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傳謠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

網路傳謠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

發布時間:2025-09-17 07:33:45

❶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1、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2、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

3、破壞政府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近年來,各地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設征地和拆除違法建築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難事。



(1)網路傳謠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擴展閱讀:

應對網路謠言的方法:

1、加強主流文化建設。網路謠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本質是腐朽的、低級的、破壞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眾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時發布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當前,各地各部門在加強網站建設上動作很大,但是在維護網站上跟進不平衡。

3、完善公民網路行為法律制度。網路的虛擬性及相關法律創立的滯後性,刺激了一些網路謠言的製造者、傳播者的僥幸心理。

❷ 散布謠言的認定標准

傳謠責任認定標準是客體要件上必須是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而在客觀要件上必須表現為行為人捏造虛假的事實並且散布。在主體上必須是一般的主體都可以構成,而在主觀上其實是故意的。

本行為在客觀上主要表現為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擾亂社會秩序。
散布謠言,是指捏造沒有事實根據的謠言並向他人進行傳播的行為。
如製造將要發生地震、戰爭的謠言。
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是指編造火災、水災、地震、傳染病爆發、火警、治安警情等虛假險情,並向有關部門報告的行為。
上述行為的客觀後果足以引起群眾恐慌,干擾了國家機關以及其他單位的正常工作,擾亂了社會秩序。
行為人在主觀上表現為故意,過失實施上述行為的,不構成本行為,行為人的動機具有多樣性,有的是為了故意製造社會混亂,破壞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有的是出於報復,給某些單位施加壓力,有的是出於精神空虛,為了尋求刺激、看熱鬧,等等。
行為人的動機不影響本行為的構成,但可以作為給予其處罰輕重的依據之一。

網路造謠傳謠的規定處罰標準是什麼?

網路造謠傳謠的處罰根據涉案事實的嚴重程度來認定的,法律上並沒有造謠罪的說法,只規定了誹謗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當代的社會,現在不管是在網路上謠傳還是在其他的地方謠傳,都是需要按照法律當中的規定來進行一定的處理的,但是前提是必須構成相關的構成要件。如果在網路上捏造事實散布謠言的話,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處罰。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閱讀全文

與網路傳謠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dns是本電腦還是整個網路 瀏覽:918
網路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6
路由器做了橋接後網路不好 瀏覽:427
網路頻段優先順序和手機有關嗎 瀏覽:962
網路安全應用應具有的四個特徵 瀏覽:846
手機管家網路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361
網路傳謠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 瀏覽:748
手機無無線網路投屏幕 瀏覽:679
手機怎麼選擇換取網路 瀏覽:644
手機確認網路 瀏覽:590
移動lte是什麼網路 瀏覽:908
為什麼wifi有網路電腦沒網 瀏覽:518
長虹電視連接網路沒有虛擬鍵盤 瀏覽:365
筆記本電腦連接不到網路無法用 瀏覽:9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清大版答案 瀏覽:387
網路只能聊天不能看視頻怎麼辦 瀏覽:150
搭建公共網路是什麼 瀏覽:613
電腦用的公用網路怎麼弄wifi 瀏覽:867
聯想筆記本搜不到普聯無線網路 瀏覽:501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風險管理探析 瀏覽:58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