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網路中心戰是美國哪個部門提出的

網路中心戰是美國哪個部門提出的

發布時間:2025-04-29 10:28:34

1. 網路中心戰的背景與歷史

1996年,海軍上將威廉·歐文斯在他於美國空軍國家安全研究所寫的文章《系統中的新興系統》中引入「系統集成」的概念。威廉·歐文斯描述了一組有助情境意識、目標評估及分散火力分配的情報監偵系統、指揮系統、精準導引彈葯的系統如何略帶偶然地發展出來。
同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聯合展望2010(或稱2010聯戰願景),引入軍事概念全譜優勢(或稱全方位主宰),描述美國的軍事能力——無論和平行動或武力行動,都可以資訊優勢主宰戰場。
1998年,網路中心戰的概念在美國海軍研究所會議錄文集阿瑟·塞布羅夫斯基海軍中將(Vice Admiral Arthur Cebrowski)和約翰·加特斯卡(John Gartska)合著的一篇文章正式公開。 其後嘉契卡和助理國防部長(網路與資訊整合)辦公室研究主任大衛·艾伯茨(David S. Alberts, Director of Research, OASD-NII )和邁特公司的弗雷德·斯坦(Fred Stein, Mitre Corporation)寫了一本書「Network Centric Warfare」,深入討論這些概念。這本書由華盛頓國防部指揮與控制研究計劃(CCRP)出版,借鑒商業機構,利用資訊溝通科技以改善形勢分析、准確管理庫存與生產及客戶關系之道,發展一套新的戰事理論。
接著於2001年,艾伯茨、加特斯卡、「循證研究」(Evidence Based Research)的理查德·海斯(Richard Hayes)和蘭德公司 (RAND)的大衛·西格諾利(David S. Signori)合寫了一份「理解資訊時代作戰(UIAW)」。UIAW由NCW提出的改變開始,試推其後果,以找一套可行的戰爭理論。由一系列環境感應的默認開始,UIAW構想一共分三領域的結構。「物理領域」就是事情發生和感應那裡;那裡出的資料就會傳至資訊領域。那裡的資料處理過後,接著就會進入「認知領域」以評估和用來決策。這種過程抄襲了合眾國空軍上校約翰·博伊德(John Boyd)提出的「觀察、定向、決定、行動」。
2003年,CCRP出版「放權周邊」(Power to the Edge),繼續發展網路中心戰理論。以其在軍事行動的涵義來說,《放權周邊》是所有論著中最大膽、最革命者。它提到現代軍事環境復雜到沒有一個人,沒有單一組織,甚至沒有單一兵種可以完全明白。現代資訊分享技術快到足以令「周邊單位」(即行動人員)不用集中專業人員來估計他們將要什麼
網路中心行動是前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推行的國防部轉型的基石;它亦是美國國防部秘書辦公室軍力轉型辦公室五個目標之一。

閱讀全文

與網路中心戰是美國哪個部門提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銳捷網路登陸賬號是什麼 瀏覽:248
磊科路由器怎麼設置無線網路 瀏覽:863
網路管理軟體價格 瀏覽:722
網路營銷平台比拼 瀏覽:223
現在有什麼好的網路兼職 瀏覽:897
給海信網路機頂盒安裝軟體 瀏覽:133
全球網路廣告費多少 瀏覽:17
軟體跟網路哪個比較實用 瀏覽:328
重慶網路安全犯罪 瀏覽:169
網路關口怎麼設置 瀏覽:445
華為電信4g網路卡怎麼設置 瀏覽:8
4g網路怎麼辦理 瀏覽:649
怎樣設置網路限速讓別人用不了 瀏覽:688
如何調出網路加速 瀏覽:514
電腦怎麼寫網路密鑰 瀏覽:29
移動網路你所在的區域未知 瀏覽:121
貴廣網路怎麼在電腦上打不開網頁 瀏覽:838
劍俠情緣2網路版有多少個版本 瀏覽:277
石家莊網路教育電話多少 瀏覽:721
什麼叫用網路挖礦 瀏覽:4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