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⑵ 什麼是等級保護
等級保護是我們國家的基本網路安全制度、基本國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網路安全管理體系。遵循等級保護相關標准開始安全建設是目前企事業單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措施保護的基本要求。
辦理等級保護的原因:
1、通過等級保護工作發現單位信息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不足,進行安全整改之後,提高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降低系統被各種攻擊的風險,維護單位良好的形象。
2、等級保護是我國關於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制度要求單位開展等級保護工作。如《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3、很多行業主管單位要求行業客戶開展等級保護工作,目前已經下發行業要求文件的有:金融、電力、廣電、醫療、教育等行業等。
4、落實個人及單位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合理規避風險。
企業申請等級保護的工作流程:
定級備案
內容:①我方人員協助客戶填寫備案資料,我方人員第一輪審核,測評機構最終審核。②審核後客戶提交到所屬區公安局。
調研梳理
內容:我方組織人員開始調研,提供咨詢服務,核心目標:解決《管理制度文檔》;附帶解決部分明顯技術問題;機房可能涉及到提前架設設備,配置策略。
初步測評
內容:我方組織人員,核心目標解決技術問題。
整改建設
內容:測評機構執行,我方人員協助完成,出具《差距性分析》或《整改問題匯總》。
正式測評
內容:測評機構執行:根據整改結果復測達到目標分數。
⑶ 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實現國家對重要網路、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實施重點保護的重大措施,是維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手段。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二、網路安全法的特徵有什麼
1、機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和過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網路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不同的機密性及相應的防範措施。
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經授權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壞、不被插入、不延遲、不亂序和不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戶訪問並能按要求順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證合法用戶在需要時可以訪問到信息及相關資料。
⑷ 等保2.0解讀
隨著《網路安全法》出台,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被提升到了法律層面,國家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進入了2.0時代,各行各業的網路運營者對等級保護標准進行重新學習、認識,並基於相關標准建設網路安全防護措施。等保2.0標準的發布為等級保護制度的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等保2.0標准相對等保1.0標準的擴展與調整也給網路運營者帶來了新的困難,尤其是如何實現標准中新增的控制措施。
等保2.0標准中 保護對象得到擴展,由單一信息系統擴展到整個網路空間, 將網路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大數據中心、雲計算平台、物聯網、工控系統、公眾服務平台等全部納入等級保護監管; 內容進一步完善 ,除定級、備案、整改、測評和監督檢查外,增加了風險評估、安全監測、通報預警、案事件調查、數據防護、災難備份、應急處置、自主可控、供應鏈安全、效果評價、綜合考核等內容,充分體現了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防禦的核心思想。
如此多新增的安全策略控制要求,對網路運營者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問題,然則標準的要求一定是來源於運維的痛點,相信很多網路運營者都感受到了安全策略精準運維的切膚之痛。 安博通晶石安全策略可視化平台針對上述安全策略相關要求均提供了解決方案 ,對應關系如下:
01 安全策略集中管控
安全策略可視化平台可實現對企業全網防火牆、路由交換、負載均衡、VPN等異構品牌、異構型號的網路安全設備進行統一集中管理,包括策略採集、策略解析、策略 歷史 、策略變更監控、策略查詢、策略清理、策略開通等相關功能。平台可通在線方式遠程採集被管設備的安全策略配置文件,對提取到的防火牆策略在數據格式上進行標准化與統一化處理,並統一解析,實現對全網安全設備以及全網安全策略的統一、集中可視化呈現及操作。 滿足等保2.0中有關安全管理和集中管控的控制點和要求項。
02 安全策略優化清理
平台採用「靜」、「動」結合方式實現安全策略的優化清理,確保訪問控制規則最小化。「靜」即基於策略優化檢查演算法對防火牆、路由器、交換機網路節點設備的安全訪問控制策略配置文件進行優化檢查,梳理出各類冗餘策略、隱藏策略、過期策略、可合並策略、空策略等,管理員可根據分析結果再對策略進行精簡和優化調整。「動」即平台通過採集防火牆設備的安全策略日誌進行統計分析,並與安全策略進行原子級五元組比對,實現安全策略命中與收斂分析功能。
安全策略命中分析可針對防火牆上每條策略實現 歷史 一段時間的命中流量總數呈現,同時通過策略命中,調整策略順序,命中數多的策略優先順序高,提高防火牆效率;找出長期無用策略,針對性進行縮緊和刪除。安全策略收斂分析功能則通過策略收斂度比值的方式呈現目標防火牆上每條策略的寬松程度,策略收斂度值越小的策略越寬松,同時可以查看實際命中原子策略信息,通過策略收斂分析,找出寬松策略和長期無效策略,針對性進行縮緊和刪除。可實現最小化訪問策略原則,從而提升網路的整體安全防禦能力。
03 安全策略風險分析
平台基於系統預置的安全策略風險規則庫,對防火牆設備安全策略配置進行策略風險規則檢測,並提供防火牆設備安全策略風險告警以及整改措施。策略風險規則涵蓋統計風險、寬松風險、高危埠、配置風險、合規風險等多個維度。同時平台支持域間訪問白名單與持續監控功能,系統可自動梳理各安全域之間的訪問控制關系,配合人工干預快速形成全網安全域間訪問控制白名單,實現對全網安全域間訪問控制白名單可視化管理;並通過持續監測,及時發現違反訪問控制白名單的違規路徑和安全策略,有效規避安全策略風險。
04 安全策略智慧運維
平台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安全策略自動化運維解決方案,安全策略自動開通與配置功能包含開通業務請求、開通建議、策略風險分析、策略遠程下發以及策略開通驗證等功能,從而賦能網路安全管理員,協助安全管理員根據業務需求設置安全策略,包括定義訪問路徑、選擇安全組件、配置安全策略。該方案不僅可確保變更內容准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同時讓整個安全策略運維管理工作更加合規。
等級保護工作的落實有效提升了我國的網路安全防護能力。等保2.0的發布,對雲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及大數據安全等領域的安全防護能力提出有效補充,是實現國家網路安全戰略目標的新一級台階。安博通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始終貫徹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為國家網路安全建設工作貢獻力量!
⑸ 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是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實現國家對重要網路、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實施重點保護的重大措施,是維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手段。
網路安全法的特徵有什麼
1、機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和過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網路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不同的機密性及相應的防範措施。
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經授權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壞、不被插入、不延遲、不亂序和不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戶訪問並能按要求順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證合法用戶在需要時可以訪問到信息及相關資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