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如何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與學生上課時的興趣
講網課好像演小品,需要抓住每個學生的心理把他們拉到你的課堂上來。
三,多點名表揚,如果看到屏幕上有反饋可以迅速做出快速表揚,要把名次說出來,聲音也要感染獲得名次的同學,讓他倍感自豪,下一次還要爭當前幾名。後面出現的名字以最快語速提出表揚,時間大概七八秒鍾,表揚盡可能多的同學。後期表揚盡量沒有提過的名字,范圍越大越好。這樣大部分的同學都能跟著老師幸福地上完您的課。
四,作業均衡評比。軟體上有了優秀作業的設計,可以在群里顯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優秀作業所表現出的字體格式都是最好的,很多同學都會因為優秀作業的設置去努力把作業寫好。此時老師要採取不同的戰略,今天表揚字體最好的,明天贊美家長批改檢查最認真的,後天點贊進步最大的,大後天推出訂正最認真的。這樣就涵蓋了大部分的同學,他們都能成為你的課堂粉絲。
五,做好充足的課前准備。外在的課堂資料,網路課上學生不懂的問題,學生作業錯誤案例,優秀作業表揚素材,幽默片段插入時機等等。要把課上的有生命有活力,上完課後回味無窮!
做好了以上幾個細節再融入自己最擅長的特色,相信線上教學質量會有大的提高,學生一定會期待老師下一次的直播課堂!
❷ 如何利用網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網路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興趣越高,學習就會越輕松,掌握的信息就會越多,記憶會更牢固,在實踐應用中也越靈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促進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而興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和獨特性來滿足學生的探究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內容大多是通過粉筆、黑板來進行描述的,是一種單媒體活動。多媒體技術教學是通過文字、聲音、動畫、圖片、圖像等形式,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新穎感和驚奇感,可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器官,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中都保持高度的興奮,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發揮左右兩邊大腦的作用,使學生的大腦得到最佳的發展,同時也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比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師生間的交流變得親切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可以創設教學情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口授,學生聽講。課堂上以老師為主,學生只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調動學生的方式也很單一——提問式.這種教學方式有時很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而建構主義理論十分強調教學情景的創設,恰當的教學情景能夠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發揮他們的情感作用,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使學習更為有效。教師通過展示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在老師的主導作用下,使學生以最簡捷有效的方法獲得科學知識,學會創造、構建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多媒體的運用能融圖、文、聲一體,在創設情景、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它可以使靜態變為動態,抽象變為形象,恰當地展示教學情景,學生在特定的情景感染下,會興趣盎然的進行思考、討論、總結、歸納,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❸ 主題:網路授課如何提高常識學科課堂質量
教學內容碎片化,增強交互性。
1、將教學內容進行碎片化,一定要意識到,在線上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不見面、缺乏及時的互動、降低了老師的吸引力、注意力很難集中,很難達到原有的教學質量。因此,建議教師朋友把在學校課堂中「40~45分鍾」的課程內容,拆分成「10~20分鍾左右」的內容量,每段課程有獨立知識點且彼此獨立,而不是像課間休息一樣,簡單的從時間上進行分割。從事自媒體、內容付費以及互聯網領域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在互聯網中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在「碎片時間中」得到觀看與傳遞的,比如:微信文章、抖音短視頻、網劇等。不需要預留太多的時間,可能你在乘公交、吃飯、等電梯時,包括上廁所時,都可以閱讀瀏覽這些內容。
2、增強交互性,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實時交互,及時反饋」,本身便是互聯網的產品核心,面對同時幾十人、上百人,甚至更多人數的在線的線上課堂,交互方式和交互的點,必然要超過學校課堂授課時的數量。不能採用「單向輸出」的方法,教師一直說,學生只能聽。這樣的話,哪怕只有20分鍾的課程,學生也一定會有流失。前老師備課,課件內容大多會貫穿45分鍾,雖然會加入少量的提問和出題解答,但主要還是老師在講。那麼,將課程碎片化後,休息的時候時間自然增多,也就為交互學習流出了時間。
網課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是為學習者提供的以互聯網為平台、內容包含視頻、圖片、文字互動等多種形式的系列學習教程。網課是服務機構提供的在線學習課程。區別於線下課堂教授,網課具有方式多樣,靈活便捷等優點,越來越多的學生群體和育兒父母的開始使用。
❹ 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教學
做法:
1、提高思想認識。線上教學不是簡單給學生放視頻就行了,應該比線下教學用更多心思,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准備,因為線上會出現比線下更多影響教學效果因素。
2、充分准備教案。結合線上實際情況,完善常規教學教案。符合線上特點。
可汗的教學視頻突出「學習」的過程,引發「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做家庭作業。「翻轉課堂」是學生在家完成可汗教學視頻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和團隊合作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有研究表明,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❺ 如何在網路多媒體環境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小學已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知識更新快,對課堂教學環境與設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從課堂教學紀律著手。首先,制訂嚴格的課堂規則,獎罰分明;其次,採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再次,利用電子網路教室的廣播、監控、學生演示等手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提高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被許多人誤認為是電腦課、計算機課,沒有嚴格的考核標准,沒有升學等壓力,把它當成娛樂課。課堂上總有出現吱吱喳喳說個不停的;有學生對課本知識不感興趣,希望老師不用講課的;有的只想上網聊天、看電影;有偷玩游戲的;甚至有吃零食的......。再則信息技術課在課程表的安排中比重小,每班每周就一節,中間間隔時間長達7天。由於某些農村小學受條件限制,根本無法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所以在我們學校有一大部分中學生毫無基礎可言。這樣一來,要上好信息技術課更是難上加難了。面對這樣的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教學和管理一直是我們所有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難題,課堂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由此,我總結了最近這段時間的信息技術教學而採用的一些措施,希望對感覺困惑的同行們有幫助。
一、規范與強調課堂紀律,明確學習目的。
1、教學秩序問題。以嚴格的電腦室管理制度為良好的教學秩序作保障,獎罰分明,重在教育。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給初一的新生在電腦室上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時就向學生闡明電腦室規章制度、課堂規則。並一一地進行規范與強調,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規范的行為。在學生還未充分了解我的時候,總會存在僥幸心理,想了解一下老師的脾氣和試探老師做事的底線,為此,我做到言出必行。發現積極行為的好的學生及時的表揚。如:哇,你的作品真好看!,真不簡單,你的作品一級棒,上傳上來收藏,或是給一個滿意的、贊許的微笑。完成布置的任務後,學生們表現不錯的,可以在下課前幾分鍾的時間獎勵上網瀏覽健康網站或玩益智小游戲。發現有違紀現象的學生,如:不認真聽課、亂講話、亂走動的,視情節輕的,老師可採用沉默、皺眉、走近注視等方法處理;學生偷玩游戲或亂點、亂擊鍵盤的,老師採取暫時鎖機、批評等方法來提示、暗示和制止;如果出現亂丟紙屑、亂畫亂寫、隨地吐痰、吃零食等陋習,要進行批評或清潔電腦室來補救其過錯行為;如果出現破壞設備設施的,要照價賠償。總之,出現了違紀現象的,都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是錯誤的,要改正。有了獎懲制度,也有了威信,學生的自覺性也會加強了,課堂紀律就容易抓了,課堂教學也能順利地開展了。
2、明確學習目的。我給初一新生上的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是 聊天,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①、告訴學生計算機不光可以用來玩,還可以用來學習,它可以幫助其他學科的成績得到提高。怎樣用它學習呢?利用網路,在互聯網我們可以查到任何一種學習資料。②、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都不可能離開電腦。同時舉一些帖切生活的例子:在學校里學生的檔案怎樣進行管理;在銀行里的工作人員利用什麼進行工作、怎樣操作等。③、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故事。通過這三方面內容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電腦可以玩,可以學習,可以工作,還可以獲得財富,一舉多得。學習不盲目了,學習的目的就更明確。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對多媒體電子教室一般都較熟悉,課堂上合理使用廣播、監控、學生演示、黑屏鎖定、作業提交、重啟與關機等功能,對課堂教學幫助非常大。如:在學習Flash動畫製作時,學生進入電腦室開始上課前。我把從網上下載的Flash動畫使用電子軟體廣播到學生機,讓學生欣賞。學生很快就能安靜下來了,課前紀律好抓多了!還能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聽課效率,一舉多得。
上信息技術課時,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對於簡單的內容,我讓個別會的學生操作演示,其他的學生跟著學。在觀察操作步驟時,看看是否需要補充的,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多鼓勵和欣賞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專心致志,不會的學生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知識,會的更在苦思冥想,尋求不同的方法。這樣即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理安排時間,注重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而我們的學生基礎差,接觸機子的時間少,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追求進度,不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一味地要求學生一個操作接一個操作快速地練習,那就導致學生當時好像掌握了而課後全部忘記的結果。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主要知識很難,更不用說根椐教學大綱的進度進行授課了。要讓學生真正的學會東西,數量不重要,關鍵在於質量。因此,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要安排充足,並強調學生珍惜有限的課堂練習,勇於嘗試,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操作及時做出評價,讓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及指導後,興趣更濃,學習的勁頭更足,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信息技術教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老師對學生的個別性輔導量大,常常需要老師馬不停蹄地在機房轉上大半節課,以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改進方法,加快進步。如果老師放任學生自己練習而疏於輔導,有不少學生尤其是學習能力及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會越學越沒興趣,越練越覺得沒意思,最後變得疲塌厭學。
四、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精心上好每一節課。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總是採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會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在課堂上就算不搞小動作也會死氣沉沉的。為此,設計一些形式新穎,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十分必要。例如採用圖片、動畫、視頻、作品欣賞等形式激趣引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於較易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自己償試探索學習。適當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後由小組派代表上台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另外,布置學習任務時難易適中,要存在一些挑戰性的難易適中的 學習任務。比如在學習運動動畫升國旗這一節時,國旗已經升起來了,要求學生把紅旗搞飄動起來並為升國旗的場地添加一些景物,學生個個都躍躍欲試。讓學生接下挑戰後,該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重任呢?學生們很自然會搜腸刮肚,這時,老師讓學生先拿好幾樣法寶(操作技能)就能應付了。加上老師課堂上的巡視、輔導,適時給予點撥些操作技能、技巧,當然也可以派出優秀的小高手幫助學困生解疑答問。這樣即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深厚,還可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
五、家校結合,共同教育。
每一節課里,認真做好課堂記錄,記錄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堂紀律、興趣方向、家庭作業等。教師的工作做得細致,做到了實處。有了課堂記錄的第一手資料,與各班班主任聯系和進行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就容易得多了。相信每位家長都想知道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好的會讓家長喜上眉梢、更注重培養了;對不好的現象可及時了解、教育和糾正。學生知道老師經常與自己的家長聯系的,也就相對好管了。也可以防止學生沉迷網路、游戲,發現苗頭,及時指引和教育。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利用好一切有利的資源如廣播軟體、適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學習任務。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管理,課堂紀律好了,教學效果相信也會跟著提高了。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