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CP/IP協議分為哪四層,具體作用是什麼
具體分為:網路訪問層、網際互連層、傳輸層(主機到主機)、和應用層。
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面向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可靠的、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該層有四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地址解析協議(AR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
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和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TCP/IP參考模型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珍貴的主機、路由器和互聯網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② 小型區域網常見網路故障排查
開門見山,先說結論:小型區域網的大部分網路故障,其實只關注網路介面層和網際層的情況就能解決。
網路介面層可能存在以下3個問題:
接下來進一步說明,如何進行故障排查,
以某小型區域網為例,它的拓撲如下圖,二層交換機下聯多台PC,二層交換機上聯三層交換機,同時辦公系統伺服器也接在三層交換機上。有一天,客戶A發枯喊拆現,不能上辦公系統了。怎麼排錯,按照我們一開始說的思路,就是檢查網路互連層和網際層的情況。首先,我們看一下接入交換沒棗機上的網線介面燈亮不亮,然後再分別進行判斷。
此時不用考慮網路層的問題,我們首先林解決網路介面層的故障,那麼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此時需要針對網路介面層和網際層分別考慮,逐步找出故障點。
網際層比較常見的是一些小故障,比如一些網管或者病毒容易造成ARP攻擊,特別是IP沖突,如果沒有終端監管系統或者不遵守單位的DHCP或滲羨IP分配,造成沖突了就會很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