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網路安全現狀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手機存在安全隱患,Pegasus惡意軟體可能會入侵用戶的iPhone手機,竊取用戶的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機的麥克風和攝像頭,大數據時代用戶或無隱私可言。
實際上,我國對打擊大數據泄露安全事件有著強大的決心和執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網路安全行業主要企業:目前國內網路安全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深信服(300454)、安恆信息(688023)、綠盟科技(300369)、啟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對用戶數據安全造成威脅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惡意軟體在用戶不點擊鏈接的情況下也可以入侵用戶的手機,竊取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戶的攝像頭,此消息一出,網友大呼大數據時代無隱私可言,網路安全問題堪憂,實際上,在我國對網路安全問題有著強大的決心,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綜合來看,滴滴事件對國家數據安全層面敲起了警鍾,而iPhone此次網路安全漏洞問題針對個人數據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鈴,相信未來隨著我國網路安全相關法案的不斷完善,我國個人網路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的保護。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 全社會全方位建設網路強國形成體系了嗎
展台上的這款互聯網汽車安裝了特有的安全系統,防止因黑客攻擊導致行車事故。
2015年上半年,為了推動網路安全人才培養,中央網信辦會同教育部開展了網路安全人才培養基地試點示範,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進入試點示範的首批高校。兩年多來,試點示範高校在網路安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
建設示範項目和人才培養基地試點示範,各有側重,互相補充。建設示範項目更加註重於如何形成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競爭力、引領力的一流學院,帶動網路安全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基地試點示範更加註重在網路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綜合性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今年是中央網信辦首次在網路安全宣傳周期間舉辦網路安全成就展。事實上,關於網路空間安全的理論和法治基礎工作早已提前布局。
經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明確了堅定捍衛網路空間主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加強網路文化建設、打擊網路恐怖和違法犯罪、完善網路治理體系、夯實網路安全基礎、提升網路空間防護能力、強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九大任務。
今年6月,《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路空間安全管理的基礎性法律。其施行標志著網路安全從此有法可依,網路空間治理、網路信息傳播秩序規范、網路犯罪懲治等翻開嶄新的一頁,對保障我國網路安全、維護國家總體安全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法律的制定具有導向作用。《網路安全法》有效震懾了網路空間的黑客攻擊等非法行為,為國家對互聯網企業、互聯網行為、共享數據方面的監管提供了張本。會展期間,許多互聯網企業表示已就《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與網路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進行溝通、釋法和培訓。
全社會全方位建設網路強國,一方面可以加強網路安全,一方面又能打擊網路恐怖和違法犯罪。
3. 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
國家確實在積極推進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這一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核心作用: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監督實施、定期評估和更新網路安全標准,確保標准能夠與時俱進,滿足網路安全領域的發展需求。
網路安全標准體系的重要性:網路安全標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於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促進網路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網路系統的設計和運行提供了明確指導,還為網路安全事件的應對提供了依據,有助於提升全社會的網路安全防護能力。
具體推進措施: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網路安全標准化工作,如加強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推動國內外標準的互認與銜接、加強標准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等。同時,鼓勵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積極參與網路安全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共同推動網路安全標准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