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最新網路安全法

最新網路安全法

發布時間:2025-07-12 18:43:51

㈠ 個人查詢記錄限制數的規定,你知道嗎

個人查詢記錄限制數的規定,主要體現在我國《網路安全法》的相關條款中。以下是關於個人查詢記錄限制數規定的具體說明:

  1. 大規模查詢需申請核准

    • 根據最新修訂後的《網路安全法》第42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擅自收集存儲本省外其他地區居民身份證號碼超過1000萬戶次以上(含該數量),以及總計涉及到非其所在行業范疇內市場主體客戶信息量達5000萬條以上時,應依法申請並取得有關部門核發執照,並向社會公示。
    • 未經核准而從事上述活動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將被處罰款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構成犯罪的,將受到刑事追究。
  2. 保護公眾免受騷擾和攻擊

    • 這一規定旨在有效控制機構或企事業單位對海量用戶數據的獲取與利用,保護廣大公眾免遭無端騷擾和惡意攻擊。
  3. 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責任

    • 《網路安全法》明確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等各類信息通信服務提供者不得泄露用戶個人信息。
    • 這些服務提供商也有責任對內部員工進行嚴格管理和監督,防止數據濫用行為的發生。
  4. 大型企業的合規實踐

    • 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制定相應規章制度來確保合法使用公民個人數據,並加強了對於查詢記錄的限制數控制機制。
    • 他們更注重落實隱私權保護與信息安全意識教育、技術手段等方面的投入。
  5. 政府推動自查自糾

    • 《網路安全法》第43條還要求各級政府依照職責范圍採取有效措施,協助推動本地區涉及市場主體客戶信息量達5000萬條以上所屬單位開展自查自糾並整改完善。

綜上所述,「個人查詢記錄限制數」的出台是我國加強公民隱私保護、建立健全數字化社會秩序的重要步驟之一。這一規定不僅限制了大規模查詢行為,還明確了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責任,推動了大型企業的合規實踐,並要求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協助相關單位進行自查自糾。

㈡ 網路安全法立法的主要目的

網路安全法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網路安全。

以下是網路安全法立法的其他目的:

1、保障國家安全:

網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安全法旨在確保國家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和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防範和應對網路恐怖主義、網路戰爭等網路安全威脅。

2、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個人信息的泄露和濫用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網路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安全,規定了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護原則,以促進個人信息的合法、安全和有序流動。

一些建議以提升網路安全的保障:

1、加強密碼和賬戶安全:

使用強密碼並定期更換,避免復用密碼。啟用多因素身份驗證,如手機驗證碼或生物識別。定期審查和管理您的在線賬戶。

2、更新和保護設備:

確保您的計算機、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上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安全補丁處於最新狀態。安裝和更新可靠的防病毒軟體和防火牆,確保設備安全。

3、謹慎點擊和下載:

避免點擊不明鏈接、附件或下載來歷不明的軟體。只從官方可信的來源下載應用程序和文件。

4、強化網路意識:

教育自己關於網路威脅和常見的網路欺詐手段。警惕電子郵件、社交媒體或其他渠道中的欺詐信息,避免泄露個人敏感信息。

5、加強Wi-Fi安全:

確保使用安全的Wi-Fi網路,避免連接到公共或不安全的Wi-Fi熱點。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進行加密通信,保護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㈢ 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維護網路安全的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其網路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以及防範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發現網路或者系統中存在安全風險的,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報告。網路安全是保護網路系統免受未經授權的入侵和破壞的過程。這包括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等,以及我們的重要數據和公司的商業機密。

第二,使用兩步驗證。這是一種額外的安全層,即使你的密碼被破解,攻擊者也需要第二步的驗證信息才能進入你的賬戶。

第三,保持軟體和系統的最新狀態。軟體和系統的更新通常包含對已知威脅的修復。因此,保持軟體和系統的最新狀態可以幫助我們防止黑客利用漏洞進行攻擊。

㈣ 《網路安全法》系列解讀(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網路安全法》系列解讀(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詳解

2017年實施的《網路安全法》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CII)提供者設定了額外責任,強調原則性規定與具體執行的結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隨後發布的《安全保護條例》和中央網信辦的《操作指南》細化了相關規定。CII主要涉及通信、能源、交通等重要行業,以及國防科工、金融等領域的關鍵信息網路和系統。

識別CII的關鍵在於符合「特定行業+嚴重後果」的標准,具體行業包括但不限於政府機關、能源、通信、金融等,以及提供雲計算、大數據服務的單位。在《操作指南》中,企業可通過梳理關鍵業務、支撐業務的信息系統,以及量化標准來判斷是否屬於CII。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CIIO)的安全保護義務繁重,包括報告新建或重大變化、確保穩定運行、制定安全制度、防範攻擊、保存網路日誌、數據保護、設立專門機構等。《安全保護條例》草案進一步強化了這些義務,並明確了法律責任,如違規將面臨罰款和停業等處罰。

企業尤其是CII運營者應密切關注《安全保護條例》的最新進展,及時調整和優化網路安全策略,確保遵守相關法規,以維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

——萬方、余凱,智善法律新媒體特約作者,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閱讀全文

與最新網路安全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網路里的有線連接 瀏覽:283
網路普法考試是哪個單位組織 瀏覽:789
米家智能鎖不能連接網路 瀏覽:587
xs設置網路供應商 瀏覽:154
電視網路機頂盒設備信息密碼是什麼 瀏覽:950
無線網路狀態已改變啥意思 瀏覽:658
手機網路頻率增加 瀏覽:191
手機網路熱點軟體哪個好用嗎 瀏覽:355
路由交換跟網路安全哪個比較好 瀏覽:222
聯通和移動網路一樣嗎 瀏覽:125
供應商網路異常 瀏覽:260
共享網路誤刪文件怎麼辦 瀏覽:362
網路錯誤怎麼調整 瀏覽:733
蘋果4g改5g網路進不了連接 瀏覽:708
移動網路如何關上 瀏覽:262
斷開所有網路連接 瀏覽:258
手機網路共享多遠距離沒有效果 瀏覽:701
上門網路推廣怎麼掙錢 瀏覽:817
現在網路流行的笨李白是什麼歌 瀏覽:370
移動卡網路設置 瀏覽:29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