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聯邦網路安全研發戰略計劃

聯邦網路安全研發戰略計劃

發布時間:2022-12-27 22:52:27

① 全球大數據發展的新動向與新趨勢

全球大數據發展的新動向與新趨勢
目前,伴隨移動互聯網、智能硬體和物聯網的快速普及,全球數據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機器學習等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創新也日趨活躍,使得大數據隱含的價值得以更大程度的顯現,一個更加註重數據價值的新時代正悄然來臨。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17年度《世界數字競爭力排名》顯示,各國數字競爭力與其整體競爭力呈現出高度一致的態勢,即數字競爭力強的國家整體競爭力也很強,同時也更容易產生顛覆性創新。實際上,以美國、英國、韓國和日本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一向重視大數據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當前更是把大數據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大力搶抓大數據技術與產業發展先發優勢,積極捍衛本國數據主權,力爭在數字經濟時代佔得先機。我們從各國發展大數據的新舉措中或許可以窺探到大數據發展的新趨勢。
美國:穩步實施「三步走」戰略 打造面向未來的大數據創新生態
美國是率先將大數據從商業概念上升至國家戰略的國家,通過穩步實施「三步走」戰略,在大數據技術研發、商業應用以及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已全面構築起全球領先優勢。
第一步快速部署大數據核心技術研究,並在部分領域積極開發大數據應用。2012年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大數據研究發展倡議》,以提升從海量和復雜數據中獲取知識、挖掘價值的能力,進而推動科學與工程領域創新步伐加速。第二步調整政策框架與法律規章,積極應對大數據發展帶來的隱私保護等問題。2014年美國發布《大數據:把握機遇,守護價值》白皮書,再次重申要把握大數據可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創新動力的重大機遇,同時也要高度警惕大數據應用所帶來的隱私、公平等問題,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深刻剖析可能面臨的治理挑戰。第三步強化數據驅動的體系和能力建設,為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提供長遠保障。2016年美國發布《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形成涵蓋技術研發、數據可信度、基礎設施、數據開放與共享、隱私安全與倫理、人才培養以及多主體協同等七個維度的系統的頂層設計,打造面向未來的大數據創新生態。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對大數據應用及其產業發展持續關注,並督促相關部門實施大數據重大項目,構建並開放高質量資料庫,強化5G、物聯網和高速寬頻互聯網等大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字貿易和跨境數據流動等。2017年4月美國能源部與退伍軍人事務部聯合發起「百萬退伍軍人項目(MVP)」,希望藉助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海量數據,以改善退伍軍人健康狀況。2017年9月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局發布美國首個可公開使用的資料庫,其中包括全美600多個衛生系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一直積極與他國展開合作,以預防數字經濟監管障礙、促進信息流動和反對數字本地化等。
英國:緊抓大數據產業機遇 應對脫歐後的經濟挑戰
大數據發展初期,英國在借鑒美國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本國特點和需求,加大大數據研發投入、強化頂層設計,聚焦部分應用領域進行重點突破。近期英國特別重視大數據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密集發布《數字戰略2017》《工業戰略:建設適應未來的英國》等,希望到2025年數字經濟對本國經濟總量的貢獻值可達2000億英鎊,積極應對脫歐可能帶來的經濟增速放緩的挑戰。
2012年,英國便將大數據作為八大前瞻性技術領域之首,一次性投入1.89億英鎊用於相關科研與創新,在八大領域投入總額中佔比高達38.6%,遠超其餘七個領域。隨後,英國將全方位構建數據能力上升為國家戰略,於2013年發布《把握數據帶來的機遇:英國數據能力戰略規劃》,提出人力資本(研發人才與善於運用數據的民眾)、基礎設施和軟硬體開發能力,以及豐富開放的數據資產是發展大數據的核心,事關能否在未來競爭中占據領先優勢。該戰略同時提出了11項具體行動部署,短短兩三年便釋放出巨大的數字潛力。從2010年至2015年,數字經濟對英國經濟增加值的貢獻增長了21.7%,超過了同期經濟增加值增長率的17.4%,2015年數字經濟規模為1180億英鎊,在經濟增加值中的佔比超過了7%,其中數字商品和服務出口總值超過500億英鎊。
為從數據中挖掘出更大的價值,創造並維護一個能夠保持更多收益和增長的經濟體系,同時讓全社會都能從中收益,英國政府在2017年3月提出了新時期發展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數字戰略2017》。新戰略中提出七大目標及相應舉措,特別是對各個目標都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一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二是使每個人都能獲得所需的數字技能,三是成為最適合數字企業創業和成長的國家,四是推動每一個企業順利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五是擁有最安全的網路安全環境,六是塑造平台型政府,為公眾提供最優質的數字公共服務,七是充分釋放各類數據的潛能的同時解決好隱私和倫理等問題。
2017年11月,英國面向全社會發布《工業戰略:建設適應未來的英國》白皮書,強調英國應積極應對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綠色增長、老齡化社會以及未來移動性等四大挑戰,呼籲各方緊密合作,促進新技術研發與應用,以確保英國始終走在未來發展前沿,實現本輪技術變革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為此,2018年4月底英國專門發布《工業戰略:人工智慧》報告,立足引領全球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發展,從鼓勵創新、培養和集聚人才、升級基礎設施、優化營商環境以及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等五大維度提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
韓國:以大數據等技術為核心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
多年來,韓國的智能終端普及率以及移動互聯網接入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這使得其數據產出量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為充分利用這一天然優勢,韓國很早就制定了大數據發展戰略,並力促大數據擔當經濟增長的引擎。2016年年底,韓國發布以大數據等技術為基礎的《智能信息社會中長期綜合對策》,以積極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
2013年12月,韓國多部門便聯合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將發展重點集中在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大數據市場創造上。2015年年初,韓國給出全球進入大數據2.0時代的重大判斷,大數據技術日趨精細、專業服務日益多樣,數據收益化和創新商業模式是未來大數據的主要發展趨勢。基於此,在同年發布的《K-ICT》戰略中,韓國將大數據產業定義為九大戰略性產業之一,目標是到2019年使韓國躋身世界大數據三大強國。韓國還非常注重對他國經驗的借鑒,2015年5月中國發布《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後,韓國專門對中國與韓國大數據應用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並聚焦韓國大數據應用水平與大數據市場不協調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
近兩年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倒逼韓國重新審視本國智能製造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並於2016年年底提出《智能信息社會中長期綜合對策》,將大數據及其相關技術界定為智能信息社會的核心要素,並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與舉措。
一是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強化未來競爭力源頭。構築開放共享的大規模數據基礎設施,到2025年實現320個公共機構的數據開放;促進數據流通和使用,激活數據交易市場,推動公共和民間數據實現以價值為導向的交易;激活數據分析企業,到2020年數據專業服務企業規模達到100家;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將每年培養的數據科學家數量從2017年的500名增長到2030年的1000名;發展區塊鏈技術,提高數據管理可靠性等。二是築牢大數據技術基礎。加強數學方法論研究,長期穩定支持新型學習推斷、量子計算、神經形態晶元等下一代計算技術研究,推動科研大數據開放共享,推進產業數據中心建設,強化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發產業共性技術等。三是面向數據服務需求,構築超連接網路環境。確保頻率資源供應,有序推進5G商用化進程,實現大規模機器間通信,實現不同業務網路之間的實時超連接;推動通信運營商體系優化,摒除後發企業進入運營行業的壁壘;進一步強化物聯網和雲計算基礎設施並充分利用智能感測器數據;分階段引進量子通信與安全網路等。
大數據發展新趨勢
綜合以上幾個典型國家的新動向和新舉措,可以發現當前及未來全球大數據發展的新趨勢。
一是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日益融合,成為各國搶抓未來發展機遇的戰略性技術。英國在工業戰略中強調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很有可能推動現有的商品和服務市場被顛覆和取代。日本將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界定為建設超智能社會服務平台必不可少的共性技術。韓國與日本相似,將智能信息化社會定義為「ICBM(物聯網、雲服務、大數據和手機)與AI(人工智慧)相融合的社會」。
二是大數據資源對各國經濟政治博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美國最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特朗普再次將「數據」比喻為一種能源,他認為掌握了數據及相關能力,就是為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效抵制敵對意識形態以及部署建設最強大軍事力量等構建了最基礎的保障。最近的「臉書危機」事件,再加上近年來「劍橋分析」及其母公司「戰略通訊實驗室」參與多國領導人選舉活動事件,使得大數據資源及相關技術成為某些國家利益集團及企業影響政治生態和社會安全的重要手段,各國政治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變得更加復雜和不可預測。
三是大數據應用基礎條件發生跨越式變化。一方面政府數據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拓寬,多源數據融合技術的進步,為公共服務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術層面的保障,數據的標准化及開放則成為各國建設服務型政府和平台型政府的資源保障。另一方面大數據應用的基礎設施將成為與水電氣暖等相類似的設施,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這其中包括物聯網、智能硬體等數據採集類設施,5G、光通信等超高速數據傳輸類設施,以及超級計算機、雲計算以及邊緣計算等計算類設施,以及新型的存儲設施等等。
四是大數據安全為各國實現「平衡」發展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各國大數據發展戰略中,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數據開放共享」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側重點不同,比如歐盟希望通過強制性的統一標准最大限度的保護個人隱私,而美國則更相對弱化法律約束、希望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這種態勢對未來全球大數據國際規則的融合發展提出了新難題。同時對大數據企業權利和義務也要進行再平衡,監管太嚴將限制企業創新的腳步,但如果放手太多,在實踐中難免出現企業對個人隱私大規模侵害的問題。

② 美國近年來推進「新基建」的布局及啟示

近年來,世界經濟 呈現發展動能趨緩、下行風險上升、規則調整加快的特點。 為應對經濟衰退,

美國推出了《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加快實施萬億基礎設施重建計劃,對交通,水資源、給水和排水系統,以及下一代能源基礎設施,高速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進行部署,以此幫助美國經濟復甦。

美國近年來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主要布局

受政治體制影響,美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部署上存在較大不穩定性,但是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卻一直被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相關戰略部署立足長遠、積極推進。

(一)主要戰略部署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先後實施了《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美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戰略規劃草案(2014-2016年)》《修復美國地面交通法基建法案》《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增強聯邦政府網路與關鍵型基礎設施網路安全》《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等戰略計劃,出台了《網路與信息技術研發計劃》《大數據研究計劃》《能源製造業系統夥伴關系計劃》等具體的實施細則,旨在通過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來擺脫經濟危機,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經濟復甦。其中 科技 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下一代能源基礎設施、高速互聯網、科研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方面。

(二)《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的主要內容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出台《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從出台時間來看,《綱要》與我國「新基建」戰略部署時間較為接近,面臨著相似的國際背景和外部環境,建設領域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綱要》更加偏重於融資,傳統基礎設施佔比較大, 科技 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多以其他的專項計劃來部署。在技術領域上,《綱要》重點投資現代交通、新能源、5G通訊基站、智能電網、寬頻網路、大數據等領域,注重對成熟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相比而言,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范圍的界定,我國「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技術領域涉及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特別重視對重大 科技 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的投資。

美國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舉措

自2008年以來,美國不斷加強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戰略部署,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重要舉措。

(一)加強對「新基建」的研發投入

2018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的《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提出設立200億元的創新轉型項目計劃,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輛、新軌道運輸技術、無人機、模塊化基礎設施技術等。在2019-2021財年特朗普政府美國工業發展領域研發優先事項中,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通信網路、自動駕駛、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等技術領域成為優先布局事項。

(二)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三)強化關鍵基礎設施技術的自主可控

對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影響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設施領域,美國支持本國企業主導建設全過程,強化技術自主可控。美國頒布了《增強聯邦政府網路與關鍵型基礎設施網路安全》的行政指令,從聯邦政府、關鍵基礎設施和國家三個方面,要求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聯邦政府及關鍵基礎設施的技術安全。對於國外企業投資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尤其對高度敏感的國家安全項目,要接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等機構的層層監管,確保技術安全可控。

(四)發揮杠桿效應支持引導企業參與

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美國十分重視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在《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中,除政府撥款的2000億美元外,其餘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部分來源於私營企業投資和債券,基礎設施具體建設也由私人企業承擔,該計劃以融資為主,廣泛吸收私營企業和個人的資金。採取公開招標方式,鼓勵民營企業採用新技術,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製造業迴流,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和培育。

(五)加強科研基礎設施設施建設

美國高度重視科研基礎設施(包括大科學裝置)建設。如在《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中提出,支持用於科學研究、基礎設施以及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的更新,啟動《民用超級計算機計劃》,為能源部的生物能源中心和聯合基因組研究所購置新的設備,為國家實驗室和大學核聚變研究提供設備升級或購置新的設備等。近年來,美國能源部提出實施「前路計劃」,設立「百億億次計算項目」,部署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解決並行性、內存和存儲問題,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運算支撐;在南達科他洲開工建設長基線中微子設施,開展地下深層中微子試驗場所。為提高國家生物安全,美國開始新建5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包括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加爾維斯頓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生物衛生分析與對策中心等。在人工智慧領域,美國發布《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規劃》,提出要開發人工智慧共享數據集和測試環境平台,開發開源軟體庫和工具集等。

對策和建議

通過總結美國近年來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省發展現狀和需求,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是制定出台「新基建」 科技 支撐行動計劃。 強化統籌安排與頂層設計,從 科技 創新支撐「新基建」發展角度,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和實施細則。設立「新基建」工程技術研發專項,圍繞我省「新基建」過程中遇到的工程技術難題,組織省內外高層次團隊進行攻關,推動工程 科技 發展。

二是構建多元化融資模式。 加快 科技 債券、融資租賃、PPP等融資模式在「新基建」中的應用,為推動我省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以建設國際風投創投中心為契機,引進風險投資進入 科技 類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揮金融杠桿撬動作用,擴大市場化資金規模。

三是提高 科技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以高新區、專業鎮、 科技 小鎮等區域創新平台為依託,加快提升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打造智慧園區、 科技 園區、創新園區,提升 科技 對園區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在省級高新區動態評估中,引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標,引導高新區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四是加快科研基礎設施和實驗室建設。 以企業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新建一批中小型科研基礎設施,以應對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大科學裝置)需求不足、成本過高、效能不匹配的問題。如中等性能超級計算機、低強度中子源、P3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加快推進省實驗室建設步伐,瞄準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需求,建設一批工程領域省實驗室。

轉自丨三思派

③ 美國網路空間安全 立法 多少

自2002年以來,美國通過了近50部與網路空間安全有關的聯邦法律,其中包括《1984年偽造接入設備及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1986年電子通信隱私法》、《1987年計算機安全法》、《1995年削減公文法》、《1996年信息技術管理改革法》、《2002年國土安全法》、《2002年網路安全研發法》、《2002年電子政務法》、《2002年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等。
近年美國國會關於網路安全主要綜合性立法建議包括《2012年網路安全法案》、《確保IT安全法案》、眾議院共和黨工作組提出的綜合性建議,促成了眾議院的5個專門性法案以及奧巴馬政府向國會遞交的綜合性網路安全立法建議等。其中,《2012年網路安全法案》是美國第112屆國會關於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法案。

④ 專家解讀2019年《網路安全法》草案

一、重大歷史進步

網路安全不是今天才重要,網路安全立法也不是今天才迫切。十二年前的中央文件曾罕見地以書名號明確了立法任務,可見決心之巨。只是網路安全立法之路實在艱辛,時國務院信息辦審時度勢,由信息安全條例角度入手,並連續數年推動其列入國務院法制辦二類立法計劃,之後未能再進一步。2008年後,國務院信息辦職能整體劃轉至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方面意識到制定條例未必就比人大立法容易,且國務院行政法規無力調整現行上位法的法律規定,遂決定返回制定信息安全法。然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頗多領域亟待立法,國家立法資源有限,每個部門允許提出的立法建議屈指可數。工業和信息化部既要考慮信息化立法,還要考慮工業立法,一半指標已不得用,而信息化方向還有一部歷史更為悠久的電信法望眼欲穿,信息安全法終究連個隊都沒排上。期間,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不計其數,社會公眾翹首以盼,均無果。

此次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表明這項工作進入了實質性立法程序,這是一個重大歷史進步。歡欣鼓舞之所在,不是因為草案具體內容,而源於徵求意見本身的象徵意義。時至今日,我們對網路安全立法不是搞清楚、看明白了,而是問題更多、更復雜了,很多觀點分歧可能更大了,網路安全立法難度不降反升,但突破恰恰在此時。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後,中央領導同志英明決策,切實將網路安全提升到了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高度,不但作出「網路強國」的全局戰略部署,更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網路安全宣傳周、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等,無一不歷經多年論證而蹉跎,今朝方開花結果。

誠然,網路安全立法工作十分艱巨,草案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今天的一小步,是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一大步。我們應該寬容它、呵護它,使其不斷成熟、更加科學,成長為護佑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的參天大樹。

二、彰顯國家意志,確立基本原則

草案在「總則」和「網路安全戰略、規劃與促進」部分提出的宣示性條款遠較其他法律為多,還設立一條倡導性條款(即「倡導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網路行為」)。作為我國網路安全的基本法,這些「軟性」法律規定確有必要,其意在於宣示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明確建設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主要舉措,從而為整體推進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法律依據。

一是堅持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並重原則。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要堅持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不能簡單地通過不上網、不共享、不互聯互通來保安全,或者片面強調建專網。要努力實現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增強維護網路安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新本領,而不是因噎廢食、自甘落後。

二是提出了網路空間主權。網路空間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路空間的體現和延伸,網路空間主權原則是我國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參與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所堅持的重要原則。草案雖未作解釋,且一筆帶過,然猶有石破天驚之意。

三是開展國際合作。網路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對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持積極態度,合作重點包括但不限於網路治理、技術與標准、打擊違法犯罪等,目標是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

四是建立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網路安全管理體制。多年 實踐 和各國經驗表明,網路安全工作離不開統籌協調。隨著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必要通過立法增強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權威性。草案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具體包括,對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網路安全應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等跨部門工作,由網信部門統籌協調;對網路安全審查、重要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等新出現的綜合性管理工作,由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辦法或組織實施。由此,政府向解決分散、多頭和重復管理邁出了關鍵一步。

五是加強行業自律。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指導行業組織成員加強網路安全防護,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六是強化網路安全頂層設計。頂層設計至關重要,首先是要制定網路安全國家戰略,對外宣示主張,對內指導工作;其次要由行業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制定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網路安全規劃,確保戰略落地,確保這些行業和領域的網路安全工作有目標、有任務、有舉措、有監督。

七是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充分發揮標准在網路安全建設中的指導性、規范性作用。

八是加大財政投入,以加快產業發展,深化技術研發,提升網路安全創新能力。

九是做好宣傳教育和 人才 培養工作。首先,要開展經常性的網路安全宣傳教育;其次,要通過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

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工作進入正軌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CIIP)是各國的通行舉措。雖然關鍵基礎設施保護(CIP)涉及物理設施安全,與前者不完全一致,但兩者在多數情況下已可以混用。CIIP/CIP一直是各國網路安全戰略的重點,有的國家甚至以CIIP/CIP戰略代指國家網路安全戰略。我們國家在2003年時已經要求「重點保障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並且在實踐中明確了基礎信息網路是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重要信息系統是銀行、證券、保險、民航、鐵路、電力、海關、稅務等行業的系統,即俗稱的「2+8」,相關保護工作也常抓不懈。但整體而言,我們與國外差距很大,已是國家安全的軟肋,草案為此設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一節。

一是擴展了保護范圍。縱觀世界各國,凡是已經開展了網路安全建設的國家,其關鍵基礎設施的范圍幾乎都遠超過我們,例如美國有17類,而我們則有很多重要系統尚未納入保護視野。草案首次明確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包括基礎信息網路、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公共服務領域重要信息系統、軍事網路、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政務網路、用戶數量眾多的網路服務商系統。最後一類系統中很多由私企運營,運營者可能對其列為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不適應,但當網路服務商的用戶達到一定規模時,其安全已經不再是企業自身問題,而成為一個公共問題、社會問題甚至國家安全問題,理應承擔更多責任。一些國外機構可能會拿這個做文章,但事實上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有87%受私營企業控制。

二是明確了保護要求。等級保護是1994年《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提出的制度,其對全國各類信息系統提出了分五個等級的通用安全要求。恰恰因為通用,這個要求只能是基線(即基本要求),其有必要但並不足夠,特別是不足以反映應用模式日趨復雜的異構系統的動態防護需求。此外,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涉及很多工作,不僅僅是提出系統自身的保護要求、加強系統安全建設那麼簡單,還包括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和公共平台建設,不能由一項制度取代其他制度,理應對此建立專門制度。草案提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制定。對於某些重點要求,如網路安全審查、風險評估等,草案則在具體條款中進行了明確。

三是劃定了保護責任。草案規定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安全保護義務,解決了其保護責任模糊不明的問題。他們有必要從國家安全形度承擔防護責任,但這個責任畢竟是有界限的。大家希望知道做到什麼程度就無責了,也關心自身的權利如何保障。對很多重點行業的信息技術或網路安全部門來說,這不僅僅是免責的需要,也是推動工作的需要,因為這些內設機構如果沒有強制性依據,很難得到業務部門的配合。此外,以前我國重點行業的網路安全監管責任也很不明確。似乎誰都可以進入機房檢查,但誰都不用負責,重點行業往往無所適從、疲於應付。為此,草案明確了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職責,這是一個重要進步。考慮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確涉及多個部門,草案授權國家網信部門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協作機制。特別是在網路安全檢查工作中,要杜絕某個部門前腳走,另一部門後腳來的現象。

四、兼具綜合法與專門法的特點

網路安全包含的內容太多,當前需要立法規范的事項也很多,於是就有了綜合法與專門法的爭議。一個基本事實是,目前世界上鮮見網路安全的綜合法,有名的美國《計算機安全法》實際上針對的是美國聯邦政府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近幾年美國國會討論的《網路安全法》或《網路安全增強法》則主要解決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問題。

作為第一部網路安全法(《電子簽名法》不應該計算在內),草案首先要體現綜合性,其側重點應該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明確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二是規定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理念。

三是將成熟的政策規定和措施上升為法律,為政府部門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據,體現依法治國要求。這首先是政府部門的工作需要(如對境外違法信息予以阻斷、實施網路通信管制等);其次,這些規定和措施往往經過了實踐檢驗,部門間爭議較小,有利於提高立法效率。

四是建立國家網路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形成制度框架,這些基本制度帶有全局性、基礎性,是推動基礎性工作、夯實基礎能力所必需。

此外,為了突出實用性,草案還應部分體現專門法的特點。這應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是實施重點防護,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路信息內容等重點安全關注予以優先考慮。

二是防範重大威脅。例如,信息系統安全受控於人是我們面臨的心腹大患,斯諾登事件使我們進一步看清風險所在,這就要對供應鏈安全進行規范。

三是對普遍性、長期存在的社會訴求予以響應。

總體看,草案比較好地處理了綜合法與專門法的關系問題,但個別條款還是過於糾結細枝末節(如網路運營者的分項安全保護義務不必展開),或細致到了足可取代部分專門法的地步(如個人信息保護應制定專門法,原有條款似可刪減後將重心轉向規范信息內容安全)。除了個人信息外,草案沒有突出對公民個人權益的更多保護,如對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舉報並不是為了解決公民作為受害者「報案無門」的困窘,這不能不說是小的遺憾。

五、「網路安全」的定義還可以更為妥帖

「網路」和「網路安全」是「網路安全法」的題眼。但草案給出的這兩個定義卻使整篇草案黯然失色,效果有雲泥之別。近年的工作中,我們用過「信息安全」,也用過「網路安全」,學者們各抒己見,一些部門也喜歡朝向有利於自身職能的角度去解釋,這些自不待言。但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後,已經基本將其統一為「網路安全」。當然,國安委還是使用「信息安全」,《國家安全法》使用的是「網路與信息安全」,但這些已不會造成工作上的障礙。

只是這個「網路安全」實是「CyberSecurity」之譯,非「NetworkSecurity」。這裡面的「網路」其實指的是「網路空間」(Cyberspace)。因此,當草案試圖從「網路空間」的內涵上去解釋「網路」時,便挑戰了大眾的科技常識底線,且出現了「網路是指網路和系統」的尷尬。當然,如果就這么用下去,倒也自成一脈,但草案轉眼就去使用狹義的「網路」了,如「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網路基礎設施」、「網路數據」、「網路接入」等,這里都是指的「network」。由此,草案中頻繁出現自己與自己打架的情況。

而草案中的「網路安全」定義也需修改。現有定義不但丟掉了信息內容安全,更是與「網路空間主權」沒有關聯。

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網路就是網路,不要讓網路去包括信息系統。即,自始至終使用傳統意義上的「Network」概念。對於「網路安全」,則按「網路空間安全」去解釋即可。

另外,草案的起草堅持問題導向,對一些確有必要,但尚缺乏實踐經驗的制度安排做出原則性規定。這一處理十分務實、有益,但對於什麼是「原則性規定」則要仔細琢磨。

⑤ 網路安全股:下一個市場風口

近期以核心資產為首的抱團股調整得比較充分,但是不是已經真正止跌尚待觀察。由於美債長端利率上行已經形成趨勢,導致核心資產估值全面承壓是必然的,也是難以逆轉的,A股中的所謂核心資產估值依舊面臨重心下移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尋找盈利和基本面景氣向上的板塊就是市場下一步必然會做的動作。

數據讓人眼睛一亮,網路安全股,一個沉寂已久的板塊終於被人提起。細看幾家細分龍頭企業的業績快報,果然,網路安全股儼然已沐浴在業績上升的通道之中,猶如朝霞綻開的花朵,悄悄地釋放出美麗的顏色。

綠盟 科技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0.10億元,同比增長20.2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47%。近年來,綠盟 科技 大力推動渠道建設,加速渠道戰略變革。2019年,綠盟 科技 引進原華為BG高管胡忠華負責渠道體系建設,同時開展「綠盟渠道黃埔培訓」項目,進行合作夥伴學員培訓。2020年,綠盟 科技 成立渠道戰略委員會,推出「星空計劃」和「豐收計劃」,進一步推動「開放 生態」的渠道戰略部署。公司在2020綠盟 科技 合作夥伴峰會中表示,綠盟 科技 將長期堅持渠道戰略,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渠道架構,聚焦有能力、有意願、有投入的合作夥伴,將其納入渠道體系,並力爭在2020年實現渠道訂單佔比60%的目標。

啟明信息2020年營業總收入約15.58億元,同比增加2.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6億元,同比增加38.43%;基本每股收益0.3078元,同比增加38.46%。公司主營業務主要面向 汽車 電子產品及服務、 汽車 製造行業管理軟體、集成服務與數據中心三大領域。具體細分為企業數字運營、智慧 汽車 、智慧營銷、雲平台和安全集成等六大核心產品。2021年公司預計經營業績同步穩定增長,通過加大研發力度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強公司綜合實力。

衛士通受益於商密、安全服務、信創等需求旺盛,產品結構不斷優化,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3.84億元,同比增長13.31%,毛利率35.49%,同比提升2.95%;實現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2.31%,公司營運能力持續改善,全年銷售回款創 歷史 新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6.2億元,同比增長736.15%。作為我國密碼第一股,隨著《密碼法》的出台,公司大有用武之地。同時,衛士通作為中國網安旗下唯一上市公司,伴隨院所轉制與做大做強國企政策推進,具備稀缺平台價值。用公司的話說:衛士通在國家網路安全戰略任務和贏得關鍵領域客戶頂層信任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啟明星辰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實現36.50億元,同比增長18.16%,同期歸母凈利潤實現7.93億元,同比增長15.19%。從單季度來看,公司2020年四季度營業收入實現22.07億元,同比增長48.51%,同期歸母凈利潤實現6.34億元,同比增長7.17%。業績如期改善。新興業務持續高增長。

其實,不僅僅只是上述4家公司「困境翻轉」,在2020年,其他網安概念股業績普遍超預期。根據各家公司披露業績快報數據,去年,深信服、奇安信、天融信、美亞柏科、安恆信息全年營收增速分為18.92%、32.04% 、 17.05% 、 15.42% 、40.04%,歸母凈利潤增速分為5.75%、33.62%、18.45%、29.71%、48.19%,業績增速皆好於預期,更好於市場整體。

綜上所述,在不平凡的2020年,網安板塊業績逐漸走出低谷,恰恰說明整個板塊已經處於景氣賽道之中。國資委多次表示將加大新基建等領域投入,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對國有資本的重組整合,將加快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周鴻禕曾經說過:網路安全是數字化戰略的底座。數字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網路安全技術的保駕護航。

事實上,前不久,強制性的國家標准《網路關鍵設備安全通用要求》正式獲批發布,將於今年8月1日實施,該標準是工信部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有關網路關鍵設備安全的一項重要標准。標准規定了網路關鍵設備應滿足的通用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適用於網路關鍵設備,標准發布或將驅動產業,尤其是龍頭企業發展。隨著我國進入「十四五」關鍵時期,網路安全產業將迎來從局部整改到體系融合、從數據安全到數字經濟安全、從重要信息保護到重點領域安全建設等多種機遇,疊加合規審查深度、廣度和力度不斷提高,網安產業增長動力充足。

券商研報數據顯示,2021財年,美國聯邦政府IT總預算922億美元,其中網路安全領域預算188億美元,佔比20.4%。IDC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安全市場占信息市場的比重為1.87%,美國為4.78%,全球平均佔比為3.74%。對比而言,我國網路安全市場增長空間廣闊。未來,我國網路安全市場在客戶數增長、客戶投入增加和應用場景增加等方面均具備重大機遇。據IDC預測,2020年中國網路安全市場總體支出將達到78.9億美元,同比增長11.0%,增幅繼續領跑全球。2020-2024年,CAGR預計為18.7%。由此可見,整個網路安全板塊邊際增速效應持續改善,下一個市場風口也許就是它。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⑥ "通俄門"會如何擾動中美網路安全合作

自特朗普正式簽發網路安全總統行政令後,8月9日將是第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那時,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形成一份全政府范圍的網路風險管理報告;提出一份計劃,通過「共享服務」的方式實現聯邦信息系統的現代化;形成一份國際合作與強化(網路)威懾的戰略文件;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落實「市場透明」的途徑等。以美國商務部國家技術標准局(NIST)、國土安全部、國防部等為代表的機構正在為達成這些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較之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的網路安全戰略具有鮮明的特色。根據2017年5月發布的2018財政年度預算案來看,國土安全部、國防部成為了重點與核心。從傳承來看,這個舉措再度向小布希政府2006-2008年推出的全面國家網路安全倡議(CNCI)回歸,受到奧巴馬政府偏愛的司法部,特別是聯邦調查局則再次遭遇冷落。

從宏觀戰略層面看,中美網路安全關系的總體方向還是十分穩定的,但在具體議題領域必須做好應對新一輪不確定性的沖擊和挑戰。

⑦ 美國是在哪一年正式公布《網路空間國家安全戰略》草案的

根據中新浙江網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曾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的詳情,預計2031年初將派出一支宇航員隊伍乘坐宇宙飛船登陸火星,估計這次載人登陸火星任務耗資將達200億至450億美元。據此間媒體報道,NASA計劃派出「最低數量」的宇航員,在2031年乘坐重達400噸的「火星船」為期30個月的往返火星之旅。科研人員將利用3枚至4枚新一代重型貨物運載火箭「大力神5號」把「火星船」運送到地球低軌道組裝。組裝完成後,由先進低溫燃料推進系統提供動力,「火星船」開始向火星飛行,預計6個月至7個月後抵達火星。屆時,宇航員會在火星表面逗留長達550天,進行各項科學研究。「火星船」載人上火星前,NASA分別會在2028年和2029年先行發射火箭將物資和器材送到火星。當宇航員到達後將採用核能供電,宇航員生活將做到自給自足,包括在太空船上種植蔬果作為食物。而太空船亦配備了循環系統,以使空氣和飲水可循環利用。到2033年,NASA將派出第二支宇航員隊伍出發上火星,他們同年12月到達後,將接替首批宇航員工作,首批宇航員則會重返地球。

⑧ 澳大利亞為何要花重金投入網路安全意圖何在

如今,網路安全已受到澳大利亞政府和各個國家的普遍關注,這與澳大利亞的國家戰略定位密切相關。
澳大利亞為何要花重金投入網路安全?意圖何在?

澳大利亞加強網路管理的重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身心保護,澳大利亞政府對未成年人上網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在澳大利亞想要上網必須要滿18周歲,而且還要有監護人陪同,否則是不可以上網的,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一項耗資8200萬澳元(約合4.75億元人民幣)的互聯網安全計劃,以確保未成年人免受互聯網上不健康內容的侵害。

他們告訴年輕人如何注意網路安全以及如何通過Internet保護個人隱私,在他們的網頁上很明顯提示:請勿告訴網民你的個人信息,例如家庭住址,學校名稱等,以更好地保護你的安全。澳大利亞的學校也過濾互聯網內容,例如,中小學網路將阻止一些約會網站和厭食症網站,學校還開設特殊課程,對學生進行網路安全教育。

⑨ 如何構建網路安全戰略體系

網路安全是確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實踐。它代表防禦安全事故和從安全事故中恢復的能力。這些安全事故包括硬碟故障或斷電,以及來自競爭對手的網路攻擊等。後者包括腳本小子、黑客、有能力執行高級持續性威脅(APT)的犯罪團伙,以及其他可對企業構成嚴重威脅的人。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能力對於網路安全(例如應用安全和狹義的網路安全)至關重要。

安全應該成為整個企業的首要考慮因素,且得到高級管理層的授權。我們如今生活的信息世界的脆弱性也需要強大的網路安全控制戰略。管理人員應該明白,所有的系統都是按照一定的安全標准建立起來的,且員工都需要經過適當的培訓。例如,所有代碼都可能存在漏洞,其中一些漏洞還是關鍵的安全缺陷。畢竟,開發者也只是普通人而已難免出錯。

安全培訓

人往往是網路安全規劃中最薄弱的環節。培訓開發人員進行安全編碼,培訓操作人員優先考慮強大的安全狀況,培訓最終用戶識別網路釣魚郵件和社會工程攻擊——總而言之,網路安全始於意識。

然而,即便是有強大的網路安全控制措施,所有企業還是難逃遭遇某種網路攻擊的威脅。攻擊者總是利用最薄弱的環節,但是其實只要通過執行一些基本的安全任務——有時被稱為「網路衛生」,很多攻擊都是可以輕松防護的。外科醫生不洗手決不允許進入手術室。同樣地,企業也有責任執行維護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例如保持強大的身份驗證實踐,以及不將敏感數據存儲在可以公開訪問的地方。

然而,一個好的網路安全戰略需要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基本實踐。技術精湛的黑客可以規避大多數的防禦措施和攻擊面——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攻擊者入侵系統的方式或「向量」數正在不斷擴張。例如,隨著信息和現實世界的日益融合,犯罪分子和國家間諜組織正在威脅物理網路系統的ICA,如汽車、發電廠、醫療設備,甚至你的物聯網冰箱。同樣地,雲計算的普及應用趨勢,自帶設備辦公(BYOD)以及物聯網(IoT)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對於這些系統的安全防禦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網路安全進一步復雜化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圍繞消費者隱私的監管環境。遵守像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樣嚴格的監管框架還要求賦予新的角色,以確保組織能夠滿足GDPR和其他法規對於隱私和安全的合規要求。

如此一來,對於網路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始進一步增長,招聘經理們正在努力挑選合適的候選人來填補職位空缺。但是,對於目前這種供求失衡的現狀就需要組織能夠把重點放在風險最大的領域中。

網路安全類型

網路安全的范圍非常廣,但其核心領域主要如下所述,對於這些核心領域任何企業都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將其考慮到自身的網路安全戰略之中:

1.關鍵基礎設施

關鍵基礎設施包括社會所依賴的物理網路系統,包括電網、凈水系統、交通信號燈以及醫院系統等。例如,發電廠聯網後就會很容易遭受網路攻擊。負責關鍵基礎設施的組織的解決方案是執行盡職調查,以確保了解這些漏洞並對其進行防範。其他所有人也都應該對他們所依賴的關鍵基礎設施,在遭遇網路攻擊後會對他們自身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然後制定應急計劃。

2.網路安全(狹義)

網路安全要求能夠防範未經授權的入侵行為以及惡意的內部人員。確保網路安全通常需要權衡利弊。例如,訪問控制(如額外登錄)對於安全而言可能是必要的,但它同時也會降低生產力。

用於監控網路安全的工具會生成大量的數據,但是由於生成的數據量太多導致經常會忽略有效的告警。為了更好地管理網路安全監控,安全團隊越來越多地使用機器學習來標記異常流量,並實時生成威脅警告。

3.雲安全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據遷移到雲中也會帶來新的安全挑戰。例如,2017年幾乎每周都會報道由於雲實例配置不當而導致的數據泄露事件。雲服務提供商正在創建新的安全工具,以幫助企業用戶能夠更好地保護他們的數據,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對於網路安全而言,遷移到雲端並不是執行盡職調查的靈丹妙葯。

4.應用安全

應用程序安全(AppSec),尤其是Web應用程序安全已經成為最薄弱的攻擊技術點,但很少有組織能夠充分緩解所有的OWASP十大Web漏洞。應用程序安全應該從安全編碼實踐開始,並通過模糊和滲透測試來增強。

應用程序的快速開發和部署到雲端使得DevOps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應運而生。DevOps團隊通常將業務需求置於安全之上,考慮到威脅的擴散,這個關注點可能會發生變化。

5.物聯網(IoT)安全

物聯網指的是各種關鍵和非關鍵的物理網路系統,例如家用電器、感測器、列印機以及安全攝像頭等。物聯網設備經常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且幾乎不提供安全補丁,這樣一來不僅會威脅到用戶,還會威脅到互聯網上的其他人,因為這些設備經常會被惡意行為者用來構建僵屍網路。這為家庭用戶和社會帶來了獨特的安全挑戰。

網路威脅類型

常見的網路威脅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保密性攻擊

很多網路攻擊都是從竊取或復制目標的個人信息開始的,包括各種各樣的犯罪攻擊活動,如信用卡欺詐、身份盜竊、或盜取比特幣錢包。國家間諜也將保密性攻擊作為其工作的重要部分,試圖獲取政治、軍事或經濟利益方面的機密信息。

完整性攻擊

一般來說,完整性攻擊是為了破壞、損壞、摧毀信息或系統,以及依賴這些信息或系統的人。完整性攻擊可以是微妙的——小范圍的篡改和破壞,也可以是災難性的——大規模的對目標進行破壞。攻擊者的范圍可以從腳本小子到國家間諜組織。

可用性攻擊

阻止目標訪問數據是如今勒索軟體和拒絕服務(DoS)攻擊最常見的形式。勒索軟體一般會加密目標設備的數據,並索要贖金進行解密。拒絕服務(DoS)攻擊(通常以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的形式)向目標發送大量的請求佔用網路資源,使網路資源不可用。

這些攻擊的實現方式:

1.社會工程學

如果攻擊者能夠直接從人類身上找到入口,就不能大費周章地入侵計算機設備了。社會工程惡意軟體通常用於傳播勒索軟體,是排名第一的攻擊手段(而不是緩沖區溢出、配置錯誤或高級漏洞利用)。通過社會工程手段能夠誘騙最終用戶運行木馬程序,這些程序通常來自他們信任的和經常訪問的網站。持續的用戶安全意識培訓是對抗此類攻擊的最佳措施。

2.網路釣魚攻擊

有時候盜取別人密碼最好的方法就是誘騙他們自己提供,這主要取決於網路釣魚攻擊的成功實踐。即便是在安全方面訓練有素的聰明用戶也可能遭受網路釣魚攻擊。這就是雙因素身份認證(2FA)成為最佳防護措施的原因——如果沒有第二個因素(如硬體安全令牌或用戶手機上的軟體令牌認證程序),那麼盜取到的密碼對攻擊者而言將毫無意義。

3.未修復的軟體

如果攻擊者對你發起零日漏洞攻擊,你可能很難去責怪企業,但是,如果企業沒有安裝補丁就好比其沒有執行盡職調查。如果漏洞已經披露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企業仍舊沒有安裝安全補丁程序,那麼就難免會被指控疏忽。所以,記得補丁、補丁、補丁,重要的事說三遍!

4.社交媒體威脅

「Catfishing」一詞一般指在網路環境中對自己的情況有所隱瞞,通過精心編造一個優質的網路身份,目的是為了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為了吸引某人與其發展戀愛關系。不過,Catfishing可不只適用於約會場景。可信的「馬甲」賬戶能夠通過你的LinkedIn網路傳播蠕蟲。如果有人非常了解你的職業聯系方式,並發起與你工作有關的談話,您會覺得奇怪嗎?正所謂「口風不嚴戰艦沉」,希望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應該加強重視社會媒體間諜活動。

5.高級持續性威脅(APT)

其實國家間諜可不只存在於國家以及政府組織之間,企業中也存在此類攻擊者。所以,如果有多個APT攻擊在你的公司網路上玩起「捉迷藏」的游戲,請不要感到驚訝。如果貴公司從事的是對任何人或任何地區具有持久利益的業務,那麼您就需要考慮自己公司的安全狀況,以及如何應對復雜的APT攻擊了。在科技領域,這種情況尤為顯著,這個充斥著各種寶貴知識產權的行業一直令很多犯罪分子和國家間諜垂涎欲滴。

網路安全職業

執行強大的網路安全戰略還需要有合適的人選。對於專業網路安全人員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高過,包括C級管理人員和一線安全工程師。雖然公司對於數據保護意識的提升,安全部門領導人已經開始躋身C級管理層和董事會。現在,首席安全官(CSO)或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已經成為任何正規組織都必須具備的核心管理職位。

此外,角色也變得更加專業化。通用安全分析師的時代正在走向衰落。如今,滲透測試人員可能會將重點放在應用程序安全、網路安全或是強化網路釣魚用戶的安全防範意識等方面。事件響應也開始普及全天制(724小時)。以下是安全團隊中的一些基本角色:

1.首席信息安全官/首席安全官

首席信息安全官是C級管理人員,負責監督一個組織的IT安全部門和其他相關人員的操作行為。此外,首席信息安全官還負責指導和管理戰略、運營以及預算,以確保組織的信息資產安全。

2.安全分析師

安全分析師也被稱為網路安全分析師、數據安全分析師、信息系統安全分析師或IT安全分析師。這一角色通常具有以下職責:

計劃、實施和升級安全措施和控制措施;

保護數字文件和信息系統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修改或破壞;

維護數據和監控安全訪問;

執行內/外部安全審計;

管理網路、入侵檢測和防護系統;分析安全違規行為以確定其實現原理及根本原因;

定義、實施和維護企業安全策略;

與外部廠商協調安全計劃;

3.安全架構師

一個好的信息安全架構師需要能夠跨越業務和技術領域。雖然該角色在行業細節上會有所不同,但它也是一位高級職位,主要負責計劃、分析、設計、配置、測試、實施、維護和支持組織的計算機和網路安全基礎設施。這就需要安全架構師能夠全面了解企業的業務,及其技術和信息需求。

4.安全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的工作是保護公司資產免受威脅的第一線。這項工作需要具備強大的技術、組織和溝通能力。IT安全工程師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職位,其重點在於IT基礎設施中的質量控制。這包括設計、構建和防護可擴展的、安全和強大的系統;運營數據中心系統和網路;幫助組織了解先進的網路威脅;並幫助企業制定網路安全戰略來保護這些網路。

閱讀全文

與聯邦網路安全研發戰略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筆記本網路和internet設置 瀏覽:469
移動網路光信號閃紅燈怎麼處理 瀏覽:309
大學隨身wifi網路不好 瀏覽:270
手機網路有時一卡一卡的怎麼解決 瀏覽:106
滴滴網路安全審查對哪些股有影響 瀏覽:496
qq顯示的網路異常怎麼辦 瀏覽:18
小米電視內網連接正常外部網路 瀏覽:553
為什麼新卡網路超級卡 瀏覽:229
路由器上的網路密碼是什麼 瀏覽:723
關於網路職業有哪些 瀏覽:350
兩個手機同一個房間用3g網路 瀏覽:961
為什麼電腦的wifi顯示沒網路 瀏覽:172
高密移動網路寬頻 瀏覽:419
讀書郎可以用手機的網路嗎 瀏覽:556
蘋果降頻怎麼還原網路 瀏覽:749
網路運維工程師需要什麼軟體 瀏覽:920
電話網路為什麼用tdm 瀏覽:35
申請網路空間大概多少錢 瀏覽:145
怎麼查看網路上的時間 瀏覽:500
無線網路電視沒網怎麼辦 瀏覽:94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