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頻器聚丙烯電容能不能跟油浸電容並聯
音響電路中選擇合適電容的方法:
音響電路中通常包括濾波、耦合、旁路、分頻等電容,如何在電路中更有效地選擇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容器對音響音質的改善具有較大的影響。 耦合電容 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在 0.1μF - 10μF 之間,以使用雲母、聚丙烯、陶瓷等損耗較小的電容音質效果較好,主要種類有:
1、WIMA電容:特點是速度快、損耗低,音質表現自然平衡,音色偏冷,適合多種聽音要求。WIMA電容品種較多,最好是Black Box,其次是MKP、 MKS,現在市面上多為拆機品,價格也不算貴。另一種是德國ERO電容,特性與WIMA相近。
2、SOLEN電容:音色濃郁陰柔,富有音樂感。過於火辣的器材適合用SOLEN進補,最為突出表現是損耗角tgδ特別低,不愧為世界王牌聚丙烯電容!
3、RIFA電容:這種電容最適合進補分頻器,對高頻穿透力極強。
4、湯姆遜MKP電容:音質表現自然平衡,中高頻比較豐富。與WIMA電容較接近。 前置放大器、分頻器等 前置放大器、音頻控制器、電子分頻器上使用的電容,其容量在 100pF- 0.1μF 之間;宜採用雲母,苯乙烯電容。 音箱分頻 LC 網路一般採用 1μF- 數10μF 之間容量較大的電容,目前高檔分頻器中採用 MKP、MKT、CBB 電容較多。
5、LC 網路使用的電容,容量較大,應使用金屬化塑料薄膜或無極性電解電容器,其中無機性電解電容如採用非蝕刻式,則更能獲取極佳音質。
總之,選擇哪一種,要根據該電容的性質以及自己的需求。
Ⅱ 阻抗計算公式是什麼
阻抗公式:Z= R+j ( XLCXC)。阻抗Z= R+j ( XL CXC) 。其中R為電阻,XL為感抗,XC為容抗。如果( XLCXC) gt; 0,稱為「感性負載」;反之,如果( XL CXC) lt; 0稱為「容性負載」。」
Z= R+i( ωL–1/(ωC))
說明:負載是電阻、電感的感抗、電容的容抗三種類型的復物,復合後統稱「阻抗」,寫成數學公式即是:阻抗Z= R+i(ωL–1/(ωC))。其中R為電阻,ωL為感抗,1/(ωC)為容抗。
(1)如果(ωL–1/ωC) > 0,稱為「感性負載」。
(2)反之,如果(ωL–1/ωC)< 0稱為「容性負載」。
在直流電和交流電中,電阻對兩種電流都有阻礙作用;作為常見元器件,除了電阻還有電容和電感,這兩者對交流電和直流電的作用就不像電阻那樣都有阻礙作用了。電容是「隔直通交」,就是對直流電有隔斷作用,就是直流不能通過。
而交流電可以通過,而且隨著電容值的增大或者交流電的增大,電容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越小,這種阻礙作用可以理解為「電阻」,但是不等同於電阻,這是一種電抗,電抗和電阻單位一樣,合稱「阻抗」。當然,准確的說,「阻抗」應該有三個部分。
除了這兩個,就是「感抗」。感抗就是電感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和電容不同,電感對直流電無阻礙作用(如果嚴謹的研究的話,在通電達到飽和之前的那個短暫的幾毫秒的暫態內,也是有阻礙的)對交流有阻礙作用,感抗的單位和容抗以及電阻的單位都一樣是歐姆。
Ⅲ 阻抗計算公式是什麼
阻抗公式Z= R+j( ωL–1/(ωC))。
在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里,對電路中的電流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個復數,實部稱為電阻,虛部稱為電抗。
其中電容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感抗,電容和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引起的阻礙作用總稱為電抗。 阻抗的單位是歐姆。阻抗的概念不僅存在於電路中,在力學的振動系統中也有涉及。
相關信息:
在電流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除了超導體外,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很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如金屬等。
電阻極大的物質稱作絕緣體,如木頭和塑料等。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導體叫做半導體,而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等於零的物質,不過它要求在足夠低的溫度和足夠弱的磁場下,其電阻率才為零。
Ⅳ 阻抗補償是什麼意思
抗補償法為增大阻抗的一種電路解決方式。
其補償原理是;當環境溫度升高時,集電極電流Ic增大,則發射極電流Ic隨之增大,這時在射極電阻上形成—上負下正的電壓降亦增大,使發射極電位降低,發射結正向電壓減小,發射極進入基極的空穴載流子減少,基極電流Ib減小,輸入阻抗增大,輸入電流減小,致使Ic也城小,從而保證了Ic的基本穩定,使變化量變小,達到了補償的目的。
所加射極電阻的數值要適當。其阻抗若選得過小,則補償效果不顯著;若選得過大,則使放大倍數減小,影響輸出。
Ⅳ 求高手告知菜鳥如何成入門並提升為音響發燒友(謝絕轉載)
1、音響技術的發展歷史。
音響技術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場效應管四個階段。 1906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開創了人類電聲技術的先河。192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負反饋技術後,使音響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遜"放大器,較成功地運用了負反饋技術,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潮時期,各種電子管放大器層出不窮。由於電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圓潤,至今仍為發燒友所偏愛。 60年代晶體管的出現,使廣大音響愛好者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音響天地。晶體管放大器具有細膩動人的音色、較低的失真、較寬的頻響及動態范圍等特點。 在60年代初,美國首先推出音響技術中的新成員--集成電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電路以其質優價廉、體積小、功能多等特點,逐步被音響界所認識。發展至今,厚膜音響集成電路、運算放大集成電路被廣泛用於音響電路。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產出第一隻場效應功率管。由於場效應功率管同時具有電子管純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動態范圍達90dB、THD<0.01%(100kHz時)的特點,很快在音響界流行。現今的許多放大器中都採用了場效應管作為末級輸出。 音響技術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場效應管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各有其特點。預計音響技術今後的發展主流為數字音響技術。 介紹一下dB的具體含義. 單位dB是一個在電子方面使用得非常廣泛的,它是測量和比較一個系統的功率,電壓和電流大小的相對單位.後來由於科技的進步,認識到人類對聲音的響應是按對數規律變化的,於是有了一個單位就是貝爾(Bel)是電話的發明人的名字.其表達式是: Bel=lg(P/Po)P是被測量的功率Po是參考功率:Bel表示以10為底的對數.實際中發現Bel太大了,於是取其十分一作為一個新單位,就是分貝(dB)將Bel除以10就是dB表達式是:dB=10lg(P/Po),dB=20lg(E/Eo),dB=20lg(I/Io).
2.什麼是Hi-Fi?
什麼樣的音響器材才Hi-Fi? Hi-Fi是英語High-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那麼什麼樣的音響器材的重放聲音才是Hi-Fi呢?音響界的專業人士藉助於各類儀器,通過各種手段,檢測出各種指標來決定器材Hi-Fi的程度,而音響發燒友則往往通過自己的耳朵去判斷器材是否達到心目中的Hi-Fi。判別重放聲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僅需要有性能優良的器材和軟體,而且還要有良好的聽音環境。因此,如何正確衡量音響器材的Hi-Fi程度,還存在著客觀測試和主觀評價的差別。
3.音響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音響系統整體技術指標性能的優劣,取決於每一個單元自身性能的好壞,如果系統中的每一個單元的技術指標都較高,那麼系統整體的技術指標則很好。其技術指標主要有六項:頻率響應、信噪比、動態范圍、失真度、瞬態響應、立體聲分離度、立體聲平衡度。
一、頻率響應:所謂頻率響應是指音響設備重放時的頻率范圍以及聲波的幅度隨頻率的變化關系。一般檢測此項指標以1000Hz的頻率幅度為參考,並用對數以分貝(dB)為單位表示頻率的幅度。 音響系統的總體頻率響應理論上要求為20~20000Hz。在實際使用中由於電路結構、元件的質量等原因,往往不能夠達到該要求,但一般至少要達到32~18000Hz。
二、信噪比:所謂信噪比是指音響系統對音源軟體的重放聲與整個系統產生的新的雜訊的比值,其雜訊主要有熱雜訊、交流雜訊、機械雜訊等等。一般檢測此項指標以重放信號的額定輸出功率與無信號輸入時系統雜訊輸出功率的對數比值分貝(dB)來表示。一般音響系統的信噪比需在85dB以上。
三、動態范圍:動態范圍是指音響系統重放時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與靜態時系統雜訊輸出功率之比的對數值,單位為分貝(dB)。一般性能較好的音響系統的動態范圍在100(dB)以上。
四、失真:失真是指音響系統對音源信號進行重放後,使原音源信號的某些部分(波形、頻率等等)發生了變化。音響系統的失真主要有以下幾種: 1.諧波失真:所謂諧波失真是指音響系統重放後的聲音比原有信號源多出許多額外的諧波成分。此額外的諧波成分信號是信號源頻率的倍頻或分頻,它是由負反饋網路或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引起的。高保真音響系統的諧波失真應小於1%。 2.互調失真:互調失真也是一種非線性失真,它是兩個以上的頻率分量按一定比例混合,各個頻率信號之間互相調制,通過放音設備後產生新增加的非線性信號,該信號包括各個信號之間的和及差的信號。 3.瞬態失真:瞬態失真又稱瞬態響應,它的產生主要是當較大的瞬態信號突然加到放大器時由於放大器的反映較慢,從而使信號產生失真。一般以輸入方波信號通過放音設備後,觀察放大器輸出信號的包絡波形是否輸入的方波波形相似來表達放大器對瞬態信號的跟隨能力。
五、立體聲分離度:立體聲分離度表示立體聲音響系統中左、右兩個聲道之間的隔離度,它實際上反映了左、右兩個聲道相互串擾的程度。如果兩個聲道之間串擾較大,那麼重放聲音的立體感將減弱。
六、立體聲平衡度:立體聲平衡度表示立體放音系統中左、右聲道增益的差別,如果不平衡度過大,重放的立體聲的聲像定位將產生偏移。一般高品質音響系統的立體聲平衡度應小於1dB。
4.音響系統重放聲音的音域及音頻范圍是如何劃分的?各個頻段對音樂的表現如何?
音響系統的重放聲音的音域范圍一般可以分為超低音、低音、中低音、中音、中高音、次高音、高音、特高音八個音域。音頻頻率范圍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頻段,即低頻段(30~150Hz);中你頻段(150~500Hz);中高頻段(500~5000Hz);高頻段(5000~20000Hz)。 其中,30~150Hz頻段:能夠表現音樂的低頻成分,使欣賞者感受到強勁有力的動感。 150~500Hz頻段:能夠表現單個打擊樂器在音樂中的表現力,是低頻中表達力度的部分。 500~5000Hz頻段:主要表達演唱者語言的清晰度及弦樂的表現力。 5000~20000Hz頻段:主要表達音樂的明亮度,但過多會使聲音發破。
音箱由哪幾部分組成?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色色,但無論哪一種,都是由喇叭單元(術語叫揚聲器單元)和箱體這兩大最基本的部分組成,另外,絕大多數音箱至少使用了兩只或兩只以上的喇叭單元實行所謂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頻器也電告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音箱內還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折疊的「迷宮管道」、加強盤/加強隔板等別的部件,但這些部件並非任何一隻音箱都必不可少,音箱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喇叭單元、箱體和分頻器。
為什麼有些音箱用兩只喇叭單元,而有的用三隻,還有用四、五隻的,用一隻行嗎?
喇叭單元起電-聲能量變換的作用,將功放送來的電信號轉換為聲音輸出,是音箱最關鍵的部分,音箱的性能指標和音質表現,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喇叭單元的性能,因此,製造好音箱的先決條件是選用性能優異的喇叭單元。對喇叭單元的性能要求概括起來主要有承載功率大,失真低、頻響寬、瞬態響應好、靈敏度高幾個方面,但要在20Hz-20KHZ這么寬的全頻帶范圍內同時很好兼顧失真、瞬態、功率等性能卻非常困難,正如道路警察,如果管得太寬肯定會顧此失彼,而各管一段就容易得多,喇叭單元也是這個道理,最有效地解決方案就是分頻段重放。為此喇叭廠生產了不同類型的單元,有的只負責播放低音,稱為低音單元,播放中音的叫中音單元,高音單元只負責播放高音,這樣例可採取針對性的設計,將每種單元的性能都做得比較好。
所以,盡管可以採用一隻全頻帶喇叭來設計音箱,不過出於上述考慮,用多個單元的組合來覆蓋整個音頻頻段的設計方式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具體用幾只單元,取決於音頻范圍的頻率劃分方式,如果是簡單地分面高音和低音(或中低)兩只喇叭就夠了;如果是分高、中、低三段的三分頻音箱,那麼最少也得用三隻單元,現在兩只低頻單元並聯工作的設計方式也很流行,這樣總的單元數便可能達到四隻;有些大型音箱的頻段劃分得更細,如果再採用單元並聯工作的設計,總的喇叭單元數就會更多。在音箱的資料或說明書上通常有「X路X單元」這樣的方案,就是對音箱的分頻路數和所用單元總數的具體說明,例如「三路四單元」,表示這是三分頻設計的音箱,總共用了四隻喇叭單元,其餘依此類推。
DEBUG評論:這篇是葉新海先生的著名入門作品。頂級的音箱中,倒是有隻使用一個全頻帶單元的,其實,如果全頻單元當真能夠做好的話,它的很多優點不是多單母音箱能比的。不過全頻帶音箱確實是幾百元的比比皆是、數萬甚至數十萬的也不算很罕見,但恰恰幾千元上頭很難做出來更難做好。所以我們也就很少見啦。
分頻器是做什麼用的?
由於現在的音箱幾乎都採用多單元分頻段重放的設計方式,所以必須有一種裝置,能夠將功放送來的全頻帶音樂信號按需要劃分為高音、低音輸出或者高音、中音、低音輸出,才能跟相應的喇叭單元連接,分頻器就是這樣的裝置。如果把全頻帶信號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單元中去,在單元頻響范圍之外的那部分「多餘信號」會對正常頻帶內的信號還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單元損壞。從電路結構來看,分頻器本質上是由電容器和電感線圈構成的LC濾波網路,高音通道是高通濾波器,它只讓高頻信號通過而阻此低頻信號;低音通道正好想反,它只讓低音通過而阻此高頻信號;中音通道則是一個帶通濾波器,除了一低一高兩個分頻點之間的頻率可以通過,高頻成份和低頻成份都將被阻止。在實際的分頻器中,有時為了平衡高、低音單元之間的靈敏度差異,還要加入衰減電阻;另外,有些分頻器中還加入了由電阻、電容構成的阻抗補償網路,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線心理平坦一些,以便於功放驅動。
7.音響器材在連接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音響器材各級之間的配接較為重要。如果連接不當不僅會影響器材的重放效果,甚至會損壞器材。
1.器材連接的基本要求:
(1)信號電平的匹配:在連接音響器材時一定要注意各器材之間的輸入、輸出信號電平的差異。如果前級器材輸入信號的電平過大,會產生非線性失真,反之則會降落氏重放系統的信噪比,甚至無法推動下一級器材的放大器,因此在配接時要注意器材之間的電平不應相差過大。如果在實際使用中出現信號電平不適配時,必須通過衰減電路使輸入的信號電平降低,或通過放大電路使輸入信號的電平提升。對於一般的動圈式話筒輸出電壓為幾毫伏,因此需要設有一級放大電路將信號放大後送至前置放大電路。對於錄音座、CD唱機及LD機,由於其輸出信號的電平達0.755~1V以上,因此可以直接送入前置放大器。
(2)阻抗的匹配:在Hi-Fi音響器材中,比如晶體管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為低阻抗,而電子管功率放大器等器材的輸出阻抗為高阻抗。如果它們與揚聲器連接時阻抗不匹配,會使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分配不均,或因阻尼過大使揚聲器的瞬態特性變差。 阻抗匹配的連接一般有平衡式和不平衡式兩種。所謂平衡式是指傳輸信號的兩芯屏蔽線對地的阻抗相等。所謂不平衡式是指兩芯屏蔽線中,其中有一根接地。當平衡輸出與不平衡輸入相連接時,必須通過加匹配變壓器進行匹配。
2.接插件的連接方法:在Hi-Fi音響器材中,器材的連接是依靠各種接插件來完成的,常用的接插件有以下幾種。
(1)二芯插頭:主要用來傳輸各種器材之間的信號以及作為話筒輸入信號的輸入插頭。按其直徑分為有2.5mm、3.5mm、6.5mm三種.
(2) 蓮花插頭:主要用於在音頻器材和視頻器材之間作線路的輸入和輸出插頭。
(3)卡儂插頭(XLR):主要用於話筒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
(4)五芯插座(DIN):主要用於卡式錄音座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它可以將立體聲輸入和輸出信號集中在一個插座上。
(5)RCA插頭:RCA插頭主要用於器材中視頻信號的傳輸。
(6)F、M插頭:它主要用於視聽器材中射頻信號的輸入輸出。
音箱作為聲頻的終端器材,彷彿人的嗓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套音響的好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選擇一對好的音箱是一套音響成功的關鍵所在,來不得半點馬虎。然而縱觀當今音響市場,成品音箱品牌不下數百種,其中不乏著名的國際品牌:如美國的BOSE(博士)、JBL、INFINITY(燕飛利仕)、Westlake Audio(西湖)、PolkAudio(音樂之聲):英國的ATC(皇牌)、B&W、T annoy(天朗)、MonitorAudio(猛牌)、KEF、HARBETH(雨後初晴):丹麥的(皇冠)DYNAUD10(丹拿)、DALI(丹尼)、Jamo(尊寶):德國的Heco(德高)、密力(Maagnat)、ELAC(意力);法國的夢幻之聲(VIS10NACOUSTIQUE)、JMLab(勁浪):國產精品有美之聲戰神系列、金琅、惠威、新德克、福音、小旋風等等,不勝枚舉。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天差地別。即便是同品牌同系列的音箱,往往音質高出一丁點,價格就會成幾何積數倍上升。這正是因為自人類發明電子聲頻工程以來,唯音箱進步最慢、技術最薄弱。據英國《發燒天書》記載:一部成名多年的英國老牌長青樹音相Rogersls 3/5自六十年代推出,暢銷近四十年,其音色這純正優雅,至今仍為眾多資深Hi-Fi發燒友視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在音響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實在有些令人費解。所以您可千萬別小看了音箱的打造,別以為音箱只不過是把幾個喇叭與幾個Hi-Fi或Hi-END箱。音箱的學問大了,大到沒法用書寫,各家各派眾說紛紜。然而對消費者而言,我們只要學會如何鑒別與挑選就成。那麼有沒有一種通俗簡便的方法,讓毫無經驗的大多數消費者不是憑貴價、不是碰運氣,而是憑下面介紹的音箱試聽「七要點」來學會判斷一對音箱的好壞:
1.試聽前對音箱的初步了解
對於一對音箱的最初了解,可用「觀、掂、敲、認」的步驟來鑒別:即一觀工藝,二掂重量、三敲箱體、四認銘牌。
外觀工藝就是從音箱外表的第一部象來判斷該次和品質優劣:用天然原木精工打造的音箱當然最好,許多天價級的世界名牌至尊音箱,包括義大利的Chario(卓麗)、Guarneri Homage(名琴)等,但此類好箱因環保、資源匱乏加工工藝難度大,時間長等因素,絕不會普及得象隨處可見,價格肯定沒法低。故常見的音箱均是以MDF中密度纖維板表面敷以一層薄薄的木皮做裝飾:敷真木皮精工外飾的音箱,尤其是如酸枝、雀眼、花梨、胡桃、紅橡等珍稀木皮,其天然木紋視覺效果極好,手感滑膩舒適。尤其以對稱蝴蝶花紋真木皮經多層塗復打磨鋼琴亮漆者,大多均可視為中高檔精品音箱,仿冒品極少。用PVC塑料貼皮的箱子屬大路貨,雖做工精細,最好也只能算中低檔貨色。而以本紋紙貼面裝飾的箱子雖然看上去極時應多注意箱體背後的貼皮接縫和喇叭安裝位挖扎工藝是否精確到位。假冒偽劣產品一般都不會注意這些細節,因而稍加用心即可正確判斷。
實際上,真正的原木箱子我們就算在HI-FI箱子上,幾乎也是見不到的。因為能夠滿足製造音箱要求的木料極為罕見,如Chario在很多頂級產品上使用的木料,是生長40年以上的頂級義大利紅橡木,按照義大利的環保法律,每砍伐一棵此類樹種,購買者必須在木料價格外另補種10棵同類樹苗。
二是掂重量:好的音箱大多是以18~25mm的優質MDF粒子板打造、高檔旗艦級音箱則是以紫檀、黃柚之類的超重實木或多層復合膠合板來打造,所以重量非常驚人。往往一對音箱凈重就達五六十公斤。中低檔大路貨多半採用質地松軟的刨花板,仿冒偽劣產品更採用質量低劣的紙膠板,故重量一般較輕。音響界常有「內行看質量、外行掂重量」之說,重的音箱肯定比輕的音箱要好些。但要警惕不良商家在音體底部灌沙石水泥增重以欺騙消費者。
三是敲箱體:用指節敲擊箱體上下左右前後障板,箱體各面均發出沉實而輕微的脆響,感覺板材質地堅硬厚實、內部有多根加強筋支撐,箱體結構合理、結實,有多種隔音和防駐波的措施等效果。該種箱體加工成本高、難度大,因而很少有假冒偽劣產品。如用指節敲擊箱體發出「噗、噗」的空響,說明板材太薄,材質質量太差,結構不合理。且內部沒有吸音材料或加強筋維系,從而導致箱體內有大量漫反射和駐波形成。選購這種音箱,絕不可能獲得好的重放效果。
四是認銘牌:真正好的音箱都有一快製作精良的鍍金或鍍鉻銘牌標記,銘牌上一般都有鐫有鮮明的商標、公司、名稱、產地、相應指標等。進口箱則有英文如:Made in xxx或Manufacture及相應商標、音箱指標等。如果僅有Designin……(XX設計)或含糊其詞地只標一個國名,甚至除了簡單且極不嚴謹的幾項基本指標外既看不出產地,也看不出廠家,商標也沒有注冊標記。這類三無產品多數均有仿冒、偽劣之嫌。名牌音箱十分注重品牌形像和企業知名度,因而所貼銘牌標記十分規范、精緻,各項指標及企業名稱、產地一應俱全。有的銘牌甚至是用薄金屬鍍24K真金製成,上面的字體還有凹凸感。產品不僅有出廠日期,有生產序號,甚至還有配對序號和隨箱身份證。對於這類音箱,只要價格合理,一般都可以放心選用。
2.從技術指標為判斷音箱的優劣
上面提到,成品音箱背後一般都貼有一張技術指標簽:內容不外乎音箱的頻率范圍、靈敏度、承載功率及阻抗幾項。其中靈敏率是音箱最重要的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箱應該選配什麼樣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等等。大多數鑒聽級家用音箱的靈敏度均在86-92dB之間,對同一台功放而言,在同等音量下(如音量旋至10點),靈敏度越高就意味著聲音越大,音箱對功放的功率索取和要求就會越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這對音箱好推些。很多商用OK廳用的專業音箱靈敏度都超過100dB,難怪許多人感覺去OK廳唱卡拉OK時聲音非常靚,且毫不費力就能獲得很大的音量。但您可千萬別以為靈敏度越高越好,事實上,靈敏度超過92dB的喇叭都是振盆比較輕、薄的金屬盆、PP盆之類,會導致功駕馭喇叭的控制力受損,從而導致音質偏薄、偏靚、偏誇張、偏硬朗,少了許多音樂的細節和韻味。不大適合作Hi-Fi鑒聽用。而許多聲音厚實柔和且充滿音樂味的名牌音箱通常靈敏度都比較低,如英國皇牌ATC、義大利名琴、卓麗等頂級喇叭的靈敏度僅82dB。這類音箱往往極難伺候,需要輸出電流極大的巨無霸功放方可讓其工作在理想線性區域,代價絕不會小。
多媒體音箱使用的大都是很高靈敏度的喇叭,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低靈敏度單元需要較高功率的功放來推,在功放上增加的成本就不是一星半點啦。
另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頻率范圍。例如某書架箱的頻率范圍是60Hz~20KHz±2.5dB,60Hz表示音箱在低頻方向的伸展值。這個數字越低,音箱的低頻響應就越好:20KHz表示該音箱可達到的高頻延伸值。該數字越高,表明該音頻特性越好。而後綴的±2.5dB則表示上述該段頻率范圍的失真度大小,失真度越小,頻率響應曲線就會比較平坦。一些音箱標注的失真度是±3dB,其頻率范圍應會變得寬一些。有的音箱不標明該指標,頻率延展范圍就會變得很寬。例如上述指南針一號箱如果不註明失真度控制在正負 2.5分貝范圍內,頻率范圍就可以標成40Hz~23KHz。需要指出的是,不標註失真度的頻率范圍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廠家明知故犯,只能涉嫌其居心不良,有意欺矇消費者,同時也說明該音箱指標不規范,廠家對自己的產品缺乏信心,很難讓人放心選購。
承載功率是音箱的一項參考指標,用多少瓦來表示,該指標並不能說明音箱質量的好壞,只是為選配功率放大器提供參考依據:譬如說一對音箱的承載功率標注為10~200W,即說要推動該音箱所需的功放至少要具備10W以上的輸出功率,但忌用大於200W以上的放大器作滿功率輸出。否則可能有燒箱之慮。一般而言,家用音箱絕不會有推不動之慮,只有好不好推,推好推壞的問題,200瓦以下的承載功率對一般家庭的使用已是大大有餘了,不刻意追求過高。
音箱還有一個指標是阻抗值,一般以8Ω為其標稱值,絕大多數二分頻書架箱的阻抗值均為8Ω,多單元多分頻的座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動的電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功率也相應高一些。以筆者意見,家用音箱最好選8Ω阻抗的較為好配功放些。
3.好的音箱應該具有明顯的個性
在現代音響器材中,音箱可謂最古老而神奇的成員。有人說它具有「靈性」和「生命」,說它是一個國家民族風格和歷史與文化的沉澱物。的確,以名牌音箱而言,不同國度,不同民族所打造的音箱無不烙上生產國國民的文化素養、天生秉賦和性格牲征。尤其品質愈高,愈上檔次的音箱,這種個性特徵就會越明顯。其次,對使用者而言,同樣優秀但個性不同的音箱,還存在著對不對口味,喜不喜好某種風格的問題。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些人喜歡風風火火、熱情奔放的大豪風范,有人鍾情溫文爾雅、清逸憩淡的隱士性格:有人愛好場面恢宏的交響樂、重金屬打擊樂、搖滾樂:有人偏樂於小格流水般的田園古典樂、悠雅宛約的獨奏樂,以及甜潤厚重的人聲重放……能按自己的品味選中理想中的音箱固然是件美事。倘若不明究理,人雲亦雲地選了對與自己口味相勃的音箱,那就非常令人掃興!畢竟這筆投資不菲。所以筆者建議您在選購之前不妨多了解、多試聽、多跑跑正宗的音響精品店、聽聽朋友的意見、聽聽專家的意見。同時還要明確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風格?不妨多問自己幾回,咱這音箱究竟買來干什麼?聽音樂?看影碟?唱OK?還是……
就音箱本身的風格而言,時下音響業界流行所謂美國聲、英國聲、歐陸聲等等,美國音箱側重於強勁的力度和龐大的動態,特別是美國西部出產的音箱:如JBL、BOSE、Genesis(創世紀)等。往往表現出一種灑脫豪放、粗獷大度的音色個性。這也許與美國西部牛仔們在北美草原縱馬狂奔的豪邁氣質不無關系。美國地域遼闊,西海岸山川崎峻、林木蔥蘢、麗日藍天、物產豐饒。加上西部牛仔們狂放不羈的性格和好萊塢文化藝術的滲透,使西部出產的音箱音色鮮明靚麗、聲音干凈利落、大開大闔,豪邁粗獷中透出一種舉重若輕的瀟酒與自信。各類指標的富餘量都非常大,特別適合搖滾、爵士及重金屬打擊樂、專業OK廳等場合。但在小提琴獨奏、古典弦樂方面音樂味稍淡。然而在美國東部地區生產的音箱卻因地理環境因素而更多地受到英國和歐陸文明的影響。加上著名的費城交響樂團崇尚古典交響樂,每年都會以大量的演出影響著地域文化。故而東部地區生產的音箱諸如INFINITY(燕飛利仕)、Westlake Audio(西湖)等品牌,則兼有柔和細膩與寬廣明亮之風格。無論音樂的解析力、速度感、音場定位與松香味都明顯區別於西部音箱而在歐州和遠東地區大受青睞。
英國音箱具有典型的歐洲皇家血統,音色柔美甜潤,造型端莊素雅,華而不艷,天然木皮中透出一種溫文爾雅的貴族紳士風度。數款世界級的老爺車音箱——Rogers(樂爵士)、Spendor(思奔達)、HARBETH(雨後初晴)就誕生於此。加上日不落帝國昔日的輝煌和中世紀文明的潛移默化,更兼倫敦潮濕多霧的地理環境和小橋流水般的田園牧歌,造就了英國聲溫柔、甜憩、細膩、穩重、斯文談定。在家用Hi-Fi 甚至Hi-END領域中地位非常高,最適合表現古典弦樂和人聲重放。可惜在表現大動態爆棚場面及低頻量感方面效果稍遜。
德國音箱則充分體現了日爾曼民族一絲不苟、嚴謹自律的敬業精神。音色自然、中性平和,干凈清爽。尤以做工精湛而享譽業界,令人嘆為觀止。但嚴格來講,德國箱音色稍偏冷艷硬朗,比較適合於流行音樂的重放。
其它如法國、丹麥、義大利、瑞典、挪威等歐陸之聲,則無處不滲透著法國人的機智浪漫、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氛圍,北歐人的活潑開朗和極其精美的傳統手工藝:音色純正自然、中高頻略顯誇張,但極富音樂味。且有很不錯的兼容性,是家用Hi-Fi/AV兼用型的上上之選。
至於國產精品音箱,本應也有「中國聲」之說,最近有許多專家學者也在撰文炒作。可惜中國的音響業起步較晚,包括大多數在Hi-Fi發燒圈已有些名氣的廠家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才開始介入真正意義的高保真音響,目前倘未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故而很難用什麼「聲」來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然而短短的幾年,國產精品音箱已有了質的飛躍,筆者竊以為極少數國產精品已形成自己的風格雛型,但也只能用類似某國名牌而論,如惠威頗似美國聲,而美之聲戰神系列和新德克經典系列,指南針系列更讓人想到英國聲(但也許爆棚和速度部份經英國正宗貨色略強)。而小旋風、金琅則多多少少染了點歐陸風情:唯有張百良先生精心釀造的「蒼海龍呤」書架箱風味獨到,音色平和中性,細膩高雅,溫柔而又不失豪放,外觀更是以中國傳統土漆經多層打磨,古色古香、渾然天成,還真讓人感覺到有點「中國聲」的味道呢。相信以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有夏商至盛唐的扁鍾古韻和鴻篇巨制的宮延音樂為其基礎,更兼中國人特有的含蓄、內蘊、豐富多彩的感情和儒釋道之「中庸之道」、「合二為一」、「無為而治」等傳統文化精髓夜陶,相信不久的將來,定會有世界公認的「中國聲」應用而生。
4. 好的音箱應該是很耐聽的
不知您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您興致勃勃地打開音響欣賞音樂時,初聽尚覺音色不錯,聲音夠威猛,尤其中高頻明亮動人,低頻也令人滿意。但多聽一會兒就感覺不舒服了,特「累」人,不得不關機走了。這種讓人人感覺「累」的音箱留不住客人,因為它讓人感覺「很吵」,吵得人心煩。音箱「吵」人說明該箱的失真較大,不耐聽。肯定不會是好音箱。
聆聽品質優良的好音箱,彷彿是在品嘗深埋地底三十年陳的花雕女兒線般主人倍感綿甜勁爽、回啤
Ⅵ LC並聯諧振電路之總阻抗如何計算
電感阻抗Z1=R+jwL,電容阻抗Z2=-j/(wC)=1/(jwC),總阻抗的倒數1/Z=1/Z1+1/Z2,整理為
Z=(R+jwL)/[1+jwC(R+jwL)]。
=(R+jwL)/(1-LCw^2+jwRC),因為諧振頻率為f=1/(2π√LC),故可得w=2πf=1/(√LC),即1-LCw^2=0,代入上式有Z=(R+jwL)/(jwRC),並聯諧振電路中R很小,可以將分子中的R看作0,則Z=(jwL)/(jwRC)=L/RC。
一個電感和一個電容組成的LC諧振迴路有LC串聯迴路和LC並聯迴路兩種 。理想LC串聯迴路諧振時對外呈0阻抗,理想LC並聯迴路諧振時對外阻抗無窮大。利用這個特性可以用LC迴路做成各種振盪電路,選頻網路,濾波網路等。
LC串聯時,電路復阻抗,Z=jwL-j(1/wC),令Im[Z]=0,即 wL=1/(wC),得 w=根號下(1/(LC))。此即為諧振角頻率,頻率可以自行換算。
LC並聯時,電路復導納,Y=1/(jwL)+1/[-j(1/wC)]=j[wC-1/(wL)],令 Im[Y]=0。得 wC=1/(wL)。即 w=根號下(1/(LC))。可見,串聯和並聯公式是一樣的。
(6)阻抗補償網路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LC並聯諧振電路特點:
1.電流與電壓相位相同,電路呈電阻性。
2.串聯阻抗最小,電流最大:這時Z=R,則I=U/R。
3.電感端電壓與電容端電壓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互相補償,電阻端 電壓等於電源電壓。
4.諧振時電感(電容)端電壓與電源電壓的比值稱為品質因數Q,也等於感抗(或容抗)和電阻的比值。當Q>>1時,L和C上的電壓遠大於電源電壓(類似於共振),這稱為串聯諧振,常用於信號電壓的放大;但在供電電路中串聯諧振應該避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LC並聯諧振電路
Ⅶ 關於音箱分頻器(高手請進)
沒有特別的計算 因為 都是按標准做的線 只有理論
1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 事實 那就是 所有的 目前 你所用的電腦音箱 都是 靠著音頻信號傳送
因為你用的是銅線 這個規格就是 銅線越粗越好 因為 是靠銅線來傳到 所以靠的就是 含銅
還有就是介面頭子 必須使 全銅的那種
2 你可能不太明白 因為是音頻信號 所以才用的是銅線 這也就是他的 缺陷 功率大 電流大 噪音大
這也就是 你什麼都不放的時候 音量加大 你總能聽到 噪音
3 這里的 高音 和 低音 都是 功率 銅線 沒區別
4 迴避的方法 才用 HDMI 介面的 數字音頻 和 S/PDIF-OUT 紅外線 音頻 這2個 目前是主流 一個是靠數字音頻 傳送 音質 我感覺 價格便宜 無噪音
紅外線 光纖 傳送音質 靠 紅色的光纖 來傳送 也達到了 無雜音的 效果 但是價格貴 !!
這2個 才是 目前 音質的主流
Ⅷ 無功補償裝置中,電抗器的參數計算和電容器的參數計算都有什麼公式啊濾波迴路中都需要計算什麼 數值
單調諧支路參數計算方法
單調諧支路參數計算主要包括確定C、L、R的大小,額定電流,額定電壓等部分。
1. 根據系統諧波電流情況確定單調諧支路的諧振頻率f;
2. 根據諧波電流的大小計算所需電容器C的容量,計算公式為
Qc=Up*Ih
其中為Qc電容器容量,為Up相電壓有效值,Ih為該次電流諧波有效值。若繼續考慮無功補償要求,可以按平均分配的原則增大Qc,滿足系統的無功補償需要;
3. 根據計算出所需電容C的大小,計算公式為
Qc=U1^2ωC
其中ω為系統的基波角速度,U1為電容器的額定電壓;
4. 根據C和支路諧振頻率計算電感L的大小,計算公式為
nωL=1/nωC1
其中n為諧波電流次數,為了增加系統魯棒性,計算時基波頻率取49.7Hz;
5. 根據濾波效果選取濾波支路品質印數Q,一般Q選取范圍是30-60,假設電抗器電阻為R1,則需要加的電阻器R的大小為
R=nωL/Q-R1
考慮到散熱以及成本問題,在濾波效果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不加電阻器;
6. 得到濾波器參數C、L、R之後,計算出支路阻抗的頻率特性,根據諧波等效電路圖模型計算流入電網的諧波電流,若流入電網的諧波電流滿足國家標准,則進行下一步的校核,若不滿足要求,則降低R的大小,並對C、L參數進行微調,進一步減少流入電網的諧波電流;
7. 計算濾波器正常失諧情況下,濾波性能是否能夠達到標准,若不能達到標准需要進一步調整C、L、R參數;
8. 計算電網阻抗和濾波支路的等效並聯阻抗,檢驗是否在特徵頻率下發生並聯諧振,若發生並聯諧振則需要進一步微調C、L、R參數;
9. 當C、L、R參數滿足上述所有要求的情況下,進一步校核各器件的額定電流以及額定電壓,使得電容器的額定電流電壓容量滿足標准要求;
Ⅸ 阻抗計算公式
阻抗公式:Z= R+j ( XL–XC)。
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為電阻,XL為感抗,XC為容抗。如果( XL–XC) > 0,稱為「感性負載」;反之,如果( XL –XC) < 0稱為「容性負載」。電感的感抗、電容的容抗三種類型的復物,復合後統稱「阻抗」,寫成數學公式。
Ⅹ 怎麼從阻抗參數得出網路函數
在無源線性二埠網路的輸入端接入信號源(或),輸出接負載後,學習描述輸出信號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及網路性質的表示形式。
實際應用中,二埠網路的輸入端一般均與帶有內阻的電源相連接,輸出端通常連接有負載。對這類有端接的二埠網路引入輸入、輸出阻抗的概念,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時將非常方便。
一、輸入阻抗
輸入阻抗可以用任何一種參數來表示,電路的輸入阻抗若用a參數表示時,根據前面的分析的公式可得:
四.傳輸函數
當二埠網路的輸入埠接激勵信號後,在輸出端得到一個響應信號,輸出埠的響應信號與輸入埠的激勵信號之比,稱為二埠網路的傳輸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