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網路文學」
面對琳琅滿目的書籍,信手挑起一本翻了起來。通俗的文字,簡單的故事情節,沒有張愛玲的幽雅,沒有金庸的跌宕起伏,只是淡淡地敘說著虛擬的愛情。不知道為何,自己會被這種叫做網路文學的東西吸引。曾幾何時我還沉醉於中世紀的風雲之中。 不知道該如何具體述說看網路文學的感覺,那隻能用「舒服」來修飾。沒有深奧的令人費解的語言和文字,不需要停頓下來考慮言外之意,從頭到尾只需要你耐心的閱讀和仔細的品味。當輕舞飛揚躍入眼簾時,自己就被這個長著蝴蝶斑的女孩吸引了,同情她的悲慘命運,感慨她如流星般短暫的幸福。為何要有網路呢?為何毫不相乾的人會因為這玩意而生死相依?第一次親密接觸,來得順其自然,走的讓人惋惜不已。 李尋歡,安尼寶貝,等等還有許多的人在網上不懈的揮灑情感,我不知道他們為何執著於這種方式寫東西,我只知道其中藏龍卧虎,其中有許多的精彩等著我去發覺。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而網路文學中卻有著許許多多的真實情感。暢游其中,自己會感動,會幸福,會哭,也會偷著掬把淚。 但是在象我這樣為網路文學所痴迷時,還有許多的人對此不屑一顧,認為寫此類書的人只不過是利用網路寫一些東西來欺騙小女生的眼淚,博取別人的同情。更多的人用「文化快餐」來形容那些作品,就象麥當勞,肯得基等快餐一樣,一開始會散發誘人的香氣,吸引很多的人來光顧,一時間門庭若市,但久而久之,一成不變的味道,簡簡單單的菜譜便會讓人乏味。說實話,對於那些快餐,我也同許多人一樣經歷了從近乎狂熱到冷淡的過程。可是每次去還是要排很長的隊才能點到餐,還是要等好長時間才會有位子,品嘗的人從黃發到垂髫都有。可能就是「物以稀為貴」吧,與中國的人口數量相比較,吃此類快餐人數就相形見絀了。但是假定每個時期有一定數量的人品嘗,要輪一個周期恐怕也要很長時間,而且我們當中還不乏執著的追求者。如果真的把網路文學比作快餐,那它迎合的是部分人的需求,得到的是部分人的認可。縱觀歷史長河,也沒有哪種文學是面面俱到的。所以對於網路文學我們也不必要求過多,只把它當作是暫時的心理慰藉,以一種消遣的態度來看就行。畢竟一種想像的存在肯定有其原因,網路文學受到大眾的喜歡,它的存在肯定有其價值。當某一天回頭再翻一翻此類書時,也許你會嘴角上揚,因為它記錄了你某個時期的某些感想。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