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沉迷網路的困惑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網路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吧 有利有弊
Ⅱ 如何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
在當今信息時代,青少年已成為網路使用的主要群體。然而,過分沉迷網路,已經嚴重影響了一些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導致人格扭曲、學業失敗、身心受傷,從而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許多問題。因此,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已刻不容緩。要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變堵為疏,發揮網路對青少年成長單的積極作用。例如家長和教師可以引導孩子把網路變成工具,幫助孩子制定網路學習計劃,教孩子通過網路查資料、學習知識、進行小製作等。還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網站,搞一些小競賽,小設計來激勵學生學好用好網路。
建立和完善學校心理輔導非常重要。心理輔導老師要多關注那些交往困難,內心敏感,容易受挫的學生,及時與他們溝通,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學生心理普查可以增加成癮人格的測量,以便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講座、展覽等形式說明網路成癮的危害,提高學生的免疫力。通過團體訓練等形式加強學生人際關系的建立與溝通維系技巧的訓練,以防止他們過度依賴網路。
Ⅲ 怎樣才能克服網癮
「青少年網癮綜合症」,簡稱網癮。這種病症以過度依賴和沉迷網路游戲和網上聊天為主要症狀,同時伴有一定程度的人格障礙(敏感多疑、易激惹、暴躁、孤僻、冷漠、抑鬱、敵對等)、問題行為(逃學、毀物、說謊、偷竊等)以及相應的生理症狀。這位同學,不知你有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
紐特思特家庭教育機構給出網路成癮的診斷標准:
症狀標准
長期反復使用網路,使用網路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或不利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狀:
1.對網路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望或沖動感。
2.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游戲機等)來緩解。
3.下述5條內至少符合1條
(1)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網路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後均未成功;
(3)固執的使用網路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即使知道網路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
(4)因使用網路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
(5)將使用網路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嚴重程度標准
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受損(如社交、學習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標准
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路時間達到或超過6小時,且符合症狀標准已達到或超過3個月。
網路成癮表現
1.對網路有強烈渴求,上網占據生活中主導地位,
如頭腦中常常浮現和網路有關的事,回憶上一次上網的情境或期待下一次上網。
2.幾天不上網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易激惹等症狀,上網後上述症狀可迅速減輕或消失。
3.要花更多的時間上網才能感到滿足,且時間不斷延長。
4.曾經努力過多次,想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沒有成功。
5.盡管知道上網會給自己帶來或已經帶來危害,仍然忍不住繼續上網。
6.除上網之外,對其他事物的興趣明顯減少,以致失去以前的愛好和娛樂。
7.用上網來迴避現實或緩解不良的感受和情緒。
8.對家人、老師、同學、朋友或專業人員撒謊,隱瞞涉入網路的程度,包括上網的真實時間和費用。
Ⅳ 最近感覺自己有點沉迷網路,怎麼樣戒除網癮啊
心理學研究表明--網癮能消除!癮,是指各種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青少年過度迷戀上網實際上也是一種成癮行為,網癮行為綜合征的診斷標准有:
1.上網已成為生命活動中的必須部分,並由此產生心理、生理依賴性。如網癮者可以在網吧內上網達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知餓,不知渴,或睡在網吧,上網時精力集中、愉快,從網上得到解脫與歡樂,忘記人世憂傷與煩惱。
2.強令終止上網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網癮者感到空虛、無聊、煩躁、無助、不安、抑鬱,或出現摔物、吵架、打人、偷竊、拔眉毛、尋死覓活等沖動行為,一旦父母又准其上網,則上述戒斷症狀全部消失,同時產生欣快感。
正常上網者和網癮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能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不影響正常學習和正常生活節律,也不會流連往返,不上網時也不出現戒斷症狀,情緒如舊。後者則對上網如痴如醉,不準上網便出現戒斷症狀。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上網是操作過程,網上嘗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癮對人都有害,煙癮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網癮則可妨礙學習進步,養成說謊惡習,疏遠家庭,損傷網癮者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發生,並降低個體免疫力。網癮本身即是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需要診斷、治療。
有了網癮如何消除呢?既然網癮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所以消除網癮的辦法便是逐步不強化,使上網操作逐漸減少並不和強化物結合,網癮便很易根除。具體辦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1. 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Ⅳ 上網的煩惱
煩惱有以下幾個特點:
1、煩惱的內容是實在的,現實的;
2、煩惱總是包含著不少想像;想像中的事情不是真實的,但是煩惱中的想像卻是世界上最真實的事情之一;
3、煩惱還總是包含著理性的推斷,叫人不能不信;智力就是煩惱的能力,因為白痴沒有煩惱;
4、煩惱使人的注意力專注於一點,一旦被煩惱纏上了,就很難脫身,明知道進了死胡同,還得一個勁往前走,碰壁了也不回頭。
叔本華說:「把人引向藝術和科學最強烈的原因之一,是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厭惡的粗俗和使人絕望的苦悶。」這點,愛因斯坦和羅素也同樣說過。
在肯定世俗生活的前提下,這兒有一個關於煩惱的公式:
W=D/B
這里,W表示煩惱,D表示慾望,B表示實現慾望的有效行為。道家要減少慾望,佛家要消滅慾望,這些對塵世上的人都是不可取的。在世俗生活中,,與其徒勞地跟慾望作對,不如盡力滿足慾望。不妨觀察一下周圍的人,那些活得有滋有味的人,都在樂此不疲地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不懂世俗的人才會自尋煩惱。
Ⅵ 如何戒除網癮
網癮可怕,但可防患於未然。專家建議,一旦出現上網綜合征初期表現,必須立即與電腦分開,停止上網。防止網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格控制上網時間,每天以不超過兩小時為宜。兒童青少年處於發育時期,更應嚴格節制。
--------------------------------------------------------------------------------------
網癮綜合症的自我療法
上網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和歡樂的同時,也給一些人帶來了一種時髦病——網癮綜合症(簡稱IAD)。
據統計,全球兩億多網民中,有114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網癮綜合症,占總人數的6%。進一步調查還發現,病人多集中在學生、無固定職業者(網蟲)及家庭主婦,這些人有充裕的時間痴迷電腦,因而是易感者。
網癮綜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現是:上網時精神興奮,心潮澎湃,欲罷不能,時間失控。沉溺於網上聊天或網上互動游戲,並由此而忽視與社會的交往、與家人的溝通,甚至對上網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以致不能分離。
專家發現,網癮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了網癮綜合症呢?比照以下標准,便可自我診斷。
1、每天起床後情緒低落,頭昏眼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網便精神抖擻,百「病」全消。
2、上網時表現得神思敏捷,口若懸河,並感到格外開心,一旦離開網路便語言遲鈍,情緒低落,悵然若失。
3、只有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感到滿足,從而使得上網時間失控,經常比預定時間長。
4、無法控制去上網的沖動。
5、每看到一個新網址就會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齊。
6、只要長時間不上網操作就手癢難耐。有時剛剛離網就有又想上網的沖動。有時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網這種慾望。甚至夜間趁小便的空也想打開電腦。
7、不能上網時便感到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擊鍵盤的動作,或身體有顫抖的現象。
9、對家人或親友隱瞞迷戀網際網路的程度。
10、因迷戀網際網路而面臨失學、失業或失去朋友的危險。
如果有以上標准中4項或4項以上表現,且持續時間已經達1年以上,那麼就表明你已經患上了IAD。
網癮絡綜合症完全是人為的,只要加強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發生。
1、在上網時間上要自我約束,特別在夜間上網時間不宜過長。
2、注意操作姿勢。熒光屏應在與雙眼水平或稍下位置,與眼睛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敲擊鍵盤的前臂呈90度。光線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擊鍵盤的頻率不宜過快。
3、平時要豐富業餘生活,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
4、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卜、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5、出現早期症狀,應及時停止操作並休息。
6、一旦出現IAD,不要緊張,要盡早到醫院診治,必要時可安排心理治療。
上網為了玩形成的是網癮,上網為了工作而離不開是上網過度。你沒別的事可做,用上網打發時間而過度,這是越過了網癮傾向,已經是輕度網癮了。改變首先是提高認識。然後才能使你自己產生改變的行動。
1, 為你的願望服務,使你的夢想長大,成為一棵樹。
2,如果你是玩游戲成癮,當知道,游戲是以賞識教育的方法,使你愛上它的。
3,如果你是信息收集成癮,當知,知識是學不完的,信息的收集也是沒有終結的,知識知道沒有用,行動才有價值。
4,如陶洪開教授所說,電腦是工具,不是玩具。用電腦的人是聰明的人,玩電腦的人是沒有大用的人。最終,玩電腦的人,是給用電腦的人打工。
5,對我們來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恐怖的個人,也不是那恐怖的國家,而是那些優秀的人比我們還要更努力的學習工作選擇---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
6,如果你是在家上網,那麼,你就給鬧鍾定時,讓他來提醒你。如果你是在網吧,那麼,就少交錢,給自己定時。
7,在家上網,把你的電腦放到家中的公共區中,如客廳。讓大家來監督自己。
8,每次上網前,都抱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定下自己的時間。完成這個目的,就下線。並想好另一件要辦的事情。
9,戒網癮主要靠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指揮不動自己的身體,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那我們的希望又在那裡?
10,市面上,關於戒網癮的書有七八種了,選一本,看看那些深受其害人的案例,你會自覺遠離網癮的。
Ⅶ 網路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麻煩
網路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麻煩有:
1、網路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少了,雖然應用起來、交流方便,但是真實的交流太少,充滿了欺騙。
2、讓人們自身的責任更低了,人們都不會在網路上太認真,所以自然責任心也就降低了。
3、網路上廣告泛濫,本來是上網休閑的,現在沒心情了,上網就看到廣告窗口彈出,有砸電腦的沖動。
名詞解釋: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在1999年之前,人們一般認為網路的結構都是隨機的。但隨著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別發現了網路的無標度和小世界特性並分別在世界著名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網路的復雜性。
網路會藉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體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
Ⅷ 這樣才能徹底擺脫網路的困擾
首先 你要找一樣你喜歡的運動,把你在網路上的精力投入到運動上來,把原來上網的時間都用來運動。這點很重要,因為你是不可能光作思想斗爭就戒除網癮的,你開始運動之後,你的精力就會逐漸從網路上轉向運動上,你對網路也不會那麼依賴,從而有機會戒除。(這是最重要的)
然後 在適當的時候寫一篇心情日記,並對自己進行一些反思和要求,這很重要,在心裡想的與寫在紙上完全是兩回事。所謂適當的時候就是你覺得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或者當你覺得有進步的時候。這日記可以是隨手寫的兩行字甚至是幾行詩,或者一些心裡話。
另外你最好將你在網游里的人物自殺或者把電腦里的游戲全部刪除不要殘留,以體現決心,不管多少級,這很難,但前途和短暫的快感相比,誰輕誰重不必我多說,等你到了大學以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當然還是節制點好),還在乎現在這點東西干嗎?
如果可以參加晚自習,一定要參加,不要猶豫,晚自習其實一點都不痛苦,並且你寫作業還會很投入,有利無弊。
我現在高二,我不過我是個想離開電腦隨時就可以電腦的人,我絕對不會讓電腦控制我的人腦。
Ⅸ 網購給我們帶來了那些煩惱和困擾我們應該如何避免
不能試穿、網路支付不安全,可能被偷窺,密碼被盜、配送的速度不一、退貨不方便;適當網購。
中國第一宗網路購物發生在1996年的11月,購物人是加拿大駐中國大使貝詳,他通過實華開公司的網點,購進了一隻景泰藍「龍鳳牡丹」。早在1999年以前,中國互聯網的先知們就開始建立B2C網站,致力於在中國推動網路購物。
優點
可以在家「逛商店」,訂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獲得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商品;網上支付較傳統拿現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現金丟失或遭到搶劫;從訂貨、買貨到貨物上門無需親臨現場既省時,又省力。
由於網上商品省去租店面、招雇員及儲存保管等一系列費用,總的來說其價格較一般商場的同類商品更物美價廉;可以保護個人隱私,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成人用品,去實體店購買顯得尷尬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