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廈門ip網路中心軟體服務內容

廈門ip網路中心軟體服務內容

發布時間:2022-10-10 14:30:34

『壹』 廈門IP地址是多少

廈門IP地址是:58.56.12.0。

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IP地址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IP地址就像是我們的家庭住址一樣,如果你要寫信給一個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這樣郵遞員才能把信送到。計算機發送信息就好比是郵遞員,它必須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於把信送錯人家。只不過我們的地址是用文字來表示的,計算機的地址用二進制數字表示。

『貳』 TCP/IP協議的含義與功能

TCP/IP協議的含義與各層的功能

含義: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間網協議)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協議,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實用、能應用於多種網路上的協議,事實證明TCP/IP做到了這一點,它使網路互聯變得容易起來,並且使越來越多的網路加入其中,成為Internet的事實標准。

TCP/IP協議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異的子協議。TCP/IP層次模型共分為四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

應用層是所有用戶所面向的應用程序的統稱。T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面有著很多協議來支持不同的應用,許多大家所熟悉的基於Internet的應用的實現就離不開這些協議。

傳輸層這一層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T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的協議有TCP和UDP。

網路層是TCP/IP協議族中非常關鍵的一層,主要定義了IP地址格式,從而能夠使得不同應用類型的數據在Internet上通暢地傳輸,IP協議就是一個網路層協議。

網路介面層―這是TCP/IP軟體負責接收IP數據包並通過網路發送,或者從網路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AR7091

愛陸通工業網關可以滿足工控 OPCUA 協議與 MODBUS 協議轉換,支持標准Modbus TCP、OPC UA/MQTT、阿里/華為/移動/電信等主流物聯網IOT平台。

『叄』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提供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1、國家網路基礎資源的運行管理和服務機構

CNNIC是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和管理國家頂級域名.CN、中文域名系統,以專業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不間斷的域名注冊、域名解析和WHOIS查詢等服務。

2、國家網路基礎資源的技術研發和安全中心

CNNIC構建全球領先、服務高效、安全穩定的互聯網基礎資源服務平台,支撐多層次、多模式公益的互聯網基礎資源服務,積極尋求我國網路基礎資源核心能力和自主工具的突破,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網路基礎資源體系的可信、安全和穩定。

3、互聯網發展研究和咨詢服務力量

CNNIC負責開展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等多項互聯網路統計調查工作,描繪中國互聯網路的宏觀發展狀況,忠實記錄其發展脈絡。CNNIC一方面將繼續加強對國家和政府的政策研究支持,另一方面也會為企業、用戶、研究機構提供互聯網發展的公益性研究和咨詢服務。

4、互聯網開放合作和技術交流平台

CNNIC積極跟蹤互聯網政策和技術的最新發展,與相關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路信息中心進行業務協調與合作。承辦國際重要的互聯網會議與活動,構建開放、共享的研究環境和國際交流平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孵化,服務中國互聯網事業發展。

5、中國信息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運行和管理: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負責國家網路基礎資源的運行管理和服務,承擔國家網路基礎資源的技術研發並保障安全,開展互聯網發展研究並提供咨詢,促進全球互聯網開放合作和技術交流,不斷追求成為「專業•責任•服務」的世界一流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肆』 福建廈門的IP

你是說的福建廈門可以用的代理IP,還是指的IP段呢如果是代理IP的話,我可以 給你幾個HTTP的都可以用的 IP地址 埠125.77.194.71 80125.77.194.73 80 125.77.194.95 80 125.77.194.103 80 125.77.194.110 80 如果是廈門IP段的話那就是 上面那位老哥發你的了。希望對你有用,還望採納給點分啊

『伍』 信息技術服務包含哪些內容

包括軟體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和業務流程管理服務。

『陸』 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的it服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運維服務內容一:網路、安全系統運維服務

從網路的連通性、網路的性能、網路的監控管理三個方面實現對網路系統的運維管理。包括:現場設備安裝及升級、現場故障診斷及電話遠程技術支持、問題管理及分析。
此項服務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模式實現:
1、用戶現場技術人員值守

現場值守的技術人員每天記錄網路交換機的埠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網路的轉發和路由是否正常進行,交換機的性能檢測,進行整體網路性能評估,針對網路的利用率進行優化並提出網路擴容和優化的建議。

現場值守人員還進行安全設備的日常運行狀態監控,對各種安全設備的日誌檢查,對重點事件進行記錄,對安全事件的產生原因進行判斷和解決,及時發現問題,防患於未然。
2、現場巡檢服務

現場巡檢服務是對客戶的設備及網路進行全面檢查的服務項目,通過該服務可使客戶獲得設備運行的第一手資料,最大可能地發現存在的隱患,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同時針對性地提出預警及解決建議,使客戶能夠提早預防,最大限度降低運營風險。
3、重要時刻專人值守服務

保證重要時刻設備穩定運行對客戶成功尤為關鍵,因此,可對客戶提供重要時刻的專人現場值守支持,包括政府客戶的重大會議期間、金融客戶的年終結算日、運營商客戶的生產網重大割接或其它任何客戶認為可能對其業務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的時刻。

如需專人值守,客戶需提前與授權服務商客戶服務經理聯系。對每位合約客戶,授權服務商均需按事先合同約定提供專人值守服務。客戶如需超出合同約定范圍的更多值守支持,需額外支付相應人力和差旅費用。
運維服務內容二:資料庫系統運維服務

資料庫運行維護服務是包括主動資料庫性能管理,資料庫的主動性能管理對系統運維非常重要。通過主動式性能管理可了解資料庫的日常運行狀態,識別資料庫的性能問題發生在什麼地方,有針對性地進行性能優化。同時,密切注意資料庫系統的變化,主動地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
資料庫運行維護服務還包括快速發現、診斷和解決性能問題,在出現問題時,及時找出性能瓶頸,解決資料庫性能問題,維護高效的應用系統。
運維服務內容三:中間件運維服務
中間件管理是指對BEA
Weblogic、MQ等中間件的日常維護管理和監控工作,提高對中間件平台事件的分析解決能力,確保中間件平台持續穩定運行。中間件監控指標包括配置信息管理、故障監控、性能監控。
執行線程:監控WebLogic配置執行線程的空閑數量。
JVM內存:JVM內存曲線正常,能夠及時的進行內存空間回收。

JDBC連接池:連接池的初始容量和最大容量應該設置為相等,並且至少等於執行線程的數量,以避免在運行過程中創建資料庫連接所帶來的性能消耗。
檢查WEBLOG日誌文件是否有異常報錯
如果有WEBLOG集群配置,需要檢查集群的配置是否正常。
運維服務內容四:信息資產統計服務

此項服務為基本服務,包含在運行維護服務中,幫助服務商對用戶現有的信息資產情況進行了解,以便更好的提供系統運行維護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
硬體設備型號、數量、版本等信息統計記錄
軟體產品型號、版本和補丁等信息統計記錄
網路結構、網路路由、網路IP地址統計記錄
綜合布線系統結構圖的繪制
其它附屬設備的統計記錄

『柒』 TCP/IP網路協議具有哪些特點其應用層的服務軟體有哪些

一、tcp、ip協議的特點有三:
1)、TCP/IP協議並不依賴於特定的網路傳輸硬體,所以TCP/IP協議能夠集成各種各樣的網路。用戶能夠使用乙太網(Ethernet)、令牌環網(Token
Ring
Network)、撥號線路(Dial-up
line)、X.25網以及所有的網路傳輸硬體。
2)、TCP/IP協議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計算機硬體或操作系統,提供開放的協議標准,即使不考慮Internet,TCP/IP協議也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協議成為一種聯合各種硬體和軟體的實用系統。
3)、TCP/IP工作站和網路使用統一的全球范圍定址系統,在世界范圍內給每個TCP/IP網路指定唯一的地址。這樣就使得無論用戶的物理地址在哪兒,任何其他用戶都能訪問該用戶。
二應用層的服務軟體很多的有:telnet

pop3、
dns

ftp等等

『捌』 廈門北大青鳥分享TCP/IP協議的一些基礎知識

相信大家在學習互聯網網頁開發的時候應該接觸過關於網路協議的一些知識點吧。
今天IT培訓http://www.kmbdqn.cn/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關於TCP/IP協議的一些基礎知識。
1.TCP/IP的具體含義從字面意義上講,有人可能會認為TCP/IP是指TCP和IP兩種協議。
實際生活當中有時也確實就是指這兩種協議。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它只是利用IP進行通信時所必須用到的協議群的統稱。
具體來說,IP或ICMP、TCP或UDP、TELNET或FTP、以及HTTP等都屬於TCP/IP協議。
他們與TCP或IP的關系緊密,是互聯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TCP/IP一詞泛指這些協議,因此,有時也稱TCP/IP為網際協議群。
互聯網進行通信時,需要相應的網路協議,TCP/IP原本就是為使用互聯網而開發制定的協議族。
因此,互聯網的協議就是TCP/IP,TCP/IP就是互聯網的協議。
2.數據包包、幀、數據包、段、消息以上五個術語都用來表述數據的單位,大致區分如下:包可以說是全能性術語;幀用於表示數據鏈路層中包的單位;數據包是IP和UDP等網路層以上的分層中包的單位;段則表示TCP數據流中的信息;消息是指應用協議中數據的單位。
每個分層中,都會對所發送的數據附加一個部,在這個部中包含了該層必要的信息,如發送的目標地址以及協議相關信息。
通常,為協議提供的信息為包部,所要發送的內容為數據。
在下一層的角度看,從上一層收到的包全部都被認為是本層的數據。
3.數據處理流程①應用程序處理先應用程序會進行編碼處理,這些編碼相當於OSI的表示層功能;編碼轉化後,郵件不一定馬上被發送出去,這種何時建立通信連接何時發送數據的管理功能,相當於OSI的會話層功能。
②TCP模塊的處理TCP根據應用的指示,負責建立連接、發送數據以及斷開連接。
TCP提供將應用層發來的數據順利發送至對端的可靠傳輸。
為了實現這一功能,需要在應用層數據的前端附加一個TCP部。
③IP模塊的處理IP將TCP傳過來的TCP部和TCP數據合起來當做自己的數據,並在TCP部的前端加上自己的IP部。
IP包生成後,參考路由控製表決定接受此IP包的路由或主機。
④網路介面(乙太網驅動)的處理從IP傳過來的IP包對於乙太網來說就是數據。
給這些數據附加上乙太網部並進行發送處理,生成的乙太網數據包將通過物理層傳輸給接收端。

『玖』 什麼叫IP網路

IP是什麼?IP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 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
——IP是怎樣實現網路互連的?各個廠家生產的網路系統和設備,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數據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IP數據報」格式,這種轉換是網際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那麼,「數據報」 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數據報也是分組交換的一種形式,就是把所傳送的數據分段打成 「包」,再傳送出去。但是,與傳統的「連接型」分組交換不同,它屬於「無連接型」,是把打成的每個「包」(分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報文」傳送出去,所以叫做「數據報」。這樣,在開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連接好一條電路,各個數據報不一定都通過同一條路徑傳輸,所以叫做「無連接型」。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堅固性和安全性。
——每個數據報都有報頭和報文這兩個部分,報頭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內容,使每個數據報不經過同樣的路徑都能准確地到達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組合還原成原來發送的數據。這就要IP具有分組打包和集合組裝的功能。
——在實際傳送過程中,數據報還要能根據所經過網路規定的分組大小來改變數據報的長度,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可達 65535個位元組。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現在電信網正在與 IP網走向融合,以IP為基礎的新技術是熱門的技術,如用IP網路傳送話音的技術(即VoIP)就很熱門,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術的研究重點。(IP全球通網)
在當今世界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過程中,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成為重要的促進因素,它的不斷發展形成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隨著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的深入發展,整個社會對現代化通信需求進一步增加,新一代寬頻通信網路將成為新一代電信的明顯特徵,寬頻IP網路技術應運而生。
一、當前 IP業務的特徵
最初,IP網路的設計是為數量不多的節點提供服務,為數量不多的使用者提供資源共享和文件傳輸能力。目前,IP網路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空前發展,網路的應用方式和特性均發生了變化。因此,考察當前IP業務的特徵是指導IP網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1.用戶數量急劇增長
網際網路的規模現每月增長10%左右,業務量每6-9個月翻一番。據預測,2000年底全網際網路用戶將達到3-10億。從1997年起國外運營公司的網路業務中已有數據業務超過話業務的情況出現;有國外統計公司分析,預計在1998-2008年間各國網際網路數據流量將先超過話音,其中北美到2000年時,數據業務將為話音業務的5倍。1997年底,中國數據通有用戶60萬,1998年底有220萬,增長近4倍;1999年6月份用戶已達400萬,估計到2000年為2500萬,在2005年將達到5000萬。
2.業務帶寬指數增長
除了用戶數量指數增長外,業務帶寬也呈現指數增長態勢。例如,在1990年前後,主要業務是E-mail,帶寬僅1kbit/s左右;到1995年,主要業務變成Web瀏覽。美國的Web站點數每57天翻一番,目前我國WWW站點數約為9906萬。 2000年前後,活動圖像將成為重要業務之一,所佔用的帶寬可到達5Mbit/s。10年間,業務帶寬的增長可達4個數量級。這些變化均使IP業務所需的帶寬呈爆炸式增長,形成了新時期網路帶寬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3.業務內容綜合化
TCP/IP協議最初是為提供非實時數據業務而設計的。為了使IP網路不僅能傳送非實時
的數據信息,而且還能傳送實時多媒體數據信息,國際標准化組織(如ITU,IETF等)已開
始起草並完成了一些用於 IP實時通信的標准以及服務質量方面的標准,如實時傳輸協議/
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TP/RTCP)、資源預留協議(RSVP)、IP多播技術以及H.323建議等。
另外對更先進的服務質量保證技術如分類服務(Diff一Serv)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
可喜成績。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網際網路提供的應用及業務將能夠覆蓋綜合業務網的業務
類型。
4.業務的流合呈自相似性和收發不對稱性
隨著IP網路業務量的增加,網路中的流量呈現出自相似的特點,即某一鏈路上不管業
務流的並發數量有多少,其流量均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為減少網路的擁塞,IP網路必
須具備比傳統電信網路更高的平均峰值與平均負載比。同樣,由於IP網路上的應用特點,
網路上的流量呈現出明顯的收發不對稱性。
二、未來IP網路的發展及技術走向
IP業務量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IP協議逐漸成為一種佔主導地位的通信協議,IP網路在
今後的數據通信乃至電信業中將占據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網路目前已經轉變成為一種商品,其上的各種增值服務有著巨大的利潤潛力。有理由相信,IP技術是未來網路綜合的主
要力量之一,它可以集成語音業務、數據業務、圖像和視頻業務;IP網路最終可能成為新
一代電信網路基礎設施的技術選擇。
目前的IP網路及IP技術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要成為新一代電信網路的基礎尚需
解決大量的課題,在所有要解決的課題中,網路性能是基礎條件之一,因此高速寬頻IP網
絡是解決IP網路發展問題的前提。當然高速寬頻是相對的,本文中的寬頻是指155 Mbit/s
以上的速率。
為了建設高速寬頻IP網路,ITU-T,IETF以及ATM論壇等組織正在聯合眾多的設備制
造商及網路業務供應商共同尋找改造Internet骨幹網的方案。總的來說,各種IP技術方案
分屬兩種思路:走IP和ATM結合的路線;或者走光學IP的路線。前者藉助ATM網路的強大能力,基於ATM傳送IP;後者基於傳統IP網路的概念,藉助光傳輸系統的能力傳送IP。這些技術是在特定時期和特定技術背景下的產物,各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適用場合。
三、IP/ATM寬頻網路
國際上對ATM提供IP業務已經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協議和標准。這些協議和標准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類:重疊類型和集成類型。
1.重疊類型
建議繼續沿用現有的網路提供IP業務,IP網路建立在ATM網路之上。ATM網路和IP網路有各自的定址方式和選路協議,使用IP服務的ATM用戶終端要同時具有ATM網路地址和IP網路地址。IP的選路功能經由ATM的選路功能建立連接,因而在肥網路的各個節點要有IP地址到ATM地址間的映射功能。採用重疊類型的IPover ATM技術有:ATM論壇的區域網模擬及ATM上的多協議(MPOA);IETF的ATM網路上傳統 IP協議(CIPOA)。
2.集成類型
集成類型下的網路不再有兩個層次,ATM交換機的網路層對於IP服務採用的就是IP專用的協議。使用IP服務的用戶只需要一個IP地址,交換機也不再有從ATM地址到IP地址的轉換功能。
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是目前公認的IP與ATM結合的一種良好方案。ATM的信元機制可以非常有效地支持MPLS中的標簽交換,從而使得ATM交換可方便地支持MPLS中標記交換路由器(LSR)的轉發功能。MPLS技術獨立於鏈路層,既可在ATM上實現,亦可在純粹的路由器上實現。
IP/ATM的特點有:可利用ATM的服務質量特性,保證網路的服務質量;適用於多種業務,網路具有很好的擴充性能,用戶可以在任何一條鏈路上放入所需的容量;有良好的網
絡流量管理和擁塞控制性能;適用於一般的IP骨幹網。
IP/ATM的不足包括:IP數據包需映射成ATM信元,由此造成較大的傳輸開銷,傳輸效率較低;需要解決IP地址與ATM地址多重映射的矛盾以及IP網路的非連接特性與ATM面向連接特性之間的矛盾,網路管理比較復雜;基於ATM實現的IP網路帶寬受限於ATM網路技術本身狀況,這就導致其不太適於超大型IP骨幹網(一般認為可用於超大型IP骨幹網邊緣多業務的接入)。
四、光學寬頻IP網路
1.IP over SDH/SONET方式
可以認為IP overSDH/SONET是光學寬頻IP網路的雛形。IP數據包通過採用點到點協
議(PPP)映射到SDH/SONET幀上,按某次群相應的線速率進行連續傳輸。
PPP協議是一個簡單的OSI第二層協議,標頭只有兩個位元組,沒有地址信息,只是按點
到點順序。PPP協議可將IP數據包切成PPP幀,以滿足映射至SDR/SONET幀結構的要求。
IP over SDH/SONET技術的實現需要高速路由器和PPP協議,採用的仍然是傳統路由
器的逐包轉發方式。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將路由計算與包的轉發分開,採用緩沖技術、
硬體(晶元)快速處理技術、以ATM信元交換矩陣作為路由器內部體系構架的交換路由技
術,將路由器的逐包轉發速度控制到與第二層交換的速度相當。它無須利用廣域網上的
ATM交換機來建立虛電路。目前不少網路設備公司已推出基於IP overSDH/SONET技術的交
換路由器產品。
IP over SDH/SONET的特點如下:IP數據包通過PPP協議直接映射到SDH/SONET幀結構上,省去中間的ATM層,簡化了IP網路體系結構,提高了數據傳輸效率;將IP網路技術建立在SDH/SONET傳輸平台上,可以很容易地跨越地區和國界,兼容各種不同的技術和標准,實現網路互連;可以充分利用SDH/SONET技術的各種優點,如自動保護切換(APS),
保證網路的可靠性;有利於實施IP多播技術;適用於大型IP骨幹網。
IP overSDH/SONET技術的不足主要有:SDH原主要考慮電路交換網路各種指標,如同
步、自愈、抖動性能等,在IP網路中,這些指標的要求不一定相同;不太適於集數據、語
音、圖像等的綜合性多業務平台;IPover SDH/SONET技術一般可進行業務分級(CoS),
目前尚不能像IP over ATM技術那樣提供較好的服務質量;缺乏電路模擬服務能力;網路
擴充不如 IP overATM技術那樣靈活。
2.IP over DWDM方式
從光通信技術發展趨勢看,SDH/SONET必然以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為基礎,因此IP overSDH/SONET將最終發展成為IP over DWDM,即IP數據包直接在光波道上傳輸。
採用IP over DWDM技術可減少網路各層之間的冗餘;減少SDH/SONET,ATM,IP等各層之間的功能重疊;減少設備操作、維護和管理費用。同時,由於省去了中間的ATM層和SDH/SONET層,其傳輸效率高,可以大大節省網路運營成本,從而間接降低用戶獲得多媒體通
信業務的費用。這是一種最直接、最簡單、最經濟的IP網路體系結構,適用於超大型IP骨
干網。IP和DWDM的結合,將出現一個全光IP網路。全光IP網路將按照IP技術和業務的特性進行優化,從而為IP網路乃至電信網路開拓一個新世界。
IP overDWDM應該說是寬頻IP網路的較好解決方案。全光網在網路節點處採用波長可
選的光元件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分離,從而進行光的復用與解復用,並可進行光選路和光
交換。DWDM技術是全光網的基礎。IP技術和DWDM技術結合,IP數據流直接進入大粒度的光通道,可充分綜合WDM技術大容量和IP技術統計復用的優勢,真正達到IP優化的目的。IPover DWDM組網結合了波長路由和IP路由的技術。波長路由提供了大粒度的復用,而IP路由提供了細粒度的復用,兩者的結合為IP應用提供了優化的環境。
(1)IP over DWD中存在的問題
IP over DWDM才開始發展,ITU和光互聯論壇(OIF)正在進行標准化工作。IP over
DWDM目前存在的問題有數據網路層與光網路層的適配,物理介面的規范問題和層間管理等。
IP over DWDM的幀結構選擇是上述問題的關鍵。DWDM系統本身的特點是業務透明性,
它可以承載各種格式的客戶層信號。幀結構選擇應該考慮到這么幾個因素:幀格式對IP包
的打包速度和封裝效率;幀格式對DWDM系統管理功能的貢獻;目前DWDM系統能夠提供的光波長類型轉換器(OTU)介面類型。
目前可用的IP over DWDM幀結構方案選擇基本有SDH幀格式和千兆比乙太網幀格式兩大類。
①SDH幀格式的優缺點
使用SDH幀格式的好處有:目前大部分DWDM系統的OTU提供SDH介面;SDH格式的幀頭中可載有大量的信令和管理信息。其中信令可以完成保護切換之類的工作,管理信息可以輔助DWDM系統完成網管功能。
SDH幀格式的局限為:由於IP包的大小和SDH幀的大小不一定匹配,因此在路由交換機介面上SDH幀的分段與組裝(SAR)處理將影響設備的吞吐量和性能;使用SDH幀格式需要OTU提供SDH方式的介面,具備SDH方式的轉發和再生功能,增加了成本。
②千兆比乙太網幀格式的優缺點
使用千兆比乙太網幀格式的好處有:對於 DWDM系統,應採用開放式系統,通過波長轉換器將IP數據流接火光傳輸通道,OTU只需提供透明介面;目前成本較低;在路由交換機介面中無需SAR操作。
使用千兆比乙太網幀格式的局限為:由於乙太網幀是個非同步的協議,對抖動和定時敏感;
目前千兆比乙太網採用10B/8B編碼,封裝效率稍低;乙太網幀格式中不含管理信息,造成對DWDM系統的性能監測困難;傳送距離不如SDH幀格式方式。
上述兩類幀格式各有優缺點,比較而言目前選擇SDH幀格式較千兆比乙太網傾格式的可能性大。目前幀格式的問題在不斷的研究發展中,例如為解決SDH幀格式中對於IP網路一些無用的開銷位元組而作的簡化;為解決乙太網幀格式的效率問題對10 Gbit/s乙太網介面的研究等。ITU亦希望能研究出一種全新的光介面,全面考慮恆定比特流和突發傳輸、解決幀結構問題和適配協議、提出光參數等物理介面特性和管理問題。
(2)IP over DWDM組網
目前,由於OADM和光交叉連接(OXC)等設備不成熟,全光網的發展還處於初期水平,
只是點對點的DWDM傳輸系統。根據目前技術狀況,IP over DWDM組網有兩種可能的方式。
①疊加方式
人工配置波道形成IP的骨幹中繼路由,再在其上進行IP路由的組織。在DWDM節點,除了需要進行波道組織而進行復用器/解復用器背對背的連接方式外,主要採用大容量高速的IP路由交換機進行電信號的上下業務。從這個角度出發,IP over DWDM的組網宜盡量形成環狀或匯流排狀,以減小復用器/解復用器背對背連接的不靈活性和對光分插與復用設備(OADM)的需求,從而降低造價。
②集成方式
使用路由交換機設備作為節點設備,DWDM系統只是作為點到點之間的一種傳輸手段。
在這種方式中,路由交換機設備作為網路中的中間設備,既可完成中繼傳輸又可上下電路。目前新一代路由交換機產品均採用路由計算與包轉發相分離的結構,路由計算能力大大增強;採用面向網路拓撲的轉發表維護,支持大容量的路由表;包轉發機構採用交換矩陣實現無阻塞交換。埠吞吐能力在各種包大小情況下已大致接近線速,單機交換時延已在幾十微秒,有能力支持這種方式的組網應用。
五、寬頻IP網路中的流量工程
在90年代初,當IP網路主要由155Mbit/S以下的鏈路組成時,流量工程主要通過使用路由度量值實現。但是隨著網路規模和復雜性的不斷增加,基於度量的流量控制變得越來
越復雜,以至於對網路的一部分度量進行調整時,判斷該調整對網路其餘部分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困難,難以實現對整個網路帶寬的全面有效利用。
基於ATM PVC鏈路的IP網路中,可以使用ATM的流量工程部分地滿足業務要求。但是作為備份的PVC鏈路必須提前配置好並安裝到ATM交換機中,由於故障節點的不確定性,很難設計出與IP內在的可恢復性相似的備份PVC。
MPLS的出現為IP網路中的流量工程問題提供了有希望的解決方案。在寬頻IP網路中,
尤其是全光IP網路中,MPLS甚至是目前解決流量工程問題的唯一有效方案。流量工程的本
質是將業務映射到物理拓撲上去,MPLS通過在輸入點和輸出點之間建立標記交換路徑來實
現流量工程。MPLS可通過離線方式計算出全面或部分標記交換路徑,並可採用動態協議安
裝這些路徑。將來MPLS可支持基於約束的路由,由網路自身參與標記交換路徑計算,減小
人工參與的壓力與不足,並通過域內路由協議(IGP)的動態路由信息發布加快流量工程
對故障的反應和恢復速度。
六、寬頻IP網路中的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IP網路發展中的永恆話題,也是IP網路中相對「脆弱」的方面。雖然充分
加大帶寬超過業務需求可有效地解決服務質量,但設備埠緩沖能力限制和新應用的不斷
出現使得帶寬增長幾乎永遠無法滿足所有業務的需求,所以寬頻IP網路中依然必須處理服
務質量問題。
目前在IP網路中,端到瑞的服務質量水平存在著三個階段:盡力服務(Best-Effort)、
差別化服務(Differen-tiated)、保障服務。盡力服務是目前大多數IP網路的服務質量現狀,差別化服務及保障服務正在不斷發展中。差別化服務是一種軟服務質量的概念,能提供統計意義上的優先順序,而保障服務必須為特定的服務預留確定的網路資源。
IETF目前為解決服務質量研究了兩種主要的模型,即集成服務(Int-Serv)和分類
服務(Diff-sarv)。前者由於面向流的解決方案導致擴展性問題,很多人對利用全程信令技術實現服務質量的實際可操作性持懷疑態度;後者不是單獨解決端到瑞服務質量,而是在域的范圍內進行業務分類,在設備的服務質量策略支持下,如在網路中進行隊列管理、基於漏桶原理的速率控制、基於丟包策略的擁塞管理等,實現服務質量保證。其中,通過MPLS的面向連接的能力和Diff-serv的簡單信令技術結合也許能為解決IP網路的服務質量提供更好的方案。
七、寬頻IP網路中的自愈技術
巨大的帶寬承載著大量業務使得寬頻IP網路的可靠性更為重要,目前由於DWDM系統商用的只是點對點系統,因此,對IP over DWDM方式的網路的自愈保護從光層上只能採用1+1的光纖保護。在 IP層上,當使用動態路由協議時,IP網路本質上具備了自愈功能。這兩種保護具有不同的效果:光層的保護時間在毫秒級;而在IP層,由於其自愈功能是通過重新選路實現的,保護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路由協議發現鏈路狀態改變所需的時間和路由計算
重新收斂的時間十般在幾十秒左右)。
對於大部分普通的IP應用,IP層的保護是足夠的,因為應用瓶頸一般在伺服器而不是
網路。但是對基於IP的實時應用來講,秒級的時間會影響業務質量。目前基於MPLS流量工程的快速改換路由特性對IP網路的自愈保護已基本可實現到Is左右的路徑切換。
八、國外寬頻IP網路的建設動態
1.超高性能骨幹網路服務計劃
199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開始認識到需要一個比當時的網際網路性能更高、
速度更快的網路來支持研究工作。同時,聯邦政府當時正進行的高性能計算與通信(HPCC)
項目也需要高性能的網路作為支撐。因此,NSF決定實施超高性能骨幹網路服務(VBNS)
劃。
1995年4月,NSF和MCI公司聯合發布了vBNS計劃,該計劃為期五年,由NSF負責,利用MCI公司的光纜網路和先進的交換技術,建立一個帶寬為622Mbit/s的覆蓋全國的骨幹網路,為科學研究和網路應用研究提供一個寬頻的網路。
vBNS最大的特點是採用當時先進的ATM技術和SONET傳輸技術,在光纜網路上通過IP
over ATM方法構建一個寬頻IP網路,骨幹網的連接帶寬為622Mbit/s,並計劃在1999年升
級到2.5Gbit/s。vBNS在骨幹網上設有骨幹匯接點(PoP),用戶分別通過就近的PoP接入到
骨幹網,接入速率為 622 Mbit/s。
vBNS是為科學和研究目的設計的寬頻網路,在初期主要為超級計算中心和NSF指定的網路接入點提供高速的網路互連。VBNS設計有12個PoP,目前已經連接了5個超級計算中心和17所大學,並計劃允許另外47所大學接人vBNS。
vBNS不提供商業應用,只支持各連接的科學研究機構和大學進行包括高性能網路計算、
寬頻多媒體網路應用、先進路由技術、多播技術、服務質量及其控制技術以及新一代互連
網協議(IPv6)等的研究和試驗。
2.第二代網際網路計劃
世界上另一個先進網路試驗項目是由美國80多所大學聯合提出的第二代網際網路(Internet 2)計劃。為了合作研究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和寬頻網路應用,成立了先進網際網路開發大學聯盟(UCAID)。目前,已有130多所大學參加了Internet 2計劃。
Internet 2計劃提出後,一直沒有得到全面的實施。直到1996年,美國政府提出下一代網際網路( NGI)倡議,大力支持發展新一代寬頻網路技術,把下一代互連網路作為未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提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性能應該比現在提高100到1000倍,並且可以無縫地連接各種商業運行的網路。為此,美國政府拿出3億美元,用於支持寬頻試驗性骨幹網路建設和新一代網路技術及寬頻應用的開發。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UCAID提出Abilene計劃,通過與思科、北電網路和Qwest公司的合作,建立一個高速的全國骨幹網路,支持Internet 2計劃的開展。思科公司負責提供高性能路由交換設備,北電網路提供網路工程技術和服務,Qwest公司提供骨幹網需要的光纜。至此, Internet 2計劃得以真正全面實施。
Abilene計劃的骨幹網採用先進的IP overSONET技術,去掉了ATM設備,直接在SONET/SDH網路上傳輸IP數據包。骨幹網路帶寬為2.5 Gbit/s,計劃在全國建立問個千兆比骨幹匯接點,在1999年底有64個成員接入。參加Internet 2的各大學通過附近的匯接點以155,622Mbit/s和2.5 Gbit/s等三種速率接入骨幹網,實現千兆比的寬頻網路互連。
Abilene計劃還准備在將來把骨幹網帶寬升級到9.6Gbit/s。該骨幹網的建設已於1999年初開始。
在Abilene寬頻骨幹網.的支持下,Internet 2將開展各項寬頻網路技術及應用的研究和試驗,其中主要的網路技術是服務質量控制技術。為此,Internet 2專門建立了 Qbone網路,用以發展統一的服務質量控制技術,形成國際標准,這將對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新一代網路通信設備產業和未來寬頻網路應用產生巨大的影響。
Internet 2的另一項主要目的是支持寬頻多媒體網路應用的研究、開發和試驗,主要有協同設計、協同實驗、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寬頻會議電視。視頻點播、視頻多播、虛擬現實、遠端操作科學儀器等,這些應用將成為未來下一代網際網路的主要應用。
3.先進網路第三代計劃
1998年初,加拿大政府提出加拿大先進網路第二代(CANet 2)計劃,與美國Internet 2計劃相配合,計劃採用IP over SONET/SDH的技術,建立貫穿全國的高速骨幹試驗網路。為此,專門成立了非贏利的公司,負責CANet 2網路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1998年9月,加拿大政府又對 CANet 2計劃進行了大幅度升級,提出了加拿大先進網路第三代(CANet 3)計劃,在CANet 2的基礎上,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最先進的全光網路技術,建立世界上最寬的國家級高速骨幹試驗網路。
CANet 3採用DWDM技術,在一對光纖上同時傳輸多路光信號,將光纖的傳輸帶寬提高十倍甚至幾十倍。另外,CANet 3還直接在DWDM光纜網上用SDH幀格式傳輸IP數據包,大提高傳輸效率,降低網路建設和運營成本。
CANet 3骨幹網路西起溫哥華,東至哈利法克斯,中途經過美國芝加哥,與網際網路的匯聚點 STAR TAP連接。CANet 3計劃有13個千兆比骨幹匯接點,各接入網路分別以155,622 Mbit/s和2.5 Gbit/s的速率通過就近的匯接點接入骨幹網。和Internet 2類似,CANet 3的主要目的也是支持加拿大研究機構和大學對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和未來寬頻網路應用進行研究。除了服務質量控制技術和寬頻多媒體網路應用研究外,還將進行高性能路由交換機與DWDM結合、網路自愈恢復技術、流量工程等網路技術的研究。
此外,國際上擬採用IP over DWDM技術的網路還有Sprint,MCI,KDD的KTH21,跨歐州最大的光纖網GTS等。
九、中國寬頻IP網路展望
新興的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計劃實施中國高速互聯網路示範工程,將採用IP over DWDM技術,構建新一代高速寬頻網路,邁出了中國寬頻IP網路建設的第一步,其主要業務旨在提供寬頻批發業務、寬頻接入業務、IP電話業務及各種IP業務。此前,中國電信亦在其IP網路中採用了IP over SDH技術,以提高網路的傳輸速率與能力。其他的運營公司均在規劃其網路寬頻化的解決方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IP應用的進一步普及,信息量還將增長。相信寬頻IP網路以其高速、寬頻、靈活方便的優勢不斷在中國得到應用,它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閱讀全文

與廈門ip網路中心軟體服務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網路添加不起該怎麼辦 瀏覽:74
自營網路手機 瀏覽:740
滿格網路只有一兩格信號 瀏覽:345
小米8恢復網路設置 瀏覽:572
流量卡網路無信號怎麼辦 瀏覽:149
網路無線橋接器哪個好 瀏覽:936
無線網路能替代有線網路嗎 瀏覽:928
為什麼說創業必須會網路營銷 瀏覽:991
網路電視機頂盒如何安裝軟體 瀏覽:431
蘋果開發者賬號網路錯誤 瀏覽:538
網路犬有哪些 瀏覽:459
網路盒子哪個直播軟體清晰 瀏覽:168
如何修改路由器密碼和網路名稱 瀏覽:743
為什麼用路由器網路很卡 瀏覽:998
網路中聯接共享列印機時總閃退 瀏覽:533
電腦網路老是接不上怎麼辦 瀏覽:592
麥吉如何更換網路連接 瀏覽:61
網路癱瘓換句話怎麼說 瀏覽:335
網路神經結構設置 瀏覽:517
聯通網路卡怎麼連接電視 瀏覽:10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