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我學的就是網路與新媒體,我們系是文理兼收的。
以我們學校的網路與新媒體為例
理科生在軟體學習上是有優勢的。我們系會學習dreamweaver,ps,premiere等,理科生在網頁製作、視頻和圖像處理這方面會比文科生有優勢,這也是學校在招生上的考慮。
理科生的話,可能就優勢在偏向於技術性的學習。
理科生也有劣勢。比如新聞采訪與寫作、文史哲、古代文學、傳播學、輿論學等等,我感覺我周圍的理科生同班同學普遍感覺比文科生略微吃力一點(其實文科生也沒有很好,就是感覺身邊的理科同學在寫新聞稿、熱點事件的時評、書評影評的時候好像很痛苦的樣子)。但這也要看個人,如果你是個喜歡看書,文學方面知識儲備扎實的同學的話,那你根本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就算你不喜歡看書討厭文學的話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畢竟大學的期末考試是很容易的。只要你學了這個專業之後不加入編寫行業,文史哲短板其實影響不大。如果你是個不愛看書討厭碼字的理科生,學了網路與新媒體的話,就業我感覺找偏技術型的工作會比較好,類似於網頁編輯,視頻製作,網編等。
總之,看題主個人喜好、就業期望來進行取捨吧。
Ⅱ 新媒體專業主要學什麼的,好不好就業
隨著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剪輯製作大量的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視頻剪輯師,視頻特效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短視頻製作的高薪水(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04r-1613108256540683987
而且短視頻拍攝、剪輯和特效製作這個技術並不需要什麼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不過,話說回來,要學好學精,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製作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dsp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1613108256540683987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Ⅲ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怎麼樣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屬於新型專業,專業主要學習的課程包含市場營銷學,網路營銷,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
發展前景還算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工作。要學會與時俱進,
不過這個行業的競爭力很大,想要干出來需要加油
Ⅳ 網路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優勢有什麼
1.市場及行業優勢隨著互聯網浪潮席捲全球,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不斷增長,互聯網信息化產業日益繁榮。2017 年 6 月 1 日, 美國 Code 大會《2017 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數據公布: 目前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已超 34 億,同比增長 10%,互聯網全球滲透率達到 46%。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7.31 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 4299 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 53.2%,較 2015 年底提升 2.9 個百分點。《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國網路新聞用戶規模為 6.63 億,半年增長率為2.5%,網民使用比例為 82.7%。其中,手機網路新聞用戶規模達到 6.31 億,占手機網民的 80.1%,半年增長率為 1.9%,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產教融合」教學培養優勢項目植入課程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把產業和教育通過課程來進行貫通,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起「先產後教」的理念、需要以「產業崗位技能為導向」來倒推課程設置,行業資深企業師資負責來「翻譯」行業技能到課程裡面。HTC 夢動科技過去 10 年的產教融合經驗驗證,以崗位導向的產教融合課程體系,培養出的學生具備直接上崗的能力。課程將崗位群中的技能全部提煉成為技能實訓和理論知識,做到思維有理論依據、動手有實戰技能、就業對口有崗位。崗位群課程體系培養的學生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同時是一種跨職業的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學生可以勝任其職業領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務,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工作崗位的任務。他們在掌握了業務能力的基礎上,還學會大量基礎知識以及有實用價值的社會能力,其適應能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強,為自已的人生道路作了堅實鋪墊。3.多渠道的就業優勢夢動科技與 HTC 威愛教育、網路、阿里、TCL、佳能、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 30+知名企業擁有 SEO/SEM 專員、、從事文字編輯、圖片編輯、音視頻編輯、論壇編輯、監控編輯、博客編輯、推廣編輯、網頁美工、網站策 劃員、網站優化師等、網路推廣專員等眾多崗位供學生選擇,學生可通過企業推薦進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實習就 業,也可以留在山東夢動科技有限公司實習就業。
Ⅳ 網路與新媒體這個專業怎麼樣
這個要看個人能力的。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就業前景: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
1、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採集、撰寫、編輯等工作。
2、也能從事與新媒體相關的網站策劃、網路推廣以及網站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也可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從事記者、編輯、以及各類節目的策劃、編導、節目製作等工作。
4、還可以在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行業從事商業開發、活動創意、媒體策劃等工作。
5、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稿寫作、視頻節目策劃、編導、製作工作和整合營銷、媒體公關等工作。
Ⅵ 大學專業網路與新媒體,將來就業有優勢嗎
新興學科當然不會像老的基礎學科那樣擁有完備的教學方案和流程,因為還處在摸索中
至於你說的專業教師,你這個擔心確實是多餘的
你不會以為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老師是專門學機械設計製造的吧,大學老師給你上課的那些課本都是需要他們提前備課的,他們教機械設計,並不代表他們博士期間學的就是機械設計呀,類比到你這個專業也是如此,所以不用擔心你學不到專業知識。
每個大學專業的培養方向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像這種新興的靈活專業,就業方向就更多了,但是每個高校在設立專業前都是需要嚴格的准備及審批流程的,不是說設立就設立的,而且培養方向多往往意味著就業選擇多
正如你所說,你學到的知識是雜而多的,你想要專而精嗎?我看你是在好高騖遠。你又不是研究生博士生,給你那些專而精的課程,你學的懂嗎?你不搞研究就想專而精了嗎?
至於就業前景,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新媒體行業正在快速崛起且產業化,專業化,那麼必然需要相關專業的人才,比起那些半路出家的人,你們專業的人當然會更有優勢。
Ⅶ 新媒體專業怎麼樣
新媒體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數字媒介和運用這些媒介建立的媒體,比如APP、網站、多媒體等媒介,微博號和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人、媒體組織。
新媒體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2020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用戶規模達8.57億人,市場規模達600多億元,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會藉助抖音、快手、梨視頻、秒拍等社交短視頻平台發展的更加迅猛,尤其是今年疫情更加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
簡單來講,可以從三個角度理解「新媒體」:時間、技術、社會。
時間:時間上更近的可以被稱為較「新」的媒體:網路相對於電視是新媒體;電視相對於報紙是新媒體;
技術:價格更低廉,傳播更廣泛,應用更普遍,等等很多提到的革新技術的媒體都可以被認為是新媒體;
社會:新媒體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會作用的革新。
新媒體專業課程:
傳統市場營銷知識:包括市場調研、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品牌策劃等——這些知識都是營銷的根基;
經典的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知識:包括網站運營、淘寶店運營、郵件營銷等,現在看起來有點老,但是核心方法依然不過時。
當下最熱的新媒體平台與工具:包括微信營銷、直播營銷、今日頭條運營等。
新媒體就業方向很多:視頻拍攝、視頻剪輯、圖文編輯、後期運營、策劃編導以及主播等。
Ⅷ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好嗎
網路與新媒體屬於新聞傳播學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清華大學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五(並列),實力很不錯的,加上清華大學超高的聲譽,錄取分數線可是很高的
Ⅸ 網路與新媒體這個專業如何
網路與新媒體這個專業的前景還是挺不錯的。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能掌握網路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路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本專業通過系統學習畢業後能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路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網路平台、大中型網路媒體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主要課程: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Ⅹ 新媒體專業好嗎
1、傳播與更新速度快; 2、信息量大,內容豐富; 3、低成本全球傳播; 4、檢索便捷; 5、多媒體傳播: 6、超文本; 7、互動性。新媒體
新媒體的優勢:
①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②信息量大,內容豐富
③低成本全球傳播
④檢索便捷
⑤多媒體傳播
⑥超文本
⑦互動性
新媒體泛指利用電腦(計算及信息處理)及網路(傳播及交換)等新科技,對傳統媒體之形式、內容及類型所產生的質變。新媒體一詞可以從產業區分、人機界面、藝術運動、及其多媒體形式來詮釋,不同的詮釋是由於不同領域的觀點(產業、科技、藝術、及傳媒)的出發點之不同。
新媒體主要有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自己的特點。
目前新媒體是最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類型。
新媒體的發展將是未來媒體發展的新趨勢,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是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單一形式的完成的對於信息的傳播,而新媒體是集傳統意義的媒體的基礎上運用數字媒體技術開發創意完成的對於信息的傳播加工以及新的詮釋的一種新的媒體概念。也可以稱作是第五媒體。
新媒體的形式隨著生活科技以及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瞬息萬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比如時下非常風靡的移動電視流媒體,數字電影,數字電視,多點觸摸媒體技術,重力感應技術,數字雜志等諸多形式。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體現了受眾群體對於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動,以及對於信息的重新自我詮釋,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經歷參與其中獲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
新媒體技術的誕生是人們將平面媒體信息獲取的枯燥性,延遲性,非互動性等不足的方面加以整合,運用數字技術,無線技術,和互聯網三方面改善了受眾群體對於信息量冗雜以及信息質量殘損的劣勢,使得信息在保證量的基礎上更加能使多個受眾群體得到及時的溝通交流反饋,達到了市場,受眾,市場反饋的良好循環模式。更大程度上的清除了信息的冗餘。因此新媒體又可以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