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判斷孩子被網路欺凌

如何判斷孩子被網路欺凌

發布時間:2022-09-22 21:39:48

1. 學生欺凌是怎麼定義的

近日,教育部、中 央綜治辦、最高法、最高檢、公 安 部、民政部、司法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是對學生欺凌問題作出的更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學生欺凌首次有了明確定義

長效預防機制是重點

學生欺凌現象的出現,與家庭教育、學校管理、社會環境等息息相關。只有把暴力的念頭扼殺在搖籃中,學生欺凌事件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為此,《方案》要求建立起預防欺凌的長效機制。

家庭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保障。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表示,「有的家庭對孩子的不良習慣偏袒多於糾正,這就放縱了孩子的欺凌行為。家庭應當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關注孩子不正常的動向,並與學校及時溝通。」

鍾秉林認為,學校可以通過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專題教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防治欺凌的教育;還應加快推進校園視頻監控系統,制定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開展排查。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副局長向明燦介紹,《方案》要求將防治學生欺凌專題培訓納入教育行政幹部和校長、教師在職培訓內容;本區域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情況要納入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年度考評;要建立健全中小學校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制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法治是減少學生欺凌所必需的大環境,社會需要加快法治進程,杜絕暴力以各種方式進行傳播,尤其是要清除教材、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暴力內容。

2. 常見的欺凌現象。

語言欺凌:即用粗魯的語言欺凌對方的行為,包括辱罵、威脅、無禮地評論別人的某些特徵(包括外觀、宗教、種族、殘疾、性取向等)。

例子:當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說:「你可真夠肥的,你媽也一樣。」

跡象:孩子可能會有些落落寡合,變得有些憂郁,或者食慾也不如以前。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一些別人說的有關他們的一些難聽的話,並且還會問你是否你認為那些話是真的。

怎麼做:首先教給你的孩子學會尊重。通過你自己的行為來說明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強調自尊,幫助你的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在他們遇到別人的言語欺凌時,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加以回應。例如用一種堅定而又非敵對的語氣簡短地回擊對方說「你這樣可不好」、「跟你沒關系」或者「別來這套了」。

身體欺凌:即以一種不當的攻擊性方式反復地對他人進行毆打、踢踹、絆倒、阻攔、推搡、觸碰等。

例子:午餐時間,一個孩子在操場上被人拉下褲子。

跡象:留意觀察可能的警告標志,比如不明原因的割傷、抓傷或擦傷,丟失或損壞的衣服,或者頻繁地抱怨頭痛和胃痛。

怎麼做:如果你懷疑你的孩子被人打了,你可以從一次看似隨意的談話開始,問問學校里、課間、回家路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看看孩子是什麼反應。控制你的情緒,強調孩子與你還有老師進行開放溝通的價值。不要自己出馬聯系欺凌者的父母來解決問題。如果你的孩子繼續遭受身體上的傷害,你需要從校外獲得額外的援助,比如聯系當地的執法部門。

關系欺凌:即故意排斥別人,不讓某個人加入一個群體或組織,可能是午餐的飯桌,或者游戲、運動和社會活動等。

例子:一群女孩子在舞蹈課上不停地談論周末一起在外過夜的快活,並且互相分享照片,而在場的另一個未被邀請的女孩子,似乎在她們眼裡根本不存在。

跡象:注意情緒上的變化,遠離同齡人群體,比以往更多獨處。

怎麼做:美國加州家庭治療師Jennifer Cannon建議,和你的孩子談一談每天都過得怎麼樣,並且讓它成為每晚的例行公事。幫助他們找到會讓他們開心的事情,指出正能量,一定讓他們知道有人愛他們和關心他們。重點發展他們在課外活動上的才能和興趣,這樣你的孩子就可以在校處建立人際關系。

網路欺凌:即利用電子郵件、網路和社交媒體的貼子等,通過下流話、謊言和謠言等攻擊某人。或者通過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者同性戀信息製造一個敵對的氣氛,即使沒有直接針對你的孩子。

例子:有人發貼子說,「Kayden完全是一個失敗者,怎麼還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他是同性戀。」

跡象:觀察你的孩子是否花在網上的時間比以前更多了,下線以後情緒是否有些憂愁和焦慮。還要注意是否有睡眠問題,請求從學校離開呆在家裡,或者從他曾經熱愛的活動中退出。

怎麼做:首先應當建立家庭網路安全規則。根據孩子年齡設定上網時間限制,並與孩子達成一致。了解那些常見的問題網站、apps和數字設備,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會監控他們的網上活動。告訴他們,如果遭受了網路欺凌,不應該參與、回應或者推送。相反,他們應該告訴你,這樣你就可以列印出這些不良信息,包括收到它們的日期和時間。向學校和網路服務提供商報告網路欺凌行為。如果網路欺凌行為升級,涉及威脅和色情信息,可以聯系當地執法部門。

3. 家長要怎樣發現孩子被欺負,如何避免被欺負呢

孩子被送往幼兒園後,以為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成長的環境,可自從爆出很多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以及校園欺凌事件後,這讓很多家長不安起來。

1、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孩子被欺負後,當孩子告訴你被欺負的事實後,媽媽應該對孩子說:“讓媽媽看看,怎麼欺負你了?哪裡打疼了?有沒有受傷”這時媽媽要表達出對孩子的關心,這會讓孩子體會到媽媽是愛他的,會給他安全感。

2、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學校欺負了,心裡肯定是害怕和不開心的,向父母訴苦,其實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關愛,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幫助,同時通過父母的安慰開導,釋放負面情緒。

3、和孩子一起商量對策

得知孩子被欺負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決問題,例如給老師反映,讓老師來協調解決,如果老師這邊得不到有效解決,需不需要家長出面和欺負孩子的同學家長溝通解決,要讓孩子知道,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爸爸媽媽會支持他。

4、告訴孩子要勇敢

有些孩子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後,因為害怕也可能受到了威脅,不敢告訴父母。這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八個字:“有事別怕事,沒事別找事”,這樣孩子會讓孩子很勇敢和有勇氣去面對問題。

相對於一些普通的孩子,性格上表現內向,獨來獨往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家長也要從孩子性格上多多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去融入集體,會減少被欺負的概率。並教導孩子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和一味忍讓,必要時可以還擊,要保護好自己,但不能欺負人。

4. 網路欺凌行為有哪些

1、對其他網民使用語言暴力。

2、對特定

網民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

3、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開,俗稱「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俗稱「改相(改圖)」。

5、在論壇中以言語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6、受害人當看見其他網友違反網規時管理員便置諸不理,但看見受害人違反網規時卻即時向警方舉報,使受害人感到欺凌者有雙重標准之嫌。

5. 什麼是網路欺凌

有些孩子通過簡訊,社交媒體網站,電子郵件和其他數字平台參與有害行為。在這里,互聯網安全專家揭示了有關網路欺凌的事實,並分享了阻止騷擾的方法。

數字技術多年來呈指數級發展 - 雖然這些進步為現代世界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知識,但它們也導致了網路欺凌的增加。「網路欺凌的定義因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定義是利用技術傷害或傷害他人,」 PACER全國欺凌預防中心協調員Bailey Huston說。網路欺凌可能發生在網上任何地方,涉及社交網路配置文件,視頻和圖像共享網站,博客,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游戲或簡訊。

根據Huston的說法,雖然網路欺凌並不一定比親自欺凌更具破壞性,但它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徵:

網路欺凌通常是目標所知的人,但它也可能是一個陌生人。網路欺凌可以匿名行動。
網路欺凌可能會有更大的受眾 - 「因為帖子可以被看到,分享並且可能會傳播病毒,」Huston解釋道
校鈴響起時,網路欺凌不會停止。它並不局限於餐廳或走廊,因為數字技術無處不在。「網路欺凌的目標可能常常讓人覺得他們無法逃避正在發生的事情,」休斯頓說。
網路欺凌的類型

根據紐約州刑事司法服務司的說法,一些常見的網路欺凌類型包括:

詆毀:在線傳播有害,不真實或有害的謠言和言論,這將損害個人的聲譽。

排除:從在線組中故意排除某人。這被認為是網路欺凌的間接形式。

火焰:戰斗涉及在私人或公共在線環境中向一個人或幾個人發送憤怒,殘忍,粗魯和粗俗的信息。

快樂拍:將個人身體視為「惡作劇」或「笑話」,而其他人拍攝攻擊或拍照以在線發布/發布。

騷擾:發送一系列針對個人的有害,侮辱性的在線消息。

假冒:假裝並偽裝成其他人,然後在線發送或發布材料,意圖損害個人聲譽。

郊遊:在線發送或發布有關包含敏感,私密或尷尬信息的人的材料(如信息和圖像)。

文字大戰/攻擊:通過大量平均簡訊和電子郵件追捕目標個體。

詭計:從事欺騙手段以獲取令人尷尬的材料,然後在網上公開。

為什麼孩子們會網路欺凌?

「當涉及到欺凌行為時,並不是」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參與的'一刀切'的理由,「休斯頓說。「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欺負孩子 - 無論是親自還是在線 - 經常尋求表現力量並希望控制自己。」例如,學生可能喜歡網路欺凌帶來的信心和力量,或者他們可能會是試圖以配合他們的同齡人。

使網路欺凌特別有吸引力的一個因素是與受害者的物理距離。經常欺凌涉及面對面的對抗和口頭/身體暴力。另一方面,網路欺凌是以電子方式進行的,肇事者可以在閉門造車。「由於物理距離很遠而且沒有看到網路欺凌行為目標立即做出反應,因此使用技術更加殘酷,」Huston說。「因此,網路欺凌的學生可能不會認識到他們行為的嚴重危害。」
網路欺凌有多常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被引入手機和社交網站 - 這與網路欺凌的增加有關。以下是一些統計數據:

從數據中心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於2018年發現,高中學生的大約15%的人報告在過去一年內,網路欺凌
根據網路欺凌研究中心的統計,在2019年3月接受調查的人中,有36.5%的人在他們生命的某個階段經歷過網路欺凌。這是數字技術剛剛開始受到牽引的2007年(18.8%)經歷過這一數字的人數的兩倍
休斯頓參考了一項2015年的研究,該研究表明,網路欺凌的人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欺凌。
雖然男孩和女孩都參與網路欺凌,但女孩更容易網路欺凌,成為網路欺凌的目標。
網路欺凌的後果

網路欺凌對受害者有許多負面影響。它可能導致情緒困擾,抑鬱,學校暴力和學校避免。許多參與欺凌行為的年輕人 - 無論是從事侵略行為還是受害者 - 往往都有情感和社會困難。孩子自殺的決定很少見,是許多因素的結果; 然而,有時網路欺凌可能是一個觸發因素。

我的孩子被詐騙了嗎?

兒童和青少年可能無法了解他們的網路欺凌經歷,但您應該注意行為的變化。「也許你的孩子不想去學校或正常的俱樂部和活動,他們可能會因為花時間在電腦或手機上而感到不安,或者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退出與家人或朋友的互動,」Huston說。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每個孩子的反應都不同,有些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異常行為。這就是為什麼休斯頓說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公開,誠實的對話網路欺凌。(也讓你的孩子知道,如果他報告網路欺凌,你不會限制他的互聯網訪問,Huston說這可能是他沉默的原因)。

如何幫助網路欺凌受害者

如果您的孩子成為攻擊目標,最重要的是表達您的支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應該得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們將共同努力制止欺凌,」休斯頓說。(始終鼓勵您的孩子與您交談,但如果他願意,也要尊重並尊重他獨立解決問題的決定。)

休斯頓說下一步是記錄情況。「截取任何包含欺凌行為的帖子,並保存文本,電子郵件,消息或照片,」她說。「一旦你有文件,請聯系你孩子的學校詢問他們的欺凌預防政策。確定聯系點,並向您孩子的學校提供欺凌記錄。「家長也可以與技術提供商合作,看看他們是否能夠舉報和/或阻止騷擾內容。大多數允許進行互動式通信的網站都有使用條款協議,禁止任何人參與有害通信。

以下是幫助您的孩子處理網路欺凌的其他提示:

建議您的孩子如果有人受傷,不要迅速作出反應。匆忙做出的憤怒和激進的反應可以使問題升級。
以冷靜和強烈的方式告訴欺負者「停止」。說「停止」並不意味著報復。
在提醒學校之前,請考慮聯系網路欺凌者的父母並堅定地聲明必須停止有害行為。提供電子證據,盡量不引發防禦性反應。
如果您的孩子有危險,請致電律師或警察。律師可以幫助您採取必要的法律行動,警方可以幫助您解決身體暴力和/或性剝削的威脅。
如果我的孩子是網路欺凌怎麼辦?

了解你的孩子是一個網路欺凌者可能會感到驚訝和傷害 - 但現在扭轉局面還為時不晚。「首先與孩子談論他們欺凌的原因。這種公開的對話應該讓他們能夠探究他們的感受以及可能導致他們行為的因素,「休斯頓說。強調網路欺凌是殘酷的,對他人的傷害會損害友誼和聲譽。同時重申每個人都應受到尊重,尤其是那些被認為在任何方面「不同」的人。

6. 怎樣才算構成了校園欺凌

作者:王文宇 想寫這一方面的文章很久了,自從接手了一個遭遇校園的來訪者,傾聽了一個花季少年在遭受持續的欺凌之後變成一個問題少年的全過程。聽後很久心裡都不能平靜,我意識到這個來訪者觸動了我自己的情結。所以一直都在心中醞釀寫一篇關於孩子如何面對校園的文章,希望能對廣大學生和家長有些幫助。 到底什麼是校園?它和校園欺凌有什麼區別?目前學界對此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而宣傳機構或各大媒體只是將大量的筆墨用於校園的事件的描述上,對於校園的界定則很少提及。我個人認為所謂校園是指行為人在校園內或校園附近對在校人員進行的以性的侮辱、搶劫、、甚至是肉體上的虐待等,給在校人員的精神、身體造成一定嚴重後果的行為。而校園欺凌與校園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不管是還是欺凌,都會對受害者造成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如: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逃學、對老師不恭敬、尋求黑社會報復、訴訟等)。 一份對15個省中小學的抽樣調查顯示,36%的在校學生被搶劫傷害等犯罪侵害過。而說起「有沒有被人欺負的經歷」時,則約有70-80%的學生均受過同學的欺負,大多數是受過身體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別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學用鉛筆戳過眼睛,有個子小的同學曾經被個子大的同學一把抱起來,然後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還有個男生很委屈地說:「我被人看到我秘密的地方了。」還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鉛筆被人拿走,書包被同學藏起來等。被冷落也被同學們看成是受欺負的一種形式。 如此的高發率其實與青少年身心特點有關, 青少年身心發展中呈現的一些特點,使他們易成為校園的高危人:(1)有自主判斷能力,但易沖動,判斷事物不客觀,處理問題帶情緒,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響。(2)意識建立,期望別人把自己看成大人;愛出風頭,喜歡逞強,希望充當夥伴崇拜的「老大」。在該心理驅使下,易以挑釁來獲得成就感,滿足虛榮心。另一些青少年則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護能力差,受侵害時選擇氣吞聲,「受點皮肉之苦可消災」,助長校園行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識剛形成,易出現自我同一性和社會角色的矛盾沖突。此時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們從小到大,無時不刻不處於有形/無形競爭壓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擾,壓力日積月累,精神得不到鬆弛調整,思想苦悶,易把壓力轉向對他人和社會實施攻擊。(4)有強烈的夥伴集團傾向。這些集團容易在不良頭目帶領下發展成團伙,「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朋友兩肋插刀」,發展幫派成員,為擴大地盤打架,成為團伙的根源。(5)不良人際交往的負面影響大。青少年特別關注人際關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於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缺乏交往技能,則難以和別人溝通,不能愉快相處,易出現孤獨、彷徨等情緒問題。此時出現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隨自尊的發展,特別愛「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閉自己,因孤獨感、嫉妒心理而誘發報復,甚至演變成故意殺人。「差生」自認「低人一等」,對他人心懷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溫暖環境,自卑心強等,格外易將所有的挫折和批評(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當成是對自己人格的「詆毀」,從而激發強烈的行為動機。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易成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為受害者呢?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徵:霸道和沖動,傾向使用欺壓他人;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輩的認同,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而一些孩子看見欺凌者的行為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無用,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者,則易成為被動欺凌者。 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著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響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孩子。因此,這些受害兒童大多來自家庭教育不合格的家庭。 類型一:弱勢家庭 封閉、外來、下崗、貧窮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閉性格 類型二:富裕家庭 喜歡炫耀、露富的學生容易成為被搶劫、勒索的目標 類型三:家庭 受到父母行為的影響,孩子也習慣用拳頭來解決問題,而這樣的孩子在互毆中往往也成為被侵害的對象。 類型四:單親家庭 來自這樣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願和別人溝通,缺少家庭管教 這些孩子往往性格內向、害羞、老實怕事; 在同學間不受重視,缺乏與朋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 有身體或智能障礙者;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為上有異於他人(如有特長、愛張揚的學生易招來「教訓」,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氣筒」)。 各種各樣的欺凌行為,如:叫受害者侮辱性綽;嘲笑、指責受害者;粗言穢語、喝罵;對受害者的重復的物理攻擊身體或物件,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干涉或損壞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不想做的,威脅受害者服從命令;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分派系結黨,孤立、或排擠受害者;畫侮辱畫;網上欺凌(即在或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敲詐勒索或搶劫金錢物品等。 作為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欺凌,如果懷疑孩子受到了欺負,首先要弄清事實:你的孩子是受欺負者嗎?因為有時孩子之間的打鬧很多都是出於孩子之間的社交嘗試,游戲,或者善意的追逐,並不會牽扯到道德領域的是非。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在兒童社會交往,也就是玩耍的過程當中,無論哪個國家哪種文化,進攻性行為都在所難免。事實上,能夠顯示一些進攻性或許是兒童社交發展的必經之路。不幸的是,當孩子們確實受到欺凌行為的身體或精神傷害時,又往往不願意主動地向你透露這個情況。 這些孩子或許認同了別人給他起的難聽的綽,或許認為他們應該自己來處理這件事情。此外,如果孩子們擔心父母得知事實後,可能會有過激的反應;或者不想再給父母增加負擔,他們往往就會保持緘默。 那麼作為父母,要能及時觀察和判斷孩子是否受到欺負,應當注意哪些潛在的徵兆呢? 經常發生的身體徵兆 :1、傷痕與淤紫 2、衣服被撕破 3、頭疼、肚子疼,胃口差4、失眠做惡夢;而社會性徵兆則表現為:1、不願意上幼兒園、學校或向家長要求轉學。 2、經常丟錢或心愛的物品等。 當孩子受到欺負時,有些父母認為侵犯者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行為做必要的糾正。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芝加哥地區的教育專家克拉克說:「喜歡欺負別人的孩子是在家裡學會用方式解決問題的,他們同樣是受害者。除了導致同樣的事件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從而嚇壞他們的孩子之外,家長們並不能通過開展媽媽或者爸爸之間的交流而加深了解。……具有向後傳遞的特性。它從一代人傳到下一代,又從下一代人傳到下下一代。一個孩子喜歡是因為他的父親是個暴徒,而他父親之所以是個暴徒又是因為他祖父也是個暴徒。」也有些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積極反抗和自衛,以免養成懦弱的個性。但是,大多數父母同時又理智地認識到,打回去的教育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間的打鬥基本上都是暫時性、代表性的,並不存在原則上的敵意,他們今天吵明天好,在這一過程中互相磨合,逐漸學會交往。如果輕易地教孩子以動手方式來解決問題,就容易使孩子的爭斗升級,形成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激烈局面,最終造成更大的傷害。更何況,成人社會中,行為最終也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確的交往技巧,學會以智慧和能力取勝,才是孩子立足於未來社會,並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根本途徑。 具體的應對方法可以是: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受挨打。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9、如果遇到校園,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准備在那兒受一切。受到這種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以上為綜合各地教育專家和本人關於面對校園欺凌事件的一些建議,希望能拋磚引玉,給廣大學生家長一點啟示。

7. 發現孩子沉迷網路或遭受網路欺凌時該如何應對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家長們非常關心也非常頭痛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現在的網路世界特別發達,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接觸到網路。而網路上面各種各樣的信息讓人眼花繚亂,在接受的新鮮事物的同時肯定也會接觸到一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說游戲或者是一些不良網站,這些都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多關心孩子

盡管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是這樣的情況對於孩子的心理打擊也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等到出事了以後再去追悔莫及。總之想要斷掉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讓孩子少去接觸網路,更要從小的時候做起。如果他們從幾歲開始就一直玩電腦玩手機,那麼等到20多歲想要改掉這個習慣就會非常的困難。

8.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

對如今未成年人來說,網路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從小就會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會在上面使用各種各樣的軟體,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尤其游戲世界中的精美畫面、情節設計以及豐富的技能,可以讓人獲得在現實世界無法得到的各種體驗,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如果不進行相應的管理和控制,未成年人自製力相對缺乏,可能更容易陷入自由、功能豐富、情節精彩的游戲體驗而無法自拔,佔用孩子過多時間而影響學習,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對於防止未成年人過度使用游戲,游戲企業應盡到應盡的社會責任,同時,相信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指引作用的父母應該為孩子把好第一道關,擔負起責任,對孩子玩游戲的時間和設備進行管理和控制,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其過度使用游戲的原因並對症下葯。
(一)家長應學會為孩子選擇適合的游戲產品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引導至關重要,如何為孩子選擇適當的游戲,家長應該學會相應的技能。這份指引提供了兩種方式讓家長更好地了解游戲產品,以判斷其是否是適合自己小孩:1。檢查評級:在ESRB官網或者在評級搜索軟體中查詢游戲評級說明,許多網上和手機店面,比如GooglePlay等,都會展示ESRB評級,在這些店面內尋找相關年齡分級和內容描述的內容,以此作為選擇的依據,判斷是否適合自己孩子使用或者是否是自己想要選擇的游戲類型;2。在購買或下載之前,查看關於特定游戲的其他評論信息,包括截圖、視頻和用戶評論,以便對游戲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後再做出判斷。
(二)設置家長控制,有效管理孩子的游戲使用
為游戲機、移動設備、手持游戲設備、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設置家長控制。家長控制設置可以幫助父母管理孩子的視頻、游戲使用,即使他們不在孩子身邊。所有現有的游戲機、掌上電腦、智能手機和電腦都可以通過年齡等級來控制游戲,某些設備設置甚至允許父母限制小孩上網、禁止游戲內購買,限制孩子玩的時間等等,指引中還提供了如何激活7款游戲設備游戲系統家長控制的指南,對如何設置家長控制操作提供了步驟指引,可謂詳細又實用。通過此種技術設置將為家長對未成年人游戲使用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與孩子多溝通,參與孩子的游戲過程
與孩子們建立基本規則,了解哪些游戲是可以的,是否有任何時間限制,以及孩子可以花多少錢在應用程序或者游戲內容上,誰將為此付費;討論是否可以玩在線多人游戲,如果可以的話,和誰一起玩。家長的任務不是禁止,而是疏導;不是懲罰,而是和孩子們講清楚玩游戲的規則和條件,讓孩子明白游戲對身心健康和行為的影響,以此來引導孩子。指引同時還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玩游戲,這不僅會加深家長對孩子喜歡的游戲的理解,而且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度過一些有質量的家庭時光,家長放平心態和孩子一起參與游戲中的冒險,就好像和孩子一起去旅行一樣。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游戲,不是為了體現自己任何方面的優越性,而是為了以平等的身份理解孩子的游戲動機,進而通過孩子的游戲行為理解孩子,同時也能促進親子關系的良性發展。永遠記住,保持參與是最好的方式。
(四)教導孩子學會抵制網路中的不當行為
在虛擬世界中,匿名性和隱蔽性使人們感覺不受約束,在具有社交功能的游戲中,可能會遭遇到一些無禮的謾罵,這對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是非常不利的,面對這樣的情形時,家長應當教導孩子如何抵制網路中的不當行為以及網路暴力。比如,當其他在線玩家行為不當時,讓孩子要說出來,並且可以通知游戲的出版商或在線服務商關於玩家的不當行為,同時確保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和證據。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小孩的行為注意到孩子是否可能遭受到網路欺凌,比如電腦使用的變化,焦慮或抑鬱,不願去上學或社交,若是出現類似警示信號時,應及時與小孩溝通並進行開導,促進問題的解決。
從上面的指南我們可以看出,其對父母如何預防未成年人游戲過度使用提出了比較詳細的建議,父母可以從中借鑒一定的經驗。
首先,家長應當意識到網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學習網路安全相關知識。對於實踐中出現的未成年人動輒花父母上萬人民幣進行網路游戲充值的事例,父母是否應該反思孩子如何輕易拿到網上支付的賬號和密碼的?如何在網路環境中保護個人財產安全,父母應當提高安全意識,學會如何保護個人賬戶安全。
其次,家長應對孩子上網的內容和時間進行控制和管理。從內容的管理上來看,雖然國內目前還未建立游戲分級制度,家長無法從分級標准來判斷游戲是否適合未成年人,但是可以通過網路途徑了解到相關游戲畫面和用戶評論來進行判斷,對於採取游戲分級管理國家的游戲便可以通過查詢分級標示來准確了解游戲年齡分級和內容描述特徵。同時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溝通,向其說明過度使用游戲會產生的不良影響,並與孩子協調設立規則,規定每天花在網路游戲上的時間,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游戲中的道具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優秀表現。

再次,與孩子一起玩游戲當然是非常好的了解孩子的方式,加深對孩子喜歡游戲的理解的同時還能創造有趣的家庭時光。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絕不應該在玩的過程中全程以教育者的身份喋喋不休,也不要急著去指導孩子,世界上的玩家,在玩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這也是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玩游戲,部分來說,為的正是這種現實中常常難以取得的平等感。在游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出的現實中可能見不到的部分,也能看到孩子內心中最大的渴望,會對自己和孩子的關系產生新的認識。
最後,發展孩子豐富的生活議題,引領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接觸范圍,就是他的世界。父母的生活環境,是孩子最初的世界;父母帶孩子出趟遠門,拓寬孩子的視野,他會知道這個小小的地球之外,還有廣闊無垠的天地;父母給孩子一本書,孩子便能從書本文字之中結識無數的朋友,他會知道荊軻並非女兒身,其實是易水河畔頂天立地的男兒,也會知道李白一生最好的朋友是詩和酒,根本做不了刀尖上舔血的刺客。在孩子的網路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是不可缺失的,引導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發現更多好玩的事情,孩子還會迷戀游戲的快樂嗎?而且如果通過多帶孩子去體驗有趣、健康的戶外活動,以此替代虛擬世界的游戲,不僅能滿足孩子們尋求挑戰和取得成就的心理,還能提升孩子們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能力。

9. 應該如何判斷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被虐待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在網路上面看見過一些幼兒園的小朋友,被虐待的事情,有一些家長在看見了這些新聞之後都非常的害怕,害怕自己的孩子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仔細的說一說,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虐待。

三、總結。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如果說孩子在幼兒園當中受到了一些人的欺負的話,我們肯定也是覺得非常的難以接受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小編就建議大家最好是多觀察一下孩子的一些問題。

10. 在治安條例或刑法中對校園欺凌行為有哪些

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校園欺凌的相關規定。

一、《治安管理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治安管理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三、第四十一條 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反復糾纏、強行討要或者以其他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四、《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五、《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六、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10)如何判斷孩子被網路欺凌擴展閱讀:

預防校園欺凌的方法:

一、從家開始

與您的孩子談一談什麼是健康的友誼,而什麼不是。雖然研究表明,父母通常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被欺負或欺負別人的,但通過每天與孩子們聊聊他們的社交生活,您可以打破這一趨勢。多問一些開放性問題,例如孩子和誰吃的午飯;休息時做了什麼;在公共汽車上或者走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二、了解警告信號

許多孩子被欺負後不會告訴任何人,因此,您必須了解可能預示著您孩子被欺負的信號。例如,抱怨肚子疼;逃避校園活動以及下降的成績;它們都可能是預示著有欺凌發生的紅旗。此外,被欺負的孩子可能在情緒、性格、飲食習慣和衛生上會有許多變化。

三、灌輸健康的習慣

向孩子灌輸反欺凌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不僅僅是教您的孩子不要推打或嘲笑別的孩子。孩子們還應該知道,批判的態度、武斷的評價、傷人的笑話以及傳播謠言也是不健康的,都會造成欺凌。另外,教導您的孩子對網上的行為負責也不會為時太早,現在,網路欺凌也是在孩子出現中的大問題。

四、給孩子以力量

給孩子提供處理欺凌的方法,如立刻走開,或告訴成年人,或用堅定的聲音告訴欺負者立刻停止。您還應該教孩子們在目睹欺凌時應該如何報告。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孩子在看到另一個人被欺負時感到無助,因而我們要告訴他們處理這些困難情況的方法。

五、熟悉學校的政策

清楚了解孩子的學校如何處理欺凌行為,這十分重要。如果發生了一些情況,您不僅需要知道給哪個人打電話,您還應該對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有明確的想法。

六、報告欺凌事件

如果您的孩子被欺負,請聯系學校人員並親自與他們會面。 通過面對面的會談,您要展示出您致力於解決此問題的態度。 您可能還需要對所有欺凌事件有所記錄,以防情況升級,甚至需要與執法部門或其他外界聯系。

七、成為辯護人

盡管表明您對預防欺凌支持的態度很重要,但在預防欺凌上花些時間也同樣重要。志願與孩子的老師或學校的指導顧問一起制定反欺凌計劃。 如果您的學校已經制定好了計劃,那麼在辦活動和籌款時積極提供幫助。

八、招募其他家長

當許多家長致力於預防欺凌時,學校的計劃會更加成功。組織一些積極的父母幫助您解決問題,定期開會,集思廣益。 然後,與合適的學校官員分享您的想法,並幫助實施想法。

九、花時間在學校

如果您白天的日程安排允許的話,接受在學校做志願服務的機會。隨著預算的減少,學校被迫縮小規模,而您的孩子在操場玩耍和午餐時間得到監管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有時只需要多一個成年人在旁邊就足以阻止欺凌。

十、請家長-教師聯合會或家長-教師組織贊助預防欺凌的計劃

如果學校用於預防欺凌計劃的資金有限,請聯系學校的家長-教師聯合會或家長-教師組織,並請求他們的幫助或者,建議籌款者向他們尋求幫助。

與如何判斷孩子被網路欺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型無線網路設備 瀏覽:650
網路電視怎麼搜索電視夜校 瀏覽:940
網路電話撥打軟體有哪些 瀏覽:285
英文無線網路密碼 瀏覽:897
我們要如何正確對待網路游戲 瀏覽:267
路由器網路連接成功卻上不了網 瀏覽:224
貴大網路有線連接 瀏覽:424
主機可以聯無線網路嗎 瀏覽:221
移動網路機頂盒可以裝軟體 瀏覽:319
網路安全的辯題 瀏覽:775
蘋果12掃碼疫苗接種打不開網路 瀏覽:712
什麼叫網路智能電視 瀏覽:46
黃岡企業網路推廣多少錢 瀏覽:168
無線網路密匙軟體 瀏覽:688
網路強大的文件有哪些 瀏覽:960
車載導航網路從哪裡來 瀏覽:744
網路連接不上了信號不好 瀏覽:78
wifi滿格網路不能用怎麼回事 瀏覽:476
邏輯狗網路版是什麼 瀏覽:138
韶關網路教育怎麼查詢 瀏覽:827
© Arrange www.downloadswallpapers.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