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p地址網路地址最後一位為什麼有兩個數
不知你可知道子網掩碼(網上搜一下)
/26代表子網掩碼有26個1.
64是前面IP地址的一部分,也就是說59.17.148.64是一起的,代表IP地址
/26實際應表示成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每8個為一組,中間用點分開。
/26是為了人看的方便簡寫的。
B. 子網掩碼是怎樣劃分網路的為什麼要劃分子網
1.子網掩碼的概念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2.確定子網掩碼數
用於子網掩碼的位數決定於可能的子網數目和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在定義子網掩碼前,必須弄清楚本來使用的子網數和主機數目。
定義子網掩碼的步驟為:
A、確定哪些組地址歸我們使用。比如我們申請到的網路號為 「210.73.a.b」,該網路地址為c類IP地址,網路標識為「210.73」,主機標識為「a.b」。
B、根據我們現在所需的子網數以及將來可能擴充到的子網數,用宿主機的一些位來定義子網掩碼。比如我們現在需要12個子網,將來可能需要16個。用第三個位元組的前四位確定子網掩碼。前四位都置為「1」(即把第三位元組的最後四位作為主機位,其實在這里有個簡單的規律,非網路位的前幾位置1遠網路就被分為2的幾次方個網路,這樣原來網路就被分成了2的4次方16個子網),即第三個位元組為「11110000」,這個數我們暫且稱作新的二進制子網掩碼。
C、把對應初始網路的各個位都置為「1」,即前兩個位元組都置為「1」,第四個位元組都置為「0」,則子網掩碼的間斷二進制形式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D、把這個數轉化為間斷十進制形式為:「255.255.240.0」
這個數為該網路的子網掩碼。
3.IP掩碼的標注
A、無子網的標注法
對無子網的IP地址,可寫成主機號為0的掩碼。如IP地址210.73.140.5,掩碼為255.255.255.0,也可以預設掩碼,只寫IP地址。
B、有子網的標注法
有子網時,一定要二者配對出現。以C類地址為例。
1.IP地址中的前3個位元組表示網路號,後一個位元組既表明子網號,又說明主機號,還說明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一個網段。如果屬於同一網路區間,這兩個地址間的信息交換就不通過路由器。如果不屬同一網路區間,也就是子網號不同,兩個地址的信息交換就要通過路由器進行。例如: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5的主機來說,其主機標識為00000101,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16的主機來說它的主機標識為00010000,以上兩個主機標識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說明這兩個IP地址在同一個網路區域中,這兩台主機在交換信息時不需要通過路由器進行。10.73.60.1的主機標識為00000001,210.73.60.252的主機標識為11111100,這兩個主機標識的前面三位000與011不同,說明二者在不同的網路區域,要交換信息需要通過路由器。其子網上主機號各為1和252。
2.掩碼的功用是說明有子網和有幾個子網,但子網數只能表示為一個范圍,不能確切講具體幾個子網,掩碼不說明具體子網號,有子網的掩碼格式(對C類地址)。
子網掩碼的表示方法
子網掩碼通常有以下2種格式的表示方法:
1. 通過與IP地址格式相同的點分十進製表示
如:255.0.0.0 或 255.255.255.128
2. 在IP地址後加上"/"符號以及1-32的數字,其中1-32的數字表示子網掩碼中網路標識位的長度
如:192.168.1.1/24 的子網掩碼也可以表示為 255.255.255.0
子網掩碼和ip地址的關系
注意這講的都是有類網!
子網掩碼是用來判斷任意兩台計算機的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子網路的根據。
最為簡單的理解就是兩台計算機各自的IP地址與子網掩碼進行AND運算後,如果得出的結果是相同的,則說明這兩台計算機是處於同一個子網路上的,可以進行直接的通訊。就這么簡單。
請看以下示例:
運算演示之一:aa
I P 地址 192.168.0.1
子網掩碼 255.255.255.0
AND運算
轉化為二進制進行運算:
I P 地址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轉化為十進制後為:
192.168.0.0
運算演示之二:
I P 地址 192.168.0.254
子網掩碼 255.255.255.0
AND運算
轉化為二進制進行運算:
I P 地址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11111110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轉化為十進制後為:
192.168.0.0
運算演示之三:
I P 地址 192.168.0.4
子網掩碼 255.255.255.0
AND運算
轉化為二進制進行運算:
I P 地址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100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轉化為十進制後為:
192.168.0.0
通過以上對三組計算機IP地址與子網掩碼的AND運算後,我們可以看到它運算結果是一樣的。均為192.168.0.0
所以計算機就會把這三台計算機視為是同一子網路,然後進行通訊的。我現在單位使用的代理伺服器,內部網路就是這樣規劃的。
也許你又要問,這樣的子網掩碼究竟有多少了IP地址可以用呢?你可以這樣算。
根據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區域網內部的ip地址是我們自己規定的(當然和其他的ip地址是一樣的),這個是由子網掩碼決定的通過對255.255.255.0的分析。可得出:
前三位IP碼由分配下來的數字就只能固定為192.168.0 所以就只剩下了最後的一位了,那麼顯而易見了,ip地址只能有(2的8次方-1),即256-1=255一般末位為0或者是255的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那麼你可能要問了:如果我的子網掩碼不是255.255.255.0呢?你也可以這樣做啊假設你的子網掩碼是255.255.128.0
那麼你的區域網內的ip地址的前兩位肯定是固定的了
這樣,你就可以按照下邊的計算來看看同一個子網內到底能有多少台機器
1、十進制128 = 二進制1000 0000
2、IP碼要和子網掩碼進行AND運算
3、
I P 地址 11000000.10101000.1*******.********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
AND運算
11000000.10101000.10000000.00000000
轉化為十進制後為:
192 . 168. 128 . 0
4、可知我們內部網可用的IP地址為:
11000000.10101000.10000000.00000000
到
11000000.10101000.11111111.11111111
5、轉化為十進制:
192 . 168.128.0 到192 . 168.255.255
6、0和255通常作為網路的內部特殊用途。通常不使用。
7、於是最後的結果如下:我們單位所有可用的IP地址為:
192.168.128.1-192.168.128.254
192.168.129.1-192.168.129.254
192.168.130.1-192.168.130.254
192.168.131.1-192.168.131.254
. . . . . . . . . . . . .
192.168.139.1-192.168.139.254
192.168.140.1-192.168.140.254
192.168.141.1-192.168.141.254
192.168.142.1-192.168.142.254
192.168.143.1-192.168.143.254
. . . . . . . . . . . . .
192.168.254.1-192.168.254.254
192.168.255.1-192.168.255.254
8、總數為(255-128+1)*(254-1+1) =128 * 254 = 32512
9、看看的結果是否正確
(1)、設定IP地址為192.168.128.1
Ping 192.168.129.233通過測試
訪問http://192.168.129.233可以顯示出主頁
(2)、設定IP地址為192.168.255.254
Ping 192.168.129.233通過測試
訪問http://192.168.129.233可以顯示出主頁
10、結論
以上證明我們的結論是對的。
現在你就可以看你的子網中能有多少台機器了
255.255.255.128
分解: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所以你的內部網路的ip地址只能是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0???????
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01111111
C. 子網劃分時,子網數到底需不需要減2
首先你需要知道為什麼要減去2
減去2 是因為在每段網路中的第一個地址和最後的地址(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是不能夠被用戶使用的
所以要不要減去2需要看你的問題怎麼問
如果是問有多少的地址的話就不需要減去2
如果問可以使用的地址的話就減去2
D. 劃分子網為什麼要減2
你這是從老古董書里看來的吧,主機個數是要減2,而子網個數現在一般是不需要減去2的。
主機數減去2是因為要除去子網網路地址(主機號全0)和子網廣播地址(主機號全1),每個子網的這兩個地址都是保留不能分配給主機,所以要減去2。
至於子網個數減去2是因為很早以前的網路設備跟相關協議是不支持子網號全0跟全1,裡面會出現地址重疊的現象。但是這都是很久以前的老書上這樣的演算法,現在一般都是不用減去2的,網路設備跟相關協議能都區分全0跟全1子網號了。
E. 子網劃分中子網數要不要減2我看ccna第六版中文學習指南不減2.只有主機號減2,但網上好多人都說都要減2
子網數不用減二,主機號減二是因為一個是網路地址,一個是廣播地址,所以能夠使用的主機地址就要減二,而子網劃分分出來的是網路。
F. 什麼叫全0,全1的子網子網數為什麼要減2, 在實際子網劃分中,例如
1,全0就是子網位全0,代表的是網路號
比如,192.168.1.0 255.255.255.0這個標准C類網路中,子網位就是最後8位
也就是192.168.1.0中的最後8位代表的是網路號
(2進製表示上面的IP地址是11000000.01000100.00000001.00000000)
所以全0的意思就是後面8位全0,代表的是網路號
全1的意思就是後面8位全1,代表的是廣播地址,192.168.1.255
2,子網數減去的正好是全0和全1的網路號和廣播地址,畢竟這兩個地址不能給其他主機使用
3,你要理解到底幾位代表的是子網,26位掩碼,那麼代表最後6位代表子網(32-26)
那麼
11000000.01000100.00000001.00|000000 「|」這個前面代表的是網路位,後面代表的是主機位,比如
第一段全0,那麼就是192.168.1.0.全1,就是192.168.1.63(192.168.1.00|111111)
第二段就變成(192.168.1.01|000000)即192.168.1.64。全1,就是192.168.1.01|111111
第三段就變成(192.168.1.10|000000)即192.168.1.128。全1,就是192.168.1.10|111111
第四段就變成(192.168.1.11|000000)即192.168.1.192。全1,就是192.168.1.11|111111
是不是就是你的那個地址了
G. 一個IP被子網劃分後,子網數需要不需要減去2如下面題目
一般都會明確標出來的。現在除非特殊說明全0和全1子網不可用,那麼一般是不需要減去2的。因為現在的路由器基本上都支持vlsm,可以使用全0和全1子網。
H. 子網劃分的問題
IP地址,用於主機的有A、B、C三類地址。其中A類網路有126個,每個A類網路可能有16,777,214台主機,它們處於同一廣播域。而在同一廣播域中有這么多結點是不可能的,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結果造成16,777,214個地址大部分沒有分配出去,形成了浪費。而另一方面,隨著互連網應用的不斷擴大,IP地址資源越來越少。為了實現更小的廣播域並更好地利用主機地址中的每一位,可以把基於類的IP網路進一步分成更小的網路,每個子網由路由器界定並分配一個新的子網網路地址,子網地址是借用基於類的網路地址的主機部分創建的。劃分子網後,通過使用掩碼,把子網隱藏起來,使得從外部看網路沒有變化,這就是子網掩碼。
1. 子網掩碼
RFC 950定義了子網掩碼的使用,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的2進制數,其對應網路地址的所有位都置為1,對應於主機地址的所有位都置為0。由此可知,A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0.0.0,B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C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將子網掩碼和IP地址按位進行邏輯「與」運算,得到IP地址的網路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機地址,從而區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常用點分十進製表示,我們還可以用網路前綴法表示子網掩碼,即「/<網路地址位數>」。如138.96.0.0/16表示B類網路138.96.0.0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子網掩碼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網路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機地址,使路由器正確判斷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網段的,從而正確地進行路由。例如,有兩台主機,主機一的IP地址為222.21.160.6,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主機二的IP地址為222.21.160.73,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現在主機一要給主機二發送數據,先要判斷兩個主機是否在同一網段。
主機一
222.21.160.6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邏輯與運算結果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主機二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邏輯與運算結果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
兩個結果不同,也就是說,兩台主機不在同一網路,數據需先發送給默認網關,然後再發送給主機二所在網路。那麼,假如主機二的子網掩碼誤設為255.255.255.128,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讓我們將主機二的IP地址與錯誤的子網掩碼相「與」: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2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結果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這個結果與主機的網路地址相同,主機與主機二將被認為處於同一網路中,數據不再發送給默認網關,而是直接在本網內傳送。由於兩台主機實際並不在同一網路中,數據包將在本子網內循環,直到超時並拋棄。數據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路傳輸錯誤。
反過來,如果兩台主機的子網掩碼原來都是255.255.255.128,誤將主機二的設為255.255.255.192,主機一向主機二發送數據時,由於IP地址與錯誤的子網掩碼相與,誤認兩台主機處於不同網路,則會將本來屬於同一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信當作是跨網傳輸,數據包都交給預設網關處理,這樣勢必增加預設網關的負擔,造成網路效率下降。所以,子網掩碼不能任意設置,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
2. 子網劃分與掩碼的設置
子網劃分是通過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機位來充當子網地址從而將原網路劃分為若乾子網而實現的。劃分子網時,隨著子網地址借用主機位數的增多,子網的數目隨之增加,而每個子網中的可用主機數逐漸減少。以C類網路為例,原有8位主機位,28即256個主機地址,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借用1位主機位,產生21個子網,每個子網有27個主機地址;借用2位主機位,產生22個子網,每個子網有26個主機地址……根據子網ID借用的主機位數,我們可以計算出劃分的子網數、掩碼、每個子網主機數,列表如下:
劃分子網數
子網位數
子網掩碼(二進制)
子網掩碼(十進制)
每個子網主機數
1~2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255.255.255.128
128
3~4
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255.255.255.192
64
5~8
3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255.255.255.224
32
9~16
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255.255.255.240
16
17~32
5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255.255.255.248
8
33~64
6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
255.255.255.252
4
如上表所示的C類網路中,若子網佔用7位主機位時,主機位只剩一位,無論設為0還是1,都意味著主機位是全1或全1。由於主機位全0表示本網路,全1留作廣播地址,這時子網實際沒有可用主機地址,所以主機位至少應保留2位。
從上表可總結出子網劃分的步驟或者說子網掩碼的計算步驟:
2.1 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目以及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
2.2 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2.3 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 1或後M位置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因為16<20<32,即24<20<25,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轉換為二進制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現在子網又佔用了5位主機位,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應該為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應該為255.255.248.0。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每個子網的主機數。子網中可用主機位還有11位,211=2048,去掉主機位全0和全1的情況,還有2046個主機ID可以分配,而子網能容納200台主機就能滿足需求,按照上述方式劃分子網,每個子網能容納的子網數目遠大於需求的主機數目,造成了IP地址資源的浪費。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我們也可以根據子網所需主機數來劃分子網。還以上例來說,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說,在B類網路的16位主機位中,保留8位主機位,其它的16-8=8位當成子網位,可以將B類網路138. 96.0.0劃分成256(28)個能容納256-1-1-1=253台(去掉全0全1情況和留給路由器的地址)主機的子網。此時的子網掩碼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255.255.255.0。
在上例中,我們分別根據子網數和主機數劃分了子網,得到了兩種不同的結果,都能滿足要求,實際上,子網佔用5~8位主機位時所得到的子網都能滿足上述要求,那麼,在實際工作中,應按照什麼原則來決定佔用幾位主機位呢?
在劃分子網時,不僅要考慮目前需要,還應了解將來需要多少子網和主機。對子網掩碼使用比需要更多的主機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網,節約了IP地址資源,若將來需要更多子網時,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有限;反之,子網掩碼使用較少的主機位,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允許有更大的增長,但可用子網數量有限。一般來說,一個網路中的節點數太多,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所以,網路中的主機數量的增長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將更多的主機位用於子網位。
綜上所述,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子網掩碼設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網不同,每個子網能容納的主機數目不同。若設置錯誤,可能導致數據傳輸錯誤。
I. 子網劃分中,2n-2=子網數,這里為什麼要-2
因為有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不能用,在每一個子網中總有都為0或都為1的
J. 劃分子網的題上經常出現 IP後面跟/數字 是什麼意思
24表示的網路位數! 也相當於255.255.255.0
第一道的意思:192.168.1.0按默認24位網路位子位掩碼也就是255.255.255.0來計算的話就一個子網,網內254台主機。
按題目的意思 255.255.255.240 實際上可以理解成 192.168.1.0/28
這樣比24 多個了4 個網路位,主機位也要 4位,
所以第一道 應該是 16個子網,每個子網 可用主機地址數 14,因為每個子網里要去掉一個網路地址和一個廣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