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菜鳥網路的期權估值每股多少
菜鳥網路現在還沒有完全上市,所以菜鳥網路的期權估值只能有一個內部參考價,每股的價值應該是在幾百元左右。從菜鳥網路這些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認為菜鳥網路已經成長為一個非常大的公司。不僅自己的市值比較高,而且在未來的發展潛力當中也是比較厲害的。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第三科技方面。菜鳥互聯網公司不僅擁有發達的互聯網技術,而且硬體設施也非常先進,尤其在人工智慧以及供應鏈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技術優勢。因此,奠定了菜鳥網路公司能有比較好的發展潛力,一旦這家公司完成上市,我認為公司的市值還會持續增加。
總結:菜鳥網路的誕生時期正是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十年,由於中國電商非常需要統一整合物流資源,所以菜鳥網路會應運而生。經過這么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菜鳥網路現在已經初具規模和不錯的經濟實力,一旦這家公司能完成上市,我認為將會造就非常多的千萬富翁,造就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
㈡ 菜鳥快遞是什麼是中通嗎
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合作共同組建的正式成立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簡稱CSN)。
菜鳥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標是通過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國任意一個地區都可以做到24小時送達。2016年3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台公司菜鳥網路宣布已經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額超百億元,估值近500億元人民幣。
(2)菜鳥網路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菜鳥網路的注冊資金為50億元,投資將合計3000億元。建立智能物流骨幹網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倉儲干線建設。菜鳥網路CEO沈國軍介紹,同時啟動的拿地建倉項目已包括北京、天津、廣州、武漢、金華、海寧等十多個城市。
菜鳥的用地需求,將帶動物流地產的升溫。同時將營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菜鳥網路的預計發展初期將至少支持1000萬家新型企業發展和創造1000萬個就業崗位。
㈢ 菜鳥網路p3工資
月薪3千左右。
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5月,是一家客戶價值驅動的全球化產業互聯網公司。菜鳥堅持長期主義,聚焦產業化、全球化和數智化,堅持把物流產業的運營、場景、設施和互聯網技術做融合。
菜鳥p3是剛進的新員工,一個月三千多一點工資,p4一般是能夠獨立工作的員工,一個月工資在5000-8000之間。
㈣ 阿里巴巴菜鳥外部收入佔比上升,達70%
阿里巴巴菜鳥外部收入佔比上升,達70%
阿里巴巴菜鳥外部收入佔比上升,達70%,目前,菜鳥驛站聯合天貓、淘寶推出的送貨上門已覆蓋200多個城市,最快可實現當日選、當日送。阿里巴巴菜鳥外部收入佔比上升,達70%。
8月4日晚,阿里巴巴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按自然年為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公司當季實現收入2055.55億元,同比保持穩定。經營利潤為249.43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菜鳥當季總營收172.92億元,外部收入佔比達70%。
外部收入佔比持續上升
財報顯示,菜鳥該季度進一步提升了面向商家和消費者的履約及增值服務,自營的菜鳥直送、加盟式的菜鳥驛站以送貨上門的方式提升消費者體驗,以行業特色解決方案提升供應鏈服務,以國際端到端物流提升國貨出海服務。
該季度,菜鳥外部收入佔比達70%。長期專注於自主運營數字物流基礎設施的「重投入」是菜鳥物流產業的重要布局之一,這確保了菜鳥在各種不確定環境下對物流供應鏈環節的控制力。
阿里巴巴正加速推進全球化能力建設,在國際物流方面,菜鳥持續加強國際物流建設,包括eHubs、干線、分揀中心及最後一公里派送網路,加強端到端的物流能力。
根據財報,該季度菜鳥在以色列新建自動化分撥中心,並在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使得菜鳥自營的海外分撥中心總數增至10個。同時,菜鳥繼續推進海外本地化物流配送能力建設,在歐洲投入的智能快遞櫃已超7700組。
為更好助力國貨出海,菜鳥計劃在一年內深耕20個核心跨境電商產業帶,聚合海運、空運、陸運等物流資源和海外物流倉儲網路建設,點對點服務上百家跨境電商企業。
推動「送貨上門」全面鋪開
在此前的2022菜鳥開放周上,菜鳥CEO萬霖表示,今年菜鳥將重點做好送貨上門、特色行業供應鏈、國貨出海、科技下鄉出海等工作。「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是菜鳥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據悉,菜鳥正在力推「送貨上門」全面鋪開。此前,自營的菜鳥直送上門一直服務於天貓超市訂單。該季度,菜鳥直送開始為天貓國際提供上門服務,目前已接入80%的菜鳥保稅倉,實現送貨上門。
在末端最後100米,通過加盟式的菜鳥驛站送貨上門。目前,菜鳥驛站聯合天貓、淘寶推出的送貨上門已覆蓋200多個城市,最快可實現當日選、當日送。該季度,約70%的菜鳥驛站能為消費者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此外,菜鳥在該季度還推出了新的送貨上門方式:通過申通快遞(002468)、菜鳥驛站、菜鳥直送等,讓消費者在淘寶下單時,就可提前選擇送貨上門,且不產生額外費用。目前,該服務已在杭州、西安、嘉興等城市進行試點,重點城市試點以來的送貨上門率已是業內領先。
菜鳥供應鏈還在幫助品牌商家送貨到線下商超、商圈專櫃、經銷商倉庫,形成to B和to C一體化的'供應鏈。
在特色行業供應鏈方面,菜鳥將圍繞家裝、重貨、冷鏈、大家電、快消、美妝等行業升級服務。萬霖表示,為幫助品牌商家提升應對復雜環境的供應鏈能力,菜鳥將加大投入,根據不同品牌所處行業的特點,打造針對性特色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空海鐵陸全方位搭建全球干線網路,並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搭建本地配送網路也是菜鳥重點布局方向。
8月4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財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該季度,阿里巴巴實現營收2055.6億元,同比保持穩定;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凈利潤為302.52億元,同比下降30%,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表現均高於市場預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過去一個季度,我們積極應對宏觀環境的種種變化,通過持續加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始終聚焦長期戰略。雖然我們的業務在四、五月份增速相對放緩,但進入六月份已經看到向好跡象。基於我們擁有的高質量消費群體,以及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多元化業務所呈現出的韌性,我們對未來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和合首創(香港)執行董事陳達對 記者表示,「阿里的財報表現略微超出了市場預期,並且其貨幣化率開始降低,我的理解是為了多支持平台上的商家,增加平台的整體競爭力,這也凸顯了電商之間競爭的激烈。」
6月份加快復甦
從財報可以發現,復甦成了阿里巴巴各項業務的關鍵詞。
比如,阿里巴巴在財報中首次披露了天貓618的情況,6月份,淘寶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逐步恢復,天貓618支付GMV實現同比正增長。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10000元,跨年活躍率約98%。
本地生活服務板塊表現也在持續改善,到6月份,整個板塊GMV已恢復正增長。其中,高德在6月份日均活躍用戶創下了超1.2億的新高。阿里雲方面,該季度,抵消跨分部交易後阿里雲的收入同比增加10%,經調整EBITA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反映了非互聯網行業客戶的增長復甦。
「雖然雲計算板塊增長不如預期,但主要是由於『高質量增長』的戰略,需要持續投入核心技術研發,並且業務上向生態讓利,『夥伴優先』。」陳達分析稱。
阿里巴巴也在財報中表示,阿里雲雖然短期收入增速減緩,但各行各業走向全面數字化是長期趨勢,發展前景廣闊。隨著「雲釘一體」持續推進,釘釘上生態夥伴總數超過4000家,覆蓋20多個國民經濟行業。
在國際商業板塊,6月份,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實現10%的同比增長,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46%。國際批發商業繼續幫助中小商家出海,Alibaba.com季度完成的交易額同比增長16%。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為了更好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本季度,通過持續改善運營效率與優化成本結構,淘特、Lazada虧損同比及環比均有所收窄,淘菜菜虧損環比大幅收窄,淘寶和淘特上的M2C(源頭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40%,淘菜菜GMV也增長迅速,同比超200%。此外,優酷連續五個季度實現虧損同比收窄,餓了么單位經濟效益持續改善。
以生態建設為重
7月26日,阿里巴巴申請在香港和紐約雙重主要上市,並發布了2022財年年報。彼時,張勇表示,面對不確定性,阿里巴巴的應對之道是「堅定信心、積極應變和做好自己」。
從2023財年一季報也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探索消費領域和雲計算領域的全球化方向非常明確。本季度,聚焦消費領域全球化的國際商業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阿里雲已在全球28個地域運營85個可用區。菜鳥海外分撥中心達到10個,進一步構建端到端的國際物流能力。
6月份,阿里雲發布一款自主研發、專為新型雲數據中心設計的專用處理器CIPU,連同飛天雲操作系統一起,有望成為下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核心。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表示,阿里雲在技術路徑和市場規模層面的競爭力與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普遍需求有機融合,將雲端賦能能力從技術端、產品端、數據端拓展至生態端,帶動眾多中小微企業數字化時代的業務創新與產業集群化升級,這方面的業務鏈條延伸和市場盤子擴張仍有較大潛力空間,長期看,這也是支撐阿里未來價值的一個重要維度。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金星表示,近幾年,阿里平台的年度活躍用戶一直在高位運行,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自去年三季度開始逆勢提速增長,這兩個數據表明作為一個進入成熟期的平台,其網路效應已從原有的快速增量向著高質量增長轉型。
陳達也表示,總體而言,阿里還是以生態建設為重,策略上並不激進,以這個財報靜態來看,其估值對於投資者而言仍然很有吸引力。
8月4日,阿里巴巴發布2023財年第一財季(2022年第二季度)報告。該財季,阿里巴巴實現營收2055.55億元,上年同期為2057.4億元,同比微降;經調整EBITA為344.19億元,同比下降18%;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27.39億元,同比下降50%;非公認會計准則凈利潤為302.52億元,同比下降30%。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雖然我們的業務在4、5月增速相對放緩,但進入6月已經看到向好跡象。基於我們擁有的高質量消費群體,以及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多元化業務所呈現出的韌性,我們對未來長期增長充滿信心。
看到復甦信號
財報顯示,該季度,阿里巴巴中國商業業務收入達1419.35億元,同比下滑1%。其中,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為1369.77億元,同比下滑2%。
中國零售商業業務項下的直營及其他收入為647.14億元,同比增長8%,該增長主要由盒馬及阿里健康的直營業務的收入增長所貢獻;中國批發商業收入為49.58億元,同比增長26%,增長主要來自新免稅批發業務和提供予付費會員的增值服務收入上升。
阿里巴巴的中國商業分部業務主要包括淘寶、天貓、淘特、淘菜菜、盒馬、天貓超市、高鑫零售、天貓國際及阿里健康等中國零售商業業務,以及1688等中國批發商業業務。
阿里巴巴表示,4、5月份,疫情導致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供應鏈和物流中斷。5月下旬起,隨著物流運力正常化,平台與商家共同看到復甦信號,淘寶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逐步恢復,天貓618支付GMV實現同比正增長。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1萬元,跨年活躍率約為98%。截至2022年6月30日,平台擁有2500萬名88VIP會員,每名會員的年平均消費額超過5.7萬元。
此外,該季度淘特和淘菜菜作為新興業務也在持續取得進展。財報披露,該季度,淘寶和淘特上的M2C(源頭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40%,淘特通過優化用戶獲取的投入,以及提高活躍消費者的平均消費,促使虧損同比及環比均大幅收窄。淘菜菜GMV也增長迅速,同比超過200%,虧損相較去年同一季度適度增加,環比則大幅收窄。
阿里巴巴介紹,隨著疫情影響緩解,本地生活服務板塊每月表現持續改善,到6月整個板塊GMV實現正增長。該季度,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取得收入106.32億元,同比增長5%。
堅定聚焦三大戰略
2022年初,阿里巴巴進一步明確了三大戰略——消費、雲計算和全球化。阿里巴巴表示,面對短期挑戰,將繼續聚焦三大核心業務戰略,為健康、可持續的長期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在消費方面,阿里巴巴表示,已提前2年完成了服務國內10億消費者的目標,未來將用矩陣式多元化增長服務消費者多元需求,聚焦低滲透率行業機會,繼續增加超10億消費者的總錢包份額。在雲計算方面,阿里巴巴表示,各行各業走向全面數字化是長期趨勢,阿里巴巴將持續投入技術研發。
今年6月,阿里雲發布一款專為新型雲數據中心設計的專用處理器CIPU,連同飛天雲操作系統一起,打造下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核心部件。全球化方面,阿里巴巴主要探索消費領域和雲計算領域的全球化。財報介紹,阿里雲已在全球28個地域運營85個可用區;菜鳥海外分撥中心達到10個,進一步構建端到端的國際物流能力。
財報數據顯示,在雲計算業務上,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後,該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板塊實現收入達176.85億元,同比增長10%,經調整EBITA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阿里巴巴表示,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反映了非互聯網行業客戶的增長復甦。財報顯示,該季度,來自非互聯網行業客戶收入占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阿里雲總收入的53%,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5個百分點。
阿里巴巴的國際商業板塊也見證著全球商業的溫和復甦。該季度,阿里巴巴國際商業業務收入達154.51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國際零售商業方面,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實現10%的同比增長,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46%;國際批發商業方面,Alibaba.com季度完成交易額同比增長16%。
㈤ 為什麼菜鳥網路可以成為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之一
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通一達和順豐了,因為這是平時用得最多的幾家。從實力上來說,可以說這四家中的每一家都是超一流的。本來自己已經夠強了,卻還要強強聯合,組建了菜鳥網路,這就更加難逢對手了,只有郵政和京東能與之抗衡。
不過,快遞這一行似乎市場很大,在菜鳥、京東和郵政三大巨獸的陰影之下,竟然還有不少其他快遞公司很滋潤地生存著,比如百世、天天、全峰、優速等。這還只是純快遞公司,如果算上業務差不多的物流公司(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快遞送小件,物流送大件),那就更多了。有意思的是,在三通一達和順豐組建菜鳥網路之後,也有幾家物流公司組成了聯盟,它就是壹米滴答。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壹米滴答成立於2015年,是由山東奔騰、湖北大道、山西三毛、四川金橋、東北金正、陝西卓昊六家物流公司聯盟而成。想必這六家公司,普通人基本都是一家也沒聽過,因為實在都不怎麼知名。但壹米滴答近幾年還是小有名氣的,成長得非常迅速。剛剛過去的2019年,壹米滴答獲得了18個億的融資,上個月已經到賬10個億。在這段時間把錢打到位,也可見資本對這家物流公司的看好。而在過去的三年,這家物流總共拿到的投資將近40億。當然,跟菜鳥確實沒法比,但作為一家沒有大靠山的企業來說已經十分難得了。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家公司的創立者竟然只是一個中專生,名叫楊興運。此人18歲就出去闖盪,一開始只做了一名保安。想做大事的人首先就得從心理上不甘平凡,楊興運就是這樣一個人,別的保安只知道做好保安的事情,而他卻在工作時注意到了一個商機——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