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線感測器網路實驗報告(八)RSSI鏈路質量檢測
實驗八:RSSI鏈路質量檢測
實驗目的:
1. 了解並認識RSSI的概念
2. 掌握RSSI的實驗操作過程
3. 學習RSSI的實驗程序編寫
設備需求:
1. 硬體平台:ZigBee模塊3塊,ZB-LINK調試器,USB線材
2. 軟體平台:WinXP/Win7、IAR開發環境、串口調試助手
實驗原理:
RSSI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用於評估鏈接質量及調整廣播發送強度。它通過節點間接收信號的強度來定位信號源與接收點的距離,多個距離數據綜合計算實現定位。
RSSI值反映接收端晶元對輸入信號強度的平均度量,不涉及天線增益或傳輸損耗。實現方式是在基帶接收濾波器後進行功率積分。
獲取反向信號特徵,RSSI值採用積分方法得到。在104us內進行積分,然後在約1秒內對多組值進行平均,最後輸出最大值與大於設定閾值的比率。
CC2530晶元內設RSSI值寄存器,數據包接收後,該值自動寫入。計算公式為P = RSSI_VAL + RSSI_OFFSET[dBm],RSSI_OFFSET是經驗值,一般取-45dBm。
電路與程序:
使用LED、Uart、RF介面,ZigBee模塊配置為發送、接收模式,程序負責數據發送與接收。
源碼分析與流程圖提供詳細配置與操作步驟。
實驗步驟:
1. 打開實驗源碼,連接ZB-LINK與ZigBee模塊,進行編譯、下載與運行。
2-4. 分別將模塊配置為發送、接收模式,按步驟進行實驗。
5. 使用RJ11連接線與USB線材建立通信鏈路,設置串口調試助手,觀察RSSI數據變化。
實驗結果:
移動ZigBee模塊時,RSSI值隨之變化,距離遠則值小,近則值大。位置固定時,RSSI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