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互聯網法院管轄范圍
法律分析:一、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審案件:
(一)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二)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三)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四)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
(五)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
(六)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
(七)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八)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
(九)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
(十)因行政機關作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
(十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二、合同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內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在北京市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協議約定糾紛由北京互聯網法院管轄。電子商務經營者、網路服務提供商等採取格式條款形式與用戶訂立管轄協議的,應當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釋關於格式條款的規定。
三、北京互聯網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受理申請再審審查案件、再審案件、執行案件。
法律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北京互聯網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
第一條 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審案件:
(一)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簽訂或者履行網路購物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二)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三)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四)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
(五)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
(六)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
(七)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
(八)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購買的產品,因存在產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
(九)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
(十)因行政機關作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管理等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糾紛;
(十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
第二條 在本規定第一條確定的合同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內,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在北京市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協議約定糾紛由北京互聯網法院管轄。電子商務經營者、網路服務提供商等採取格式條款形式與用戶訂立管轄協議的,應當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釋關於格式條款的規定。
第三條 北京互聯網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受理申請再審審查案件、再審案件、執行案件。
⑵ 北京互聯網法院
北京互聯網法院是為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的方案》,全面發揮司法在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路安全、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方面的職能作用而增設的互聯網法院。 [1]
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北京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審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在審理方式上以「全程在線」為基本原則,實現案件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庭前准備、庭審、宣判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 [2]
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組建,堅持黨管幹部、人員精簡、擇優配備的原則,以人崗相適為前提,優化配置審判資源,配齊配強各類人員,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統一組織實施。在人員編制及員額法官的配備上,採用「人隨案走、編隨人走」的方式,即根據互聯網法院案件管轄情況確定案件來源,結合各類案件占原所在法院比例及辦案人員配備情況,從案件來源法院將一定比例的員額法官和人員編制調劑給互聯網法院。員額法官擇優選調,平均年齡40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佔75.7%,從事審判工作平均年限超過10年,皆為年富力強的優秀法官
⑶ 北京市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台在線審庭審現場在哪裡
北京市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台在線審庭審現場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台。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注冊並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台,填寫個人信息,經審核後即可進入案件中心查看相關案件。
⑷ 誰知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詳細地址 為什麼網上有兩個地址崇文和朝陽的 到底哪個是
兩個地址都對,一個是民庭、經濟庭,另一個是刑事庭。
⑸ 北京互聯網法院是真實嗎
北京互聯網法院是真實存在的,早已依法設置並處理糾紛。
依據:如圖
⑹ 北京互聯網法院簡介
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於2018年9月9日,集中管轄北京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審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法院內設立案庭、三個綜合審判業務庭、執行局、審判管理辦公室、政治處、綜合辦公室八個部門。法院將按照「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的基本思路,通過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台,實現案件起訴、調解、立案、送達、庭審、宣判、執行、上訴等訴訟環節的在線進行,切實做到高效便民,切實提高審判質效,從而推動我國科技強國戰略的實施和網路空間治理的法治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