為90後。《小蘋果》先在年輕人之中流行起來;隨後,不少明星也開始模仿,並把視頻傳到網上;最後,才被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接受。
「點亮我生命的火 火火火火」——《小蘋果》為何如此火爆?人們究竟是怎樣被《小蘋果》「洗腦」的?
心理學家認為是「耳朵蟲」。「耳朵蟲」指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復在某人腦子里出現的情況。「耳朵蟲」並不是蟲,而是一種純粹地來源於大腦的神經活動,一旦被激活,便會引發「認知搔癢」:某些音樂片段能激發腦部的不正常反應,這些不正常的反應就像皮膚上的瘙癢,讓腦子不斷地注意這些音樂,結果只能是越癢越撓、越撓越癢,讓人忍不住回想這縈繞在心頭的旋律。
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對復雜,但《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節奏的律動感更強,也相對簡單,特別容易帶動情緒。《小蘋果》乍一問世,就有不少網友發現,單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這一句的旋律,就像極了另一首「神曲」《最炫民族風》里的「你是我天邊最美的雲彩」。很多人聽上一遍就能跟著唱,而且旋律還一直在腦海里縈繞不散,這種類似「洗腦」一般的效果,是不少「神曲」的共同特徵。
「耳朵蟲」另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樂想像」,統計發現,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 「耳朵蟲」的騷擾,音樂家也比普通人更常聽到耳邊徘徊的旋律。但「耳朵蟲」也不是那麼恐怖的傢伙,它是人類正常的身心反應。所以,對於那些竭力抵抗「洗腦」的朋友們,不妨放棄抵抗,好好享受《小蘋果》之類的音樂帶給你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