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網路管理是指用軟體手段對網路上

網路管理是指用軟體手段對網路上

發布時間:2022-10-10 18:32:46

① 網路管理員是干什麼

基礎設施管理
(1)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

網路管理員
(2)掌握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
(3)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
(4)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
(5)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時可迅速定位;
(6)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的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理;
(7)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
(8)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
(9)制定、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操作系統管理
(1)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行後,為了確保網路操作系統工作正常,網路管理員首先應該能夠熟練的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
(2)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網路管理員應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網路管理員還應該做到隨著系統環境的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
(3)網路管理員應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伺服器建立熱備份

網路伺服器
系統,做好防災准備。
應用系統管理
(1)
確保各種網路應用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出現故障時應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
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
(3)
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的網路應用服務,必要時網路管理員還應該採取分擔的技術措施。
用戶服務與管理
(1)
用戶的開戶與撤銷;
(2)
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
(3)
用戶可用服務與資源的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
(4)
用戶計費管理;
(5)
包括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
安全保密管理
(1)
安全與保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對

計算機網路示意圖
網路的攻擊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網路內部信息的泄漏。
(2)
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可以加配入侵檢測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
(3)
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網路管理員除了應該採取上述措施外,還應該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並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
(4)
更嚴格的涉密計算機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的房間要採取安全措施,管理和控制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
信息存儲備份管理
(1)
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
(2)
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最低限度網路管理員也應該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
(3)
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和信息,網路管理員應該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
(4)
最後將備份數據隨時保存在安全地點更是非常重要。
機房管理
(1)
掌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
(2)
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
(3)
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
(4)
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
(5)
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



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
(6)
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
(7)
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定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
其它
(1)
配合其它部門進行部門區域網絡的建設,提出規劃、標准。
(2)
配合保衛部門,對網路不良行為進行取證。
(3)
做到網路中心服務反饋工作,及時通報網路運行信息。

② 網路管理指什麼

網路管理概念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Internet的發展,企業和政府部門開始大規模的建立網路來推動電子商務和政務的發展,伴隨著網路的業務和應用的豐富,對計算機網路的管理與維護也就變得至關重要。人們普遍認為,網路管理是計算機網路的關鍵技術之一,尤其在大型計算機網路中更是如此。網路管理就是指監督、組織和控制網路通信服務以及信息處理所必需的各種活動的總稱。其目標是確保計算機網路的持續正常運行,並在計算機網路運行出現異常時能及時響應和排除故障。
關於網路管理的定義目前很多,但都不夠權威。一般來說,網路管理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對網路進行管理,使網路能正常高效地運行。其目的很明確,就是使網路中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它應維護網路的正常運行,當網路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報告和處理,並協調、保持網路系統的高效運行等。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ISO/IEC7498-4中定義並描述了開放系統互連(OSI)管理的術語和概念,提出了一個OSI管理的結構並描述了OSI管理應有的行為。它認為,開放系統互連管理是指這樣一些功能,它們控制、協調、監視OSI環境下的一些資源,這些資源保證OSI環境下的通信。通常對一個網路管理系統需要定義以下內容:
○ 系統的功能。即一個網路管理系統應具有哪些功能。
○ 網路資源的表示。網路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對網路中資源的管理。網路中的資源就是指網路中的硬體、軟體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等。而一個網路管理系統必須在系統中將它們表示出來,才能對其進行管理。
○ 網路管理信息的表示。網路管理系統對網路的管理主要靠系統中網路管理信息的傳遞來實現。網路管理信息應如何表示、怎樣傳遞、傳送的協議是什麼?這都是一個網路管理系統必須考慮的問題。
○ 系統的結構。即網路管理系統的結構是怎樣的。
二、網路管理分類及功能
事實上,網路管理技術是伴隨著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二者相輔相成。從網路管理范疇來分類,可分為對網「路」的管理。即針對交換機、路由器等主幹網路進行管理;對接入設備的管理,即對內部PC、伺服器、交換機等進行管理;對行為的管理。即針對用戶的使用進行管理;對資產的管理,即統計IT軟硬體的信息等。根據網管軟體的發展歷史,可以將網管軟體劃分為三代:
第一代網管軟體就是最常用的命令行方式,並結合一些簡單的網路監測工具,它不僅要求使用者精通網路的原理及概念,還要求使用者了解不同廠商的不同網路設備的配置方法。
第二代網管軟體有著良好的圖形化界面。用戶無須過多了解設備的配置方法,就能圖形化地對多台設備同時進行配置和監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仍然存在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功能使用不全面或不正確的問題數增大,容易引發誤操作。
第三代網管軟體相對來說比較智能,是真正將網路和管理進行有機結合的軟體系統,具有「自動配置」和「自動調整」功能。對網管人員來說,只要把用戶情況、設備情況以及用戶與網路資源之間的分配關系輸入網管系統,系統就能自動地建立圖形化的人員與網路的配置關系,並自動鑒別用戶身份,分配用戶所需的資源(如電子郵件、Web、文檔服務等)。
根據國際標准化組織定義網路管理有五大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計費管理。對網路管理軟體產品功能的不同,又可細分為五類,即網路故障管理軟體,網路配置管理軟體,網路性能管理軟體,網路服務/安全管理軟體,網路計費管理軟體。
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大家熟悉的網路故障管理、網路配置管理、網路性能管理、網路計費管理和網路安全管理五個方面網路管理功能:
○ 網路故障管理
計算機網路服務發生意外中斷是常見的,這種意外中斷在某些重要的時候可能會對社會或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與單計算機系統不同的是,在大型計算機網路中,當發生失效故障時,往往不能輕易、具體地確定故障所在的准確位置,而需要相關技術上的支持。因此,需要有一個故障管理系統,科學地管理網路發生的所有故障,並記錄每個故障的產生及相關信息,最後確定並改正那些故障,保證網路能提供連續可靠的服務。
○ 網路配置管理
一個實現中使用的計算機網路是由多個廠家提供的產品、設備相互連接而成的,因此各設備需要相互了解和適應與其發生關系的其它設備的參數、狀態等信息,否則就不能有效甚至正常工作。尤其是網路系統常常是動態變化的,如網路系統本身要隨著用戶的增減、設備的維修或更新來調整網路的配置。因此需要有足夠的技術手段支持這種調整或改變,使網路能更有效地工作。
○ 網路性能管理
由於網路資源的有限性,因此最理想的是在使用最少的網路資源和具有最小通信費用的前提下,網路提供持續、可靠的通信能力,並使網路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 網路計費管理
當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信息資源是有償使用的情況下,需要能夠記錄和統計哪些用戶利用哪條通信線路傳輸了多少信息,以及做的是什麼工作等。在非商業化的網路上,仍然需要統計各條線路工作的繁閑情況和不同資源的利用情況,以供決策參考。
○ 網路安全管理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特點決定了網路本身安全的固有脆弱性,因此要確保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確保網路管理系統本身不被未經授公的訪問,以及網路管理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參考資料:網路資源

③ 網管 管什麼

網路管理員行業對網路管理員的要求基本就是大而全,不需要精通,但什麼都得懂一些。所以,總結下來,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最好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應用開發等六個方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國家職業資格對網管員的定義是從事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人員。

定義

按照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定義,網路管理是指規劃、監督、控制網路資源的使用和網路的各種活動,以使網路的性能達到最優。一般而言,網路管理有五大功能:失效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計費管理。目前有影響的網路管理協議是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CMIS/CMIP(/Protocol,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和協議)和RMON(遠程監控)。

網路管理員是指向社會公眾開放的營業性上網服務提供場所里的管理員。「網管」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可以簡單劃分為:

網路管理員:負責網路架構設計、安裝、配置、維護,主要人員為大多數系統集成公司的員工。

系統管理員:負責網路伺服器的安裝、配置、運行,主要人員為大型公司IT總部系統管理員。

客戶端管理員(桌面支持):負責解決最終用戶的問題,比如客戶端重裝,解決不能上網,機器有病毒等問題,主要人員為小型公司IT管理員和網吧網管。

網管能力

1:了解網路設計

擁有豐富的網路設計知識,熟悉網路布線規范和施工規范,了解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軟硬體,等網路設備,掌握區域網基本技術和相關技術,規劃設計包含路由的區域網絡和廣域網路,為中小型網路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案。

④ 什麼是網路管理網路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網路管理,英文名稱:Network Management,定義:監測、控制和記錄電信網路資源的性能和使用情況,以使網路有效運行,為用戶提供一定質量水平的電信業務。

網路管理的目的

1、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是網路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戶都希望有一個可靠的計算機網路。當網路中某個組成失效時,網路管理器必須迅速查找到故障並及時排除,網路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檢測、隔離和糾正三方面。

2、計費管理

計費管理記錄網路資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監測網路操作的費用和代價。


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初始化網路、並配置網路,以使其提供網路服務。配置管理是一組對辨別、定義、控制和監視組成一個通信網路的對象所必要的相關功能,目的是為了 實現某個特定功能或使網路性能達到最優。

4、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估價系統資源的運行狀況及通信效率等系統性能。其能力包括監視和分析被管網路及其所提供服務的性能機制。性能分析的結果可能會觸發某個診斷測試過程或重新配置網路以維持網路的性能。性能管理收集分析有關被管網路當前狀況的數據信息,並維持和分析性能日誌。

5、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網路安全管理應包括對授權機制、訪問控制 、加密和加密關鍵字的管理,另外還要維護和檢查安全日誌。

6、上網行為管理

小草網管軟體綜合智能動態帶寬保障,伺服器流量分析與保障、虛擬多設備管理等多項突破性技術,涵蓋流量分析、帶寬管理、上網行為管理、DMZ區伺服器管理,專線集中管理、企業級防火牆與路由器、負載均衡等功能,在網路性能、質量、安全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⑤ 網路管理是什麼

網路管理,是指網路管理員通過網路管理程序對網路上的資源進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記賬管理、問題管理、操作管理和變化管理等。一台設備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該設備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

⑥ 最新網路管理手段

1網路管理基本要素
答:
網路管理對象
網路管理方法
網路管理系統
2網路管理員的主要任務
基礎設施管理,操作系統管理,應用系統管理,
用戶管理,
安全保密管理,
存儲備份管理,機房管理

他的回答太復雜,用不著~~~~
^^

⑦ 如何防範移動互聯網中的各種安全威脅

移動互聯網逐漸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豐富了人們溝通、娛樂體驗的同時,垃圾簡訊、手機病毒、無端死機等一系列問題也在凸顯。做好防範移動互聯網中存在的安全威脅,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個綜合問題,需要各方協調起來做,從而促進移動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1.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應該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和防範技能,增加網路安全防護知識,改掉不良的上網習慣和不當的手機操作行為,及時安裝殺毒軟體、查補漏洞。不訪問問題站點 、不下載或安裝不明內容或應用的軟體。學會辨別問題網站、惡意軟體以及各種網路欺詐行為。

  2. 運營商、網路安全供應商、手機製造商等廠商,要從移動互聯網整體建設的各個層面出發,分析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聯合建立一個科學的、全局的、可擴展的網路安全體系和框架。綜合利用各種安全防護措施,保護各類軟硬體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和內容安全,並對安全產品進行統一的管理,包括配置各相關安全產品的安全策略、維護相關安全產品的系統配置、檢查並調整相關安全產品的系統狀態等。建立安全應急系統,做到防患於未然。移動互聯網的相關設備廠商要加強澀北安全性能研究,利用集成防火牆或其他技術保障設備安全。

  3. 網路信息提供商應進一步完善信息內容的預審管理機制,加強信息內容傳播的監控手段,從信息源上阻斷不安全因素的傳播。要根據用戶的需求變化,提供整合的安全技術產品,要提高軟體技術研發水平,整個產品類型要由單一功能的產品防護向集中管理過渡,不斷提高安全防禦技術。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衛移動互聯網的安全,進而推動其健康有序的發展。

  4. 政府的相關監管部門要協調好相互間的利益,建立並完善移動互聯網相關監管機制,加快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嚴懲移動互聯網網路犯罪行為。同時,政府監管部門有義務開展對移動互聯網相關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網路安全防範意識。

⑧ 求一篇關於SNMP網路管理安全方面的論文

一、網路安全
由於網路與Internet廣泛使用,數據在存儲和傳輸中可能被盜用。暴露或篡改,網路軟體也可能遭受惡意程序的攻擊而使網路癱瘓,因此,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主要是:
1、為用戶提供可靠的保密通信。
2、設計安全的通信協議
3、對接入網路的許可權加以控制,防止什麼人都可以訪問網路。
一般來說網路安全包括防火牆、加密與論證、網路安全掃描、網站監控與偵測、備份與恢復等多種技術。
二、網路管理的功能
用軟體的手段對網路上的通信設備及傳輸系統進行有效的監視、控制、診斷和測試所採用的技術和方法即稱為網路管理。網路管理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網路服務提供、網路維護、網路處理。
為了支持各種網路的互聯管理要求,OSI網路管理標准將開放系統的網路管理功能劃分成五個功能域: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記帳管理。
三、網路管理協議
網路管理協議是代理和網路管理軟體交換信息的方式,它定義使用什麼傳輸機制,代理上存在何種信息以及信息格式的編排方式。常用的有SNMP和RMON。
1、SNMP是簡單網路管理協議,是TCP/IP協議簇中的一個應用層協議。它使網路設備彼此之間可以交換管理信息,使網路管理員能夠管理網路的性能,定位和解決網路故障,進行網路規劃。SNMP的網路管理模型由三個關鍵元素組成,即被管理的對象、代理(agent)和網路管理系統(Network Managenment System)。
2、RMON(Remote Monitoring)
RMON的中文含義是遠程監控,它是關於通信量管理的標准化規定,其目的就是要測定、收集網路的性能,為網路管理員提供復雜的網路錯誤診斷和性能調整信息。
四、相關的法律法規
下表列出了我國關於網路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表 我國關於網路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應法律、法規 發布部門 時間
維護網路安全的決定 刑法 2000.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 國務院 2000.9.25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國務院 2000.9.25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信息產業部 2000.11.7
電信網間互聯管理暫行規定 信息產業部 1999.9.7
網站和網校暫行管理辦法 教育部 2000.6.29
網上證券委託暫行管理辦法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2000.4.29
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2001.7.9

五、網路管理的相關技術
1、網路病毒及其防範
(1)定義
計算機病毒是一些人為編制的程序,通過非授權人侵而隱藏在執行程序或文件中,當計算機運行時,病毒能自身復制或有修改地復制到其他程序中,破壞正常程序的執行和數據安全,影響計算機的使用,具有相當大的破壞作用。
計算機病毒一般由傳染部分和表現部分組成,傳染部分負責病毒的傳播擴散,表現部分又可分為計算機屏幕顯示部分及計算機資源破壞部分,表現部分是病毒的主體,傳染部分是表現部分的載體,表現和破壞是有條件的,條件不滿足或電動機不成熟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2)分類
按病毒的寄生媒介分為入侵型病毒、源碼型病毒、外殼型病毒、操作系統型病毒。
按病毒的表現性質分
良性病毒: 只擴散和感染,浪費一些存儲空間,降低系統工作效率。
惡性病毒:可破壞系統的資源如破壞數據、刪除文件、格式化硬碟等。
按病毒感染的目標分
引導型病毒:此類病毒使磁碟引導扇區內容轉移取而代之的是病毒引導程序。
文件型病毒:它可將病毒和程序嵌入到可執行文件中並取得執行權。
混合型病毒:此類病毒既可感染磁碟引導扇區也可感染可執行文件。
(3)主要特徵
傳染性、隱蔽性、破壞性、擴散性。
(4)防治
可利用軟體或硬體技術來檢測和消除計算機病毒,目前經常使用的有防病毒軟體如金山毒霸、瑞星殺毒軟體和防病毒卡。
在計算機網路中,則採用多層防禦系統,從網路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來看,多層防禦的網路防毒系統由用戶桌面、伺服器、Internet網關和防火牆四部分組成,而且具有層次性、集成性、自動化三個特點。
2、黑客及黑客入侵
黑客常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手段登錄到他人的網路伺服器甚至是連接在網路上的單機,並對網路進行一些未經授權的操作。黑客攻擊網路計算機的手段主要有非授權訪問、破壞數據完整性、拒絕服務攻擊、利用網路傳播病毒等。而對黑客的防範主要採用法律手段、技術手段、管理手段三者的有機結合來進行。
3、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Firewall)是指一種由軟體或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如Internet)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機制。防火牆一般設置在被保護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以防止發生不可預測的、潛在破壞性的侵入。在邏輯上,防火牆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根據防火牆的位置可分為內部防火牆和外部防火牆。內部防火牆的任務經常是在各個部門子網之間進行通信檢查控制,外部防火牆則將企業網與外部Internet隔離開來。但是防火牆並不是萬能的,如它無法防止來自防火牆內側的攻擊,一般來說防火牆擅長於保護設備服務而不擅長保護數據。
一般而言,防火牆可分為硬體防火牆和軟體防火牆。硬體防火牆採用專門的硬體設備來實現,一般可以得到更快的處理速度,但價格較高,如NetScreen 、UF3100硬體防火牆等,而軟體防火牆則通過為實現,價格低且容易升級。
表 兩種防火牆技術的比較
防火牆技術 實現方法 優點 缺點
軟體防火牆 安裝在主要上的軟體 版本可以升級 開放性,易遭人為損壞
硬體防火牆 固化在器件中 穩定、可靠 不易升級
根據防火牆實現的機制不同也可將防火牆分為包過濾防火牆和應用級防火牆。
通常防火牆技術主要是有包過濾技術、應用級網關、代理伺服器。

⑨ 網路管理是什麼職業

我想是管理網路系統,可能需要熟悉電腦軟體與硬體的維護。機子出現問題時檢測一下問題的原因所在。
網路管理主要職責有以下7項:
1 基礎設施管理
(1)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
(2)掌握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
(3)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
(4)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
(5)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時可迅速定位;
(6)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的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
(7)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
(8)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
(9)制定、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2 操作系統管理
(1)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行後,為了確保網路操作系統工作正常,網路管理員首先應該能夠熟練的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
(2)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網路管理員應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網路管理員還應該做到隨著系統環境的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
(3)網路管理員應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伺服器建立熱備份系統,做好防災准備。
3 應用系統管理
(1) 確保各種網路應用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出現故障時應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 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
(3) 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的網路應用服務,必要時網路管理員還應該採取分擔的技術措施。
4 用戶服務與管理
(1) 用戶的開戶與撤銷;
(2) 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
(3) 用戶可用服務與資源的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
(4) 用戶計費管理;
(5) 包括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
5 安全保密管理
(1) 安全與保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對網路的攻擊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網路內部信息的泄漏。
(2) 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可以加配入侵檢測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
(3) 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網路管理員除了應該採取上述措施外,還應該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並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
(4) 更嚴格的涉密計算機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的房間要採取安全措施,管理和控制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
6 信息存儲備份管理
(1) 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
(2) 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最低限度網路管理員也應該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
(3) 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和信息,網路管理員應該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
(4) 最後將備份數據隨時保存在安全地點更是非常重要。
7 機房管理
(1) 掌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
(2) 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
(3) 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
(4) 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
(5) 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
(6) 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
(7) 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定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

這也是我找到的,不知道能不能給你解燃眉之急。

⑩ 對於網路系統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信息的什麼安全和什麼安全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閱讀全文

與網路管理是指用軟體手段對網路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8恢復網路設置 瀏覽:572
流量卡網路無信號怎麼辦 瀏覽:149
網路無線橋接器哪個好 瀏覽:936
無線網路能替代有線網路嗎 瀏覽:928
為什麼說創業必須會網路營銷 瀏覽:991
網路電視機頂盒如何安裝軟體 瀏覽:431
蘋果開發者賬號網路錯誤 瀏覽:538
網路犬有哪些 瀏覽:459
網路盒子哪個直播軟體清晰 瀏覽:168
如何修改路由器密碼和網路名稱 瀏覽:743
為什麼用路由器網路很卡 瀏覽:998
網路中聯接共享列印機時總閃退 瀏覽:532
電腦網路老是接不上怎麼辦 瀏覽:592
麥吉如何更換網路連接 瀏覽:61
網路癱瘓換句話怎麼說 瀏覽:335
網路神經結構設置 瀏覽:517
聯通網路卡怎麼連接電視 瀏覽:108
wifi經常沒有網路服務怎麼辦 瀏覽:256
網路營銷引流一般需要多少錢 瀏覽:808
聯想300關網路的按鈕是哪個 瀏覽:79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