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癌症中晚期是什麼意思
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適合手術。關鍵是手術是否能使病人受益。手術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切除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可以增強腫瘤患者機體的免疫能力,清除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從而起到控制轉移復發的作用。
❷ 癌症晚期,
找不到病灶(也就是你說的源頭),醫生都無法准確用葯。
我家族有三位癌症病人。我的大娘查出來還是早期,也是找不到病灶,在床上痛苦了四年,走的時候人很小很輕。
我的媽媽即使已經找到了病灶,但是晚期時也是3個月就走了。
想告訴你。癌症還是不治之症。特別對於癌症晚期的病人。我和你一樣,在媽媽最後走的前幾天,還向醫生要了中葯。不停上網找土方秘方,我現在告訴你,沒有一樣管用。晚期做這些太遲了。你要做的只能是下面的幾點:
醫生如果告訴你還有三個月。那麼我想根據我的經驗,你的姑父會漸漸出現以下狀況。因為幾乎所有癌症病人都是這樣。
1 心理很矛盾,不痛的時候活著的念頭很強烈,想治病;痛起來巴不得早脫離病苦,死了算了,對葯物很拒絕;
2 從能走到下不了床(大概1個月),從能在床上坐著到只能翻身(一個月),從能翻身到翻身困難到只有上半身動(大概一個月)。到翻身困難時,家裡應該准備後事了;
3 不肯吃飯到最後滴水不進。這時家人最能勸他吃飯的人一定耐心讓他吃一點,吃點得一點。最好配合醫院的營養針。至少2500毫升的營養,彌留時可減少到1500,因為那時打針也不吸收了;
4 渾身疼痛難忍,整夜無法入睡。這時家人應該採取按摩、給病人擦身等的方法,並給與病人言語安慰,轉移他的注意力,開開電視或者音樂都可以。另外要求醫生給嗎啡緩釋片等止痛葯。注意不要擅自停葯,如果開始定量的少,也可以一天一片。但原則上應該12小時/片(因為我征詢醫生意見後,給我媽媽減量和停葯,導致媽媽疼痛難忍直到最後疼得說不出來,人腦子都疼糊塗了。現在想想,只有家人最了解病人情況,而不是醫生,所以用了止痛葯,一定不要停。至少要維持用葯量。)。
5 不能動時,要定時給他翻翻身體,大小便不能自理,去醫院附近買便盆,就是抬抬身子就能放在下面使用的那種。另外超市有成人用護理紙巾。很大,可以鋪在床上,你可以去買給他。
6 因為營養匱乏全身各器官衰竭造成的內熱,表現如掀被子,經常用手撫摸心肺肝臟等胸口部位,這時能幫他按摩就幫忙,不要讓他自己消耗體力了。消耗完最後一點精力,人也就沒了。多給他喝水,不要再嘗試給他中葯或者蜂蜜、牛奶、阿膠之類的了。最多早上一睜眼,在水裡加少量蜂蜜。
多給他聊天,安慰他,保持心情舒暢(這點很難),有什麼願望盡量滿足他,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吧。
最後,如果他彌留之際還有意識,並伴隨疼痛的話,去醫生那裡尋求注射性嗎啡。我媽媽走的時候,非常痛苦,我實在不忍心,用了這個方法幫助她鎮痛。當然,嗎啡不好取得,家人需要跟醫生商量。
❸ 癌症晚期
癌症晚期雖然挺可怕的,但不意味著放棄,這個時期還是可以採取姑息的放化療方法,再輔以中葯和飲食的調理~癌症晚期一定要堅定治療的決心,盡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盡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❹ 癌症晚期是什麼樣的狀態最後一個月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癌症晚期的表現
1、營養缺乏
對於許多癌症來說,其發展並不是一個非常快速的過程,癌症是一種慢性發育的疾病。因為這些癌細胞無限增長和繁殖,會消耗體內過多的營養物質並吸收那些正常的細胞營養,而病人會變得很瘦,而且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有些癌症患者吸收不是很好,如果是胃癌患者會有嚴重的營養缺乏,最後引起慢性出血,或各種休克症狀。
2、出血症狀
身體中的各種癌細胞非常脆弱,容易破裂或出血。例如,直腸癌患者可能患有血便,胃癌患者可能會導致胃部大量出血。
3、免疫系統受損
對於癌症的晚期患者,因為經常患有疾病,所以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因此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開始迅速下降,癌細胞可以通過淋巴轉移,嚴重破壞人們的各種免疫系統,特別是在晚期,會出現高燒,並導致各種反應,如體內缺水、大腦受損,最後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的衰竭。
❺ 我們通常所說的癌症晚期指的是什麼時期
我們通常把腫瘤的遠處轉移擴散叫做晚期,每種腫瘤的晚期的症狀不盡相同,腫瘤種類,轉移部位,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況等等都會導致不同的症狀
❻ 癌症轉移了是什麼意思是擴散了嗎那是說明已經是晚期了嗎
你好,癌轉移就是指已經有其他部位的轉移了,假如患者是乳腺癌,醫生告知有轉移了,就是說除了乳腺,已經發展到淋巴結或其他臟器了。學系(白永麗。莫癌之助)預防。
❼ 癌症晚期是不是只有等死了···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也有出現奇跡的時候、所以不要太悲觀、 你要用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你女朋友、你要盡量開心的表現在你女朋友面前。不要讓你的失落使影響到你女朋友。配合好醫生的治療、讓你女朋友心態放開點、帶她去玩下、不要讓她老呆在一個地方。做她喜歡做的事去滿足她、奇跡有可能就發生在你女朋友身上、相信自己你能讓你女朋友幸福 也能一直與你到老、要確定你及你女朋友生命的意義、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被病魔所擊倒、要去面對戰勝、可能這是很困難的事、但是好的心態、有堅決的生活下去的意識、那你們肯定能幸福、你女朋友也能戰勝病魔的、祝福你們幸福、祝你女朋友早日康復!
記得採納啊
❽ 晚期是什麼意思
癌症晚期往往是伴隨擴散轉移,這種情況治療是非常困難的了,但是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是可以延長生命期的,要對生有希望,最後祝所有患者早日健康。
❾ 癌症晚期......
專家給癌症病人的建議
「癌症病人1/3是嚇死的,1/3是用葯過度病人無法耐受而死的,最後1/3才是治療無效而死的。」這話雖無科學根據,但卻說明一個道理:病人若能樂觀對待並採取正確的治療行為,就可能戰勝癌症,延長生命。
主講人:劉魯明,男,51歲,醫學教授,從醫28年。專長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治療,尤擅長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消化道和呼吸系統腫瘤。先後承擔的國家、部省級科技項目主要有:「以外放射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大肝癌」、「參麥注射液現代化示範研究」等。1990年獲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等7項科技進步獎,近年來發表論文四十餘篇。主編《肝癌綜合治療學》。現任中國中醫葯學會博士研究會理事、中國中醫葯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葯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患上癌症怎樣選擇並進行治療
【態度積極,樂觀主動,是一切治療的開始】
現代醫學的進展表明,很多癌症並非不治之症。經過積極治療,有的病人可能一輩子都與腫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無事,只要按時復查,堅持「扶正」治療,還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樣享受生命。因此在正確認識癌症的發生與治療後,癌症病人及家屬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准備,共同培養樂觀、正確的生活態度,樹立積極、必勝的信念,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生活環境。
中醫學認為,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復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體臟腑功能損傷,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現代醫學心理學家的許多調查研究也證實了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的密切關系。有人指出:影響癌症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症起病前6~8個月,而憂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還發現,死亡、離別的悲哀、憂郁和焦慮,在癌症發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見到。
臨床上,許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時,會表現出恐懼與焦慮、孤獨和抑鬱、憤怒與仇視等等各種不良的情緒變化。有一種「想像療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自我進行。病人把某一種觀念暗示給自己,如:想像自己如何戰勝了癌症,已經戰勝了癌症,等等,這樣有可能使體內的免疫機能得到改善。
平時,患者還應努力在生活中擇其樂而從之,迂其憂而棄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帶來的諸多變化而怨天尤人、厭世悲觀,而應該努力培養「恬淡虛無」的生活態度,避免過度的情志變化和精神刺激,做到開朗樂觀、寬宏大度,遇事「泰然處之」,使自己有良好的「應付能力」。心態如何,對治療效果絕對是關系重大。
【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戰」計劃】
對待癌症這樣的頑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態,醫生也應該努力為病人制定全程治療方案(暫且定為「5年治療方案」),並將治療可能的過程告訴患者,使患者獲得最大自信心。戰勝病魔需要的是時間、智慧及信念,還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實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導者。如若把治療癌症的過程看作是一次漫長而艱苦的戰役,醫生只是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主要提供行軍打仗的戰略戰術等謀略,並執行戰斗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協助司令共同定奪進退大權;子女應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統帥全軍的總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權,選取參謀長的方案,根據自己部隊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和作戰部長,並且指揮作戰。患者不要因為某些症狀始終得不到緩解而喪失信心,而應在醫生(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的幫助下,統觀全局,明白5年抗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卡、出現的變化,採取各種預防和應對措施。
這種現代的治療模式,讓患者自己參與到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並擔負責任,提高他們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加強參與感,真正做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讓他們的情緒由低迷、消極、急躁轉變為主動、積極、不急不躁。同時也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增進相互理解與合作。
【病急不亂投醫】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屬就自然而然地將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給了醫生,把醫生當作了「神仙」。對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療過程、檢查結果都不太了解,認為這些都只是醫生們的事,只需告訴他們怎樣服葯,怎樣治療,生命還剩多久即可。其實這樣難以與醫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患者應在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主導的地位,擔當起總司令的職責,選擇並引導醫生為自己看病。這就是歷來所謂「求醫」的真諦。
患者每一次就醫時,都要抓住就診的重點,向醫生描述你當前最為困擾的症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要達到的疾病治療期望值、經濟上可以投入於治療的預算、希望在哪裡進行治療等等。初診的病人還可以選擇時間相對寬裕的特需門診就醫,雖然掛號的價格稍貴,但比起有些外地病人買黃牛票要物超所值得多。特需門診讓你有充分的時間認識了解自身疾病,並與醫生探討最佳的、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途徑。癌症這樣的慢性病,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醫患之間的相互磨合與了解,需要的是病人的毅力與忍耐,當然還需要必要的經濟支持。
患了癌症,「病急亂投醫」的心理自然在所難免,而許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這種心理,受保健品市場巨大利潤的驅使,利用漫天的虛假廣告,蒙住消費者的雙眼,欺騙癌症患者。
我們知道,葯品與保健品的區別最主要是在於其中各種成分的劑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患者往往在保健品廣告中看到與葯品一樣的成分,就誤將保健品當作葯品一樣服用以期商家承諾的奇效出現。最終,癌症患者不但受到了經濟上的損失,還因此耽誤了病情,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癌症病人應該相信醫院,相信正規的治療。癌症目前沒有特效葯,這個世界也沒有萬能葯,只有接受專業的治療,才有機會治好。
【不向病人隱瞞病情,可抓住治療良機】
在我國,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屬出於善意常會要求院方配合一起向患者瞞住病情的真相,將生癌說成沒生,將惡性說成良性,將晚期說成早期,這樣也許的確是讓病人得到了暫時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說這種隱瞞剝奪了患者的知情權,就是於治病而言也是害處甚多。在門診時,經常會看到一些家屬搶先進診療室向醫生提出對病人隱瞞病情的要求,出於尊重與理解,醫生一般都會答應。待診治結束後,家屬又先將患者支開,再告訴醫生患者真正的病情,拿出事先藏好的真實檢查報告,甚至還有記錄著以往診治經過的真實病歷。這樣的就診過程,不僅擾亂了醫生的正確判斷,還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掉以輕心,治療的依從性降低。
另外,我們在臨床中還發現,其實有些病人得不到家屬及醫護人員的真實交流,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情比實際的重,反而加重了他的思想負擔,甚至還可能對治療產生消極或叛逆心理而錯失治療良機,讓人扼腕。所以,在就醫之前,家屬不僅應該向患者告知真實病情,還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詳細解釋。這樣,醫生也能和患者更好地交流,不必躲躲閃閃,反而能更好地幫助其減少困難與痛苦。
正確對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在癌症的治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其中的任何一種反應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痛苦不堪,喪失繼續治療下去的信心。或者由於放、化療在大規模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機體細胞造成危害,損傷正氣,影響生活質量。
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葯物對細胞的作用、給葯途徑、體內的分布、組織內的活化速度及程度、組織內的滅活強度及速度等。同一葯物由於使用方法不同,毒性表現也不一樣。葯物對機體的毒性還存在選擇性,某些葯物骨髓抑制重,但嘔吐反應輕;某些葯物嘔吐反應重,但骨髓抑制輕。抑制骨髓的葯物有些主要抑制白細胞生長,有些主要抑制血小板生長;有致吐作用的葯物在發生作用時間、持續作用時間方面也多有不同。
多葯聯合化療時,殺癌細胞率通常有所增加,毒性也往往增大。由於肝臟是葯物的主要代謝器官,葯物排泄主要是通過腎臟,其次是通過膽汁由糞便排出,因此各種抗腫瘤葯物都對肝腎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不良反應分類方法有多種,按發生時間分類有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按轉歸分類有可逆性毒性和非可逆性毒性;按影響器官和系統分類有造血系統、胃腸道、肝臟、泌尿系統、心臟、肺臟、神經系統、皮膚及其附屬器官、血管及其他特殊器官等;其他的還有變態反應、免疫抑制等;
中醫葯對腫瘤手術、放療、化療不良影響及毒副作用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及獨特的療效。如化療造成的肝功能損害,可以健脾化濕、疏肝和胃、調理氣機,佐以解毒法治之。調理脾胃宜葯取:「輕靈性平味淡」,避免溫燥壅補;對化療造成的骨髓抑止可以補氣血、益脾腎,佐以活血化瘀治之;對放射性肺炎在早治守方的情況下以宣(宣肺)、降(降肺)、通(通肺絡)、化(化痰),酌用清(清肺)、潤(潤肺)治之,並注意調肺兼調五臟……均可收到較理想的療效。其他,像癌痛、頑固性呃逆、嘔吐、納獃等,在辨病辨證結合的情況下,除了運用中草葯,還可以通過針灸、火罐、敷貼等中醫的物理療法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解除腫瘤痛苦。
依靠自我康復治療
【合理飲食與保健治療】飲食調理對營養支持、功能恢復和體質增強有重要意義。所謂「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要學會科學地「吃」,並不容易。飲食不節,飢飽失調足以傷人,一方面,「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而另一方面,「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癌症病人飲食偏食,不注意多樣化的情形是常有的。在臨床上曾遇一胰腺癌患者,病後連吃2個甲魚,結果並發重症胰腺炎,搶救無效,活了不到2周。中醫學認為,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養人,但偏嗜也可以傷人。通俗地講,「雜吃」比「挑剔地吃」好得多。不少癌症患者經常問醫生:「我多吃些什麼食物好?」其實「多吃」與「少吃」都是有度的。從一定意義上講,不要強迫自己多吃些什麼或少吃些什麼,而應該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五穀雜糧多樣搭配,蔬菜水果注意攝取,素食葷食適度調整並強調素食的選擇,使飲食「活潑多樣」。
所謂「忌口」問題,經常受到病人和家屬的注意。由於中醫有「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之說,故有些資料提出了癌症的忌口問題,甚至過分強調忌口。筆者認為對此不宜太講究,許多問題缺乏臨床和試驗研究。癌症病人應適當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膩肥厚烹炸之物,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靈活對待,以不偏嗜為要。過分強調忌口,不利於營養支持。
【起居有常,適度鍛煉】癌症患者在治療和康復中應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要慎起居,適氣候,避邪氣。一要注意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動要多樣,包括體育鍛煉、氣功、太極拳、舞蹈……等。靜要「調神」,既要注意過勞則氣耗,又要警惕過逸則氣壅。二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要懂得欲速則不達。三要注意持之以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身體出現某些不適或病情有反復跡象時,應及時請醫生診療或檢查,不能盲目迷信鍛煉。四要注意與情志調整相結合,把「練身」和「練心」有機地結合起來。
【堅持葯物調理】癌症康復治療中症狀的康復,包括腫瘤治療中的對身體某些損傷的恢復,還必須依賴葯物調理。要讓病人明白,癌症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5年治療)才能預防復發和轉移。加上放化療的不良影響及毒副作用,長期的葯物調理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大多在治療1年半後會出現厭治現象,這是患者及其家屬和醫生都應該注意的問題,應提前做好思想准備。
【科學進「補」】癌症患者康復治療中,常常涉及「補」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少患者確實不同程度存在著「虛」,另一方面,不少補葯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扶正可以抑癌,因此使補法的運用比較廣泛。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濫補。有些病人一到秋冬季節,就要求醫生為其進補,甚至自己「偷偷」地補,最後反而加重了病情。這就違反了中醫理論中「虛則補之」的原則,補後使邪氣留戀體內不出。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於爾辛教授認為,癌症治療中,調補脾胃十分重要。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癌症常常由於脾胃損傷而發生,癌症治療過程又常常損傷脾胃。因此,癌腫的治療和康復中,脾胃調理的重要性就顯得更為突出。調理脾胃宜選甘淡葯物為主,「避壅補,遠滋膩」,並應注意緩調,假以時日。
另外,還應注意「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的道理。
在癌症治療與康復中,科學、正確地使用補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順利克服癌症,是醫患雙方都應重視的問題。
❿ 癌症晚期是什麼症狀
身體各項機能衰退!
生命特徵異常!
身體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