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二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二病、一種網路語言稱呼,又稱之為中二病特質,指的是青少年時期分不清楚幻想和現實生活的區別,總是活在幻想中,並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過盛而變得狂妄自大。
這種心態的來源以及形成原因:
其實“中二病”這種性格中也有正面積極的因素,他們往往會對自我思想的肯定以及自我意識的建立。 就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時期罷了,並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我認知的成熟,三觀的明確建立以後,這種症狀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對於以上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區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Ⅱ 網路用語「中二病」到底什麼意思不要復制百科!請簡明扼要地解釋並列舉使用例句謝謝!
網路用語「中二病」: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過於自以為是等特別言行的俗語。
概述:
這里的「症狀」大體上說是年輕人在青春萌動期的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情況,對要成為大人、對大人的比較喜歡的「瀟灑的東西」感興趣;而對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年幼時喜歡過的幼稚東西體現出一種無意識的全盤否定的傾向。
簡介:
1、陷入對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邊的事物的存在的片面苦思之中,對政治、社會的骯臟進行想當然的批判,還有裝不良的,或許有過偉大的計劃想改變身邊的事物,結果什麼行動都沒有,最終就這樣收斂了。
2、對外界的看法不一定轉為實際行動,甚至很多人掩藏起來,但內心活動很豐富:幻想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美化的經歷、了不起的表現;樂於獲得贊同,對反對者感到煩躁、厭惡,歸納為不理解;遇到社交上的挫折時從對方缺點上獲得心理平衡,有時會幻想出超越客觀實際的情況來比如外界都是黑的。
Ⅲ 中二(中二病)是什麼意思
中二病是日語的俗語、網路用語,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是青春期的一種正常現象。
中二病是「(日本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在早期青春期可以見到的渴望成長,而做出逞強的行為和語言」的自嘲詞語,在這之後,它轉之變成了嘲笑「青春期少年充滿愛的空想」的網路語。有別於中坊。在中國大陸,含有一個二字使不少人對不爽的行為也使用這個詞,這是不正確的。
「發病」時期約在初中2年級前後,故稱為「中二病」,而把有那種情況的人稱為「中二病患者」(初二症患者)。雖然稱為「病」,但和醫學上的「疾病」沒有關系。稱為「症」才比較貼切。中二病是基於青春期的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是洪水猛獸。
就好比一個少年看了一部很火的動漫劇,他會把動漫劇中的人物表現還有「咒語、台詞」搬到現實生活中,把自己當成了有「特殊能力」的主角,這種表現就是「中二病」。
(3)中二病什麼意思網路用語擴展閱讀:
起源與傳播——
首次出現在名為『伊集院光のUP'S
深夜の馬鹿力』的廣播節目中。1999年1月11日放送的該節目中,主持人伊集院光有「我剛得了中二病」這樣的發言,從第二周開始增加了名為「得了嗎?中二病」的環節,將向聽眾徵集的各種「病例」系統化。
伊集院本人作為標準的舉的例子有「『因數分解有個啥用啊?』『大人都是骯臟的』」「尋找真正的親友吧」等等。這是放送時僅在節目聽眾之間使用的名稱,在節目內部環節結束後就很快被忘掉了,但是2005年時卻在網上被再次廣泛使用起來。當時2ch生活全版盡是使用「中二病綜合串」等名稱,自虐意味漸少,嘲笑意味更濃;
從「說出過去的糗事引發大家的怪叫串」中名為「邪氣眼」的投稿開始,成為了思春期的少年們面對對於自己滿溢著愛的空想嗜好之類的蔑視,特別是對於創作物類似「持有與身高不符的過於宏大的設定和過於誇張的世界觀的作品」;
進而變為「非現實的特別的世界觀和設定」這樣的奚落時固定使用的黑話。另外,作為網路上的黑話,有時也將「中」字變成「廚」字成為廚二病這樣的表達。關於如前所述的節目環節結束之後發生的意義的變遷,伊集院本人表示「因為已經不是我創造它時的意義了,對詞彙本身沒啥興趣。」
Ⅳ 「中二」是什麼意思
「中二」該詞指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動、價值觀,是對青少年叛逆時期自我意識過剩的一些行為的總稱。
中二是一個網垍絡頭流行詞,來源於日本,由藝人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伊集院光 深夜の馬鹿力」中提出,主要是指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動、價值觀,是對青少年叛逆時期自我意識過剩的一些行為的總稱。這些行為所發生在初中二年級左右。
中二少年,是指患有「中二病」的少年,中二病是基於青春期的一種正常現象
中二病,是在青少年轉變成大人的過渡期——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動、價值觀的總稱,把成長過程中發生一種類似「熱病」的精神狀態。簡單地說,中二病其實就是在青春期時急於想要表現自己來獲得他人認同的心態。
雖然稱為「病」,但和醫學上的「疾病」沒有關系。中二病是基於青春期的一種正常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中二病開始出現慢性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大人長大後依然保持中二病特徵,因此中二病在近段時期又帶上了「嘲笑某人還沒真正長大」的含義。
Ⅳ 中二病是什麼意思
「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隨著這個詞在網路上的廣泛運用,「中二病」現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識過盛、狂妄,又覺得不被理解、自覺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幼稚想法互相混雜」的成年人。
說白了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二。
詳細點就是一些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幻想一些魔幻和科幻的東西並在動作和語言神態等方式表現出來,而這些行為常常讓周邊常人覺得很奇葩很尷尬,比如這句經典的「錯的不是我,是世界」聽完後覺得好羞恥。
黑色披風時的魯魯修,火影忍者里的佐助也是中二病,還有大名鼎鼎的石頭門里的岡部倫太郎,這些都是典型的中二人物。
具體症狀
對大人的比較喜歡的「瀟灑的東西」感興趣;而對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年幼時喜歡過的幼稚東西體現出一種無意識的全盤否定的傾向。雖然也有有意識而為的,但這種場合下,對反面的「不行的大人」、「討厭的大人」他們也是同時否定的。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在心中構建自我認同的世界。但往往他們的判斷基準本身就很曖昧,從成年人看來非常扭曲,看起來很滑稽,是其特徵。
更進一步的,陷入對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邊的事物的存在的片面苦思之中,對政治、社會的骯臟進行想當然的批判,還有裝不良的,或許有過偉大的計劃想改變身邊的事物,結果什麼行動都沒有,最終就這樣收斂了。這種性質也算是中二病的病狀。
對外界的看法不一定轉為實際行動,甚至很多人掩藏起來,但內心活動很豐富:幻想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美化的經歷、了不起的表現;樂於獲得贊同,對反對者感到煩躁、厭惡,歸納為不理解;遇到社交上的挫折時從對方缺點上獲得心理平衡,有時會幻想出超越客觀實際的情況來比如外界都是黑的。
基本上中二病只是在第二次性徵期中的自我過於發達。「和別人不同的自己」,「已經不是孩子的自己」,「不是骯臟大人的自己」,是對於他人過於強調自己,自我意識過剩,很有個性並且樂於表現自己有個性,這也是大部分人都會走過的路。
Ⅵ 中二病是什麼
就是人在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會模仿一些影視作品或者游戲中的動作,喊出台詞,在公眾場合做一些影視作品裡面的動作,給自己添加設定,例如自己是什麼神的轉世之類的,而這個歲數通常都在讀初中二年級,所以在日本,將有這類行為的人稱為中二病。
我初中的時候也試過,放學的時候拿練習冊捲起來當刀劍和同學打鬧。而我同學還在街上放技能(喊技能名字)。
Ⅶ 什麼是中二病
「中二病」指部分人在青春期出現的不恰當認知。
中二病(日語:中二病、廚二病),簡稱中二,是源自日本的網路流行語,泛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用以形容一些經常自以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或做出自我滿足的特別言行的人,是青春期特有的價值觀的總稱。雖然稱「病」,但和醫學上的「疾病」沒有任何關系。中文中接近中二病意象的字詞有年少輕狂、少不更事等,但都未能精準地描述中二病。
中二病並不是嚴格的定義詞,不同人在不同途徑接觸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中二病對於個人比較偏頗,其定義的特徵於群體中都會有這個思想,該定義確有雙重標準的特徵,所以不是學術所承認的名詞。
通常是在正常社會中因為與同儕或是人際之間的關系不好(不一定是個人因素,群體性也一樣有這傾向,因為群體性的思想不良導致該群體有自我價值觀跟他人不同等等),又或許是他抱持價值觀與他人不同,所以開始自我幻想,活在與人不同的時空,以實現自我滿足。
又或者是年齡增長逐漸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非現實想法互相混雜,導致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形成,從而活在自己的世界,是有些類似妄想症的病症,不過大多在青春期過後即恢復正常。這種情況常在中學二年級發生,故稱為「中二病」,而把有那種情況的人稱為「中二病患者」。
(7)中二病什麼意思網路用語擴展閱讀:
起源與傳播——
首次出現在名為『伊集院光のUP'S
深夜の馬鹿力』的廣播節目中。1999年1月11日放送的該節目中,主持人伊集院光有「我剛得了中二病」這樣的發言,從第二周開始增加了名為「得了嗎?中二病」的環節,將向聽眾徵集的各種「病例」(以此為題的素材)系統化。
伊集院本人作為標準的舉的例子有「『因數分解有個啥用啊?』『大人都是骯臟的』」「尋找真正的親友吧」等等。
這是放送時僅在節目聽眾之間使用的名稱,在節目內部環節結束後就很快被忘掉了,但是2005年時卻在網上被再次廣泛使用起來。當時2ch生活全版盡是使用「中二病綜合串」等名稱,自虐意味漸少,嘲笑意味更濃,從「說出過去的糗事引發大家的怪叫串」中名為「邪氣眼」的投稿開始;
成為了思春期的少年們面對對於自己滿溢著愛的空想嗜好之類的蔑視,特別是對於創作物類似「持有與身高不符的過於宏大的設定和過於誇張的世界觀的作品」,進而變為「非現實的特別的世界觀和設定」這樣的奚落時固定使用的黑話。
另外,作為網路上的黑話,有時也將「中」字變成「廚」字成為廚二病這樣的表達。關於如前所述的節目環節結束之後發生的意義的變遷,伊集院本人表示「因為已經不是我創造它時的意義了,對詞彙本身沒啥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