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上教育機構退費糾紛找誰
教育機構退費糾紛可以找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因為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所規定的消費者投訴,主要指的就是消費者為了生活需要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了一些爭議,從而提出的一種解決的方式。
消費者協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截至2016年,全國縣以上消費者協會已達3000多個,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在農村鄉鎮,城市街道設立的消協分會,在村委會,居委會,行業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廠礦企業中設立的監督站,聯絡站等各類基層網路組織達15.6萬個,義務監督員,維權志願者10萬余名。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組織機構是理事會。協會的日常工作由常設辦事機構承擔,秘書長、副秘書長專職管理,並向會長負責。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經費由政府資助和社會贊助。
Ⅱ 退費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
退費問題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培訓機構退費糾紛通過消費者協會來解決,或者向法院起訴等方式來解決。
1、登陸瀏覽器--登陸12315網上投訴。
2、可以看到,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消費者協會、一種是工商部門。建議選擇由工商部門來處理。
3、可以選擇「投訴」或者「舉報」,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這里我們點擊投訴---填寫投訴表格。
4、這時會需要我們填寫投訴單或者舉報單。據實填寫就行。一定要記住的是,填寫完成後拍照或者截屏。
5、填寫完成後會出現編號,這個一定要記住。
6、網上填寫的投訴單,相當於派工單,憑借這個可以要求12315部門處理你的請求。如果在有些地方,某些工作人員拒不處理,憑此單可以投訴12315。
1、培訓機構不退相關費用的,一般是民事糾紛,協商不成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解決。
2、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處理,對消費者的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網課投訴退費找哪個部門
培訓班退費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學員有選擇放棄學習的權利,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不能退費是「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和學員之間可以有約定,但約定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Ⅳ 網上培訓機構被騙,到哪裡投訴
遭遇教育培訓機構詐騙,消費者可攜帶相關證據、合同等,向當地的教育局投訴,或向教育培訓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和審批部門投訴,也可以向消協1.投訴私立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訴。2.投訴官方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關部門投訴。3.無論哪類教育機構有違法行為,都可以通過「315「消費者之聲」平台,進行舉報。進行舉報,同時向公安機關報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培訓機構不退費去哪裡投訴
培訓機構不退費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學員有選擇放棄學習的權利,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不能退費是「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和學員之間可以有約定,但約定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學員或家長提供繳費依據和書面材料,他們可以協調退費事宜。
網路教育詐騙哪裡投訴?
1、當地報案。因為網路欺詐涉嫌犯罪,第一步肯定要帶齊證據(如聊天記錄、付款憑證、商品網頁等,列印好,提供書面文件),到網監公安機關網路警察部門報案(最好是區一級公安部門,派出所基本無相應警種),立案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偵查和處理;
2、披露經過。網上交易保障中心等專業網站,作為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不是國家執法機關,沒有執法權,僅能起到信息披露的作用,即通過發布您的投訴信息,幫助更多的網友避免上當。投訴信息可以教育消費者,起到事先警示預防的作用,所以您在這類網站發布投訴信息對廣大網友是有價值的。
3、尋找同案受害者。因為網路欺詐多為小額交易,且涉及眾多執法部門(公安、工商、電信管理局等)和業務機構(銀行、第三方支付企業、電信、互聯網服務商等),又加之跨地域甚至跨國界,破案成本高,解決難度較大,建議網友通過尋找相同境遇者,採取集體報案的形式,能夠引起警方重視,解決成本也低。
4、在線報案。遇到網路詐騙時,群眾也可以選擇到公安部網路警察的在線舉報網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四)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五)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
(六)依法接受監督。
Ⅳ 培訓機構不給退費的糾紛該找哪裡解決
教育機構退費侵權糾紛應該向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 ,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法律分析:教育機構退費侵權糾紛應該向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 ,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法律規定了消費者的九項權利,在法律保護下,消費者有權作出一定的行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為。消費者的九項權利是: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有關知識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督權。
如消費者的安全權分為人身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首先考慮的便是商品和服務的衛生、安全因素,不希望因衛生安全方面存在問題,導致生病、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產生生命危險。財產安全不僅指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是否安全,更重要的是指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以外的其他財產的安全,只要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消費者就有權要求賠償。
法律依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五條 舉報由被舉報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在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許可權范圍內以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名義處理舉報,法律、法規、規章授權以派出機構名義處理舉報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 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和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舉報,由其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舉報,由其實際經營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先行收到舉報的,也可以予以處理。
第二十八條 對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介發布違法廣告的舉報,由廣告發布者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廣告發布者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對異地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的舉報有困難的,可以將對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的舉報移送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對互聯網廣告的舉報,廣告主所在地、廣告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先行收到舉報的,也可以予以處理。對廣告主自行發布違法互聯網廣告的舉報,由廣告主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第二十九條 收到舉報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具備處理許可權的,應當告知舉報人直接向有處理許可權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
第三十條 兩個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因處理許可權發生爭議的,應當自發生爭議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指定處理機關。
Ⅵ 網上培訓機構不退錢最怕什麼舉報
網上培訓班不退費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學員有選擇放棄學習的權利,培訓機構在合同中規定不能退費是格式條款、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和學員之間可以有約定,但約定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
退費是一定可以退費的,哪怕簽了合同。如果培訓機構不退費,是可以去舉報的,因為維權是法律給消費者的武器。國家規定一次性收費不超過三個月,有些地方雖然理解為只有學科機構才有這樣的規定,其實這個要看你們當地工商局怎麼說了,你先打開合同看看,授課時間有沒有超過三個月,然後有消協去消協投訴或者投訴工商。關於培訓機構退費,各地政府雖然沒有規定清晰,但,不退費一定是錯的,就這點可以盡情去舉報這家機構。有很多人只上一兩節課程的,是可以退一半以上的,總之,消費者在報名教育培訓機構時,一定要審核其是否具有辦學許可證,避免一次性購買高額課程包,最好只交三個月的預付費用。同時,了解培訓機構的經營情況。參與各類預付式消費前,應查看經營者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件。盡量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態佳的企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Ⅶ 網課投訴退費找哪個部門
網課投訴退費消費者協會部門12315
1.登陸瀏覽器--登陸12315網上投訴。
2.可以看到,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消費者協會、一種是工商部門。建議選擇由工商部門來處理
。3.可以選擇「投訴」或者「舉報」,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這里點擊投訴---填寫投訴表格。
4.這時會需要我們填寫投訴單或者舉報單。據實填寫就行。一定要記住的是,填寫完成後拍照或者截屏。
5、填寫完成後會出現編號,這個一定要記住。
6、網上填寫的投訴單,相當於派工單,憑借這個可以要求12315部門處理你的請求。在有些地方,工作人員拒不處理,憑此單可以投訴12315。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Ⅷ 培訓機構退費糾紛通過哪個部門解決
培訓機構退費糾紛通過消費者協會解決。
也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向法院起訴等方式來解決。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