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互聯網法院起訴是真的嗎
摘要 收到廣州互聯網法院起訴通知:最高法近日印發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范互聯網法院訴訟活動,保護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規定自9月7日起施行。 在浙江省杭州市設立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後,我國將在北京市、廣東省廣州市增設兩家互聯網法院,並於本月掛牌收案。 最高法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共23條,規定了互聯網法院的管轄范圍、上訴機制和訴訟平台建設要求,明確了身份認證、立案、應訴、舉證、庭審、送達、簽名、歸檔等在線訴訟規則。
㈡ 廣州互聯網法院真的假的
摘要 然後您收到這個簡訊上的電話,您千萬不要打過去或是點開簡訊里對方給到的任何鏈接,因為其實現在市面上的貸款公司很多,大家日常生活里都難免是有或多或少的貸款。所以現在就有很多騙子會假借各種貸款公司催收的名義,群發這一類簡訊的,所以您這邊目前最穩妥的處理方法就是先直接電話和您有貸款關系的公司,確認一下情況的。
㈢ 互聯網法院管轄有哪些特點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互聯網法院管轄范圍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互聯網特性更加突出。《規定》立足全程在線審理原則,凸顯了相關案件的互聯網特性,方便案件在線審理、證據在線提取。例如,對互聯網合同類案件強調「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對互聯網民事侵權類案件強調「在互聯網上發生」,對侵犯網路著作權案件強調相關作品應當是「在線發表」或者「在線傳播」等。
二是所涉糾紛領域更加廣泛。《規定》在原杭州互聯網法院案件管轄范圍基礎上,將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擴展為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新增了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將互聯網行政糾紛進一步細化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糾紛。
三是管轄方式更為靈活。為便利當事人訴訟,《規定》明確當事人可以依法協議約定與爭議有實際聯系地點的互聯網法院管轄,如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簽訂或者履行合同的互聯網平台經營者住所地等。但是,電子商務經營者、網路服務提供商等採取格式條款形式與用戶訂立管轄協議的,應當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釋關於格式條款的規定。
上訴機制方面,當事人對互聯網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原則上應當由其所在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由於北京市現有四個中級人民法院,《規定》指定由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北京互聯網法院部分上訴案件。同時,考慮到北京、廣州兩地已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為遵循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審理的互聯網著作權權屬糾紛和侵權糾紛、互聯網域名糾紛的上訴案件,分別由北京、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受理,業務上接受相應知識產權法院的監督指導。
㈣ 廣州互聯網法院真的假的還附有身份證號
需要個人登陸自己所貸款網站查詢的。
附帶個人信息的號碼可能是借貸公司催收人發送到您的手機或簡訊中,或移交我司辦理。
2018年9月28日上午,廣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馬世忠,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忠友,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共同揭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龔稼立主持揭牌活動。
㈤ 廣州互聯網法院有用嗎
2018年9月28日今天(9月27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關於廣州互聯網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
㈥ 中國可在線訴訟的互聯網法院什麼時候成立
2017年8月18日上午,國內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揭牌,並首次以在線視頻的方式開庭審理了案件。據了解,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案件的網上起訴、受理、送達、調解、舉證、質證、庭前准備、庭審、宣判和執行等一系列流程。這意味著,當事人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
本案庭審持續約20分鍾,原被告同意調解。整個庭審過程均在網上完成,庭審以在線視頻方式進行,當事人在線參與庭審,植入的語音識別系統會自動生成筆錄,當事人在核對電子筆錄後點擊確認即可。
落戶杭州是現實之需
今年6月26日上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11個方案,其中《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曾引發特別關注。
為何成立互聯網法院?中央深改組會議通稿里表示: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成立互聯網法院應該跟北上廣三地成立知識產權法院類似,主要是為了專業化,這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探索成功後別的地方也可以推廣、學習。」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IT法律專家趙佔領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為何落戶杭州? 對於杭州來說,設立互聯網法院是現實之需。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曾說,杭州互聯網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法院受理投訴案件逐年遞增,從2013年的600件到2016年超過了1萬件。
互聯網法院突破重在工作機制
據了解,在此次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之前,網上法庭在杭州已有實形。2015年浙江高院主導建設了電子商務網上法庭,並確定杭州市西湖、濱江、餘杭3個區基層法院和杭州中院作為首批試點。
試點之初,這4家法院的分工各有不同,西湖區法院——審理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濱江區法院——審理著作權糾紛,餘杭區法院——審理網上交易糾紛,杭州中院則負責三家基層院的二審工作。
目前,電子商務網上法庭已經實現了起訴、調解、立案(管轄異議)、舉證、質證、開庭、判決等各訴訟環節的全程網路化,讓足不出戶解決網上糾紛成為可能。
不過,最終設立的杭州互聯網法院將以杭州鐵路法院為基礎。截至今年6月20日,該法院共收到涉網案件申請1896件,正式立案1446件。
據了解,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市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的涉互聯網案件。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公示了該院的受案范圍,包括: 1.網路購物合同糾紛;2.網路購物產品責任糾紛;3.網路服務合同糾紛;4.在互聯網上簽訂、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小額借款合同糾紛;5.網路著作權糾紛。
除了專門管轄涉互聯網案件,互聯網法院更大地突破應該是在工作機制上,比如完全進行網上立案,條件允許的直接網上開庭,在立案、發傳票、公告、證據交換、開庭等各個環節更多使用互聯網技術。
㈦ 廣州互聯網法院怎麼查詢案件
廣州互聯網法院查詢案件方式如下:
1、網路搜索廣東法院網,首頁會有官網,點擊進入官網;
2、進入官網之後,在頁面的右上方,點擊登錄或注冊;
3、登錄成功後,將頁面往下拉,會看到有三個方框,查詢案件的在中間的方框,點擊選擇方框;
4、選擇案件所在的法院;
5、在法院的下方,輸入案件的案號及密碼,再點擊下方的查詢,就可以查到案件的進度啦。
互聯網法院是指案件的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庭前准備,庭審,宣判等訴訟環節一般應當在互聯網上完成,以全程在線為基本原則的法院,這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北京,廣州增設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在總結推廣杭州互聯網法院等試點經驗基礎上,回應社會司法需求,科學確定管轄范圍,健全完善訴訟規則,構建統一訴訟平台,推動網路空間治理法治化。
互聯網法院管轄范圍如下:
1、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2、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3、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4、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
5、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
6、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
7、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8、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人身安全,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
9、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
10、因行政機關作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
11、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㈧ 互聯網法院院長是誰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籌建工作有進一步消息。8月16日上午,來自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任命消息顯示,張雯任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50歲的張雯為北京市豐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今年7月6日召開中央深改委會議就指出,在北京、廣州增設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在總結推廣杭州互聯網法院試點經驗基礎上,回應社會司法需求,科學確定管轄范圍,健全完善訴訟規則,構建統一訴訟平台,推動網路空間治理法治化。
頂層設計之下,在7月25日舉行的最高法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精神專題視頻會議上,最高法也明確,在北京、廣州籌備增設互聯網法院。
8月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在緊張地籌建過程中。為了全力支持建好互聯網法院,7月26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了北京互聯網法院籌建工作匯報。
在案件審理方面,互聯網法院與普通法院有何區別?記者了解到,在新設立的北京互聯網法院中,網上發生的各類糾紛主要在網上訴訟審理,以互聯網審判方式集中審理互聯網案件。
以去年成立的杭州互聯網法院為例,作為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其受案范圍包括互聯網購物、服務、小額金融借款等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利用互聯網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等6類案件。全面實行在線審理,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執行等訴訟流程全程網路化。
㈨ 為何建「互聯網法院」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籌建工作有進一步消息。8月16日上午,來自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任命消息顯示,張雯任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目前50歲的張雯為北京市豐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8月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在緊張地籌建過程中。為了全力支持建好互聯網法院,7月26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了北京互聯網法院籌建工作匯報。
來源:新浪新聞
㈩ 廣州互聯網法院起訴是真的嗎
你好,廣州互聯網法院起訴是真的。
1、原告向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的,受理案件的法院是北京、廣州、杭州等地的互聯網法院,當事人可以通過網上提供材料,對其中一家提起訴訟。互聯網法院一般會在線接受原告提交的起訴材料,同時在接受材料之後的七天里,作出相關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法院
1.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2.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二:法院的主要責任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司法機關。 它的任務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司法活動懲處一切罪犯,解決民事糾紛,維護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財產。 勞動人民集體所有的財產,公民私有的合法財產,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促進國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人民法院通過一切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