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探針盒子收集附近的手機號碼和個人信息是怎麼實現的普通人怎麼防範
新聞報到里說的手機mac號,轉化為imei,再匹配成手機號,最後獲得婚戀,年齡等信息,這中間其實少了一個環節,即通過你imei記錄的瀏覽,安裝,訪問等行為運用技術與演算法推測你的性別,年齡,婚戀,愛好等信息,這與直接竊取信息還是有區別的。
只不過,大數據時代,數據量級到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演算法對你屬性跟愛好推測的精確程度,這會顯得你的所有信息都被別人掌握了。
個人認為,wifi探針真正灰色的環節是imei匹配手機號,因為手機號能直接通過撥打電話觸達用戶,這個更私密一些。而且,關於設備記錄的用戶瀏覽安裝訪問等行為,這個不會被禁,這是互聯網廣告投放的最基礎原理,國外的谷歌、facebook,國內的bat廣告業務,都是基於這種原理的。如果不能使用的話,購物app不能給你推薦你瀏覽過的同類商品,旅遊app不能根據你的位置推薦適合你的旅遊商品,咨詢類app不能給你推薦你感興趣的文章,因為,網路上所有的推薦都是根據你的瀏覽等行為做出的決定。
因此網路時代,大家都是裸體的,沒法避免。
B. 手機連wifi會不會泄露隱私
會。監控電腦是一件相當基礎的操作,就比如在一個區域網之內,可以通過鏡像交換機來進行監控,不僅僅可以查看聊天軟體還有上網信息,同時還能探測到我們登錄的用戶名和密碼。
對Wi-Fi熱點的所有者來說,有一種方式讓谷歌的資料庫無法錄入他們的Wi-Fi數據。他們只要在SSID(即用戶指定給路由器的名稱,以此對使用者進行身份驗證)名稱上加上一個「_nomap」的後綴就可以實現了。
(2)無線網路探針盒擴展閱讀
根據315的曝光,探針盒子被人悄悄地放置於人群密集的商超等地方,當用戶手機無線區域網處於打開狀態時,會向周圍發出尋找無線網路的信號,探針盒子發現這個信號後,就能迅速識別出用戶手機的MAC地址,轉換成IMEI號,再轉換成手機號碼。
iOS 8和Android 8.0以上系統都支持探測WLAN網路時使用隨機MAC地址,後者到了Android 9在開發者選項里還增加了『連接到 WLAN 網路時使用隨機選擇的 MAC 地址』,由於大部分Android廠商都沒有默認開啟,在開發者選項找不到這功能,原生Android是有的。
C. wifi探針防護有什麼用開起好關備好
什麼是wifi探針,wifi探針的實現原理
我們先用來文字重溫一段昨夜315晚會的記錄,因為有些人可能還沒看過,事情是這樣的 。小明(匿名)某房地產中介給記者做了一個演示,他隨手撥打了個電話,問了下要不要買某某樓盤,而該用戶不耐煩的說不買不買,我已經住這了(就是這個樓盤的業主)。然後小明洋洋得意的跟記者炫耀,你看,我這是精準營銷,能確切的把營銷電話打給指定區域的用戶。經過記者的詢問,得知房產中介小明用的是一種名為wifi探針的產品來獲取附近住戶的信息。
對於iPhone用戶來說,你們是幸運的,因為大部分的iPhone相信現在最少都是iOS11或者iOS12版本了吧,如果不是,麻煩你先升級一下。在這兩個版本中,已經有很完善的Wifi連接握手前的隨機MAC地址欺騙功能,能很大程度上防止對方獲取你手機的標識信息。但是!如果你真實連接了該Wifi(由wifi探針假扮的),還是會暴露出你的真實MAC地址。由於蘋果iPhone用戶大多是高價值用戶,wifi探針盒子的使用者又豈肯放過,他們的做法是,假扮一些常用地點或大品牌的wifi名稱,譬如Starbucks、XX商場的wifi名、某某便利店名,它們會把自己設置成跟這些用戶可能曾經連接過的wifi場所一樣的名字但不設密碼,這樣你的iPhone到達該信號區域的時候會自動連接上。iPhone為了方便用戶會自動記錄曾經連接的WIFI名稱並記錄到iCloud上,下次只要遇到同名的wifi就會自動去連接。
所以,當你的iPhone做了上面兩步後,如果實在不是家裡窮得那麼厲害一定要用人家免費wifi的,那就去一些曾經聯過的wifi場所,點擊wifi連接信息,然後選擇【忽略此網路】, 從此iPhone將不會再自動連接該SSID(該wifi名稱的網路)。iPhone只要不真正連接上該網路,就都是安全的(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其實還是有方法可以獲取到你手機真實MAC地址的,還有窮舉或者嗅探的,但那些都需要你經常出入同一個地方或者在該地方使用了wifi連接並上網了才會中招,我們就不探究這種較為極端的情況)
簡單來說,iPhone用戶只要最新的操作系統版本,關掉wifi自動連接功能,在外出陌生場所時不去連接公共wifi,基本就安全了。
如果你是安卓手機
1、首先很抱歉告訴你,安卓手機最大的問題是,由於沒有像蘋果App Store這種擁有巨大話語權的官方應用市場(有是有,但。。。你懂得)。因此你下載到的安卓手機App才是老大,它說了算,要麼給我手機許可權,要麼你別用,但有些手機App你又怎麼可能不用呢?所以在信息暴露這一層,安卓天生就比蘋果差了一大截。
2、對於安卓手機,由於型號、品牌眾多,而且安卓操作系統的版本也很凌亂,再加上天生就隱私「不設防」,我對安卓手機用戶唯一覺得有效的防範wifi探針方法是,離開家後請在設置里關掉你的手機wifi信號,僅使用4G網路上網
3、最新的Android 9.0版操作系統做了更多關於MAC地址的隱私保護功能,然而... 希望315曝光後,國內廠商能更注重手機的隱私防護,默認給用戶開啟或者內置給用戶開啟這一功能的選項吧。
D. 探針盒子真的有用嗎
所謂WiFi探針,是一種基於WiFi探測技術來識別AP(無線訪問接入點)附近已開啟WiFi的智能終端的技術。
假如你的手機開啟了WiFi,當你走進探針信號覆蓋區域時,無論你有沒有連接WiFi,都會被偵測到,同時探針還會獲取你的手機MAC地址。
那MAC地址又是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手機的網卡地址,它由一串英文加數字的字元串組成,就像我們的身份證號一樣,具有全球唯一性。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成,每一個MAC地址對應了一位用戶(假設每位用戶只有一部手機)。
因為這個特性,WiFi探針技術曾廣泛應用於商場和購物中心的客流統計,通過MAC地址來粗略統計進出商場的客流人數和頻次。如果在商場內安裝多個探針設備,還能根據同一MAC地址被不同探針識別的時間,分析用戶的移動軌跡。
必須說明的是,WiFi探針能收集到信息只有MAC地址,MAC地址屬於消費者「個人信息」,但不屬於「個人敏感信息」,因此並不涉及到消費者隱私。
但為了防止這項技術被濫用,2014年蘋果率先在iOS8中推出了隨機MAC功能。隨後,谷歌和微軟也相繼在各自最新的手機操作系統中加入MAC地址隨機演算法。相關統計顯示,iOS8推出隨機MAC之前,數據平台抓取到的真實MAC佔95%以上,而iOS8發布後,這一指標迅速下降到了39%左右。
隨機MAC地址功能的出現,迫使客流分析行業逐漸棄用WiFi探針技術,轉向了精度更高的計算機視覺技術。
E. 央視曝光的「探針盒子」依靠的是什麼技術
我們先用來文字重溫一段昨夜315晚會的記錄,因為有些人可能還沒看過,事情是這樣的 。小明(匿名)某房地產中介給記者做了一個演示,他隨手撥打了個電話,問了下要不要買某某樓盤,而該用戶不耐煩的說不買不買,我已經住這了(就是這個樓盤的業主)。
即可實現與用戶手機配對獲得用戶手機唯一標識信息 - MAC地址。其實wifi探針這個技術漏洞,早在2012年的時候已經被一些網路技術大咖提出來了,之後歷經了幾年的完善技術被國人吃透,在2015年的時候,它就已經在國內大范圍投入使用(至於為什麼直到今天才被曝光,這個我就不說了)。
F. 有朋友知道wifi探企盒子是什麼嗎能介紹一下嗎
wifi探企盒子主要是通過wifi探針+LBS+大數據技術來精確採集周邊企業信息,包括企業名稱,電話,郵箱,聯系人,地址,網站等,簡單說就是幫助一些中小型企業尋找潛在客戶的軟體。
G. 使用公共Wi-Fi的時候,是否提前把手機支付推出來
接入公共Wi-Fi不要使用支付類應用
最近,關於Wi-Fi的新聞總讓人有些憂慮。前不久,央視3·15晚會曝光了Wi-Fi探針盒子,它可以迅速識別出用戶手機的MAC地址,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進行所謂的用戶畫像。近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世界頂級信息安全峰會CanSecWest2019上,又有安全專家指出了Wi-Fi的重大新問題——基於WPA/WPA2的防止重放機制(PN號)設計上存在缺陷,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一缺陷,精確攻擊使用某個Wi-Fi網路中的一個或幾個用戶。
H. 探針盒子是什麼東西
是信號傳輸探測工具。
探針盒子一般指探針,探針卡是一種測試介面,主要對裸芯進行測試,通過連接測試機和晶元,通過傳輸信號對晶元參數進行測試。
用途
是將探針卡上的探針直接與晶元上的焊墊或凸塊直接接觸,引出晶元訊號,再配合周邊測試儀器與軟體控制達到自動化量測的目的。探針卡應用在IC尚未封裝前,針對裸晶系以探針做功能測試,篩選出不良品、再進行之後的封裝工程。因此,探針卡是IC製造中對製造成本影響相當大的重要製程之一。
安全問題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種WiFi探針盒子,這種盒子能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用戶手機MAC地址,並將其轉換成用戶手機號。安全專家介紹,WiFi探針盒子確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個人信息,用戶為避免信息泄露,可以在出門後關閉手機連接WiFi的功能,並不要在一些不合規的APP上提供真實個人信息。
防範措施
(1)、不隨意安裝非正規商家應用App、及各類廣告插件App,使用正規合法App是保護個人信息的第一步。
(2)、長時間不使用WiFi可關閉網路自動連接,仔細辨別免費WiFi信號,不隨意連接公共WiFi,設置家庭網路的WiFi賬號密碼並定期更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探針盒子
I. 315曝光名單
1、醫療垃圾黑色產業
本該嚴密監管的醫療廢物,卻從醫院流向了市場,由河南、山東、陝西、河北等地違法加工廠將醫療垃圾、破碎料加工成再生料,賣給下游產業。變成玩具和日用品(一次性水杯和蔬菜網袋等)在市場上銷售,造成環境和安全的隱患。
2、危險的辣條
很多校園周圍銷售的辣條來源甘肅、湖南、河南等地辣條生產的黑窩點和黑作坊,生產出「蝦扯蛋」、「愛情王子」、「大刀肉」等各式辣條。其生產環境惡劣,並加入了各種違規的添加劑,食品安全毫無保障。
3、「化妝」的土雞蛋
湖北、河北等地的養殖場使用「斑蝥黃」作為食品添加劑來使蛋黃的顏色由黃變紅,使籠養雞的雞蛋搖身一變成為價格翻倍、「營養價值高」的土雞蛋。而經營養學家表示很多人都被商家誤導了,所謂的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的營養毫無差別。
4、智能騷擾電話
將智能機器人賣給電話營銷公司,代替人工大量撥打騷擾電話。
而這些數據則是由諸如壁合科技、財神科技、薩摩耶金服等公司使用「探針盒子」,秘密放在商場、超市、便利店、寫字樓等,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懷下獲取用戶信息,變成了企業的牟利工具。為房地產、貸款、教育培訓等第三方公司用做撥打騷擾電話等商業營銷用途。
5、資質證書隨意"掛證"
多家葯房和診所花錢租「職業葯師證」、「醫師執業證書」。掛出該店的執業葯師證,但是葯師卻均不在崗,有的甚至直接掛出「葯師不在崗」的牌子。
這一行為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掛證中介通過買賣職業資格證書掛靠,牟取高額利潤。除了醫葯行業,建築行業同樣存在「掛證」問題。
6、不衛生的衛生用品
一些公司在生產一次性衛生用品(諸如成人紙尿褲、婦女嬰幼兒兩用巾)時,使用由廢棄的衛生用品製作的衛生不達標、價格低廉和霉爛的散漿作為原料。使衛生用品不再「衛生」,質量存在隱患。
7、電子煙
電子煙市場准入門檻低,缺乏監管。經實驗證實,尼古丁含量超標、煙霧中含有毒氣體,長期吸食電子煙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吸電子煙的危害,並不比吸煙少。
8、網貸「714高炮」
網路借貸APP使用「小額」放貸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向其貸款,收取高額逾期費,「貸」滾「貸」。無從業資質,強制客戶授權其訪問通訊錄,用侮辱言語催款以客戶的私人信息威脅的方式瘋狂催貸。
9、銀行卡「閃付」功能存隱患
銀行卡的「免密支付」功能即閃付功能存在安全漏洞,在距離10cm內就可以被POS機隔空刷卡,盜刷輕而易舉。而銀行的工作人員在消費者辦卡時並不主動告知已經開通閃付功能。
10、家電行業售後服務套路
維修人員安裝時高價推銷不必要的配件,維修時用「小病大修」、「虛假維修」的方式來「忽悠」客戶,收取高額維修費。而家電所謂的「返廠維修」更是存在了大量貓膩。
J. 探針規格和資料
在網站上查閱了資料主要用的型號ingunGSK50/75/100,圖上型號為100系列下的一款。
並不要在一些不合規的APP上提供真實個人信息。律師表示,利用探針盒子獲取他人手機號等隱私信息的行為涉嫌侵犯他人隱私,可能面臨民事侵權責任及治安管理處罰責任。
用戶危害: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種WiFi探針盒子,這種盒子能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用戶手機MAC地址,並將其轉換成用戶手機號。將近半年過去了,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仍有一些商家在網路商城中售賣此類WiFi探針盒子,並均表示此類盒子可以採集周邊用戶的手機號碼,用於「精準營銷」。
安全專家介紹,WiFi探針盒子確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個人信息,用戶為避免信息泄露,可以在出門後關閉手機連接WiFi的功能。