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線通信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無線電台、微波通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無線寬頻、航天器與地球之間的遙測、遙控及通信等等;無繩電話機也應用了無線通信技術;廣義地講,電視、空調的遙控以及廣播、電視也屬無線電通信的范疇。
無線通信(英語: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指多個節點間不經由導體或纜線傳播進行的遠距離傳輸通訊,利用收音機、無線電等都可以進行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其他無線電無線通訊的例子還有GPS、車庫門遙控器、無線滑鼠等。
大部分無線通訊技術會用到無線電,包括距離只到數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號通訊、距離超過數百萬公里的深空網路。但有些無線通訊的技術不使用無線電,而是使用其他的電磁波無線技術,例如光、磁場、電場等。
電磁波頻譜:
光、顏色、AM及FM廣播以及許多電子設備都用到電波波頻譜,可用來通訊的無線電頻譜頻率中視為是公共財財產,會由國家級的機構管理,例如美國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英國的Ofcom,這些機構會定義誰可以使用哪一個頻段的頻率,以及其目的為何。
若公共頻段像個人使用的電磁波頻譜一様,沒有類似的控制或替代配置措施,可能會出現混亂,例如飛機沒有特別可以用在航管上的頻率,而業余無線電操作者的訊號干擾航管訊號,使得飛行員無法正常使飛機降落。無線通訊的頻帶由9kHz至300GHz。
『貳』 無線網路通信中基站天線採用什麼結構方式
基站天線設置需要重點考慮下傾角、方向角、天線掛高、天線分集距離和隔離距離等參數。
基站天線 (12張)
1、下傾角設置 合理設置天線下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頻干擾的影響,有效控制基站的覆蓋范圍和整網的軟切換比例(對CDMA網路而言),而且可以加強本基站覆蓋區內的信號強度。通常天線下傾角的設定有兩方面側重,即側重於干擾抑制和側重於加強覆蓋。這兩方面側重分別對應不同的下傾角演算法。一般而言,對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區應側重於考慮干擾抑制,而基站分布較稀疏的地區則側重於考慮加強覆蓋。
1.1 考慮干擾抑制時的下傾角 在基站天線半功率角范圍內,天線增益下降緩慢,超過半功率角後,天線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減很快。因此從控制干擾的角度考慮,可認為半功率角的延長線到地面的交點(B點)為該基站的實際覆蓋邊緣。在基站周圍環境理想情況下,下傾角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α=actan(H/R)+β/2 公式一 公式一含義如下圖所示。 下傾角計算示意圖1 圖中α為天線的下傾角,H為天線有效高度,β為天線的垂直半功率角。R為該小區最遠的覆蓋距離,即覆蓋長徑R,如下圖所示。 定向基站天線覆蓋長徑示意圖 在理想情況下R=2D/3。實際上天線的輻射方向圖不可能完全適配三葉草型蜂窩結構。水平半功率角為60度左右的天線與之比較接近,而水平半功率角為90度的天線則相差較大。因此對於使用水平半功率角為90度天線的基站,取R=D/2。
1.2 考慮加強覆蓋時的下傾角 在基站分布較稀疏的地區,天線下傾角設定無需考慮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響。為保證覆蓋區邊緣有足夠強的信號,可認為天線主瓣方向延長線到地面的交點(B點)為該基站的實際覆蓋邊緣。在基站周圍環境理想情況下,下傾角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α=actan(H/R) 公式二 公式二含義如下圖所示。
1.3 傾角設定的實際應用 由於基站周圍環境十分復雜,天線下傾角設定還必須考慮附近山體、水面和高大玻璃幕牆的反射和阻擋。因此具體基站的下傾角可利用上述方法,同時結合具體環境最終取定。
『叄』 有誰知道在無線通信中 無線帶寬具體指的是什麼和有線網帶寬區別在那
帶寬就是信道上數據傳輸的一個指標,有線網和無線通信在帶寬方面的最大區別在於:無線通信需要考慮發射功率和頻道信道的分配,受實際環境影響較大,因此,實際傳輸帶寬和理論帶寬會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上行帶寬相對有線網會小很多,比如 TD,下行最高如能達到 1.6Mbps,上行也只能到128Kbps。
至於傳輸的數據需要多大的帶寬,和數據的內容有關系,數據量大,那麼同樣的帶寬下需要傳輸的時間就長,同理,越大的帶寬,傳輸同樣的文件速度就越快,因此,視頻數據(特別是實時視頻)為了保證達到流暢的效果就需要大的帶寬,這個帶寬和視頻文件流的幀率、解析度、壓縮率以及比特率有關,也就是說,要實時播放幀率(刷新率)越高、解析度越大的視頻流,就需要越高的帶寬,同時,可以通過優化視頻的壓縮演算法來減少視頻流對帶寬的要求。
『肆』 請說出你對無線網路通信的見解。急!有加分!
首先說一說各主要運營商目前的動向吧。移動運營商和固網運營商都在爭取3G,移動運營商需要的是一個支持更多業務的平台,固網運營商需要的是第二主要收入來源。聯通和移動,在大力打擊不規范的SP,整肅SP市場,個人以為也是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社會效應,同時擴大發展空間,同時也在積極地做DVB;中國電信王曉初上任後把業務轉型提到了很高的高度,網通也在寬頻、視頻服務方面不遺餘力,這兩家也在積極申請IPTV牌照。這些說明了,主要電信運營商都在從平台提供商向綜合業務提供商轉型。不止在戰略上轉型,實際行動中也體現出來了。
要提供綜合業務,首先就要是建設網路,核心網路上,各大運營商建設得都比較超前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在城域網(MAN)和接入網級,接入網瓶頸尤其大。
移動網路上,3G技術我不是很了解,不過如果3G也是核心網路IP化的話,那麼同樣也只是接入級的問題,骨幹網路是可以共用的。聯通目前在積極實驗WiMAX,我個人以為,如果固網建設得好,WiMAX將成為3G的噩夢,WiMAX有更大的帶寬和更大的提升空間。試想一下以後用WiMAX智能移動終端做成一部可以無線寬頻上網的UMPC,用來打VoIP,會如何?當然,其他的無線技術,比如WiFi等也有類似的效果,不過WiMAX目前看來更合適。
固網上,電信和網通現在都在加大光接入網路的建設,部分地區開始建設FTTH網路,FTTH到了家裡,用無線網路建設家庭網路,應該是非常好的選擇。局部地區暫時沒有條件的話,FTTN+VDSL2,或者FTTB+WiFi,會有更大的競爭力。
對於未來的通信業展望:
那時候,剩下2~3家全業務、全覆蓋通信運營商,包括Internet接入、移動終端、SP等。由於當前的嚴重重復建設,到時候任何用戶接入網路都成了非唯一路由,網路的安全性和容量大大提升了,給網格、P2P這樣的技術提供了最良好的展示舞台。如果有線+無線,同時在局部沒有條件的地區用衛星支持,那就是完美的系統了。
『伍』 無線通信網的安全包括哪幾個方面
無線網路所面臨的威脅主要表現下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重放:在沒有足夠的安全防範措施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受到利用非法AP進行的中間人欺騙攻擊。對於這種攻擊行為,即使採用了VPN 等保護措施也難以避免。中間人攻擊則對授權客戶端和AP 進行雙重欺騙,進而對信息進行竊取和篡改。
(2)W E P 破解:現在互聯網上已經很普遍的存在著一些非法程序,能夠捕捉位於AP 信號覆蓋區域內的數據包,收集到足夠的WEP 弱密鑰加密的包,並進行分析以恢復W E P 密鑰。根據監聽無線通信的機器速度、W L A N 內發射信號的無線主機數量,最快可以在兩個小時內攻破W E P 密鑰。
(3)網路竊聽:一般說來,大多數網路通信都是以明文(非加密)格式出現的,這就會使處於無線信號覆蓋范圍之內的攻擊者可以乘機監視並破解(讀取)通信。由於入侵者無需將竊聽或分析設備物理地接入被竊聽的網路,所以,這種威脅已經成為無線區域網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4)假冒攻擊:某個實體假裝成另外一個實體訪問無線網路,即所謂的假冒攻擊。這是侵入某個安全防線的最為通用的方法。在無線網路中,移動站與網路控制中心及其它移動站之間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物理鏈接,移動站必須通過無線信道傳輸其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在無線信道中傳輸時可能被竊聽,當攻擊者截獲一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時,可利用該用戶的身份侵入網路,這就是所謂的身份假冒攻擊。
(5)MAC地址欺騙:通過網路竊聽工具獲取數據,從而進一步獲得AP 允許通信的靜態地址池,這樣不法之徒就能利用M A C 地址偽裝等手段合理接入網路。
(6)拒絕服務:攻擊者可能對A P 進行泛洪攻擊,使AP 拒絕服務,這是一種後果最為嚴重的攻擊方式。此外,對移動模式內的某個節點進行攻擊,讓它不停地提供服務或進行數據包轉發,使其能源耗盡而不能繼續工作,通常也稱為能源消耗攻擊。
(7)服務後抵賴:服務後抵賴是指交易雙方中的一方在交易完成後否認其參與了此次交易。這種威脅在電子商務中常見。
『陸』 在無線網路通信系統中,如何從軟體當中保證數據傳送的正確和可靠
涉及到無線網路安全性設計時,通常應該從以下幾個安全因素考慮並制定相關措施。
(1)身份認證:對於無線網路的認證可以是基於設備的,通過共享的WEP密鑰來實現。
它也可以是基於用戶的,使用EAP來實現。無線EAP認證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比如EAP-TLS、EAP-TTLS、LEAP和PEAP。在無線網路中,設備認證和用戶認證都應該實施,以確保最有效的無線網路安全性。用戶認證信息應該通過安全隧道傳輸,從而保證用戶認證信息交換是加密的。因此,對於所有的網路環境,如果設備支持,最好使用EAP-TTLS或PEAP。
(2)訪問控制:對於連接到無線。
網路用戶的訪問控制主要通過AAA伺服器來實現。這種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可擴展性,有些訪問控制伺服器在802.1x的各安全埠上提供了機器認證,在這種環境下,只有當用戶成功通過802.1x規定埠的識別後才能進行埠訪問。此外還可以利用SSID和MAC地址過濾。服務集標志符(SSID)是目前無線訪問點採用的識別字元串,該標志符一般由設備製造商設定,每種標識符都使用默認短語,如101即指3COM設備的標志符。倘若黑客得知了這種口令短語,即使沒經授權,也很容易使用這個無線服務。對於設置的各無線訪問點來說,應該選個獨一無二且很難讓人猜中的SSID並且禁止通過天線向外界廣播這個標志符。由於每個無線工作站的網卡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所以用戶可以設置訪問點,維護一組允許的MAC地址列表,實現物理地址過濾。這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須隨時更新,可擴展性差,無法實現機器在不同AP之間的漫遊;而且MAC地址在理論上可以偽造,因此,這也是較低級的授權認證。但它是阻止非法訪問無線網路的一種理想方式,能有效保護無線網路安全。
(3)完整性:通過使用WEP或TKIP,無線網路提供數據包原始完整性。
有線等效保密協議是由802.11標準定義的,用於在無線區域網中保護鏈路層數據。WEP使用40位鑰匙,採用RSA開發的RC4對稱加密演算法,在鏈路層加密數據。WEP加密採用靜態的保密密鑰,各無線工作站使用相同的密鑰訪問無線網路。WEP也提供認證功能,當加密機制功能啟用,客戶端要嘗試連接上AP時,AP會發出一個Challenge Packet給客戶端,客戶端再利用共享密鑰將此值加密後送回存取點以進行認證比對,如果正確無誤,才能獲准存取網路的資源。現在的WEP也一般支持128位的鑰匙,能夠提供更高等級的無線網路安全加密。在IEEE 802.11i規范中,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暫時密鑰集成協議)負責處理無線網路安全問題的加密部分。TKIP在設計時考慮了當時非常苛刻的限制因素:必須在現有硬體上運行,因此不能使用計算先進的加密演算法。TKIP是包裹在已有WEP密碼外圍的一層「外殼」,它由WEP使用的同樣的加密引擎和RC4演算法組成。TKIP中密碼使用的密鑰長度為128位,這解決了WEP的密鑰長度過短的問題。
(4)機密性:保證數據的機密性可以通過WEP、TKIP或VPN來實現。
前面已經提及,WEP提供了機密性,但是這種演算法很容易被破解。而TKIP使用了更強的加密規則,可以提供更好的機密性。另外,在一些實際應用中可能會考慮使用IPSec ESP來提供一個安全的VPN隧道。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路)是在現有網路上組建的虛擬的、加密的網路。VPN主要採用4項安全保障技術來保證無線網路安全,這4項技術分別是隧道技術、密鑰管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身份認證技術。實現WLAN安全存取的層面和途徑有多種。而VPN的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協議是目前In-ternet通信中最完整的一種無線網路安全技術,利用它建立起來的隧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無線客戶端需要啟用IPSec,並在客戶端和一個VPN集中器之間建立IPSec傳輸模式的隧道。
(5)可用性:無線網路有著與其它網路相同的需要,這就是要求最少的停機時間。
不管是由於DOS攻擊還是設備故障,無線基礎設施中的關鍵部分仍然要能夠提供無線客戶端的訪問。保證這項功能所花費資源的多少主要取決於保證無線網路訪問正常運行的重要性。在機場或者咖啡廳等場合,不能給用戶提供無線訪問只會給用戶帶來不便而已。而一些公司越來越依賴於無線訪問進行商業運作,這就需要通過多個AP來實現漫遊、負載均衡和熱備份。
當一個客戶端試圖與某個特定的AP通訊,而認證伺服器不能提供服務時也會產生可用性問題。這可能是由於擁塞的連接阻礙了認證交換的數據包,建議賦予該數據包更高的優先順序以提供更好的QoS。另外應該設置本地認證作為備用,可以在AAA伺服器不能提供服務時對無線客戶端進行認證。
(6)審計:審計工作是確定無線網路配置是否適當的必要步驟。
如果對通信數據進行了加密,則不要只依賴設備計數器來顯示通信數據正在被加密。就像在VPN網路中一樣,應該在網路中使用通信分析器來檢查通信的機密性,並保證任何有意無意嗅探網路的用戶不能看到通信的內容。為了實現對網路的審計,需要一整套方法來配置、收集、存儲和檢索網路中所有AP及網橋的信息,有效保護無線網路安全。
我管不住別人的嘴,我只管做好我自己。
『柒』 無線通信中,一個幀中的某個時隙,是只能用於上行或者下行,還是可以同時用於上行和下行
你的這個問題是一個理論問題。在無線網路中,任何時間只能有一個節點發送,其他節點在這個作用范圍內只能處於監聽或接收狀態,這就是CDMA/CA協議。至於說上行或下行,這個要根據頻率管理來決定。比如手機移動無線網路是上下行分離的,也就是說上下行數據使用不同的頻率。而WIFI使用的是混合頻率,這樣在這個時隙內即可以是上行數據幀,也可能是下行數據幀。
『捌』 無線通信網路如何分類
無線根據國際上所採用的通信技術種類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低速率無線個域網(LR-WPAN)。以下是對各類網路各自常見和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簡單介紹。
1、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目前有線區域網中的傳輸媒介(比如電纜)而構成的網路。無線區域網內使用的通信技術覆蓋范圍一般為半徑100m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幾個房間或小公司的辦公室。當然實際的覆蓋范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通信區域中的高大障礙物。
2、IEEE
802.11系列標準是IEEE制訂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對網路的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進行規定,其中重點是對媒質訪問控制層的規定。目前該系列的標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個標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
3、WIFI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對IEEE
802.11b的一種高速物理層擴展,它也工作於2.4GHz頻帶,物理層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而且它採用了OFDM技術,使無線網路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4Mbps,並且與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設計方式幾乎是一樣的。
『玖』 無線通信故障的原因有
總的來說,影響無線傳輸信號出現延遲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設備質量問題
無線傳輸設備質量差的話,負責傳輸功能的CPU處理能力或者系統反應的速度不夠快,從而導致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延遲現象。因此要減少延遲的發生,無線傳輸設備的質量一定要保證。
2、解碼器性能問題
所謂的解碼器就是指解碼器本身或用於解碼的客戶端,如果客戶端的主機配置。解碼器的品質很容易影響視頻預先的解碼速度,如果品質不好的話就極容易出現視頻延遲或卡屏等現象。但是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有時候在解碼或編碼的過程中,為了保持視頻的流暢度就會系統自動地加入緩沖,這也容易產生一些微量的延時。值得注意的是購買解碼器的標准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越合適越好。
3、攝像機本身質量問題
傳統的模擬攝像機相對於高清網路攝像機,其信號的延遲就要小很多。因為高清網路攝像機內置了編碼功能,攝像機信號通過編碼器將信號編碼成數字信號後,再進行傳輸。因此如果在無線傳輸系統中需要使用高清網路攝像機的話,就一定要保證有無線傳輸設備有足夠的帶寬。
4、無線傳輸設備中繼設備的跳轉問題
在無線傳輸過程中,每跳轉一次,就意味著要增加一次中轉設備的處理時間,因此跳轉的次數越多,造成的時間損耗就越大。因此,在設計傳輸路線的時候進來減少跳轉數有效減少延遲現象。
5、交換機的性能問題
無線傳輸系統中交換機主要用來處理傳輸的數據,當網路流量變大時,質量較差的交換機的時延、丟包率、背板帶寬、交換容量、包轉發率等因素也會直接在網路傳輸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所以選擇優質交換機也是降低延遲的有效手段。
『拾』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種類
1.藍牙
藍牙是一種無線通信模塊。它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以實現固定終端設備、移動終端設備和個人區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它在頻段使用2.4~2.485GHZUHF無線電波ISM。
藍牙無線技術復雜度高,設備組網速度快,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傳輸速率一般為1Mbps;成本低,安裝相對簡單。這是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2.Wi-Fi
Wi-Fi無線技術已經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最常見的無線通信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創建的無線區域網技術。該技術將所有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電波信號,其他終端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到wifi,實現無線網路通信。
Wi-Fi技術覆蓋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技術較為復雜,傳輸速率可達54Mbps,工作頻段2.4GHz,傳輸功率不足100mW,與藍牙無線通信相比,數據安全性能相對較差。但是,WiFi的發明非常符合現代人和社會的需求,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3.ZigBee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它於2001年8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由於這個版本發布倉促,出現了一定的錯誤,此後進行了改進。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類似於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兩者都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但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存在功耗高、復雜度高、通信距離短等缺點,應用范圍有限,在家庭和個人范圍內廣泛應用。ZigBee技術是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具有布局簡單、抗干擾、傳輸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點。通信距離延長到10米。從開口距離到幾百米,在室內場景中可以達到50米左右。
4.數傳電台
數傳電台是利用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軟體無線點技術實現的高性能專業數據電台。數字電台可以理解為一種通信介質。與光纖和微波一樣,它也有一定的用途。數字電台的傳輸距離很遠,適用於各種復雜的環境。傳輸速率為19.2Kbps,但終端設備價格較貴,使用成本較高,安裝較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